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之鑰: 為靈魂解鎖的48個真實提問
| 作者 | 太陽光 |
|---|---|
| 出版社 |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
| 商品描述 | 自由之鑰: 為靈魂解鎖的48個真實提問:捆綁靈魂的鎖以神的話語為鑰《自由之鑰》從真實的人生問題出發,記錄了人的不解、迷惘與思考,以及神真實的回應。每篇緊扣作者的生命 |
| 作者 | 太陽光 |
|---|---|
| 出版社 |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
| 商品描述 | 自由之鑰: 為靈魂解鎖的48個真實提問:捆綁靈魂的鎖以神的話語為鑰《自由之鑰》從真實的人生問題出發,記錄了人的不解、迷惘與思考,以及神真實的回應。每篇緊扣作者的生命 |
內容簡介 捆綁靈魂的鎖以神的話語為鑰《自由之鑰》從真實的人生問題出發,記錄了人的不解、迷惘與思考,以及 神真實的回應。每篇緊扣作者的生命經驗,道出可觸可感、能在生活中實踐的答案。本書並非單純的問與答,而是一段追求自由的旅程——作者曾被無解的困惑與痛苦緊緊束縛,甚至一度想結束生命。然而,她選擇持續與神對話,在一次次真誠的思辨中,不斷調整、更新自己的想法,將掙扎化為理解、將困鎖轉為釋放。每一次思想轉變都是內心解鎖的一步,直到看見更寬廣、更深刻的世界,並能更多地訴說這樣的世界。我們終將發現:真正捆綁人的,往往不是困境本身,而是對「根本問題」與「正確答案」的錯誤信念——它使人無法認識自我價值、無法改正自身矛盾,無法承擔或擺脫痛苦,無法付出並擁抱真實、永恆的愛。而「自由之鑰」正是:神親自差派人,將祂的心意傳達給我們;當我們不再僅以人的想法衡量,而是用神的心意重新看待,束縛便鬆開,自由隨之而來。
作者介紹 作者 太陽光有一天發現原來自己總在關心的其實就是「怎樣做,可以更自由。」過往拚命、如今努力都在為這件事。人類至今也是為了「自由」而活,不論是個體、雙方或群體,不管是怎樣的過程,終究都在為了抵達「自由」的終點。這麼想來,每一站都值得停下來問一問。著有《給親愛的》《魔法藥草》《和平的指導者 神的人》《封印》插畫 張嘉芬筆名賽琪小姐。喜歡親近自然,沉浸在花草樹木、風聲水影中,感受萬物的節奏與呼吸。創作時,特別著迷於顏色的流動與碰撞,那些繽紛的色彩彷彿在畫面中低語。繪圖經常運用隱喻,將情感、故事或思緒藏進形象裡,讓觀者在觀看時也能找到自己的投射與詮釋。對我而言,畫畫是一種傾聽,也是一種對話,是我與世界溫柔連結的方式。
產品目錄 目次 第一部 神的內心 認知的黑洞空中相遇是誰期待耶穌再來根與翼撇開抱怨,還有別的路嗎? 無法理解 神的時候經歷是為了讓人體會舒舒服服是一條危險的路當挫折容忍力正低落時瑕瑜互見「這杯」的「苦與愛」疼痛的代價愛與被愛最大與最小的相愛 你是屬於我的神對人的瞭解是如此不會有遺憾的方法不想忍耐與忍耐的理由人生來是苦不一樣與一樣接納不會一直這樣 第二部 我的內心簡單容易的生存方式生不如死與要生不要死我們之間真正的關係順從自己的內心不一定是好結果撒馬利亞女人命運的轉捩點太舒服的結果我的憂傷祖母綠相信與認知的祝福珍惜主義再次加溫的內心鍋爐好體質與好糧食這棵被風吹落又被撿回來的到手香患難見真情假如怎樣,可能怎樣桂花開了 不抱期待的希望回想幸福,堆疊幸福禱告能領受祝福的秘訣不要擔心、不要懼怕我該做的事生活與工作的平衡人的愛,是捆綁啊一就是一攝理讓我學會當地球人天國真的存在嗎乳香的激勵
| 書名 / | 自由之鑰: 為靈魂解鎖的48個真實提問 |
|---|---|
| 作者 / | 太陽光 |
| 簡介 / | 自由之鑰: 為靈魂解鎖的48個真實提問:捆綁靈魂的鎖以神的話語為鑰《自由之鑰》從真實的人生問題出發,記錄了人的不解、迷惘與思考,以及神真實的回應。每篇緊扣作者的生命 |
| 出版社 / |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
| ISBN13 / | 9786269723294 |
| ISBN10 / | |
| EAN / | 9786269723294 |
| 誠品26碼 / | 2683020165003 |
| 頁數 / | 232 |
| 裝訂 / | P:平裝 |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 尺寸 / | 14X20CM |
| 級別 / | N:無 |
| 提供維修 / | 無 |
推薦序 : 找到屬於你人生的真自由
在今日的世界,人人都想追求自由與解脫。許多人嚮往「做自己」,認為這就是自由的最高境界。然而,當我們在「做自己」的過程中卻越加陷入衝突、矛盾、孤獨、焦慮與無力感,所以我們不得不反思「 這真的是自由嗎?」、「 到底真正的自由是什麼?」
《自由之鑰》這本書,正是從這樣的困惑出發,帶領我們去思考自由最深的本質,並探究正確認知對於內心造就的影響。筆者藉由 CGM 總會長鄭明析牧師的證道話語,結合自身生活的真實體驗,引領我們走出狹隘的人本思維,轉而站在 神的立場、 神的角度,去理解何謂真正的自由真理。
你瞭解 神的愛嗎? 你害怕患難嗎?
你是否也漸漸感受到人的愛雖寶貴,卻有界限、常常帶來捆綁與矛盾呢? 一起透過本書來瞭解並感 神的愛吧!
也許現在你正處在各種辛苦患難中,願你在本書中得到安慰與勇氣。在 神旨意裡,人生的苦並非無意義,而是鍛鍊我們信心與靈魂的過程。舒服的路看似輕鬆,卻可能讓人陷入危險與迷失;相反,艱難卻能帶來成長,讓我們在「患難見真情」中,經歷 神真實的同在。
我們若僅僅順從自己的內心、只想著「做自己」,真的好嗎?
真正的自由並非放縱,我們該如何實踐才能不被外在環境牽制,進而活得堅定、喜樂而有盼望?願透過本書,大家都能找到正確的答案。
我相信,《自由之鑰》不僅會觸動你的心靈,更會帶給你「正確的想法」去面對人生的挑戰。願每一位讀者,在翻閱這本書的過程中,都能遇見那位愛你的 神,並找到屬於你人生的「真自由」。
CGM基督教福音宣教會 宣傳部 楊仁誠 牧師
內文 : 不會一直這樣
年節期間因為沒有任何行程,所以我連在家準備午餐都可以慢條斯理,悠閒地洗菜、清潔碗盤跟爐子。
那時,突然聽到一個聲音:「不會一直這樣。」
順著這個想法,我想起過往曾不停地在各地旅行,那時為了研究而出門,也為了工作後好好休息而出遠門旅遊,回家多是為了收拾、補貨、換洗衣物。所以那時無法在家裡種植任何植物盆栽,只能選擇屋外有大樹的環境。
又有一段時間,只在幾個地方移動,為了尋求最高效率,路線跟行程都是簡化再簡化,專注在要完成的事務上,連飲食跟運動都納入高效完成任務的計畫中。這時可說是我的旅遊魂閉關修煉的日子。
新冠疫情數年間,大家都經歷了盡量不出入公共場所、非不得已不與外界接觸說話,即使必須出門也是迅速返家,一切都減到最低程度,居家生活成了全部。盡量不外出採買、不外出休閒、不外出社交,甚至不外出上學與工作,各個宗教聚會也都宣導改為線上。接著人們話說得少,腦筋也比較少動,該成長發展的孩童跟需要維持腦力的老人,在這幾年當中遲緩與老化得比往年都多很多。逐漸解封後,各國爆發了報復性出國,即使沒那麼有趣、即使是去過多次的地方,但只要能出國,哪裡都可以。
「不會一直這樣。」
不會一直這樣為生活奔波,也不會一直這樣平淡度日。
當然,也不會一直這樣苦於不被理解,自然也不會一直這樣喜形於色。
不會一直笑下去。
不會一直哭到底。
不會一直感覺心痛。
也不會一直苦惱到眉頭深鎖。
我的老師鄭明析牧師說過這麼一件事:
「一切的事情都有 神的旨意,那些旨意都是好的旨意。
在 神的旨意中沒有不好的旨意,只有好的旨意。
神會根據人的行為,配合時機和理致來動工,有時讓人過得順利,有時讓人過得較為困苦。
如果人一直負面地看待自己遭遇的事情,內心就會總是煎熬痛苦。
或許有時會遇到比較不好的事情,但那只是一時的,不會永遠持續下去,所以要想著之後會遇到好事,如此懷抱希望來生活。
明明是因為有 神的旨意而走的路,若認為是自己行走的路,就會感到煎熬。
要往好的方面思考。
要正面地思考。信心要如鋼鐵般堅定,才會充滿喜悅與希望。
絕對相信 神的人不論發生什麼事都信賴 神,所以心中充滿喜悅與希望。
絕對相信 神的人因為相信 神總是會讓自己興旺,所以內心和想法充滿喜悅與希望。
即使辛苦,仍要走生命路。
人要經歷辛苦、遭遇困難,才會去找生命路。生命路筆直狹窄,以歪曲的內心和行為是走不了的。」
我非常喜歡一段聖經經文:
「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殺戮有時,醫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拋擲石頭有時,堆聚石頭有時;懷抱有時,不懷抱有時;尋找有時,失落有時;保守有時,捨棄有時;撕裂有時,縫補有時;靜默有時,言語有時;喜愛有時,恨惡有時;爭戰有時,和好有時。」(傳道書3章2-8節)
這段經文幾乎記錄了人生中所有重要的時刻,不論精彩或不精彩,興盛或低落,都不會一直這樣。
看著、看著,不免眼淚就要滿溢出來。
這棵被風吹落又被撿回的到手香
前天,我看見一盆枝幹崎嶇的盆栽,隨意靠在鄰居家門口的牆邊,葉片有些零落,土塊有些歪曲,像是被淘汰出來的。我瞄了一眼就出門了。
昨天再看,鄰居阿伯似乎沒有要挽救它的樣子,任憑盆內的土壤漸漸乾掉。
我想也沒想,按了阿伯家的門鈴。
阿伯出來開門,親切地笑著,一如往昔。
我直接開口問了這盆樹。
他說:「這是之前從我家陽台摔落的,昨天不知是誰幫我撿了回來。」
我問:「那可不可以給我?」
阿伯大方地說:「可以啊,我家還有很多,妳要不要來看?」
我一看,果然阿伯家的陽台上放滿了很重的盆栽。我決定,以後走在種花種草的人家屋簷下,不要只顧著欣賞美景,一定要小心頭上。
阿伯慷慨地把它交給我。
我發現它的主根裂開了,應該是摔下來時摔裂了。阿伯說可以剪掉再扦插,很快就會長出來,我卻不想,因為就是這主根連結的枝葉好看。但可能,它摔落前並不是長這樣,是後來才摔成這樣的……。
我將其帶回去修剪,讓摔斷的枝幹平整一些,也剪掉枯黃的葉子、重新換了更大的陶盆,讓更多土壤保護住裂開的主根,期望它可以好好地重新扎根。
說真的,當時是看到了它的樹型而被吸引的。雖然不知道是不是被風刮落後而摔成的樹型,但那樣貌讓人難以忘懷。
當我思考該如何描述它時,腦海浮現出一個字眼:「侘寂」。
我對日式禪味的景觀不太有偏好,因為比起寂寥,我更喜歡豐盛自然。
「侘寂」對我來說,多少還是有點勉強與強求。
但我仔細端詳它,是的。
就是人說接受短暫和不完美為核心的傳統日本美學,時常被描述爲不完美、不恆常、不完全的,也包含了不對稱、粗糙、不規則和簡單。
這些形容,這棵樹都具備了。
因故在許多盆栽群中獨自被吹落,倒在無人問津的廣告看板後台上,也不知過了多久,歷經大風大雨後,摔傷跌斷的枝葉也隨著風吹日曬癒合得差不多,這些好日子、歹日子無論如何都成了養分,因為,除此之外也沒有什麼別的了。
將它安置入盆、整理完、梳理好後的這天晚上,我讀到鄭明析牧師寫的這句話:「若沒有走在同一條路上,就無法看到在那條路上的東西。」
若沒有一起走在同一條路上,我與祢就無法看到那條路上的同一件東西,因此我與祢就不會有相同的感受、相同的反應,無法一起聚斂、分散。那將會是多麼無助與悲傷呢?
沉靜了一會。
又再次回到被我名為「侘寂」的盆栽旁邊。
我看著它說:
「祝福妳好好地長大。
斷傷裂開的主根,能順利地修復癒合。
我們與 神、與主一起走在同一條路上吧。
不要再經歷死亡。
一次就夠了。」
最佳賣點 : 捆綁靈魂的鎖
以神的話語為鑰
《自由之鑰》從真實的人生問題出發,記錄了人的不解、迷惘與思考,以及 神真實的回應。每篇緊扣作者的生命經驗,道出可觸可感、能在生活中實踐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