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林: 易經占卦標準範本 (附10分鐘學會易經4096條占法)
作者 | 林金郎 |
---|---|
出版社 |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易林: 易經占卦標準範本 (附10分鐘學會易經4096條占法):本書特色逐字註釋翻譯,文字通暢曉白,完全沒有閱讀障礙。完整確實考據,揭示典故,忠於原本,不加擅改。用義理派 |
作者 | 林金郎 |
---|---|
出版社 |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易林: 易經占卦標準範本 (附10分鐘學會易經4096條占法):本書特色逐字註釋翻譯,文字通暢曉白,完全沒有閱讀障礙。完整確實考據,揭示典故,忠於原本,不加擅改。用義理派 |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逐字註釋翻譯,文字通暢曉白,完全沒有閱讀障礙。 完整確實考據,揭示典故,忠於原本,不加擅改。 用義理派註解,回歸《易經》中正哲學的預測與行為價值。 比塔羅牌及任何占卜更快速、準確的中國占法! 《易經》占卦不是為了預告宿命,而是營造更圓滿的結局。 學過《易經》的人,一定不會錯過這本《易林》逐字註釋翻譯版; 沒學過《易經》的人,本書讓你毫不費力的進入《易經》占卦的奧妙世界。 《易經》是漢族百經之首,兼具倫理思想與預測功能(占卦),是國政與人生的策略與行為指導最高寶典。其中,兩千年前西漢焦贛(延壽)所著《易林》,被公認是《易經》占卦的標準範本。 《易林》只留下4096條占辭(稱林辭),並無推演過程或解說,而且許多林辭隱晦難懂,所以使用者頗有霧裡看花之慨,只好自作猜臆因而失其真義,且人言各異,兩千多年來,雖有多家賢人註釋,惜因年代差異、內容艱深,仍留下許多「不詳」與「闕疑」,甚或擅改原籍,但仍未能解其全貌,成為易理界兩千年來待解之題。 作者從義理派的角度,先賦予每條林辭中心主旨,再逐字註釋,並一一提出典故、術業、字義所在,最後將4096條林辭都翻譯成通暢的白話文,使讀者輕鬆的完全掌握林辭的意旨。 本書揭開了《易經》占卦的神秘面紗,讓讀者輕易的進入其中,使中國《易經》和《易林》在新的世紀,再度成為世界預測顯學。
作者介紹 林金郎逢甲大學中文博士班,商管碩學士。歷任台灣文學創作者協會理事長、經濟部榮譽指導員、《好命大百科》封面四大名師之一、南京易經管理智慧總裁研習班講師。曾獲中央日報文學獎、台灣文學獎、宗教文學獎、 洪醒夫小說獎,及吳濁流、玉山、大墩文學獎新詩首獎;德國法蘭克福國際書展台灣官方展書;多篇作品被選入大學及國高中輔助教材。出版文哲商管著作三十餘本。曾任聯合報繽紛版、自由時報電子報、世新大學台灣立報、商學趨勢導報、公職試訊、中市青年、升學資訊、快樂高校生等專欄作家。歷任美商保險公司中區主管兼處經理、綜合券商分公司代經理、文教基金會總監、出版社總部主任、創意廣告行銷顧問、作文班課輔及師資班教師。中央日報、《彰化藝文》、太平洋日報報導為「文壇、商管兩棲人物介紹」。出版●佛教文學類:《觀音淚:林金郎宗教小說選》、《渡僧》長篇小說(中央日報節錄連載)、《淨土》小說集(人間福報連載)、《觀自在》小說集、《一位行者的詩遊記》詩集(國藝會補助出版)、《行願家鄉》散文集●文學類:《蝴蝶港誌》小說集(台灣文藝發表)、《阿蘭娜》小說集(人間福報連載)、《寶島新曼波》長篇小說(國藝會補助出版)●作文創作類:《寫出高分作文》、《作文花園》、《超有趣的魔法寫作課》、《作文情書》、《戲夢人生:從電影看見創作技巧與文化現象》●商管經營類:《從心出發:儒道佛與現代管理》、《用易經做對管理》、《圓滿的企業:五大菩薩經營智慧》 (以上三書被譽為東方哲學與管理的三本重要著作)、《銷售幸福》●哲學類:《神靈臺灣:第一本親近神明的小百科》、《學易經,沒有那麼難》、《找神:拜對正廟有緣神》、《紫微大百科》、《鬼谷算命祕數新編》、《簡單住好宅》............等十餘種。●編輯有—漢湘文化「看中國」叢書主編、中觀易經學院叢書總編輯。
產品目錄 序 《易經》占卦不是為了預告宿命,而是營造更圓滿的結局..... 2第一篇 《易林》導讀 10第一章 《易林》及其版本,象數和義理...................... 12第二章 《易林》用到的歷史背景............................ 16第三章 《易林》中的微言大義:名詞解釋與象徵.............. 26第四章 《易林》林辭的解讀密碼............................ 74第二篇 如何做《易林》占卦 82第三篇 《易林》4096 條卦辭註釋與翻譯 921 乾( 頁次).......................................... 942 坤................................................ 1143 屯................................................ 1334 蒙................................................ 1525 需................................................ 1716 訟................................................ 1917 師................................................ 2108 比................................................ 2299 小畜.............................................. 24810 履................................................ 26711 泰................................................ 28612 否................................................ 30413 同人.............................................. 32114 大有.............................................. 33915 謙................................................ 35816 豫................................................ 37617 隨................................................ 39418 蠱................................................ 41319 臨................................................ 43220 觀................................................ 45021 噬嗑.............................................. 46822 賁................................................ 48523 剝................................................ 50324 復................................................ 52125 無妄.............................................. 54026 大畜.............................................. 56027 頤................................................ 58228 大過.............................................. 60129 坎................................................ 62030 離................................................ 63931 咸................................................ 65832 恆................................................ 67733 遯................................................ 69734 大壯.............................................. 71635 晉................................................ 73536 明夷.............................................. 75437 家人.............................................. 77138 睽................................................ 79039 蹇................................................ 80940 解................................................ 82741 損................................................ 84542 益................................................ 86243 夬................................................ 87944 姤................................................ 89745 萃................................................ 91446 升................................................ 93247 困................................................ 95048 井................................................ 96949 革................................................ 98850 鼎............................................... 100651 震............................................... 102452 艮............................................... 104153 漸............................................... 105854 歸妹............................................. 107555 豐............................................... 109356 旅............................................... 111057 巽............................................... 112858 兌............................................... 114559 渙............................................... 116260 節............................................... 117861 中孚............................................. 119562 小過............................................. 121263 既濟............................................. 122964 未濟............................................. 1246
書名 / | 易林: 易經占卦標準範本 (附10分鐘學會易經4096條占法) |
---|---|
作者 / | 林金郎 |
簡介 / | 易林: 易經占卦標準範本 (附10分鐘學會易經4096條占法):本書特色逐字註釋翻譯,文字通暢曉白,完全沒有閱讀障礙。完整確實考據,揭示典故,忠於原本,不加擅改。用義理派 |
出版社 / |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4882588 |
ISBN10 / | |
EAN / | 9789864882588 |
誠品26碼 / | 2682963837008 |
頁數 / | 1263 |
裝訂 / | H:精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5X21CM |
級別 / | N:無 |
提供維修 / | 無 |
內文 : 序
《易經》占卦不是為了預告宿命,而是營造更圓滿的結局
筆者自大學時代開始研究易理,先後出版相關書籍,承蒙讀者抬愛,因而都有革新版,而完成《易林》逐字註釋翻譯,是我易理治學的最後一站,很高興終於在今日完成,而這正巧也是我的花甲之年,人生剛好走了一個循環的圓,又回到原點。
從義理解釋易理
《易經》是漢族百經之首,兼具倫理思想與預測功能(占卦),是國政與人生的策略與行為指導最高寶典,所以去理解它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易經》可分為象數派與義理派,作者偏向義理派,亦即,是從行為倫理去判斷應該做甚麼,也從行為倫理去預測會得甚麼結果,同時更應該用倫理去改變行為,這樣自然會改變結果。雖
然作者出版有多種命理著作,但並不拘泥象數,也不宿命,因為我認為預測的功能和目的不是告訴人一個不變的結果,來顯示自己有超凡的預知能力,反而是在告訴人該如何改變行為,引導出一個更圓滿的結局,所以易理功能不是在鐵口直斷,而在是在做心理檢測、提供建議、解決問題、改善現狀,這才是易理的原意。
因此,我的《易經》治學是大量融合佛學和行為科學,佛學讓我們更通透人生的意義和本質,行為科學讓我們更懂得人性、策略、分析、實踐,如此一來,我們即可不必再陷入宿命裡,而是在進行自我覺知與精進,並創造更輝煌的命運,將人的尊嚴、自主和價值做最大的發揚。
同樣的,我也是用義理的角度來詮釋《易林》。
關於本書的書寫
在易學中,我又選擇《易林》做為占卦工具,《易林》是歷代公認的《易經》占卦標準範本,除了有深遠的文化底蘊,我也親身體驗了它的高準確度。但《易林》只留下4096 條卦辭(稱為林辭),沒有其他任何說明,兩千多年來,多有賢人片段註釋,惜因《易林》用典過度龐雜,且古今用字取義亦不盡相同(甚至相反),所以未能解其全貌,多處以不詳、難解、再考,乃至衍文、有訛、義不能通……等否定帶過,而以文言註釋文言當然也是令人難解的原因之一。現今幸因電子資料庫建構的發達,作者因而得以悠遊於古籍書海之中,並逐一搜尋訓詁,反覆檢視確認,給予林辭「最佳解釋」(非標準答案),在此要特別感謝「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5000 言:國學經典- 傳統文化」和「漢典」、「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維基」等免費資料庫網站。
本書的功能界定在,使讀者可以快速學會《易林》占卦方法,所以重點在4096 條林辭的完整考證、註釋,以及通曉的白話翻譯。文字力求通暢曉白,沒有閱讀障礙,祈使讀者能輕鬆的完全掌握林辭意旨,同時用義理角度點出中心思想,回歸《易經》中正哲學的預測價值和行為指導。另外,本書更忠於原本,完全未加擅改,所以讀者看到的都是原著原味。
因為本書直接切入《易林》占卦,如果有需通盤瞭解《易經》者,可參考筆者另一本拙著《學易經,沒有那麼難》及任何《周易》教科書;另外,本書是義理派註釋,象數派註釋可以參考尚秉和先生《焦氏易林注》(請搜尋「焦氏易林注-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網路免費版)。
宇宙建構於良善的緣起
《易經》展現的是天地運行的規則與軌道,《易經》占卦則是透過虔誠與寧靜的心靈與宇宙的波動共振,因而產生連結、發現軌跡、追蹤答案,所謂「心誠則靈」,所以最重要的是一顆清明的心,並瞭解《易經》中正的精神去為人解答,完全與鬼神無關,切莫落入鬼神論,也不要請神明幫忙賜卦。《易經》占卦只是一個入門,它背後更大的意義是行為倫理哲學,乃至與天地和合的心靈修養,期待在新的世紀,透過學習《易經》,我們的個人、社會、國家、世界,都可以因而變得更好。
最後,感謝父親林志勳、母親陳玉霞、兄姊、妻女、白象文化,以及知青頻道(紅螞蟻圖書)的感動出版。當然,還要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的親友,是你們的良緣,幫助我完成了這個善願。
2025 年 母親節
第一篇 《易林》導讀
《易經》是漢族的百經之首,兼具義理的行為指引與象數的預測功能,其預測功能表現在占卦上,《易林》則是公認的《易經》占卦標準範本,所以欲用《易經》占卦者,必參佐《易林》。
第一章 《易林》及其版本,象數和義理
一、關於《易林》原著
《易林》題為西漢焦延壽(字贛)所做,故又稱《焦氏易林》,焦贛約為漢昭帝(前94 年—前74)時的官吏,故為西漢中期人士,所以《易林》也有兩千年餘年的歷史。
《易經》共有64 卦,每卦又有64 變,所以共有4096 變,那要如何解釋這4096 變?很多人都是採取自己主觀的自由心證,以致各言其是,乃致自己的說法都前後不一,這樣沒有「信度」的解釋,又怎會有「效度」?《易林》是最早逐一將4096 變賦予卦辭(稱為林辭)的重要經典,同時它在兩千年來也受到官方和易者的認同,所以它是《易經》占卦的標準範本。而沒學過《易經》的人,只要學會占卦程序,也可以直接用《易林》占卦,完全沒有障礙(不過有基礎當然是更好的)。
但很可惜的是,這樣一本經典解卦範本,兩千年前只留下林辭,並無其它推演過程與內容說明,且其元素包納廣泛,除《易經》外,還包含文科的《詩經》、《山海經》、《楚辭》、《老
子》、《左傳》、《史記》、《戰國策》、四書、諸子百家、音韻、方言俚語等;以及術科的陰陽五行、天干地支、天文星象、身面相學等。又,書中大量應用譬喻與象徵,且古人用字的取義與現今並不完全相同,以致許多林辭隱晦難懂,人們很難在其言簡意賅的辭句中,去正解其意,令使用者頗有霧裡看花之慨!今拜古籍電子資料庫之發達,作者方得以完成此書。
二、陸敕先校宋本
《易林》因年代久遠,流傳多種版本,各版有些出入,較著名的有:宋本(宋)、明內閣本(明)、四庫全書版(清)、陸敕先校宋本(清)、尚秉和注本(民)。本書採用陸敕先校宋本,本版經清代著名圖書資料家黃丕烈先生印行,黃先生的《士禮居叢書》被譽為「可矯近世輕改古書之弊」,「實用性更勝於原本」。
如前所言,《易林》年代久遠,所以也被修改得面目全非,尤其林辭有四分之三強的「句型」是重複的,內容相近但又有一兩字不同,但這正是它們的差異所在,有些版本卻將差異處統一起來,反而破壞原先的微言大義,如「大步『小』車」並非「大步『上』車」之誤,因為前者為節之觀,需節度又觀省,故用小字(由此亦可證明用義理解釋林辭的必要)。再如有些字辭、指涉、用典,註釋者不解其意,即認為是訛字而擅自變動,也都犯了僭越原著的嚴重錯誤,如代鄉乃代戎所建立的代國,或其後改設的代郡地區,象徵遠方蠻荒之地,將其改成「我鄉」反而沒有遠行之意了!又如許多字彙,一字多意,且字意相反,意義就全相反了,最典型當屬「反」,有反背、返回之意,兩意剛好相反,此外又有「難」的意思;再如「倍」有加倍與反背(如:倍室夜行)二意,那「利倍」終究是賺還是賠?又如,離亦有「罹」遭受之意,那是遠離還是遭受?這都需視全文乃至「本之卦」的變動而定(如乾之隨,乾為本卦,隨為之卦)。此外,在古代許多字也是通用的,如北背倍、梁粱樑、載戴、畔叛、增憎……,所以黍梁、稻梁並無錯誤,無須將其拆成黍與梁,因為梁通粱……
筆者以校宋本為底本逐條訓詁後發現,該本錯誤不多,或者是可以解釋的,故不予竄改,若干有疑慮處,皆註明於註釋內,供讀者參酌。
三、用義理解釋《易林》
《易林》只留下4096 條林辭,並無推演過程與說明,但可以確定的是,它是從本卦變成之卦的爻變與卦變去推演的,包含象數的、義理的因素。
1、象數的:從焦延壽的師徒傳承來看,他是象數派,而後代大多數人也是從象數的角度來註釋,其中又以民國尚秉和的《焦氏易林注》最著。但四川大學教授杜志國的〈尚秉和《焦氏
易林》研究質疑〉(《漢族學術》,2002 年第2 期)卻認為,尚先生的解析方式文無定法,取象隨意:「全書都是隨文生象,由辭比象,正象不通,則用覆、伏象;覆、伏象不通,又用遇卦象;又不通,則用半象,在取象上表現出了極大的不確定性和隨意性。」而且其由辭比象、由象生辭卻未說明辭義,令人懵懂,可見象數派註釋仍存有許多盲點。
2、義理的:雖然焦延壽是象數派,但他寫《易林》顯然同時參酌義理,譬如,《易經‧ 乾卦》:「乾,元亨利貞。」(最吉),但《易林》的「乾之乾」(六爻均無變化)卻是「道陟石阪,胡言連蹇。譯瘖且聾,莫使道通。請謁不行,求事無功」(凶),因為在《易林》裡「乾之乾」已不是原本的乾卦,而是「強之又強」,因而造成亢龍有悔,故反而為凶。
又如《易經‧ 謙卦》:「亨,君子有終。」(終吉),但《易林》的「謙之謙」(六爻均無變化)卻是「王喬無病,苟頭不痛。亡破失履,乏我送從」(先吉後凶),因為謙之又謙,始謙無咎,再謙則咎……。這都說明,《易林》絕對有參酌義理性,而且可能勝過象數。
本書採用義理派註釋是為了彌補象數派的不足與盲點,同時在解釋林辭的吉凶轉折、林辭的典故與涵義。譬如,大過之萃:「鼻移在頭,枯葦復生。」革之臨:「鼻移在項,枯葉傷生。」同樣都是鼻子移動,為何一個復生,一個傷生?這是千古誤抄嗎(字形又確實很像),應該判為是訛傳嗎?如果從義理來解釋就通了。《老子河上公章句‧ 成象》:「魂者雄也,主出入於人鼻,與天通。」大過之萃經過眾多薈萃故「鼻移在頭」,象徵靈魂已由鼻子「上達」到頭頂,故能與天通,靈魂盎然,所以「枯葦復生」;而革之臨,應改革之後才能臨政,故「鼻移在項」,象徵靈魂已由鼻子「下沉」到脖子,與天通相悖,靈魂暗藏,所以「枯葉傷生」。(《易林》亦多次以天門地戶象徵氣息。)
從上例可知,從義理角度解析,很多疑惑就通透了。
最佳賣點 : 逐字註釋翻譯,文字通暢曉白,完全沒有閱讀障礙。
完整確實考據,揭示典故,忠於原本,不加擅改。
用義理派註解,回歸《易經》中正哲學的預測與行為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