可是
| 作者 | 林春元/ 蔡雅瀅 |
|---|---|
| 出版社 | 聯寶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 商品描述 | 可是:權力可以奪走聲音,卻奪不走語言的力量;恐懼可以壓制嘴巴,卻擋不住思考的自由。願那兩個字——「可是」,成為孩子們最勇敢的魔法。在一個人人只能說「是」的國度裡 |
| 作者 | 林春元/ 蔡雅瀅 |
|---|---|
| 出版社 | 聯寶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 商品描述 | 可是:權力可以奪走聲音,卻奪不走語言的力量;恐懼可以壓制嘴巴,卻擋不住思考的自由。願那兩個字——「可是」,成為孩子們最勇敢的魔法。在一個人人只能說「是」的國度裡 |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權力可以奪走聲音,卻奪不走語言的力量;恐懼可以壓制嘴巴,卻擋不住思考的自由。願那兩個字——「可是」,成為孩子們最勇敢的魔法。在一個人人只能說「是」的國度裡,大將軍掌控一切——他不准別人批評、不許讀他討厭的書,甚至要大家彼此監視。所有人噤聲、低頭,世界只剩下單調的服從。但是,有一天,有人小小聲地說了一句:「可是⋯⋯」這個不起眼的詞,卻喚醒了語言與思考的力量。因為「可是」提醒我們,大將軍不一定永遠是對的;因為「可是」讓人勇敢,讓真相重新被看見。這是一本關於權力、自由與記憶的寓言,寫給每一個曾被要求遺忘、被迫沉默的人。因為當我們敢用語言表達,敢思考並提出「可是」,才有機會守護自己真正的未來。
作者介紹 作者:林春元花了大半人生學習法律,一生幾乎沒接觸過繪本。某次低潮時想起小時候對美術的興趣,才重拾畫筆跟水彩自娛娛人。偶然機會答應了人權繪本計劃申請的「湊隊」邀約,還沒知道什麼是繪本,就開始走上繪本創作之路。原本以為自身經歷的不同視角可以補充繪畫技巧的不足,慢慢才發現繪本創作一點都不容易,需要很多的想像力、傻勁還有團隊支持,更重要的是對人與社會的持續關懷。好奇這個「大學教授 繪本創作」的斜槓人生是不是會持續下去,又會激發出什麼火花。繪者:蔡雅瀅1977年戒嚴末期出生,小時候老愛想各種問題,像是:國父不是已經推翻滿清、建立民國,為什麼蔣總統的兒子還是蔣總統?為什麼當時居住的南京西路上,好像發生過大人不准問的可怕事件?邊工作邊準備考試,律師加司法官國考落榜十次,才成為律師。音準自由,卻喜歡唱歌。容易笑場,卻唸完小劇場學校。畫風幼稚,卻有勇氣參加繪本甄選。童年的願望是在忘記當小孩的感覺之前,寫給小孩看的書。在環境法律團體工作十多年。
| 書名 / | 可是 |
|---|---|
| 作者 / | 林春元 蔡雅瀅 |
| 簡介 / | 可是:權力可以奪走聲音,卻奪不走語言的力量;恐懼可以壓制嘴巴,卻擋不住思考的自由。願那兩個字——「可是」,成為孩子們最勇敢的魔法。在一個人人只能說「是」的國度裡 |
| 出版社 / | 聯寶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 ISBN13 / | 9786264390040 |
| ISBN10 / | |
| EAN / | 9786264390040 |
| 誠品26碼 / | 2683011780000 |
| 頁數 / | 46 |
| 注音版 / | 否 |
| 裝訂 / | H:精裝 |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 尺寸 / | 23×21×1 |
| 級別 / | N:無 |
| 重量(g) / | 300 |
| 提供維修 / | 無 |
| 適用年齡 / | 6歲以上 |
自序 : ●作者的話
林春元
在一次人權繪本的課上,講師說:如果你讓小朋友覺得你要說教了,他就不想往下讀了。「可是,我要怎麼講人權而不說教?」;「可是,我平常只會長篇大論的文字…」;「可是,我的想法畫不出來..」這一連串「可是」的自我對話中展開了「可是」繪本之路。
小時候通常不假思索預設大人說的話都是對的;後來的工作上,人們期待我說的話都是對的。當今的社會,立場不同的就變成不對的。我們很少機會好好練習對話與反思,經常只剩下不假思索「是」跟「不是」。誠實對話經常都是在很多的「可是」中展開。有點不確定、有點懷疑、有點保留,然後來來回回地找到可以說服自己與他人的答案。這本繪本希望一方面想凸顯威權時期言論自由的欠缺,也想為當今對立的社會拉開一些反思對話的空間。
可是啊,忙碌行程及困難的溝通很快地擠壓了繪本的美夢。草草交出了「可是」繪本的第一個版本後,很少面對這個自己不欣賞的作品,只是偶而記起曾經我也有「啊!原來我好像可以畫繪本?」的想法。一直到內政部跟國家人權館跟我聯絡,才又賦予「可是」繪本的第二次生命。
說實在,第二次機會不一定做得比較好,不過我在過程中體會了創作繪本的曲折及亮光。謝謝國家人權博物館、內政部跟一葉設計的夥伴提供各種支援。
-----------
蔡雅瀅
2020年和春元組隊參加國家人權博物館「人權教育繪本」徵選,工作坊期間,變更原本投稿的故事(沒有政治犯的喵喵島),在不斷爭辯中,堆疊出《可是》。
有段時間,非常關心「中國709維權律師大抓捕事件」,對受難者常被指控的「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很不以為然:普通律師用語言、文字要求政府落實憲法、國際公約,顛覆得了有龐大軍隊,動輒威脅侵略鄰國的政權嗎?
如果可以創造和人權有關的故事,我想講的,不是獨裁者有多可怕,而是他們在強大外表下,內心卻是害怕人民思考的小蟲蟲;不是受難者遭受多少壓迫,而是他們在壓迫下,仍勇敢表達意見,最終改變不合理的狀況。台灣甚至世界各國民主化過程,正是因為有許多勇者,前仆後繼地發聲,才能從威權走向民主自由!
謝謝內政部願意出版。這本書的初稿,是風格迥異的兩人,各自畫一半頁數,謝謝專業團隊協助整合、化解衝突,謝謝繪本顧問阿芬、編輯顧問嘉凌的陪伴,像是修了一門收穫滿滿的繪本課。謝謝春元為這本書付出的心血,他是這本書付出最多的人,謝謝努力而堅持的自己。
也謝謝已成為天使的蔡焜霖爺爺,在工作坊結束時的講評:「有一組把獨裁者畫成小蟲蟲,我很感動。」
這段話深深鼓舞了我。
最佳賣點 : 權力可以奪走聲音,卻奪不走語言的力量;
恐懼可以壓制嘴巴,卻擋不住思考的自由。
這是一本關於權力、自由與記憶的寓言,
寫給每一個曾被要求遺忘、被迫沉默的人。
因為當我們敢用語言表達,敢思考並提出「可是」,
才有機會守護自己真正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