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火之樂: 那洛六瑜伽修行心要 | 誠品線上

The Bliss of Inner Fire: Heart Practice of the Six Yogas of Naropa

作者 Lama Thubten Yeshe
出版社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商品描述 拙火之樂: 那洛六瑜伽修行心要:★全新封面暢銷改版★「現今時代,我們真的需要密續的修習,因為現今人類有極大的困惑和妄想…...我們需要拙火細微、深入的能量,讓我們從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全新封面 暢銷改版★ 「現今時代,我們真的需要密續的修習,因為現今人類有極大的困惑和妄想…...我們需要拙火細微、深入的能量,讓我們從謬思中解脫。 」──耶喜喇嘛 此書是耶喜喇嘛生前最後兩堂授課的集結,收錄了拙火瑜伽的修持精隨。此次教授是依據宗喀巴大師所著的《俱信論》來做為論釋參考。 拙火瑜伽是圓滿次第的修行基礎,也是要點。在修習拙火瑜伽之前,準備功夫極其必要。耶喜喇嘛花了極大篇幅介紹前行、觀修脈輪、種子字、寶瓶氣等功法,藉此來喚醒金剛身。在進入正式階段時,他並以自身的經驗,指出需要特別注意的微細技巧,避免行者落入錯誤的道路。耶喜喇嘛的開示幽默有力,甚深教法中也包含日常修行中應具備的正確態度。 建議讀者將此修行法門落實之際,已領受過上師的灌頂,並有上師在旁輔助指導。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姓名:圖敦.耶喜喇嘛1935年出生於西藏拉薩附近的托倫。六歲時進入色拉寺接受嚴謹的學術及精神教育。1959年中共接管西藏後,他逃到印度,在東北部的巴薩杜雅難民營完成教育。之後,定居於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不遠處的波達那塔附近。耶喜喇嘛到了尼泊爾之後,開始竭誠地接引西方弟子。1971年,他和梭巴仁波切於柯磐寺開始了一年一度的「11月禪修課程」,吸引了日益增多的學生。之後這些弟子回到自己的國家,召集同好繼續修習佛法,在世界各地成立佛法中心,把佛法傳到西方社會。認識耶喜喇嘛的人,都非常讚嘆他開明、慈悲、溫馨、幽默、睿智、善巧的說法,和不遺餘力地弘法利生的精神。1974年,耶喜喇嘛成立了「護持大乘法脈聯合會」。1984年,耶喜喇嘛於美國圓寂。他的轉世天津宇色仁波切在1985年出生,其父母是西班牙人。更多耶喜喇嘛的資訊,請參考英文網站:www.lamayeshe.org姓名:項慧齡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學士,英國史特靈大學出版碩士,曾任職《講義》《遠見》雜誌,現專事翻譯。譯有《當和尚遇到鑽石》《幸福的修煉》《禪修地圖》《覺悟勇士》等書。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以自身為僕服務他人 喇嘛‧圖登‧梭巴仁波切【英文版編者序】如果明年不行,來生再續【導論】品嘗巧克力的滋味 強納森‧蘭道【祈請文】那洛六瑜伽傳承上師祈請文第一部:那洛六瑜伽第一章:密續與拙火第二章:那洛六瑜伽與大成就者那洛巴第三章:大成就者宗喀巴第四章:關鍵就在於修持第二部:前行法第五章:調心第六章:領受灌頂第七章:清淨惡業第八章:上師之啟發第三部:超越表象第九章:轉化死亡、中陰與投生第十章:自生本尊第十一章:身與心之特徵第十二章:相對與究竟的雙運第四部:喚醒金剛身第十三章:哈達瑜伽第十四章:脈與脈輪第十五章:充滿大樂之種子字第十六章:寶瓶氣修法第五部:發現圓滿第十七章:拙火瑜伽第十八章:福與禍第十九章:自生大樂智慧第二十章:成為金剛持第六部:與拙火共生第二十一章:你的歡樂是你的責任第二十二章:不忘拙火【附錄一】《俱信論:通往那洛六瑜伽甚深修道次第之指南》綱要【附錄二】辭彙表

商品規格

書名 / 拙火之樂: 那洛六瑜伽修行心要
作者 / Lama Thubten Yeshe
簡介 / 拙火之樂: 那洛六瑜伽修行心要:★全新封面暢銷改版★「現今時代,我們真的需要密續的修習,因為現今人類有極大的困惑和妄想…...我們需要拙火細微、深入的能量,讓我們從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ISBN13 / 9786267449981
ISBN10 /
EAN / 9786267449981
誠品26碼 / 2682959839009
頁數 / 272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7X22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一章 密續與拙火
世尊佛陀隨著有情眾生各種的需求和能力,從許多不同的層面來教授證悟之道。為了傳授最高深的教法,即眾所周知的密續乘或金剛乘,他化現為金剛持的秘密身相。金剛乘是獲致完全證悟的最快速車乘。
根據世尊佛陀一般的教法,即經乘,欲望是人類問題之肇因,因此必須加以規避。然而根據金剛乘的說法,正是這個欲望可以被用來當做證悟道路上的資糧。在強烈的出離心、大慈悲心以及空性這種正見的基礎上,密續的修行者把自身歡悅的能量當做一個資源,並且在甚深三摩地的禪定之中,把它和了悟空性的智慧合而為一。逐漸地,修行者從中生起了自生的大樂智慧,而此帶領修行者通往證悟。
在密續之中,我們處理的是歡悅,而不是痛苦。有資格修持密續的人,能夠應付歡悅,體驗歡悅而不失去控制,並且運用歡悅。這是密續的重要特質之一。對於痛苦悲慘的人,密續發揮不了作用,因為他們沒有可以運用的資糧。
在密續的修行之中,我們運用自己身體的能量。這個資糧是由六個因素構成:四種元素(即「四大」,地、水、火、風)、我們精微的神經系統之脈,以及存在於脈之中、充滿大樂的昆達里尼明點。人身是密續的金礦,是我們最珍貴的資產。
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充滿技巧的方法,來利用這個強而有力的能量,如此一來,我們不只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獲得更多更多的滿足,最後也能夠達到完全證悟的全然滿足。而我們所需要的是,拙火瑜伽的修行法門。
在那洛六瑜伽①這套密續修行法門之中,拙火是第一個法門。其他五個法門是幻身瑜伽、明光瑜伽、遷識瑜伽、入他身瑜伽,以及中陰瑜伽。在給予這個開示期間,我主要的重點將放在拙火瑜伽之上。
在藏文之中,我們稱「拙火」為「修道之基石」。它是了悟「幻身瑜伽」和「明光瑜伽」的基礎,而事實上,是了悟所有高深的密續圓滿次第法門的基礎。稍後我將更加詳盡地加以探討;簡而言之,為了達到證悟,我們運用拙火的修行法門來引發我們體內所有的風息或生命的能量,使其進入我們精微的神經系統之中脈,並且在中脈之中穩定、融攝。如此會帶來自生大樂的覺受。接著,這種大樂—不僅僅是感官的歡悅,也是超乎我們一般想像的甚深覺受—和了悟空性的智慧合而為一;這個過程最後會使幻身瑜伽與究竟明光智慧相結合,進而獲致完全的證悟。
在藏文之中,拙火被稱為「圖摩」,其字面意義是「勇敢的女性」。「圖」意指「勇氣」或「勇敢」;「摩」在藏文的文法中,被當做一個陰性字,代表無二無別的智慧。「圖摩」是充滿勇氣的,因為它摧毀所有的煩惱迷妄;它是女性的,因為它能夠使我們最細微層次的心識去了悟自生的大樂智慧。這是密續修行的主要目的,而拙火瑜伽能夠幫助我們達成這個目標。
拙火瑜伽真的適合西方人的心靈,因為西方人喜歡去研究物質,研究能量。你們喜歡去嘗試它,修整它,改變它,操縱它。在拙火瑜伽之中,你們所做的正是這些事情,但是不同之處在於,你們是在嘗試你內在的能量,你自己歡悅的資源。
此外,西方人喜歡立即的滿足。立即的滿足是你們所期待的,而拙火瑜伽給予你們這種立即的滿足。它是你們所聽聞的、通往證悟的直接道路。它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過程:非常實際、非常科學,而且非常合乎邏輯。你們不必去相信拙火瑜伽帶來大樂,使其發揮作用;你只要去修持拙火瑜伽,就會得到結果。
道次第,也就是通往證悟之道的步驟,以一種較為宗教的方式帶來滿足;拙火瑜伽比較科學,因為去實踐它不必仰賴宗教信仰。如果你去修持,覺受就會自動生起。其中沒有牽涉風俗習慣或儀式。以拙火瑜伽而言,你是在直接處理你自己的內在實相;你是在增長你已經擁有的明點和暖熱的力量。它非常強烈而有力量,相當驚人,如同一座火山從你的內在爆發。
道次第的哲理和方法是以智識的方式來呈現,就某種程度而言,你在智識上是信服的。然而,這種信念如同天空上的雲朵。當雲朵在天空上的時候,你的心靈修持是堅強的;但是當雲朵消失的時候,你感到挫折,你的修行變得微弱。在了解了道次第之後,當你聽到拙火瑜伽是通往證悟的根本道路的時候,你突然身處於一個嶄新的世界。
拙火瑜伽是真正的巧克力!你可能會發現從事其他的禪修很難獲得成果,但是拙火瑜伽卻是一個敏感而快速、讓你相信自己有所進展的方式。拙火瑜伽會令你吃驚。當你修持拙火瑜伽的時候,你會想:「我還需要什麼呢?這是唯一的道路。」其他的修行法門將相形見絀,淪為次等。經乘巨細靡遺地解釋禪修的技巧來生起甚深的三摩地,但是它和拙火瑜伽無可比擬;拙火瑜伽帶來一種爆發的、無二無別的智慧,一種爆發的大樂。專注於一種感官,甚或專注於佛陀來入定是可以的,但是它無法使你獲得自生大樂智慧的最大了悟。
拙火瑜伽如同進入一座有著數百間寶庫的的大門。所有引生了悟的設備都在那裡。由於拙火瑜伽深入身之宇宙的核心,因此在生起了悟方面,它是極為敏銳的。事實上,執妄的、概念化的心靈無法理解由拙火瑜伽所帶來的了悟。拙火瑜伽是開啟所有了悟的秘密之鑰。
即使你能夠一天二十四小時、連續二十天地安住在三摩地的禪定之中,密勒日巴仍然會對你說:「那沒有什麼!它比不上我的拙火瑜伽。」這是密勒日巴和岡波巴第一次見面,在岡波巴描述了他的禪修覺受之後,密勒日巴對岡波巴所說的話。密勒日巴之所以這麼說,必定有其道理。他不是在宣傳或誇大拙火瑜伽的力量。他沒有偏袒,他已經棄絕所有世俗的競逐。密勒日巴只是在說,一和拙火瑜伽相比較,那麼連續多天安住在甚深無擾的三摩地禪定之中都不算什麼。拙火瑜伽是無與倫比的。
就我個人而言,我喜歡拙火瑜伽。我沒有說我擁有任何證量,但是我嘗試過,而且相信如此。拙火瑜伽肯定也會取信於你。它將改變你對實相的所有見解。透過拙火瑜伽,你將對密續的道路產生信心。
這個年頭,我們真的需要密續,因為我們面臨了極為大量的迷妄和散漫。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有許多美好的事物,但是也有許多惡劣的事物,我們需要拙火瑜伽的強大能量,把我們從自己的迷惑中擊出。事實上,沒有密續的修行法門,證悟是不可能的。
在初始階段,你的拙火瑜伽可能沒有成就。你甚至可能會有負面的反應,例如一陣爆熱使你汗流浹背,全身濕透。然而,我相信,即使是如此不完美的結果,仍然是重大的,因為它顯示了你的心靈力量。
據說,任何人都可以從事拙火瑜伽。如果你以前從來沒有做過拙火瑜伽,那麼它看起來或許有點困難,但是事實上,它是很簡單的。「我怎麼能夠從事像這樣子的禪修?」你或許會想:「我不是一個偉大的禪修者。更何況,我造了如此多的惡業—我如何能夠修持這些高深的法門?」你不應該有這樣的想法!你永遠不知道你能夠做什麼;你永遠無法看見自己的潛能。在一個前世,你或許是一個偉大的禪修者。此時此刻,你的心靈或許是完全散漫的,但是有朝一日,你的潛能將會突然成熟,你將能夠從事禪修。
看一看密勒日巴。我不相信你們造了比密勒日巴更多的惡業;他在年輕的時候殺害過許多人。但是由於他內在的力量,他能夠發展出圓滿無瑕的出離心、圓滿無瑕的菩提心、圓滿無瑕的正見,以及圓滿無瑕的那洛六瑜伽。他向輪迴道別。
對我們而言,密勒日巴是一個良好的典範。讓我們看看這個世界:有時候,在輪迴中頗有成就的人、造了強大惡業的人,也能夠成就解脫;另一方面,在輪迴中無所成就的人,也無法在解脫中有所成就。
我的重點是,你永遠不知道人類能夠做什麼。要勇敢!盡可能地嘗試去修持拙火瑜伽。即使你沒有達到圓滿的成就,至少你將獲得一些覺受。那就夠好了。

讓我們把能量迴向給所有的宇宙有情眾生,祈願他們證得密續之精髓,發現屬於他們自己的無上大樂和無二智慧的雙運。
迴向是重要的;它不只是一個西藏儀式。在我們的心靈之中創造一個正面能量的氛圍之後,我們下定決心把它和其他人分享。
如是思惟:「在此時此刻,以及在我的餘生之中,我將盡可能地享樂盡興,並且透過我給予他人我殊勝品質和大樂能量的最美好部分,於我的周圍創造順緣。願這充滿喜樂的禮物,在未來帶來無上喜悅的了悟。」

第二章 那洛六瑜伽與大成就者那洛巴
那洛六瑜伽不是那洛巴發明的。它們源自世尊佛陀的教法,最後傳至十一世紀偉大的印度瑜伽士帝洛巴,然後再把它們傳給他的弟子那洛巴。在此之後,被傳給許多西藏喇嘛,其中包括瑪爾巴和密勒日巴。在這些喇嘛之中,有些喇嘛寫下他們的覺受,做為那洛六瑜伽的論釋。
我將根據《俱信論》──宗喀巴大師針對那洛六瑜伽所做的論釋──來解釋拙火瑜伽的修持法門。我不打算去解釋整部論釋。相反的,我會傳授你們這個教法的精髓。即使我不是一個有成就的禪修者,但是我至少在三個場合,從我的上師們那裡領受了關於這部論釋的教授,而且我嘗試去修持這個法門。
如我所提及的,宗喀巴大師把那洛六瑜伽列為拙火瑜伽、幻身瑜伽、明光瑜伽、遷識瑜伽、入他身瑜伽,以及中陰瑜伽。宗喀巴大師在解釋這六瑜伽的時候,沒有加以增減。他說,這六瑜伽涵蓋了所有的修法內容,任何期待額外的禪修法門的人,是愚昧無知的。他這麼說是什麼意思呢?我想,宗喀巴大師的意思是,從你自己的經驗去教授不包含在這六瑜伽之內的事物是愚蠢的。就如同西藏人吹噓自己會比義大利人製作出更好的披薩。
有時候,那洛六瑜伽被歸類為兩個、三個、四個、甚或十個部分。舉例來說,根據一個禪修者的心靈需求,那洛六瑜伽可以被歸類為三個部分:在今生、在中陰、以及在來生獲致證悟的修行法門。或者,它們可以被區分為兩部分:正行的圓滿次第禪修,以及協助發展圓滿次第禪修的前行。舉例來說,有一些呼吸練習不是圓滿次第修行法門正式的一部分,但是它們有助於圓滿次第禪修。
以前,一些喇嘛只對正行的圓滿次第禪修感興趣,而沒有去說明這些協助發展圓滿次第的方法。然而,瑪爾巴傳承的持明者卻解釋各種次要的、有助於成就圓滿次第瑜伽的技巧。光是針對拙火瑜伽,瑪爾巴就解釋了數百種技術性的方法。
一些關於那洛六瑜伽的噶舉派法本,依據瑪爾巴的傳統來做解釋,把那洛六瑜伽分為以下六個主題:拙火瑜伽、幻身瑜伽、睡夢瑜伽、明光瑜伽、中陰瑜伽,以及遷識瑜伽。其他噶舉派的喇嘛列出了八種瑜伽:也就是在六種瑜伽之外,加上生起次第瑜伽和明妃修法。密勒日巴則用不同的方法來區分六瑜伽:即生起次第瑜伽、拙火瑜伽、明妃修法、明光瑜伽、幻身瑜伽,以及睡夢瑜伽。計算這些瑜伽有許多不同的方式。
一些西藏典籍質疑,是否所有的那洛六瑜伽都源自那洛巴。在那洛巴的時代,似乎已經有六本不同的法本,後來由那洛巴的一些弟子加以整合。這或許是真的,也或許不是真的,但是真與否並不重要。歷史總是可爭議的。只要我們能夠品嘗這個修行法門的巧克力,誰在乎諸如此類的學術質疑?
宗喀巴大師所著的論釋,其藏文名稱是「依且松丹」,我把它翻譯為「俱三信」。「依且」意指「信念」,表示你擁有信心;「松」意指「三」;「丹」意指「擁有」。換句話說,這本論釋具有三種不同的特質。第一個特質是,宗喀巴大師對這六瑜伽所做的描述是清晰無染、圓滿無缺的。第二個特質是,儘管這本論釋涵蓋了許多主題,但是每一個主題的陳述都如此明顯而清晰,可以輕易地被任何一個擁有不同智慧的人理解。第三個特質是,為了證明他的觀點,宗喀巴大師引經據典,其中包括了釋迦牟尼佛的密續典籍,以及許多該傳承的喇嘛之論釋。
宗喀巴大師在提出每一個觀點的時候,都極為謹慎地以該傳承的喇嘛的話語為依據,例如帝洛巴、那洛巴、瑪爾巴和密勒日巴。他引經據典來證明他的論釋和該傳承的喇嘛所做的論釋之間有什麼樣的聯繫,並且來展現這些教法的悠久歷史。他的論釋是清晰而科學的,針對每一個主題提出具有說服力的證據。因此,我們可以相信宗喀巴大師所做的論釋。
在藏文之中,那洛六瑜伽被稱為「那洛卻竹」。「那洛」是指「那洛巴」;「卻」意指「法」,可以指「法教」或「現象」(或「諸法」);「竹」意指「六」。有些人把「那洛卻竹」翻譯成為「那洛六法」;其他人則翻譯成為「那洛六瑜伽」。我的感覺是,雖然「六法」在字面意義上是正確的,但是它給人的印象是,這些教法純粹是哲學的或理論的。它們並非如此。它們是非常實際可行,可以立刻實行的事物。我認為,「那洛六瑜伽」傳遞了正確的意義和正確的感覺。我認為,如果我們使用「那洛六法」這個詞彙,那洛巴會不高興的。

我之所以說,如果我們把那洛巴的六瑜伽視為純哲學的,那洛巴會不高興,是有理由的。那洛巴是一個博學的僧侶,也是古代印度佛教大學那瀾陀寺的頂尖教授。他的心靈如同一台電腦,對於經論和密續擁有廣博的知識。他以一個辯論大師著稱,並且在公開場合擊敗所有非佛教的學者。
儘管如此,那洛巴仍然不高興、不滿足,並且渴望達致證悟。他自忖:「有一些地方不對勁。我已經習知所有這些智識的觀點,並且絕對能夠解釋一切關於佛法的事物,但是我仍然感覺空虛和不滿。我缺少了某些東西。」
那洛巴的上師要他念誦嘿魯嘎的一個真言咒語「嗡惹哈哈吽吽呸」,直到他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為止。那洛巴念誦了數百萬遍的咒語。然後有一天,當他持誦咒語的時候,他感覺到地震。一個聲音從虛空中對他說話:「你還是一個小嬰孩!你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你的知識僅僅是智識的,這是不夠的。為了獲得真正的滿足,你必須去找帝洛巴。他是你的特別上師。」
因此,那洛巴離開那瀾陀寺去尋找帝洛巴。在歷經了數個月的艱辛之後,那洛巴終於找到帝洛巴。當時,帝洛巴正坐在地上烹煮活魚。他的樣子看起來比較像是一個瘋子,而非一個偉大的瑜伽士!儘管如此,那洛巴成為帝洛巴的弟子。年繼一年,那洛巴懇請他的上師給予灌頂;而年繼一年,帝洛巴要求那洛巴去從事一些瘋狂的行徑,總是拒絕給予那洛巴深切渴求的灌頂。那洛巴如此奮鬥掙扎了十二年,有十二次他幾乎丟了性命。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全新封面 暢銷改版★

「現今時代,我們真的需要密續的修習,因為現今人類有極大的困惑和妄想…...我們需要拙火細微、深入的能量,讓我們從謬思中解脫。 」──耶喜喇嘛

此書是耶喜喇嘛生前最後兩堂授課的集結,收錄了拙火瑜伽的修持精隨。此次教授是依據宗喀巴大師所著的《俱信論》來做為論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