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之庭園
作者 | 程兆熊 |
---|---|
出版社 |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論中國之庭園:您是否曾對中國庭園的精巧佈局與深遠意境感到好奇?本書《論中國之庭園》正是您解開這層神秘面紗的鑰匙。作者程兆熊先生早年新亞書院講授「造園學」時成書, |
作者 | 程兆熊 |
---|---|
出版社 |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論中國之庭園:您是否曾對中國庭園的精巧佈局與深遠意境感到好奇?本書《論中國之庭園》正是您解開這層神秘面紗的鑰匙。作者程兆熊先生早年新亞書院講授「造園學」時成書, |
內容簡介 本書早於民國四十年冬,由新亞書院至台中農院講授「造園學」時寫成。目的在使研習「造園學」之大學生徒,對中國以前之造園,有較深之瞭解。此所謂較深之瞭解,即將中國以前之庭園,以至花木,與中國性情之教一併論列,俾知中國造園之一大文化精神之淵源,且由此以具體之事物,指點中國文化精義之所在。
作者介紹 程兆熊(1907—2001)江西貴溪縣人,出生於理學世家的三板橋,當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更是當代思想實踐家、臺灣有機農業及生命科學園藝先驅,被譽為「臺灣蘋果之父」。幼啟蒙於邵子固先生,從父親習算術,入中山大學物理系轉園藝系,獲法國巴黎大學文學博士學位及凡爾賽園藝學院工程師。曾棄筆從戎參加抗日戰爭,先任青年學生幹部訓練團主任教官,繼任軍委會軍訓部專員視察東南西南八省,期間發表﹤儒家思想與國際社會﹥一文,後以川滇特別黨部書記長身份負責滇越鐵路接管事宜。曾創辦《國際譯報》、《理想與文化》刊物及自強日報,曾行文陳誠副總統建議設立中國哲學研究所以樹立社會文化重心。抗戰後歸鄉於鵝湖書院.創辦私立信江農業專科學校(後改農學院)任校長。繼於香港與錢穆及唐君毅等人共同創辦新亞書院,臺灣任教八年後,借調香港中文大學任新亞書院訓導長、中文系主任。在臺灣歷任臺中農學院(中興大學)教務主任並創辦園藝系,為中興大學第一任園藝系主任並促成園藝館之建設,兼任東海大學中文系《論語》教授,臺灣大學農學院客座教授,並協助促成台大山地農場春陽場地之取得。由香港復回臺後任文化大學園藝系主任、農學院首任院長,並主持實業計畫研究所碩博士班,晚年教授哲學、儒道與禪學,畢生以復興鵝湖書院為職志。受當年農復會支持,帶領師生連續五年做臺灣山地園藝資源調查、建霧社山地實驗果園,帶領中興大學、臺灣大學、文化大學園藝系,做中橫、北橫、南橫沿線落葉果樹生育情形調查,且參與耕者有其田的臺灣平地鄉村督導。臺灣山地落葉果樹種植之創舉、清境武陵福壽山農場、石門水庫原風景設計、溪頭遊樂區大學池等皆出自其手,曾獲中華農學會頒贈「功在園藝」。著有《禪宗智慧與風姿》、《憶鵝湖》、《完人的生活與風姿》、《世運之轉—美國與臺灣兩岸》、《世運之來—中國文化及歷史大勢》、《中國文話文論與詩學》、《寒山子與寒山詩》、《論中國庭園花木》、《中國農業論衡—新農業哲學》、《中華園藝史》、《四書大義》、《五經大義》、《儒家教化與國際社會》、《儒家思想—性情之教》、《道家思想—老莊大義》、《臺灣山地紀行》、《高山族中》、《山地書》等近百種農禪文哲儒道相關著作。
產品目錄 第一 玄圃第二 靈囿第三 阿房宮第四 梁王兔園第五 上林苑第六 昆明池第七 袁廣漢園第八 華林園第九 小園第十 西苑第十一 輞川第十二 草堂第十三 平泉莊第十四 晉公園第十五 唐宋一般園林第十六 富鄭公園第十七 獨樂園第十八 壽山艮嶽第十九 沈園第二十 南園第二十一 明代一般庭園第二十二 己有園第二十三 李園第二十四 米園第二十五 息園第二十六 熙園第二十七 寓園第二十八 悔園附:我國昔時名園的分布
書名 / | 論中國之庭園 |
---|---|
作者 / | 程兆熊 |
簡介 / | 論中國之庭園:您是否曾對中國庭園的精巧佈局與深遠意境感到好奇?本書《論中國之庭園》正是您解開這層神秘面紗的鑰匙。作者程兆熊先生早年新亞書院講授「造園學」時成書, |
出版社 / |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7519912 |
ISBN10 / | |
EAN / | 9786267519912 |
誠品26碼 / | 2682907377003 |
頁數 / | 224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1X14.8X1.2CM,開數: 25開 |
級別 / | N:無 |
自序 : 本書早於民國四十年冬,由新亞書院至台中農院講授「造園學」時寫成。目的在使研習「造園學」之大學生徒,對中國以前之造園,有較深之瞭解。此所謂較深之瞭解,即將中國以前之庭園,以至花木,與中國性情之教一併論列,俾知中國造園之一大文化精神之淵源,且由此以具體之事物,指點中國文化精義之所在。繼本書之後,即為《論中國之花卉》與《中國觀賞樹木》。原名《中國庭園花木與性情之教》,今單獨印行,名為《論中國之庭園》,並附以「中國庭園與性情之教」字樣。距寫成之日,已十五年矣。有曾先閱此書原稿之前輩,謂書中引詩太多,又謂不應僅論至宋明為止,實則兩皆無可如何。蓋中國以前庭園之資料,大多只能從文學詩詞中求之。而彼遼金元對中國庭園,固只有其反面之作用,即在清時,雖有隨園等典型之文人庭,又有圓明園,被外人稱為萬園之園,更有頤和園較圓明園似尤勝,然終與我國原有之性情之教,無若何之契合。今置之而不論,亦自有其苦心也。
民國五十五年二月七日自記
內文 : 第一、玄圃
人多以此玄圃,為我國有庭園之始,雖其說猶未能成一定論,但就世界造園史而言,此園較之巴比倫奈保查得奈沙爾國王為Semiramis后所建空中花園(Hanging Garden),即所謂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固已為期甚早;即較之埃及Tellel Amorna庭園,所謂世界最古之庭園,亦不致居於晚出。
據山海經所載:槐江之間,惟帝之元圃。又據淮南子言:縣圃,涼風,樊桐在崑崙之中。而穆天子傳所載:舂山之澤,水清出泉,溫和無風,飛鳥百獸之所飲。凡此所述,所謂槐江之間,所謂崑崙之中,所謂舂山之澤,當屬同一地點之見諸各種傳說,而元圃,亦即玄圃,其與縣圃,亦當為同一之園圃,乃我國黃帝之圃。
傳說不必正確,但傳說之來,亦必不致無其理趣。即再不實之傳說中,亦有其「不實」背後之一種理由或理想。於此玄圃之為玄圃,雖仍不脫其一種傳說之性質,但即此已胚孕出我國此後造園之特有境界。
我國道家每托始於黃帝,在其一種「袖裡乾坤」與「壺中日月」之生活情態裡,會有其「園子裡的天地」,這和禪宗由「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之下,必然會引發出宋明之「一個庭園,一個天地」,其歸趨正是相同。所謂玄圃,在「崑崙之中」,「槐江之間」,「舂山之澤」,而其「水清出泉」,「溫和無風」,又為「飛鳥百獸之所飲」,此與舊約聖經所載夏娃亞當之樂園,正是東方與西方所各具備著的兩種情味,兩種理想。在東方,那是一直生活在玄圃開啟中的士女;在西方,那是一直生活在樂園失墮下的人們。
玄圃之開啟,關鍵所在,仍有其兩大要項:一為「多識鳥獸草木之名」;一為「沿乎沂,風乎舞雩」之志。「多識鳥獸草木之名,」係詩教之所尚;「沿乎沂,風乎舞雩」,乃性情之所本。由此性情之教,遂成仁義之施。儒家於此,一面有其「庭園進展」之功,一面有其「玩物喪志」之禁。而道家與禪宗思想之在我國庭園中,終不佔主要之地位,於是乎四五千年以來之我國庭園,遂漸成其為一種具象的音樂(亦即所謂生長的音樂),立體的繪畫(亦即所謂綠的雕刻),時間的戲劇,空間的舞蹈。這庭園在變化的統一裡,有其「平靜的偉大」;在複雜的單純裡,實為「崇高的單純」。這庭園是一宇宙的縮影;這庭園是一自然的超越。西洋造園學家,把這庭園歸入於自然主義的或浪漫主義的風景式庭園,是完全不了解我們這庭園。這庭園可以作為人世的觀照,這庭園可以作為生命的點醒。在那裡,你儘有其「會心」的處所,那「處所」實是一種人類的心靈的福地。在那裡,你儘有其率性的場合,那場合實是一種人類的情性的溫床。於是一個庭園,便給人以一種生活的光彩。於是一個庭園,也給人以一種文化的面目。那是物質的淨化,那是精神的呈露。在那裡,一草一木,是一藝術品;一石一水,是一藝術品;一花一鳥,是一藝術品;而一個園的主人,也是藝術品。欣賞著園的景色,還要欣賞著園的主人,從藝術上說,那是藝術的恭順;從科學上說,那是科學的滋潤;從歷史上說,那是歷史的透視;從哲學上說,那是哲學的謙卑;再借用哲學上的名詞說:那是現象的提昇,那是本體的放上,就這樣,便讓那玄圃作了我們這庭園之祖。
最佳賣點 : 您是否曾對中國庭園的精巧佈局與深遠意境感到好奇?本書《論中國之庭園》正是您解開這層神秘面紗的鑰匙。本書不僅探討中國傳統庭園的精髓,更將其與中國人的性情及文化精神融會貫通。透過具體事物,揭示中國文化的深層意涵,引領讀者領略獨特的東方園林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