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ntroduction to the Old Testament Prophets
作者 | Hobart E. Freeman |
---|---|
出版社 |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舊約先知書導論 (第2版):《舊約先知書導論》將帶您穿越數千年的時空,親歷先知的呼喚,感受神與人類之間的對話,並重新思考信仰與生命的核心價值。本書是研讀舊約先知書的 |
作者 | Hobart E. Freeman |
---|---|
出版社 |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舊約先知書導論 (第2版):《舊約先知書導論》將帶您穿越數千年的時空,親歷先知的呼喚,感受神與人類之間的對話,並重新思考信仰與生命的核心價值。本書是研讀舊約先知書的 |
內容簡介 舊約先知書是聖經中極具深度與影響力的文獻,記錄了古以色列歷史的轉折點,並揭示了人類對神的信仰與道德的深刻反思。《舊約先知書導論》為讀者提供了一把鑰匙,幫助深入理解這些文字的背景、主題與當代意義。本書系統性地介紹了舊約先知書的歷史背景、文學特點與神學信息,逐一解析了包括以賽亞書、耶利米書、以西結書等主要書卷在內的豐富內容。不僅如此,作者還從古代文化、語言學與考古發現等多角度出發,將古老經文的意涵與今日生活聯繫起來,使讀者能夠從現代視角重新審視這些先知的話語。這是一本兼具學術深度與靈性啟發的佳作,邀請您一同進入舊約的偉大傳統,聆聽那跨越時代的神聖聲音。無論您是對聖經充滿好奇的初學者,還是尋求更深理解的神學研究者,這本書都將成為不可或缺的導讀工具。透過精闢的分析與清晰的講解,《舊約先知書導論》將帶您穿越數千年的時空,親歷先知的呼喚,感受神與人類之間的對話,並重新思考信仰與生命的核心價值。
作者介紹 傅里曼(Hobart E. Freeman)傅里曼蒙召後,進入喬治城學院,主修聖經與歷史,接著在美南浸信會神學院取得學士學位與碩士學位(Th. M.),主修舊約。1961年,他在印第安納州的格瑞斯神學院(Grace Theological Seminary)獲得神學博士學位。隨後,他被任命為希伯來語與舊約研究,以及哲學與倫理學的教授。除本書外,傅里曼另著有15本著作及其他小冊子,也曾錄製超過一千份以上的教導錄音。
產品目錄 新版序原序譯序第一部 先知體系緒論第一章 舊約先知體系的起源與發展第二章 先知的功能第三章 先知意識第四章 啟示與靈感第五章 真假先知第六章 先知信息的語法第七章 彌賽亞預言第八章 舊約預言的終止與新約的預言第二部 先知書導論緒論第九章 俄巴底亞書第十章 約珥書第八世紀的先知第十一章 約拿書第十二章 何西阿書第十三章 阿摩司書第十四章 以賽亞書第十五章 彌迦書第十六章 那鴻書第十七章 西番雅書第十八章 耶利米書第十九章 哈巴谷書第二十章 但以理書第二十一章 以西結書第二十二章 哈該書第二十三章 撒迦利亞書第二十四章 瑪拉基書參考書目主題索引人名索引經文索引
書名 / | 舊約先知書導論 (第2版) |
---|---|
作者 / | Hobart E. Freeman |
簡介 / | 舊約先知書導論 (第2版):《舊約先知書導論》將帶您穿越數千年的時空,親歷先知的呼喚,感受神與人類之間的對話,並重新思考信仰與生命的核心價值。本書是研讀舊約先知書的 |
出版社 / |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9943401 |
ISBN10 / | |
EAN / | 9786269943401 |
誠品26碼 / | 2682852593008 |
頁數 / | 384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3X16.5X2.1CM,開數: 16開 |
級別 / | N:無 |
重量(g) / | 644 |
適用年齡 / | 基督徒 一般社會大眾 |
自序 : 【新版序】
經典再生
華神出版成立至今,努力拓展各系列下的書籍數量,包括聖經研究系列、實踐神學系列、教會歷史系列、信徒神學系列、以及新約系列和舊約系列等。尤其近年,在宣教系列底下推出了多本有益於宣教教育的好書。當然,以出版業者經營的角度,理應要搭上潮流、推陳出新,以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但另一方面,回頭重整那些內涵深刻、值得跨時代推薦的雋永好書,使之不至於埋沒在浩瀚書海之中,更是一項重要的使命。
然而,由於書籍的設計及閱讀的版型,皆受限於當時代的技術及美感。排版設計及印刷技術日新月異,各時代的閱讀習慣及審美觀也隨之變化。為避免早期書籍的設計或閱讀版型讓現代讀者產生隔閡感、甚至產生閱讀困難。出版部自 2018 年開始,啟動「經典再生計畫」。將精選出早期出版的好書,透過重新設計、印刷,賦予老書新生命,讓這些已出版將近二、三十年以上的老書重獲新生,讓蒙塵的珍珠有機會重新散發光輝。期待年輕讀者也能如同過往讀者一般,毫無違和、零距離地栽進這美好的經典世界裡。
內文 : 當我們觀察異教國家類似的現象時,以色列先知體系的獨特性就不言而喻了。但批判學者主張,以色列的宗教觀念和體系乃是沿襲自她的近東鄰邦,尤其是自迦南地,因迦南地早已擁有一種基礎鞏固的先知制度史了。在這種見解中,早期的希伯來先知被描繪成粗魯、非正常和恍惚的樣式,這跟以利亞在迦密山上所對抗的巴力先知大同小異,都是用原始的占卜和自虐方法。這是H. Wheeler Robinson、1 Gustav Hölscher、Jepsen、W. O. E. Oesterley和Theodore Robinson的觀點。後者撰文論及希伯來宗教始源時,直接了當地說:「以色列從居住巴勒斯坦的前人繼承了律法和先知。」2 然而,這種見解忽略了一件事實,以色列在進入巴勒斯坦「前」,就已擁有自己的先知制度,並附有嚴禁仿效迦南祭司和先知習俗的令諭。
其餘的學者意圖自迦南地外的諸文化中,尋索以色列先知體系的根源。Cornill 主張,亞拉伯是先知運動的故鄉。他提出一項事實支持自己的理論, 即和「先知」(nābhȋʼ)同語根的基本動詞字形,未見其出現在希伯來文中; 因此,這個字不可能是以色列的土語,必定是在史前時期轉植以色列。既然字根出現在同源的亞拉伯語中,他便推論說,亞拉伯是先知運動的發源地。再者,說預言時魂遊象外和恍惚的特徵,多少散發出沙漠的意味。3 另一方面Jacobi 則猜測,類似以色列的先知體系,源於小亞細亞。4 Hölscher 和Jepsen 認為,那種特殊的恍惚現象,即所謂的希伯來先知的特徵,溯源於亞蘭至小亞細亞一帶,但在早期的亞拉伯人,巴比倫人和亞述人中卻無跡可尋。5 Gottwald 主張,以色列的先知體系和迦南方式毫無瓜葛。他認為,這種體系沿革於以色列和外約旦居民早期的接觸。6 其餘的學者建議,先知運動是古代近東閃族中的普遍現象,也包括巴比倫人和亞述人。因此,H. H. Rowley 說:「我們不可能將希伯來的先知體系當作一種孤立的現象來處理。它萌芽於一種古代近東的先知運動,淵源古遠,且遍布廣大。」7 但是,T. J. Meek 發表另一種探討這問題的方式,他追溯先知的體系源起於巴勒斯坦本土,是非利士征服並欺壓以色列的一個結果。因此,這運動帶有政治和宗教的意味。在非利士威嚇的危機下,這些雅威主義(Yahwism)的熱心鬥士,宣傳一種政教運動以抨擊異教,為了喚醒百姓採取行動。8
因此,鑑於上述種種,我們必須探討的問題是:究竟在其他列國中,是否有一種現象,和聖經記錄的以色列先知體系嚴格相同,足以解釋它在希伯來人中的崛起?批判主義辯論說,希伯來的先知體系和在非以色列人中類似的發展相關,它源於人渴望尋求神明對全人類的旨意。就是因為這種求知慾,才在列國中產生形形色色的占卜和觀兆,預言也是其中的一種。
最佳賣點 : 本書詳解各卷先知書,探討歷史背景與神學信息。不論初學者或研究者,皆能從中獲益,是探索舊約先知不可或缺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