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人: 從人之初到世界的末日 | 誠品線上

智人: 從人之初到世界的末日

作者 王武侃
出版社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智人: 從人之初到世界的末日:《智人—從人之初到世界的末日》,王武侃著——時代敘事中的文化自覺《智人》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歷史著作,而是一場文化敘事的實驗。作者王武侃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智人—從人之初到世界的末日》,王武侃著——時代敘事中的文化自覺《智人》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歷史著作,而是一場文化敘事的實驗。作者王武侃以神話開篇,將黃帝與嫘祖的遷徙描寫為一場「天命」的啟示,不僅重構中國文明的起源,也暗示人類歷史的神聖性與偶然性。這種敘事方式,既是對傳統史觀的挑戰,也是對「人之初」命題的哲學追問。這部作品既是對傳統文化的致敬,也是對現代文明的反思。我們不禁要問:在科技與全球化的浪潮中,智人是否仍能保有對「天命」的敬畏?還是終將在歷史的洪流中失去方向?這個未竟的問號,正是《智人》留給我們最深刻的啟示。#博客思出版社#《智人—從人之初到世界的末日》,王武侃著時代敘事中的文化自覺《智人—從人之初到世界的末日》並非一部傳統意義上的歷史著作,而是一場宏大且充滿野心的文化敘事實驗。作者王武侃以深厚的思想底蘊與詩性的筆觸,將神話、歷史、哲學與現代科學巧妙地熔鑄一爐,重新為「智人」這個古老命題,展開一場關於起源與終局的深刻探問。本書以東方哲思為起點,引用杜甫「日月籠中鳥,乾坤水上萍」的千古名句,直指人類在宇宙中的渺小,並藉由有神論、無神論與中國「天」的概念,引導讀者思考主宰萬物的更偉大本體。隨後,作者將敘事拉回人類的起點,以神話性的筆法重述黃帝與嫘祖的遷徙旅程,將這段史前傳說描繪為一場神聖的「天命啟示」。這種敘事方式不僅挑戰了僵化的歷史觀,也巧妙地與瑞典科學家關於人類非洲起源的DNA研究相結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神話與科學」交錯敘述,精準地捕捉了歷史的偶然性與文化的深層內核。 王武侃的筆法極具張力,他筆下的歷史人物不再是冰冷的史料符號,而是活生生的文化載體。書中對妺喜、蘇妲己、褒姒等歷史女性的描寫,不再限於「禍國妖姬」的單一標籤,而是透過「幸福演變」與「戰場靜悄悄」等章節,賦予她們更為複雜的女性視角,讓她們成為文明衰敗的見證者與反思者。同樣地,春秋戰國的政治智士,如商鞅、范雎等,也被置於「縱橫天下」的宏大框架中,成為思想與策略的化身,生動地展現出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精神。 本書後半部,敘事從歷史轉向更具象徵意義的哲學追問。〈太監谷〉、〈因果地獄〉與〈榮美天堂〉等章節,構成了一場對人類文明的精神審判。太監谷是對扭曲權力與人性的深刻隱喻;地獄章節則藉由閻羅王與包拯的審判,對歷史上的亡國之君與禍國之臣進行道德反思;而天堂章節則試圖透過屈原、岳飛等象徵性人物,重塑「忠」、「義」、「誠」等傳統價值。這些章節不僅是敘事的高潮,更是作者對「世界末日」這一命題的文化回應,形成了一個在歷史與神話之間進行辯證的文化場域。 《智人》系列是王武侃對人類文明演進與精神命運的深刻關懷,它是一部融合神話、歷史與哲學的敘事作品,既是對傳統文化的致敬,也是對現代文明的反思。它不僅重構了中國文明的起源,更試圖預言其精神的歸宿。這部作品的出版,無疑為當代華人思想書寫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博客思出版社#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智人—從人之初到世界的末日》,王武侃作者簡介: 王武侃,當代華人思想書寫者,擅長以敘事筆法融合歷史、神話與哲學思辨,筆觸橫跨古今,風格兼具史詩感與批判性。其作品常以宏觀視角切入東方文明的演化軌跡,並試圖在歷史與神話之間尋找文化記憶的深層結構。《智人》系列即為其代表作之一,展現其對人類起源、文明演進與精神命運的深刻關懷。 #博客思出版社#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智人—從人之初到世界的末日》目錄 卷 首 語 1 第一章 人 之 初 3 一、引 言 4 二、神話中國 4 三、公孫軒轅祭天 6 四、黃帝 7 五、華山立國 8 六、中國序曲 10 七、方塊字 11 八、嫘祖 13 九、黃帝陵 14 十、黃帝的後代 15 第二章 天 人 地 16 一、天 17 二、人 21 三、地 27 四、《夏禹書》 31 五、天旨 33 六、鯀禹之死 33 第三章 妃 子 淚 35 一、幸福演變 36 二、戰場靜悄悄——妺喜與夏桀 39 三、別欺人太甚——蘇妲己與商紂王 57 四、伊娥的微笑——褒姒與周幽王 79 第四章 春 秋 戰 國 98 一、分封天下 99 二、商鞅 101 三、縱橫天下 114 四、和氏璧 132 五、范雎 139 六、遠交近攻 145 七、長平大戰 149 八、橫掃六合 157 九、龍逞威風 165 十、中國徽號 168 第五章 亢 龍 有 悔 171 一、天山太極 172 二、長生不老 174 三、天意 181 四、沙丘而亡 183 五、天機 188 六、篡詔換日——水德黑龍命短 188 七、楚河漢界——沙場兒女情長 202 八、盛世大唐——父父子子恩斷 224 九、削刺殺臣——君君臣臣義絕 245 十、龍的歸宿 276 第六章 太 監 谷 278 一、弱化的男女 279 二、宮刑日 279 三、交配權 280 四、宮刑紀念館 285 五、太監谷 289 六、最佳生存獎:李蓮英 290 七、最佳成就獎:鄭和 308 八、最佳報復獎:魏忠賢 320 九、貴妃醉酒 342 十、歡樂靈魂 345 第七章 因 果 地 獄 347 一、清理東方門戶 348 二、但丁 348 三、閻羅王 353 四、東方地獄 356 五、包拯 357 六、陪審團 358 七、懲治亡國之君 361 八、懲治禍國之臣 398 九、包拯接班 409 十、鍾馗 411 第八章 榮 美 天 堂 414 一、天堂 415 二、天堂裡的討論會 416 三、天庭會議 418 四、天堂神的諮詢 419 五、屈原 419 六、岳飛 429 七、鐵三角 442 八、任逍遙 454 九、關於「忠」的理論 464 十、五十六個民族 468 十一、天音 471 十二、空望天下 472 #出書請找博客思出版社#

商品規格

書名 / 智人: 從人之初到世界的末日
作者 / 王武侃
簡介 / 智人: 從人之初到世界的末日:《智人—從人之初到世界的末日》,王武侃著——時代敘事中的文化自覺《智人》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歷史著作,而是一場文化敘事的實驗。作者王武侃
出版社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7607183
ISBN10 /
EAN / 9786267607183
誠品26碼 / 2683003404006
頁數 / 480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4.8X21X2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智人—從人之初到世界的末日》卷首語,王武侃著
東方詩人杜甫先生在感慨人生短暫無常,自身渺小無依時,有句名詩:「日月籠中鳥,乾坤水上萍」。意思是說日月為籠,蒼生無非是籠中小鳥;乾坤為水,萬物不過是水上浮萍。在這裡杜甫隱喻指出,有一個更偉大的本體在主宰著我們,主宰著世上萬物——有神論者說,這個本體就是上帝,無神論者說,這個本體就是自然,中國人則認為這個本體就是「天」。
#出書請找博客思出版社#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一章 人 之 初
一、引 言
2000年年底,媒體報導了一組瑞典科學家對53個人的線粒體DNA所作的研究,他們認為所有現代人類都是在過去10萬年間來自非洲,並且來自於一個不超過1萬人的種群,他們的科研成果意味著——全球人類「本是同根生」。
達爾文認為人類是由低等動物進化來的,這對人類的自尊心是個巨大的打擊,但是科學結論並不考慮人類感受,最終人類不得不接受自己的祖宗缺少「尊貴」血統的事實。
同樣,科學家們得出全球人類本是同根生的結論,也不得不使我們崇尚遙遠的非洲。
根據科學家們這個結論,我們中國人源自非洲。經過很多很多年的遷徙,最先到達中國的人一定是歷經了千辛萬苦,徒步進入中國的極少數人,這就像神話一樣。
二、神話中國
公孫軒轅和他的妻子嫘祖最先踏上了東方中國的土地。
這是塊神奇的土地。一天,公孫軒轅和嫘祖剛從一個山坳裡走出來,這時一頭犛牛舉著兩個大牛角,就沖著他們沖了過來。見來不及躲避了,公孫軒轅便將妻子推開,兩眼一閉,心裡喊了一聲:「我的天啊!」就等著不詳之事發生了。過了一會,依然沒動靜,公孫軒轅慢慢睜開眼睛,那頭犛牛就停在他面前,兩隻眼睛也專注地看著他。犛牛慢慢後退了,又過了一會,那頭犛牛扭頭跑了。公孫軒轅將妻子嫘祖扶起,大大喘了一口氣。心神定下來後,他們這才發現,眼前的景象太美了,湛藍藍的天,綠盈盈的地。
不一會,一群犛牛朝這邊奔來,帶頭的就是剛才的那頭犛牛,個頭大,角似鐮刀,身上的毛又長又黑又亮。公孫軒轅和妻子又緊張起來。那群犛牛來到他們面前,不過公孫軒轅和妻子很快就發現,這群犛牛並沒有傷害他們的意思。那頭帶頭的犛牛,沖著他們輕輕叫了兩聲,然後轉過身去,和另外一頭犛牛臥了下來,其他犛牛分列兩旁。公孫軒轅明白了,急忙將嫘祖扶到一頭犛牛背上坐好,自己騎上那個帶頭的犛牛。在犛牛群的護送下,他們向這片湛藍藍的天、綠盈盈的地的深處走去。
這個地方太美了,抬頭看天上的白雲,白雲就像花朵;低頭看地上的菜蔬,菜蔬就像剛洗過一樣,因為這裡的空氣中沒有塵埃。
公孫軒轅和妻子嫘祖非常興奮。一會兒,一群藏羚羊跑來,在公孫軒轅和妻子周圍跑來跳去。一會兒一群藏獒跑來,歡快地在前面引路開道。再一會兒,雄鷹、黑頸鶴和許多鳥兒飛到了公孫軒轅和妻子的上空,魚兒在河裡跳躍,連草兒也都伸長了脖子,要一睹公孫軒轅和嫘祖的尊容。
「啊!在這裡安家吧,這裡太美了。」公孫軒轅對妻子說,妻子也這樣認為。
興奮中的公孫軒轅和妻子突然聽到有人在說話:「你們要繼續向東走,從這裡往東,一直到海洋,我要把這宏大之地賜給你們和你們的後裔,直到永遠。」
公孫軒轅有些莫名其妙,誰在說話呢?他向四周望去,沒有其他人啊。嫘祖先是反應過來,用手指指天,說聲音是從天上傳來的。天上來的聲音一定是神的聲音,因為天上住的是神——雷神、電神、風神、雨神,天上的神太多了,但是那些神都不說話啊。第一次聽到天會說話,公孫軒轅和嫘祖感到新奇,同時也有些害怕。
這時天上又傳來聲音:「這裡將是一塊『物華天寶之地』。我要使你們的後裔如同天上的星、海邊的沙那樣多,人若能數清天上的星、海邊的沙,才能數清你們的後裔。這是我與你們和你們的後裔立的永約。」
公孫軒轅沖著天膽怯地問了一句:「海洋在哪裡?」
天答道:「太陽升起的地方。」天又說:「我與你們所立的永約是有記號的。這裡,大地將要隆起,這裡將是地上最高的高原,聳立著地上最高的山。」天又吩咐公孫軒轅說:「你去取一隻3年的公犛牛,一隻3年的母犛牛;一隻3年的公藏羚羊,一隻3年的母藏羚羊,黑頸鶴、藏雪雞、赤麻鴨各1只,設壇,做燔祭。」
三、公孫軒轅祭天
燔祭就是將所獻上的整只祭牲完全燒在祭壇上,全部經火燒成灰,象徵敬拜與禱告隨著馨香上達到天上。
公孫軒轅照天的吩咐做了。
當火熊熊燃起的時候,那頭帶頭的犛牛首先跳了進去。不一會兒,它變成了紅色,接著又變成了金色,一個影子從牛身上脫離出來,發出一道閃光,直沖雲霄,那頭牛的靈魂升入了天堂。依次是一隻3年的母犛牛,一隻3年的公藏羚羊,一隻3年的母藏羚羊,黑頸鶴、藏雪雞、赤麻鴨各1只,他們的靈魂都升入了天堂。這是第一批到達天堂的東方動物靈魂。
日落天黑,公孫軒轅和妻子嫘祖睡下了。突然,一陣隆隆的聲響將他們驚醒,隆隆聲響了一夜。第二天,他們所在的大地已經隆起,形成了青藏高原、喜馬拉雅山、珠穆朗瑪峰。此時雪嶺橫空,藍湖靜謐,群群牛羊移動於草原。一片白雲尤如旗幟一般掛在珠峰頂,那片白雲經常變化,時而像洶湧的海浪,時而像嫋嫋的炊煙,剛剛似奔騰的駿馬,一會兒又仿佛仙女的面紗。高山上流下來的雪水組成一條河,宛如一條銀色的哈達,由西向東漂浮在高原,祝福這裡的一切幸福安康。公孫軒轅看到這一切,震驚不已,感歎天的力量之偉大。
#出書請找博客思出版社#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智人—從人之初到世界的末日》,王武侃著——時代敘事中的文化自覺
《智人》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歷史著作,而是一場文化敘事的實驗。作者王武侃以神話開篇,將黃帝與嫘祖的遷徙描寫為一場「天命」的啟示,不僅重構中國文明的起源,也暗示人類歷史的神聖性與偶然性。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