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心華: 道之三主要釋義
作者 | 祈竹仁寶哲 |
---|---|
出版社 |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甘露心華: 道之三主要釋義:《道之三主要》是一部由至尊宗喀巴祖師親著的菩提道次第論著。全文只有十四偈、五百多字(註:漢譯本為三百九十九字),但卻已統攝了三藏一切佛 |
作者 | 祈竹仁寶哲 |
---|---|
出版社 |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甘露心華: 道之三主要釋義:《道之三主要》是一部由至尊宗喀巴祖師親著的菩提道次第論著。全文只有十四偈、五百多字(註:漢譯本為三百九十九字),但卻已統攝了三藏一切佛 |
內容簡介 《道之三主要》是一部由至尊宗喀巴祖師親著的菩提道次第論著。全文只有十四偈、五百多字(註:漢譯本為三百九十九字),但卻已統攝了三藏一切佛法義理在內。極適合研學《廣論》的人士加以修學;對未曾研學《廣論》的人來說,本論亦是一本能令瞭解三藏佛法之心髓的寶典。
作者介紹 祈竹仁寶哲藏傳佛教格律派高僧,四川名剎大藏寺之法台及著名醫師。法師十歲於大藏寺出家修學佛法,同時亦隨名師習醫多年,後入位列世界三大佛教學府之色拉寺,學習至考取格西學位(相當於佛學博士學銜),並取得政府認可之傳統西藏醫學醫師資格。自一九八六年起,法師駐錫澳大利亞弘法利生,座下華洋四眾弟子無數。近年來法師長年巡迴世界弘法贈醫,錫蹤遍布澳大利亞、新加坡、加拿大、美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香港及台灣。法師更不斷致力於積極籌協貧困地區之助學及扶貧事業,以慈悲無私之佛教精神利益眾生。
產品目錄 編者的話 《道之三主要》全文《道之三主要》全論科判 《道之三主要》釋義 序分禮讚著者之發願策勵聽聞 正宗分出離心菩提心正見 結束分策歷聞者修持 跋文 漢譯《道之三主要》諸家釋義一覽 附頁漢譯《兜率百尊》儀軌全文
書名 / | 甘露心華: 道之三主要釋義 |
---|---|
作者 / | 祈竹仁寶哲 |
簡介 / | 甘露心華: 道之三主要釋義:《道之三主要》是一部由至尊宗喀巴祖師親著的菩提道次第論著。全文只有十四偈、五百多字(註:漢譯本為三百九十九字),但卻已統攝了三藏一切佛 |
出版社 / |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7393567 |
ISBN10 / | |
EAN / | 9786267393567 |
誠品26碼 / | 2682623363007 |
頁數 / | 148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1X14.8X0.8CM,開數: 25開 |
級別 / | N:無 |
重量(g) / | 205 |
適用年齡 / | 一般社會大眾 |
自序 : 編者的話
《道之三主要》是一部由至尊宗喀巴祖師親著的菩提道次第論著,全文只有十四偈、五百多字(註:漢譯本為三百九十九字),但卻已統攝了三藏一切佛法義理在內。
在世紀初,因為法尊法師、太虛大師及能海法師大力推弘的關係,漢地的三寶弟子,對西藏之一代宗師宗喀巴祖師的鉅著《菩提道次第廣論》早已耳聞,近年又因台灣日常法師的廣泛弘傳,有越來越多人開始修習這部大論。
《道之三主要》正是《菩提道次第廣論》的著作者依據同論之條理而作的一部極略論著,極適合研學《廣論》的人士加以修學;對未曾研習《廣論》的人來說,本論亦是一本能使行者瞭解三藏佛法之精髓的寶典。成佛之法門雖然有「八萬四千」之多,但其中的最主要者不外乎出離心、菩提心及空性正見,而此三者正是本論所著重開示的。
《甘露心華》乃依據大藏寺法台祈竹仁寶哲在一九九五年於澳洲藍山,對西方僧尼所作之口述釋義開示譯成。法師開示內容直接依據《道之三主要》作釋義,並輔以歷代諸家大師之觀點,誠為引導行者走完整個成佛之道的最佳指引。
《道之三主要》乃宗喀巴大師為其心子雅弘竹巴所著的,而雅弘竹巴正是祈竹仁寶哲所住持之大藏寺的創建方丈。五百多年來,這座川北名剎由歷代轉世的祈竹大師與湛康大師(同為大藏寺之法台)輪流護持。據說,由宗喀巴大師親書之《道之三主要》原稿,本來存於此寺院中,後來卻在政治變動中湮沒了。此外,祈竹仁寶哲師承知真仁寶哲(註:別譯「赤江仁寶哲」),而知真大師又正是雅弘竹巴祖師之轉世-柏繃喀大師-之親傳心子。
在歷史上,曾為《道之三主要》作釋義開示的大師不勝枚數,被翻譯成漢文的也有幾種版本,但因著上述的殊勝淵源,大藏寺法台祈竹仁寶哲的這本開示,可說是具有特別意義的。
內文 : 《道之三主要》釋義 從現在開始,衲將會應求而依《道之三主要》作釋義開示。 一般來說,說法者應該具備一定的證量與德量,在戒學、定學及慧學方面都應有一定的資格。衲完全並無以上所述的資量,所以完全沒有說法的資格,但衲的恩師及歷代傳承祖師卻是如佛陀一般的,他們的開示是清淨無誤的甘露,所以衲就盡力把恩師及傳承祖師的開示為大家重複說一遍。衲雖然才疏學淺,但先師的法語卻是完全正確的,衲的開示純為複述先師的教誨,並不是個人有甚麼學識足以登座演說。 在正式說法前,說者及聽者應分別在心中發起清淨的說法或聽法動機。說法者必須是以聽者得益的心態去講說,而不是為了要廣納名氣或弟子的供養;聞法者必須想是為求成佛而來學習成佛之道,不應是為了趕熱鬧或好奇心而來聞法。如果上述雙方都能有正確的發心,這開示才有意義,雙方才能真正得到利益。 在傳統上,《道之三主要》是極為珍貴的教法及論著,因為它是十五世紀的一代宗師—宗喀巴祖師—所親著的。這部只短短幾頁的論著,已經涵攝了整個成佛之道的心要在內,亦即出離心、菩提心及正見三者。 這部短論分為七個部分;在序分內包括了禮讚、著者之發願及策勵聽聞三部分;在正宗分內分為出離心、菩提心及正見這三個章題;結束分是策勵聞者在學後精進修持。此外,在全論結尾有一段跋文。 序分開示 在傳統上,佛法論著都是以禮讚句作為起首的,《道之三主要》當然亦不例外。在禮讚句隨後的二偈,分別是著者之發願及策勵聽聞,這八句加上起首的禮讚句,屬於本論之序分部分。
最佳賣點 : 本書是一部由至尊宗喀巴祖師親著的菩提道次第論著。全文統攝了三藏一切佛法義理在內。極適合研學人士加以修學,是一本能令瞭解三藏佛法之心髓的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