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百貨: 雑貨で伝えるMade in Hong Kongのかたち
作者 | 久米美由紀 |
---|---|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
商品描述 | 香港百貨: 穿越百物的追憶之旅, 尋訪當下的香港製造 (附贈回眸時光小書籤兩款,隨機):【回眸時光小書籤兩款,隨機附贈】「如果你在心愛之物上看到珍貴的“MadeinHongKong” |
作者 | 久米美由紀 |
---|---|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
商品描述 | 香港百貨: 穿越百物的追憶之旅, 尋訪當下的香港製造 (附贈回眸時光小書籤兩款,隨機):【回眸時光小書籤兩款,隨機附贈】「如果你在心愛之物上看到珍貴的“MadeinHongKong” |
內容簡介 【回眸時光小書籤兩款,隨機附贈】 「如果你在心愛之物上看到珍貴的 “Made in Hong Kong ”字樣,那一刻,你便繼承了一段香港歷史。」 不只風行一時,也從生活中脫穎而出── 這是香港人的夢華錄,也是一首首時代曲 本書作者久米美由紀是一位居住在香港的日本人,既是資深攝影師,也是一位雜貨收藏家。《香港百貨》介紹多達111種、涉及衣食住行各方面的香港雜貨,並採訪多位繼往開來的廠商與匠人,了解他們的理念和故事。除了香港製造的經典品牌、珍稀收藏,本書也收錄了一系列中國製造和英屬時期的懷舊日用品。 保溫壺、便當盒、兔子燈籠、黃銅水壺、「西瓜波」、飛碟椅、點心蒸籠、藤製行李箱、刺繡拖鞋、白鐵信箱、翻頁鐘、紅色小豬撲滿、鹽田梓的鹽、香港的香…… 典藏多彩多姿的百貨,除了擷取一段斑駁的歷史時光, 也是為了珍視尚存的工藝與溫度,期待文化記憶的傳承。 製造業曾經是香港經濟的支柱,戰後,南下的資本與人力,為1950-80年代香港輕工業的蓬勃帶來契機,玩具、鐘錶、成衣和塑膠製品行銷至東南亞以至歐美各地,很多日用雜貨也是自給自足。後來隨著成本上漲、工廠北移,香港製造業逐漸式微。 香港製造的商品色彩斑斕,實用而造型多變,現在回顧更富懷舊趣味,雖然擁有眾多擁躉和收藏者,但純粹的香港製造已愈來愈難覓蹤影,其中夾雜不少中國製造的復古品。本書特色記載歷久不衰的設計風格,見證跨越年代的常民美學。以大量精美攝影呈現穿越半世紀、琳琅滿目的香港雜貨,包括珍稀的藏品和仍在使用的經典品牌。採訪堅持的匠人、變通的商家,領略他們的傳統工藝與創新之道。感受香港製造的質感,及其所編織的過去和現在,並進一步想像,從紛繁舊物中開闢的未來。感動推薦── 文念中(電影美術指導) 林欣誼(《老雜時代》作者) 洪愛珠(作家) 袁澧林(香港演員) 陳慧(作家) 歐陽應霽(作家,漫畫家,飲食文化策展人) 蔡珠兒(作家) 文念中:再細看每一件物品的設計和細節,都讓人驚喜不已,愛不釋手!不僅僅是美麗的回憶,更述說著無數美好的香港故事。 陳慧:書中的紅A牌水晶膠全盒(771型)就是我小時候家裡過年用的……不要問我此物如今何在,當初只看作尋常物事。忽然都過去了。原來這麼可愛,這麼美,謝謝記錄下來的人。★特選百貨★ 【三鳳海棠粉】 三鳳海棠粉工廠雖然如今已遷至中國,不過它是一九三四年在香港土瓜灣北帝街設廠。這款海棠粉過去主要用於挽臉(用線除去臉部絨毛),而現在則主要用來拋光金屬飾品。 【三生酒廠】 創立於一九六一年,位於香港最高峰大帽山的半山腰,主要利用山中的水釀製各種藥酒。這些藥酒都在使用多年的龍紋甕中發酵。 【鹽田梓的鹽】 在十九世紀初,香港特產有鹽、珍珠和香木。位於西貢附近搭小船約十五分鐘距離的鹽田梓島,過去由客家島民製鹽。但該島後來無人居住,中斷百年的製鹽業直到二〇一四年,村長陳忠賢發起了復興鹽田的活動,重新復活。在這個香港唯一的鹽田上重新開始小規模製鹽,並對外銷售。 【花卉圖案玻璃杯】 在香港發現的一九六〇年代製造的花卉圖案玻璃杯,與大量生產華麗玻璃製品的上海相比,風格略有不同。是否有其他大型生產地?為什麼這些玻璃杯在香港保存得如此之多?或許它們是香港製造的?這些都只能猜想。許多玻璃杯以紅色為主,帶有傳統圖案的杯子可能在新年或慶祝活動時作為待客用品。現在也有一些咖啡館會使用這些復古玻璃杯。 【鸛形刺繡剪刀】 擁有四百年歷史的中國知名剪刀品牌張小泉。其香港分店中展示的鳥形小剪刀吸引了我的注意。這款設計並非原創,而是沿用了歐美長期製作的傳統刺繡剪刀設計。其圖案為鸛鳥,據說最初是由助產士在剪斷新生兒臍帶時使用的。這個珍貴的瞬間,可能使用了這把美麗的裝飾剪刀。 【Metamec時鐘】 自一九四七年以來,Metamec品牌的時鐘在英國很受歡迎,也為香港的鐘錶愛好者所熟知。該品牌的時鐘常被形容為「王家衛電影中使用的時鐘」,在《阿飛正傳》中的一幕,掛在牆上的Metamec鐘錶和張國榮的台詞讓人印象深刻。儘管是英國製造,但這款鐘錶與香港布滿灰塵的牆壁完美融合,作為電影中重要的一部分,留下了強烈的存在感。
作者介紹 久米美由紀攝影師。經歷工作室與製作公司後自立門戶,並於香港回歸中國前遷居香港。專注以飲食為主題的香港及澳門廣告拍攝,並為日本雜誌提供攝影服務。 陳孟姝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畢業,曾任職於誠品書店、時報出版、商周出版等公司。熱愛閱讀、旅行與生活,靠翻譯與文字工作過活,持續在書籍產業中擔任小螺絲釘。
產品目錄 前言第1章:Made in Hong Kong的世界駱駝牌(Camel)經典保溫壺金錢牌(Gold coin)保溫壺與琺瑯製品牛頭牌(OX Head brand)保溫壺與保溫罐盾牌(Shield brand)保溫罐胡蝶牌(E.Penn lnd.MEY)保溫壺馬頭牌(Horse head brand)琺瑯製品北美市場的琺瑯製品無品牌的香港製琺瑯製品粵東磁廠(Yuet Tung China Works)的器皿紅A牌(Red A)塑膠製品鹽與胡椒罐莫金記的水壺香港製湯匙五星牌的多層便當盒三元牌的金屬製品鋁製與黃銅製水壺琺瑯製多層便當盒象牙風牙刷TWEMCO翻頁鐘天秤牌(EQUITY)時鐘Sonix的熊貓造型AM收音機西瓜波(玩具足球)紅膠豬仔錢罌(紅色小豬撲滿)香港製玩具利工民的襯衫老字號化妝品品牌常備藥香港的酒食品包裝茶葉的包裝月餅盒伊麵的包裝盒香港的扇子香港製手電筒油燈香港的火柴飛碟椅長洲島·源利公司的客家牌United Electric Manufacturing Factory的攜帶式風扇帝國製造的蠟燭塑膠製品第2章:匠人傳承的香港雜貨先達商店的刺繡拖鞋美華時裝的旗袍寶華扎作的兔子燈籠龍・麒麟・花炮堯記籐廠的藤製家具與籃子德昌森記的蒸籠炳記銅器的黃銅湯匙塑膠水果籃木製圓椅梁蘇記的傘白鐵工藝(鍍鋅鐵工藝)金興招牌的白鐵噴漆模板香港的香鹽田梓的鹽傳統圖案雜貨第3章:生活中的Made in China雞公碗廣東省潮州地方的器皿中國製保溫壺中國製琺瑯製品棕色茶壺花卉圖案玻璃杯壓模玻璃花瓶·餐具帶蓋馬克杯仿火王(Fire-King)風格的杯碟組中國製的復古器皿紀念乒乓外交的餐具復古的鹽罐、胡椒罐與牙籤罐玻璃和不銹鋼蓋子七寶燒製品貓壺竹製與漆塗筷子廣東省潮州地方的婚禮籃竹製購物籃鹹水草製購物袋竹夾子塑膠桌布Good Morning毛巾大花布鑽石牌(Diamond Brand)壁掛鐘復古鬧鐘中國枕PVC拖鞋魚網拖鞋上海製鐵皮玩具兒童樂器復古文具波子棋(跳棋)紅包袋(利是封)花紙紅黑硬皮簿(筆記本)鸛形刺繡剪刀剪紙吉祥圖案的工藝品中國製肥皂第4章:英屬香港的雜貨英國的餐具駱駝牌(Camel)的加冕紀念保溫壺英國Thermos公司的加冕紀念保溫壺加冕紀念玻璃杯殖民地政府的日本製杯碟組Metamec時鐘Rabone摺疊尺郵筒造型的存錢筒梨牌(Pears)香皂李派林喼汁卡士達粉英國裁縫師香港雜貨的尋寶地點【專欄】食品袋・包裝紙收藏香港的紀念品綁好行街(外帶)新舊保溫壺相關雜貨
書名 / | 香港百貨: 穿越百物的追憶之旅, 尋訪當下的香港製造 (附贈回眸時光小書籤兩款,隨機) |
---|---|
作者 / | 久米美由紀 |
簡介 / | 香港百貨: 穿越百物的追憶之旅, 尋訪當下的香港製造 (附贈回眸時光小書籤兩款,隨機):【回眸時光小書籤兩款,隨機附贈】「如果你在心愛之物上看到珍貴的“MadeinHongKong” |
出版社 /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
ISBN13 / | 9789864596416 |
ISBN10 / | |
EAN / | 9789864596416 |
誠品26碼 / | 2682825706008 |
頁數 / | 192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1X20 |
級別 / | N:無 |
重量(g) / | 340 |
自序 : 序言
我在香港回歸中國之前移居到此,首先是被美食吸引,接著遇見了雜貨,隨著語言溝通愈來愈順暢,感覺與這片土地的緣分也愈來愈深厚。
我原本對生活雜貨就很感興趣,於是開始走訪店家和市場尋找這類商品,但發現琺瑯製品和餐具幾乎都標著「中國製造」或「Made in China」。當時心想既然來了就一定要找些香港製的物品,這時我發現了駱駝牌(Camel)的保溫壺。之後,在歷史博物館的書店裡發現了一本名為《香港製造》的書籍,才了解到許多日用品和玩具都曾在香港製造。
《香港製造》這本書是為一九八八年的同名展覽而出版,書中介紹了一九〇〇年至一九六〇年代具有代表性的香港出口產品,並附有豐富的照片。
香港這座城市持續掀起懷舊風潮,雖然「Made in Hong Kong」的產品現在受到大眾關注,但在一九八〇年代,香港的製造業雖已是夕陽產業,但還有部分工廠在運作,因此我感到非常驚訝當時這場展覽能夠舉行。展覽的策劃者是來自英國的Matthew Turner教授,他在香港理工大學教授設計,在那個工廠一一遷往中國大陸的時代,對即將消失的純正香港製品及其設計感到惋惜,留下了這一重要的記錄。
因為與這本書的相遇使我重新開始了「Made in Hong Kong」的尋找旅程。然而,當時網路還未普及,相關資訊非常少,因此書中展示的大多數雜貨是我多年來在街頭偶然發現的物件,也有多次空手而歸,但只要有時間,我就會去感興趣的地方探訪。
大致來說,這些雜貨可以區分為香港製造、中國製造,以及殖民時期遺留下來的英國製品,我也盡可能研究了這些商品的背景。此外,香港與日本關係深厚,許多昭和時代的商品仍留存至今。
隨著街頭上許多舊物被挖掘出來,並開始在復古商店等處展售,如今尋寶的效率大幅提高。儘管這是一門生意,但經營這些商品的收藏家們肩負著將過去傳承給下一代的重要使命。如果沒有那份熱情與努力,早已消失的事物數不勝數。
這些收藏家也是樂於分享自身知識的前輩們。有些收藏家甚至說自己只是暫時保管這些舊物的一員。作為長年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香港居民(市民),這些令我享受的時間和與收藏家們的交流成為了我的寶藏。
經歷過數次過於巧合的邂逅之後,我開始相信「雜貨有時會主動找上門」,它們會出現在會珍惜它們的主人身邊。
這本書所介紹的就是那些與我有緣分,來到我手中的一部分香港雜貨。如果本書能讓讀者在看到雜貨時,開始留意它是香港製造還是中國製造,那將是再好不過的事了。如果你在心愛之物上看到珍貴的「Made in Hong Kong」字樣,那一刻,你便繼承了一段香港歷史。
久米美由紀
最佳賣點 : 【回眸時光小書籤兩款,隨機附贈】
「如果你在心愛之物上看到珍貴的 “Made in Hong Kong ”字樣,那一刻,你便繼承了一段香港歷史。」
不只風行一時,也從生活中脫穎而出──
這是香港人的夢華錄,也是一首首時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