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虛大師開示語錄 3: 佛學篇 | 誠品線上

太虛大師開示語錄 3: 佛學篇

作者 太虛大師
出版社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太虛大師開示語錄 3: 佛學篇:《太虛法師文鈔》,太虛著,王明福、謝健、張善長編校。一九二七年中華書局出版。是太虛的佛學論文集。原擬作十編,依次為雅言、世論、佛學、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太虛法師文鈔》,太虛著,王明福、謝健、張善長編校。一九二七年中華書局出版。是太虛的佛學論文集。原擬作十編,依次為雅言、世論、佛學、講錄、註疏、書札、章草、制議、雜文、韻語等。後編印出版三編。第一編「雅言」,收有《致私篇》、《宇宙真相》及《無神論》等二十篇,為以佛法作隨俗雅化之言之作。第二編「世論」,收有《論周易》、《論荀子》和《論墨子》等二十三篇,為以佛學評論世間學術之作。第三編「佛學」,收有《教觀詮要》、《佛教史略》、《佛法導言》等四十篇,為闡發佛教教理和教史之著作。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釋太虛(1890年1月8日-1947年3月17日)俗名呂淦森、沛林,法名唯心,法字太虛,別號昧庵,以字行,出生於浙江海寧縣長安鎮,籍貫浙江崇德縣(今桐鄉市),著名佛教臨濟宗禪師、哲學家,一生倡導佛教革命,致力佛教事業,自謂「志在整理僧伽制度,行在《菩薩瑜伽戒本》」。是印順法師、東初法師、大勇法師、慈航法師的入門師父,被推崇為人間佛教的創始人,受到佛教後學們的崇敬。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第三編 佛學教觀詮要佛教史略佛法導言略釋對於佛教之疑義二無我論唯識新論讀梁漱溟君唯識學與佛教唯性論書後釋海潮音覺明因起論——本體論——緣起論空界成物論——宇宙論——世界論有情生命論——人生論——靈魂論 世間業果論——進化論——解脫論震旦佛致衰落之原因論佛學大系論佛學次第統編對辨大乘一乘三重法界觀對辨唯識圓覺宗示慧綸輪皈士法言竟無居士學說質疑評大乘起信論考證法界論.成大乘論三明論曹溪禪之新擊節唯識諸家會異圖佛效各宗派源流略説賢首義佛疑今解佛法之真價人心所緣有為現行境之本質與影像關係佛教院學人顯教疑問之批答佛學院學人「末那十門三位與賴耶十門二位之同異」一題各試卷總批佛法之分宗判教遣虛存實唯識觀之特勝義緣起抉擇論佛法總抉擇談大乘之革命太虛法師法語跋

商品規格

書名 / 太虛大師開示語錄 3: 佛學篇
作者 / 太虛大師
簡介 / 太虛大師開示語錄 3: 佛學篇:《太虛法師文鈔》,太虛著,王明福、謝健、張善長編校。一九二七年中華書局出版。是太虛的佛學論文集。原擬作十編,依次為雅言、世論、佛學、
出版社 / 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7296868
ISBN10 /
EAN / 9786267296868
誠品26碼 / 2682558676005
頁數 / 436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2.4CM,開數: 25開
級別 / N:無
提供維修 /
適用年齡 / 一般社會大眾

試閱文字

自序 : 一、緒言

教為佛聖下被之言,觀為賢凡上達之行;觀非教則行無所明而常殆,教非觀則言失其實而常罔,猶夫學而思,思而學,相藉而不容相離也。抑教固啟心之靈鑰,而觀實入理之正軌。故佛祖說法必就眾生之執著,隨眾生之根器,反覆詰破,輾轉開示,使先悟本心自性,乃授以觀法,俾一門深入,諦證無虛。然則教觀之義,可以稍知矣。
夫藥所以治病,衣所以適身,身有修短之別,衣安得而無修短!病有萬千之異,藥安得而不萬千!浸假以藥而藥北俱盧洲無病之人民,以衣而衣無色界天無身之眾生,其有不視為狂者乎!浸假以一藥而欲醫眾病,以一衣而欲適眾體,不分甘苦寒熱,不辨小大高低,其有不目為愚者乎!佛之說法亦若是則已矣!茍無眾生之機感,佛本無法可說,而眾生之機感不一,佛之說法又烏得而一哉!是所以四十九年,三百餘會,年年有異,會會不同。設有人焉,不解其因病施藥隨機說法之意,試繙一大藏經論盡閱之,鮮有不疑佛說之自相矛盾者。古代諸大師研究佛法而有所心得者,有鑑於是,乃判其種類,別其旨趣,淺之深之,三之五之。且為佛辨白之曰:佛之說法,蓋有權巧方便耳。此佛不可不有古德為之判白,而古德亦不得不藉之以發表一己之心德,布施有情而報佛恩也。
但古代判教諸大師,其受稟不同,其識見不同,其悟理不同,其所際之時代,所化之人根,種種不同,故其判之也,亦各有所出入而莫或盡同者。然求其精當而純全者,宜無如五時、八教。蓋天台大師所判定者,故緇流多呼之為天台教云。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太虛法師文鈔》,太虛著,王明福、謝健、張善長編校。一九二七年中華書局出版。是佛學論文集。原擬作十編,後編印出版三編,為闡發佛教教理和教史之著作。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