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奇蹟, 癌細胞也能消失: 外科醫師用13年實證的5大抗癌生活習慣 | 誠品線上

がんが消えていく生き方: 外科医ががん発症から13年たって初めて書ける克服法

作者 船戸崇史
出版社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不靠奇蹟, 癌細胞也能消失: 外科醫師用13年實證的5大抗癌生活習慣:「癌」不只是疾病,更是生活對我們發出的警訊。我們或許無法完全預防癌症找上門,但我們可以打造一個讓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癌」不只是疾病,更是生活對我們發出的警訊。 我們或許無法完全預防癌症找上門,但我們可以打造一個讓它不願再次靠近的身體。 本書作者——船戶崇史醫師,是一位擁有數十年經驗的外科醫師,曾在日本大醫院從事腫瘤手術與癌症治療工作。多年前,他罹患了腎臟癌,經歷手術治療後,深刻體認到:「若不改變讓癌細胞滋生的生活方式,即使手術成功,也難保不會復發。」 於是,他開始以自己為實驗對象,結合醫學知識與臨床經驗,實踐一套全方位的生活改善計畫。除了乖乖遵照醫囑進行治療之外,更從睡眠、飲食、運動、體溫調節到情緒管理,重新建構出一套健康消癌的生活方式。這套方式他不僅堅持至今,也在診所中指導數千位病人執行,最終整理出5個經科學實證、容易實行、長期有效的關鍵習慣。 這本書就是他多年來的經驗總結。你將在書中看到── *為什麼睡得好,比你以為的更能抗癌? *如何透過飲食切換,從「癌症體質」轉變為「修復體質」? *只要提升1℃體溫,免疫細胞就能活化40%? *原來每天的運動量,比運動方式更重要? *為何微笑與好情緒,是最強的抗癌天然處方? 這本書不講神話、不販售奇蹟,僅誠實分享一位醫師如何靠著「生活選擇」,重新建立健康體質、不再復發的歷程。無論你正在與癌症共處、照顧病中的家人,或是因擔心家族病史而尋求改善方式──這本書都會是你值得信任的指南。 癌細胞曾經來過,但未來的你,有選擇的權利。 改變,從今天的生活開始。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船戶崇史(Takashi Funato) 1959年生於日本岐阜縣。畢業於愛知醫科大學醫學院,隨後進入岐阜大學第一外科,專攻消化系腫瘤外科,並於多家醫院從事相關臨床工作。然而,他深感「僅靠手術刀無法真正戰勝癌症」,因而立志追求根本性的治療方法。1994年在岐阜縣養老町創立「船戶診所」,以西醫為基礎,融合東洋醫學與補充╱替代療法,致力於提供全人醫療與整體診察。 自開院以來,他也長期投入居家醫療服務,特別專注於晚期癌症患者的照護。 2017年,創立日本首座「防癌入住型靜養機構——重生洞戸」,以嶄新的醫療觀念與實踐方式,持續推動癌症復發與轉移的預防。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目次 序 ……… 002 第1章 身為醫師的我罹癌了 ●第三人稱的癌症 第二人稱的癌症 ……… 016 ●結果我罹癌了 ……… 017 ●我以為一旦罹癌人生就完蛋了 ……… 022 ●再也不想經歷的痛 ……… 026 ●對抗癌症並非〝動手消滅〞而是令其〝主動消失〞 ……… 032 ●面露喜色的患者們 ……… 033 第2章 聆聽癌症的主張 ●我在術後實際採用的療法 ……… 038 高劑量維生素C點滴療法╱還原電子療法╱溫熱療法╱HSP泡澡法╱淋巴球輸注療 法╱漢方治療╱保健食品 ●淺談抗癌藥物、標靶治療藥、保疾伏 ……… 044 ●淺談放射線治療 ……… 047 ●療養期間的發現 ……… 049 ●身體擁有自我修復能力 ……… 051 ●癌症是一種「結果」 ……… 055 ●聆聽癌症的主張 ……… 058 ●如何喚醒自癒力 ……… 062 ●克服癌症五準則 ……… 065 ●克服癌症之寢技 睡眠 ……… 068 ●讓睡眠品質更好的祕訣……… 073 ●克服癌症之動技 運動 ……… 076 ●克服癌症之溫技 加溫 ……… 079 ●克服癌症之食技 飲食 ……… 084 ●癌細胞喜愛與厭惡的食材 ……… 089 ●果汁與湯品的建議做法 ……… 094 ●採用蒸、煮、燙的烹調方式 ……… 098 ●進食順序也自有其意義 ……… 099 ●斷食的好處 ……… 100 ●克服癌症之笑技 歡笑 ……… 106 ●癌細胞所厭惡的一日作息 ……… 111 第3章 來自患者的常見問題與回答 ●為何會得癌症? ……… 114 睡眠不足(睡眠負債)╱錯誤的飲食習慣╱導致體寒的生活習慣╱運動量不足╱缺 少笑容的生活習慣╱吸菸、飲酒╱感染症 ●請講解治癒癌症的方法 ……… 122 克服癌症之寢技 睡眠╱克服癌症之食技 飲食 克服癌症之動技 運動╱克服癌症之溫技 加溫 克服癌症之笑技 歡笑╱戒菸、戒酒╱規律的生活作息 ●船戶醫師請分享你的治療方針 ……… 125 能動手術切除的部分就拿掉╱依據癌症種類、狀態適切使用抗癌藥物、搭配其他輔 助與替代療法╱指導患者防止癌症復發、轉移的『克服癌症五準則』 ●癌症復發者有何共通點? ……… 130 ●保健食品真的有效嗎? ……… 133 ●應該做早期癌症篩檢嗎? ……… 136 ●請分享你對漢方藥的看法 ……… 138 ●何謂緩和療護? ……… 140 ●醫學實證真的能相信嗎? ……… 146 ●萬一癌症治不好的話,我就會死吧? ……… 149 ●餘命宣告真的準確嗎? ……… 153 ●光靠五準則就能消除癌細胞嗎? ……… 154 第4章 醫師的真心話 醫師的罪過 醫師的選法 ●別被醫師的個人價值觀牽著鼻子走 ……… 168 ●醫師殺人不用刀 ……… 170 ●醫師為何會對患者說難聽話? ……… 174 ●傲慢醫師對小鋼珠氣憤難耐 ……… 177 ●醫師存在的理由 ……… 179 ●治好癌症的關鍵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 181 第5章 Reborn(重生) ●脫胎換骨回到最原本最真實的自己 ……… 186 ●打造一座藉由癌症改變過往生活方式的設施 ……… 189 ●重生洞戶的具體方針 ……… 193 ●重生洞戶的日常風景 ……… 194 ●O患者案例 ……… 199 ●S患者的案例 ……… 207 ●W患者的案例 ……… 212 ●Y患者的案例 ……… 219 ●活在當下 ……… 226 ●人瑞的心境 ……… 230 後記 ……… 232

商品規格

書名 / 不靠奇蹟, 癌細胞也能消失: 外科醫師用13年實證的5大抗癌生活習慣
作者 / 船戸崇史
簡介 / 不靠奇蹟, 癌細胞也能消失: 外科醫師用13年實證的5大抗癌生活習慣:「癌」不只是疾病,更是生活對我們發出的警訊。我們或許無法完全預防癌症找上門,但我們可以打造一個讓
出版社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4370974
ISBN10 /
EAN / 9786264370974
誠品26碼 / 2682956755005
頁數 / 240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4.7X21X1.5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自序

現在,正拿起這本書翻閱的你,可能是你本身或對你而言很重要的人被宣告罹癌,雖聽從醫師指示進行了相關治療卻不見起色,而被告知「已無其他方法可治」或是「只剩緩和療護一途」。
即便如此,或許你仍想著,不管是什麼都好,如果有其他方法的話全都想了解……。
這本書就是為了緩解這種焦慮不安的情緒,幫助讀者們放鬆心情所寫的。
筆者並非研究學者,但作為臨床醫師投身醫界35載,一路走來幾乎與癌症同行。
自我取得醫師執照成為外科醫師以來,主要針對大腸癌等消化系統癌症,以及肺癌和乳癌等惡性腫瘤,採取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
當時,我遵循著開刀將腫瘤切除乾淨就能治癒癌症的醫學常識,認為精進手術技巧即為最重要的任務。我不斷鑽研,精益求精,卻治不好患者。正確來說是無法透過我的手術刀治好患者。或許有部分病患順利康復,但那並非是我治好的,我只是稍微參與而已,實際上後續是由患者本身將自己治好的。
隨著在外科歷練愈久,這個想法在我心中愈發穩固,難以動搖。
癌症是可以切除的。然而,我可以切除腫瘤,卻無法透過手術刀切掉誘發癌症的原因。這樣的話,根本不算是由我治好的。
就在我當上外科醫師的第11年,我決意放下手術刀。
不拿手術刀的外科醫師還能稱之為外科醫師嗎?一般都說癌末患者在最後大多會希望回家度過人生最後時光,因此我決定成為在宅善終醫師,並在我所熟悉的土地開業。當年我35歲。
開業後雖遇過不少波折,但接受居家安寧療護的患者愈來愈多,開業迄今26年,我所協助過的在宅善終病患已逾千人(自此不再統計人數)。
這段歲月的診察經驗,為我帶來了兩項新發現。
第一項為「任何人都明白人終有一死,卻不認為自己會死」。或許因為這樣,在對抗癌症的過程中,病患往往會陷入選擇「活著或死亡」的思維模式。既然人註定會死,照理說這種機率百分百的項目應無法列為選項才是。就是因為不想死、不認為自己會遇到這種事,所以當癌症或死亡以第一人稱之姿登場時才覺得錯愕驚慌,這樣的反應正說明了,當事人總認為「自己」不會像「別人」那樣。
其實我本身也是癌症過來人,上述的感受也是我的切身體會。
第二項為「對死亡感到安心」。在患者即將走到生命盡頭,接受「自己也會死」的這項事實時,很神奇地能從當事人身上感受到一種安然自在感。
「我的父母、同事、好朋友,大家不也都這樣死了嗎,所以我也一樣呀,就是時間到了,輪到我而已……」
是的,與其說是對死亡感到安心,正確而言其實是「跟大家一樣而感到安心」。
這份安全感能讓人的心靈產生餘裕,許多人在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前,接納了死亡乃既定命運的安排,能心懷感謝地說出「後續就交給你們了」而在家人圍繞下與世長辭。
這樣的景象在醫院是很少見的,大多出現在鋪著榻榻米,設有佛龕,門楣上掛著祖先照片的住家。在列祖列宗的守護下,生命不斷地交棒與傳承。這是很貼近日本人文風景的景象,令我們這些提供協助的醫事人員為之動容。
這件事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呢?
沒錯,我們終有一天必將死去。所以大可放心。
我們就是「活到」死亡為止而已。因此無須思考死亡,只管想著活著這件事就好。若硬要做選擇,並非「活著或死亡」二選一,而是僅有「該怎麼活?」這道選項。
不用怕,我們會活到死。正因為活著才有樂趣。再說我們肯定是為了享受生活才來到這個世上的。
本書寫下了我罹癌13年來所進行過的治療,以及預防復發所實踐的各種方法。當然還有其他各種治療癌症的辦法,不敢說本書所介紹的內容才是唯一正解,不過我亦針對這13年來所學到的癌症與生活方式的關係,寫出個人見解。衷心期盼本書能夠小兵令大功,幫助因癌症而煩惱的讀者釋放壓力,放鬆心情,為大家帶來希望。
書中所寫的內容基本上都是源自我個人實際體驗所產生的心得或想法。會遭到質疑或反駁都是很正常的,而且應該也有不少人會感到不悅(尤其是醫師)。這僅為筆者身為醫事人員的個人感想,還望各位讀者海涵。
當然我也參考了大量的文獻與刊物,然而本書並非醫學書籍,故省略註明出處。執筆時所參考的書籍等資料則統一刊登於文末。
再次強調,本書所刊載的內容純屬我個人想法,期盼大家在閱讀時能有所獲益。

試閱文字

內文 : ●克服癌症之動技 運動

早上醒來後在6〜8點這個時段內,至少步行30分鐘,如果可以的話請走上1小時。1小時走完4〜5公里。
步行時沐浴在朝陽下,身體會分泌血清素這種荷爾蒙。血清素是會在腦內產生作用的三大神經傳導物質之一,與情緒穩定有很深的關係,因而被稱為「幸福荷爾蒙」。
而這個血清素約莫15小時後會轉化成俗稱「睡眠荷爾蒙』的褪黑激素。褪黑激素分泌3〜4小時後就會出現睡眠波。如此一來就能好好地睡上一覺。
換言之,晨間步行亦即在為一夜好眠做準備。因此,適度的運動與良好的睡眠是相輔相成的。
運動的好處不光只是獲得優質的睡眠,還能帶來其他效果。癌細胞厭氧。換句話說,癌細胞非常討厭有氧運動。癌細胞在缺氧而且體溫偏低的內在環境下依然活得好好的,也就是說,癌細胞不喜氧氣充足而且溫暖的內在環境。
我們會透過呼吸獲得氧氣。而利用氧氣製造各種活動能量的則是細胞內的小器官,粒線體。
癌細胞很少利用粒線體來產生活化與增生所需的能量。相對於此,負責攻擊癌細胞的淋巴球會透過氧氣運作。換言之,體內有比較多的氧氣時,淋巴球會很有活力,這對癌細胞而言討不到什麼好處,是很不利的情況。
東京醫科牙科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便利用此原理,推出「高壓氧治療」,透過高壓艙將氧氣運送到全身的組織和器官。研究報告指出,這種療法對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攝護腺癌等疾病皆具有效果。
這種治療必須前往設有高壓艙的醫院才能進行,而從明天開始無須支付醫藥費就能每天進行的治療法則是運動。
接著就為大家具體說明做什麼樣的運動才好。即便住市區也盡量選擇空氣清新、綠意盎然的地方步行。因為這樣的環境富含氧氣。
早上通常有很多事要忙,假設各位只撥得出30分鐘的空檔時間。30分鐘大概可以走完2公里,若身體狀況允許的話,請在步行途中搭配1〜2次的百米衝刺。
這種衝刺不必像田徑選手那樣奮力奔馳到躺在賽道上喘氣的程度,但請使出全力奔跑。
簡言之,就是希望大家能在步行途中加入無氧運動。
走路是有氧運動。跑步是無氧運動,也就是在沒有氧氣的狀態下使用肌肉。這會讓乳酸堆積在肌肉裡。而乳酸是粒線體的糧食。癌細胞是藉由分解醣類,而非利用氧氣來製造能量,因此粒線體較少。相對於此,對抗癌細胞的淋巴球則含有大量的粒線體。做無氧運動的目的就在於將乳酸這個養分餵給粒線體,而且淋巴球也會因為乳酸而變得有活力,形成對癌細胞不利的環境。
只不過,若是因為衝刺跑而導致骨折的話可就得不償失了,還請大家切勿勉強行事。有些人則是因為討厭百米衝刺,乾脆連走路運動都不做。這也是本末倒置。絕對不要硬逼自己執行,剛開始全程都用走的也無所謂。也有人以為運動多多益善而每天跑20公里。如果打算成為運動員,這麼做倒也未嘗不可,但過度運動反而傷身。重點在於凡事都要適度。
為了獲得更好的睡眠品質,以及促進淋巴球發揮作用,進而讓自己遠離癌症重拾健康,還請適度地運動。
癌症就是生活方式(習慣)所造成的結果。只要回到能提升原有免疫力的生活方式,癌症就會消失。想改變、撼動罹癌與癌細胞不消散的命運,沒錯,就是要靠「運動」,讓運能夠動起來。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 醫師親身實證──13年不復發的關鍵生活習慣
✔ 不靠奇蹟,不信偏方,仰賴的是實證科學與生活智慧
✔ 癌症不只是疾病,更是生活發出的警訊
✔ 從飲食、睡眠、運動、體溫、微笑五方面重建健康
✔ 適合所有曾罹癌、陪病、或想預防癌症的讀者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