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上學的時候
作者 | 諶淑婷 |
---|---|
出版社 | 聯寶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我去上學的時候:作者諶淑婷將身為一位母親的牽掛,轉化為孩子對媽媽傾訴的溫柔語句,告訴每一位媽媽:孩子也在想你,也在期待放學後和你見面的那一刻;插畫家陳沛珛則以獨 |
作者 | 諶淑婷 |
---|---|
出版社 | 聯寶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我去上學的時候:作者諶淑婷將身為一位母親的牽掛,轉化為孩子對媽媽傾訴的溫柔語句,告訴每一位媽媽:孩子也在想你,也在期待放學後和你見面的那一刻;插畫家陳沛珛則以獨 |
內容簡介 我去上學的時候 │ 獻給所有即將入學的孩子與一直牽掛著的媽媽們●內容簡介最深情的告白・最動人的想念獻給所有即將入學的孩子與一直牽掛著的媽媽們▍作家 諶淑婷 × 畫家 陳沛珛 首度攜手合作▍本書圖像入圍義大利波隆那世界插畫展決選名單孩子第一次上學,背著書包,走進學校,想念,從這一刻開始。「媽媽,我去上學的時候,你有哭嗎?」「我只有哭一下下。」上學後,媽媽會很想我,而我也很想媽媽,我在學校聽故事、吃飯、睡午覺的時候,正在努力工作的媽媽可能會有點孤單。但是沒關係的,所有的想念都會變成見面時的快樂,好期待快點和媽媽在一起。♡♡♡「其實我常常覺得,小孩成長過程,就是一直往前走了,反而大人把小孩推出去的過程,是非常捨不得、原地踏步的。」——諶淑婷作者諶淑婷將身為一位母親的牽掛,轉化為孩子對媽媽傾訴的溫柔語句,告訴每一位媽媽:孩子也在想你,也在期待放學後和你見面的那一刻;插畫家陳沛珛則以獨特的筆觸與色彩,描繪出孩子上學、媽媽上班「同一時間不同場景」的對照畫面——讓那份愛與想念,在書頁間悄悄流動。串起母子之間始終相繫的心。這是一本看得見思念,也看得見愛的繪本,也是能溫柔的給予媽媽們力量,放心陪伴孩子長大的繪本。●書籍特色1.孩子有分離焦慮,但其實更放不下的,常常是媽媽。本書不同於一般分離焦慮的繪本,而是以孩子輕輕對媽媽說話的方式,說出愛與想念,安慰每一位掛念著孩子的母親。2.全書溫柔地傳達孩子與母親彼此深刻的愛,帶來溫暖與力量,是最佳親子共讀繪本。3.圖像入圍義大利波隆那世界插畫展決選名單,並以螢光特別色印製,獨特的色彩氛圍,宛如孩子的輕聲低訴,勾勒出母子之間那條看不見,卻牢牢相連的情感之線。#克服分離焦慮的最佳繪本 #情緒教育SEL引導 #優質教育SDGs學習*本書以大豆無毒油墨及不反光紙材印製,讓您與孩子的閱讀樂趣無負擔。
各界推薦 ●深情推薦杜嘉佳|繪本帶我去旅行、閱讀推廣人海狗房東|繪本工作者郭孚|繪本.小日子劉亞菲|繪本譯者檸檬|「檸檬的家」粉絲專頁板主彎彎老師|一起來彎樂。彎彎的語文遊樂園爸媽溫暖推薦GK爸爸|兒童原創Podcast故事作家小妹媽媽 許伯琴|親子共讀頻道 我們家的睡前故事林佳慧|叮噹媽咪的故事花園、「聽說有故事」製作人童話阿姨|《從前從前》Podcast頻道製作主持(按姓氏筆畫排序)
作者介紹 作者:諶淑婷作家、曾任報社記者,現在也是一狗二貓二孩的媽媽, 關心兒童權益與未來生活環境, 所以致力於生育改革與性平教育推廣。 著有《迎向溫柔生產之路》、繪本《一百萬個親親》。繪者:陳沛珛 繪圖接案工作者,以圖像小說和繪本的形式發表創作。 已出版作品: 2017《一直一直躺著睡》 2019《鰻魚為王》文│劉鋆 2019《暫時先這樣》 2022《他們的眼睛》文│海狗房東 2024《愛過的廢物》
書名 / | 我去上學的時候 |
---|---|
作者 / | 諶淑婷 |
簡介 / | 我去上學的時候:作者諶淑婷將身為一位母親的牽掛,轉化為孩子對媽媽傾訴的溫柔語句,告訴每一位媽媽:孩子也在想你,也在期待放學後和你見面的那一刻;插畫家陳沛珛則以獨 |
出版社 / | 聯寶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3518285 |
ISBN10 / | |
EAN / | 9786263518285 |
誠品26碼 / | 2682954272009 |
頁數 / | 38 |
注音版 / | 有 |
裝訂 / | H:精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8.5x23.7x0.9 |
級別 / | N:無 |
重量(g) / | 290 |
提供維修 / | 無 |
適用年齡 / | 3歲以上 |
推薦序 : ●推薦文章
我們之間,從來沒有真的分離-郭孚|繪本.小日子
多數以分離焦慮為題的繪本,往往著重於媽媽如何安慰孩子、給予勇氣,而《我去上學的時候》卻反其道而行——從孩子的視角出發,想像媽媽在自己不在身邊時,也同樣在想念著自己。這樣的視角反轉,令人印象深刻。
作者諶淑婷的文字柔軟而深情,句句傳遞著「好想快點和你在一起」的心意。故事由孩子敘述,帶領讀者經歷從早晨離別、白天等待,到傍晚重逢的歷程,描寫他在學校的每一刻都在想著媽媽。無論是吃飯、上課、玩遊戲,他總忍不住想像媽媽此刻在哪裡、在做什麼、是否也感到寂寞。這些內心獨白,單純、真誠,卻句句扣人心弦。
插畫家陳沛珛則以細膩筆觸與冷靜色調,描繪出孩子內在的孤單與依戀。藍、綠、橘、白的配色,營造出一種內斂而深刻的情感氛圍。最讓我難忘的一幕,是那段寫著:「雖然出生時,和媽媽相連的臍帶被剪斷了,但孩子和媽媽的心,還是連著一條剪不斷的線。」畫面一側是蜿蜒的電話線,另一側是傳聲筒的棉線——兩條線在跨頁中央交會,悄悄連起母子間看不見的思念。
本書還有一項巧思:幾乎沒有固定的「媽媽」或「孩子」,每一頁的角色都不同,像是一封寫給所有媽媽的信,也像每位母親心中的投影。這樣的設計讓讀者能投射自身經驗,產生共鳴。書中每一句孩子鼓勵媽媽的話語——「再見的意思,就是一定會再見到你」、「所有的想念,都會變成見面時的快樂」——就像一針一線,縫補母子在日常奔忙中被拉遠的距離。
我們總以為,是孩子害怕分離;其實,大人也是。
這本書,正是把這樣的心境,說得既簡單又動人。
最佳賣點 : 最深情的告白・最動人的想念
我們總以為,是孩子害怕分離;其實,大人也是。
獻給所有即將入學的孩子與一直牽掛著的媽媽們
作者諶淑婷將身為一位母親的牽掛,轉化為孩子對媽媽傾訴的溫柔語句,
這是一本看得見思念,也看得見愛的繪本,
也是能溫柔的給予媽媽們力量,放心陪伴孩子長大的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