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全集
作者 | 鄭爕 |
---|---|
出版社 |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鄭板橋全集:《鄭板橋全集》是清代傑出書畫家、文學家鄭燮的經典文集,收錄了他一生重要的詩、詞、畫、書作品。本書特別呈現了鄭板橋以七律詩見長的豪放詩風,其詩作不僅富 |
作者 | 鄭爕 |
---|---|
出版社 |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鄭板橋全集:《鄭板橋全集》是清代傑出書畫家、文學家鄭燮的經典文集,收錄了他一生重要的詩、詞、畫、書作品。本書特別呈現了鄭板橋以七律詩見長的豪放詩風,其詩作不僅富 |
內容簡介 《鄭板橋全集》是清代著名書畫家、文學家鄭燮的文集,其內容涵蓋了詩、詞、畫、書等多種藝術形式,是研究鄭板橋及其藝術成就的重要文獻。《鄭板橋全集》收錄了鄭燮的詩、詞、畫、書等多種作品,其中尤以詩和畫最為突出。鄭板橋在詩方面以「七律」見長,風格豪放,常融入個人情感與哲理,如其詩作中提到「六十年間萬首詩」,顯示了他勤奮創作的一面。此外,他還以畫竹聞名,被譽為「揚州八怪」之一,其畫竹風格獨具特色,被稱為「六分半書」。《鄭板橋全集》不僅是研究鄭板橋個人藝術成就的重要資料,也是研究清代文人風範的重要文獻。鄭板橋的詩文和書畫作品,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文化背景和文人精神,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作者介紹 鄭燮字克柔,江蘇興化人。乾隆元年進士,官山東范縣知縣,調濰縣,以請賑忤大吏,乞疾歸。少穎悟,讀書饒別解。家貧,性落拓不羈,喜與禪宗尊宿及期門子弟游。日放言高談,臧否人物,以是得狂名。及居官,則又曲盡情偽,饜塞眾望。官濰縣時,歲歉,人相食,燮大興修築,招遠近飢民赴工就食;籍邑中大戶,令開廠煮粥輪飼之。有積粟責其平糶,活者無算。時有循吏之目。善詩,工書畫,人以「鄭虔三絕」稱之。詩言情述事,惻惻動人,不拘體格,興至則成,頗近香山放翁。書畫有真趣,少工楷書,晚雜篆隸,間以畫法,所繪蘭竹石亦精妙,人爭寶之。詞弔古攄懷,尤擅勝場,或比之蔣士銓。
產品目錄 序 丁家桐編例家書卷一詩鈔卷二詞鈔卷三小唱卷四題畫卷五序跋卷六碑記卷七印章卷八印跋卷九判牘卷十尺牘卷十一楹聯卷十二匾額卷十三書目卷十四畫目卷十五附錄一、鄭板橋年譜簡編二、近一百年板橋研究成果目錄跋
書名 / | 鄭板橋全集 |
---|---|
作者 / | 鄭爕 |
簡介 / | 鄭板橋全集:《鄭板橋全集》是清代傑出書畫家、文學家鄭燮的經典文集,收錄了他一生重要的詩、詞、畫、書作品。本書特別呈現了鄭板橋以七律詩見長的豪放詩風,其詩作不僅富 |
出版社 / |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7519981 |
ISBN10 / | |
EAN / | 9786267519981 |
誠品26碼 / | 2683005965000 |
頁數 / | 344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1X14.8X1.8CM,開數: 25開 |
級別 / | N:無 |
適用年齡 / | 一般社會大眾 |
自序 : 前言
鄭板橋試論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這是「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做山東濰縣知縣的時候,送給巡撫包括一幅畫竹上的四句詩,我覺得這四句詩,深刻地描繪了一位「讀書志在聖賢,為官心存君國」,想為老百姓做點事的親民之官的虔誠願望,雖然這種願望是很難實現的。
鄭板橋――「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所處的時代是:清王朝取得全面統治以後,為了政權的鞏固,某些方面採取了些緩和的政策,從而經濟生產日漸恢復,社會秩序日漸安定的時代;同時,對於知識分子,又是麻醉與鎮壓相結合,在多次的「博學鴻詞科」的招牌下面,施行著史無前例的文字獄並進入到高潮的時代。
處在這樣一個時代,所謂文人、士大夫――知識分子所搞的一套,除了歌功頌德,俯首聽命,別的出路是很少的。你要向上爬,只有一條路――科舉。清初以來的漢學和金石考據之學的盛行,大家埋頭於故紙堆中,不問政治,不問現實;這種發展和當時精神上、思想上嚴密的控制是有密切關係的。從繪畫的情況看,也甚為顯然。明清之際,形式主義的傾向已經越來越感到嚴重,它們的眼睛,什九向後――宋元看。大致說來,這時代基本上是「四王」山水畫的天下,是脫離現實,脫離生活,單純追求古人筆墨趣味者的天下。他們掌握了一些知識,又有相當的地位,互相維護,互相標榜,壁壘是極為森嚴的。我們對於書畫這類玩藝兒的「關懷」和「興趣」,老實說,絲毫也不會放鬆這一精神武器的。石濤的遭遇,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值得深思的例子。他當面叫過兩次康熙「萬歲」,和輔國大將軍博爾都也有較多的往來,關係已經不一般的了。而從前故宮的藏畫裏面,我們知道的只有他的一幅竹子,這竹子就是送給博爾都(問亭)的。並且請王原祁補了一塊石頭。由此可見,「萬歲」和「大將軍」都不能使他的畫立足於皇庭。因為它不合王朝統治者和地主幫閒老爺們的口味,到頭來,只有潦倒而死在揚州。
板橋的一生,除中了進士之後在山東做過十幾年「七品官耳」,全部活動,都在「千家養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種田」的繁華的揚州。從全國看來,揚州是當時的經濟中心之一,鹽、布、麻、茶……特別是鹽,是東南地區的供應基地;交通相當便利,居南北的要衝,手工業也非常發達。這種新興的商業經濟的繁榮,反映了市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迅速變化,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尤其是文化方面,他們不滿足於過去那種陳陳相因,亦步亦趨所謂「正宗」(正統)的那一套,而要求有所「變」,要求一種生活氣息濃厚而又比較生動活潑的精神享受。
不妨從石濤的定居揚州開始,我們清楚地可以認識:「八怪」之所以產自揚州,揚州之所以形成「八怪」,不是不可以理解,毋寧說它是極為自然的一種發展。它是當時的歷史條件和社會條件的產物。但是在以「正宗」(正統)自居的一切以古人自許的畫家們――如華亭、吳門、婁東、虞山諸家看來,卻看不上眼,認為他們是「旁門外道」,是「異端」,不足登大雅之堂。鄭板橋和李鱓、金農、高翔、江士慎、黃愼、李方膺、羅聘七家之被後來稱作「八怪」,道理不是非常明白的麽﹖
「八怪」並非指的都是揚州人,而是指的形成於揚州的八位畫家共同的某些特徴,或曰揚州畫派。他們多數從事花鳥畫(梅、蘭、竹、菊是重要題村),其次是人物畫,山水畫則不是主要的。這就給了當時估統治地位的「空山無人」、「行雲流水」的山水畫家一個有力的衝激,有力的挑戰。當然,「八怪」以 外,不能說沒有花鳥畫和人物畫,而且它們的發展及其藝術淵源也是來自前代的優秀傳統。問題是, 作為意識形態的造型藝術,應該是時代和現實生活的反映,誰也不可以把豐富的生活生硬地賦予某些限制,例如,只許畫什麽,因為它是「高雅」的,不可畫什麼,因為這是「庸俗」的。這就會使得畫家們個 個「神遊太初而不食人面煙火」。當十七、八世紀的畫壇,「揚州八怪」的貢獻,就在於創造性地發展了花烏畫,擴大了許多生動的題材,豐育了許多現實的內容;提倡詩、書、畫、印的綜合發展。特別是後者,他們作出了輝煌的業績並留下了豐富的財富。應該說,「揚州八怪」的形成和發展,是近代中國繪畫史上一次偉大的革新,使現實主義優秀的傳統大大向前推進了一步。
假使我這個看法還有幾分是處,那我想再說一句:「揚州八怪」裏面,突出的應推鄭板橋。「板橋有三絕,曰畫、曰詩、曰書。三絕之中又有三真,曰真氣、曰真意、曰真趣。」這話我以為相當有見解。事實正是如此,在板橋的筆下,詩、書,畫是一個思想整體的幾種不同的表現形式,而這不同的表現形式之中,則存在有機聯繫並呼應著的最本質的東西。他早期有過一首題為「偶然作」的七古,開頭四句是:
英雄何必讀書史,直攄血性為文章;
不仙不佛不賢聖,筆墨之外有主張。
很明白,這四句詩充分說明了「三絕」鄭板橋所憧憬的和所追求的是什麼;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他的思想抱負乃至做人的基本態度。
關於板橋的身世,我們尚缺乏資料加以論證。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即他從小就家庭貧苦,「七歌」 的第一歌曾有過:「爨下荒涼告絕薪,門前剝啄來催債」的痛語。中了秀才賣畫,中了舉人賣畫,以至當過縣太爺以後又賣畫,從他一生的生活看來,卻是個道地的「貧儒」,似乎從未飛黃騰達過。我覺得他的一生的生活經歷,與他的「怪」有絕對的關係。板橋好學,並且博學,雖然在五十七歲那年寫的「自敘」說過:「平生不治經學,愛讀史書以及詩文詞集,傳奇說簿之類⋯⋯⋯。」的話,但我以為他始終沒有脫盡儒家思想的浸淫和幻想,即所謂「修,齊,治,平」的那一套。而他的一生,儘管夠得上是盤根錯節,窮途潦倒的一生,而思想深處一種比較積極的因素,卻始終是存在著的。「自敘」說:「板橋詩文,自出己意。理必歸於聖賢,文必切於日用。」不就足以證明了麼﹖
內文 : 雍正十年杭州韜光庵中寄舍弟墨
誰非黃帝、堯、舜之子孫?而至於今日,其不幸而為臧獲、為婢妾、為輿臺、皁隸,窘窮迫逼,無可奈何。非其數十代以前即臧獲、婢妾、輿臺、皁隸也。一旦奮發有為,精勤不倦,有及身而富貴者矣,有及其子孫而富貴者矣。王侯將相豈有種乎!而一二失路名家,落魄貴冑,借祖宗以欺人,述先代而自大。輒曰:「彼何人也?反在霄漢;我何人也?反在泥塗。天道不可憑,人事不可問!」嗟乎!不知此正所謂天道人事也。天道福善禍淫,彼善而富貴,爾淫而貧賤,理也,庸何傷?天道循環倚伏,彼祖宗貧賤,今當富貴;爾祖宗富貴,今當貧賤;理也,又何傷?天道如此,人事即在其中矣。愚兄為秀才時,檢家中舊書簏,得前代家奴契券,即於燈下焚去,並不返諸其人。恐明與之,反多一番形跡,增一番愧恧。自我用人,從不書券;合則留,不合則去。何苦存此一紙,使吾後世子孫借為口實,以便苛求抑勒乎!如此存心,是為人處,即是為己處。若事事預留把柄,使入其網羅,無能逃脫,其窮愈速,其禍即來,其子孫即有不可問之事、不可測之憂。試看世間會打算的,何曾打算得別人一點!直是算盡自家耳。可哀可嘆!吾弟識之。
寄弟墨書
十月二十六日得家書,知新置田穫秋稼五百斛,甚喜。而今而後,堪為農夫以沒世矣。
我想天地間第一等人,只有農夫,而士為四民之末。農夫上者種地百畝,其次七八十畝,其次五六十畝,皆苦其身,勤其力,耕種收穫,以養天下之人。使天下無農夫,舉世皆餓死矣。吾輩讀書人,入則孝,出則弟,守先待後,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所以又高於農夫一等。今則不然,一捧書本,便想中舉人,中進士,作官如何攫取金錢,造大房屋,置多田產。起手便錯走了路頭,後來越做越壞,總沒有個好結果。其不能發達者,鄉里作惡,小頭銳面,更不可當。夫束修自好者,豈無其人?經濟自期,抗懷千古者,亦所在多有;而好人為壞人所累,遂令我輩開不得口。一開口,人便笑曰:「汝輩書生,總是會說,他日居官,便不如此說了。」所以忍氣吞聲,只得捱人笑罵。工人製器利用,賈人搬有運無,皆有便民之處;而士獨於民大不便,無怪乎居四民之末也,且求居四民之末而亦不可得也。
愚兄平生最重農夫。新招佃地人,必須待之以禮。彼稱我為主人,我稱彼為客戶;主客原是對待之義,我何貴而彼何賤乎?
吾家業地雖有三百畝,總是典產,不可久恃。將來須買田二百畝,予兄弟二人,各得百畝足矣,亦古者一夫受田百畝之義也。若再求多,便是占人產業,莫大罪過。天下無田無業者多矣,我獨何人,貪求無厭,窮民將何所措手足乎?
最佳賣點 : 《鄭板橋全集》收錄了「揚州八怪」鄭燮的詩、詞、畫、書。鄭板橋以七律詩見長,風格豪放;畫作則以獨特的「六分半書」筆法畫竹,卓然成家。這部全集是您深入了解這位清代文人藝術成就與風骨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