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錢經濟學
作者 | 張大羽 |
---|---|
出版社 | 楨彥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一塊錢經濟學:內容簡介:永遠差一塊錢生活中的經濟學掙20英鎊,花掉19.96英鎊的人,留給他的是幸福;掙20英鎊,花掉20.06英鎊的人,留給他的是悲劇。――查爾斯.狄更斯( |
作者 | 張大羽 |
---|---|
出版社 | 楨彥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一塊錢經濟學:內容簡介:永遠差一塊錢生活中的經濟學掙20英鎊,花掉19.96英鎊的人,留給他的是幸福;掙20英鎊,花掉20.06英鎊的人,留給他的是悲劇。――查爾斯.狄更斯( |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永遠差一塊錢生活中的經濟學掙20英鎊,花掉19.96英鎊的人,留給他的是幸福;掙20英鎊,花掉20.06英鎊的人,留給他的是悲劇。――查爾斯.狄更斯(英國作家)你把我剝得精光,扔到沙漠裡,如果有一支駱駝隊經過,我還能成為百萬富翁。――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美國石油大王)財富慾望的幾何變數一個孩子問億萬富翁:「你是怎樣成為億萬富翁的?」「一塊錢一塊錢地賺囉,當你重覆一億次時,就自然而然地成為億萬富翁了。」富翁回答道。「賺一塊錢不難,可是怎樣堅持一億次呢?」小孩接著問道。「你可以不去想一億次,想得太多反而會增加你的心理壓力,讓你覺得賺一塊錢也是那樣遙不可及。你賺錢的時候只想著這是唯一的一次。既然是唯一的一次,你就一定要把它賺來。賺來這一塊錢之後,再去賺下一個一塊錢。如此反覆,時間一長,你會發現,自已擁有的財富是許多個『一塊』,你會從自己過去的成績中得到信心,那時候你的財富就不是一塊一塊的增加,而是一萬一萬的增加,甚至是百萬百萬的增加。」有個人手裡拿著一個蘋果,而他真正想得到的是一塊錢。另一個人手裡有一塊錢,他很想吃蘋果。不過,對第二個人來講,這個蘋果用0.5元來買,才比較符合他的意願。於是,兩人進行了討價還價,最終,兩人都做出讓步,第二人花了0.75元買到了蘋果。雖然這兩個人沒有得到他們預期的最大利益,但都在可能的程度上,得到自己最大的利益。人類對物質財富的需要,催生了經濟學。經濟學,也正是一門「研究資源配置」的學問。不過,想搞清資源如何配置,就要搞清人類的行為;想搞清人類的行為,就必須深入人類的心理。於是,經濟學就從人類的「欲望」開始了。交換,是最初的也是最常見的經濟活動。最早的一批經濟學家,被稱作「古典主義經濟學家」。十八世紀的英國亞當‧斯密(AdamSmith,一七二三~一七九○),就是他們中的代表人物,也是「理性人假設」的創造者。在亞當‧斯密看來,一切經濟現象都源於人類的利己主義本性。由於每個人都是「理性人」,都希望得到利益的最大滿足,於是就出現了交換。而在交換的過程中,人們都得到了自己最需要的東西,在可能的條件下(比如支付能力)實現了自己了最大利益。而整個社會經濟,就由此運轉了起來。在早期的經濟學家看來,與人類的無止境的欲望相比,世界上的物品、財富總是稀缺的。而後來的經濟學家卻發現:與人類有限的購買能力相比,社會上的生產總是「過剩」的。為了實現社會中每個人「最大幸福」,經濟學家們開始了無盡無窮的探索旅程……人們的這種印象沒有錯,經濟學,它千真萬確就是一門以「理性」為基礎,而發展起來的科學。正如很多科學都建立在一種基本假設的基礎上,經濟學,也有它自己的基本假設。經濟學的這個最基本假設,叫做「理性人假設」,又稱「經濟人假設」。它的意思就是:每個人都在既定的條件下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整個經濟學的體系,都是由「理性人假設」開始,逐步發展了起來。「理性」,不可企及的目標?一提到經濟學,人們最容易聯想到的一個形容詞,恐怕就是「理性」了。 的確,在人們的印象中,經濟學是一門非常「理性」、非常現實的學問。如果一個人喜歡浪漫和幻想,人們就會說:經濟學恐怕不適合他,他應該去接觸文學藝術。不過,假如這個人有點浪漫「過頭」,不夠現實,以致於影響了自己的生活,人們又會對他說:「嘿,去學點經濟學吧!」
作者介紹 張大羽
產品目錄 目錄:CHAPTER1缺的不是一塊錢,缺的是財富理念1‧何以窮?何以富?2‧換顆有錢人的腦袋3‧王永慶的一塊錢也是錢4‧富翁:在乎手中的每一塊錢5‧節省一塊錢,等於淨賺一塊錢6‧怎樣把一塊錢的蘋果賣到一百萬7‧差一塊錢的營銷技巧8‧比爾‧蓋茨和李嘉誠相比誰更「吝嗇」?9‧一塊錢對於窮人和富人的效用10‧窮人富人的區別11‧「窮大方」和「富摳門」CHAPTER2一塊錢的經濟學1‧難倒經濟學家的一塊錢2‧一塊錢意味著什麼?3‧一塊錢的價值4‧一塊錢的泥土5‧一塊錢的乘數原理6‧沃倫‧巴菲特――一塊錢創業7‧劃一道線一美元,懂得在哪裡劃線值九九九九美元8‧最後一美元9‧億萬富翁:用四英鎊起家10‧賺一塊存一塊,那個才是你的錢11‧窮人的茉莉花12‧像有錢人一樣思考,做個有錢人CHAPTER3為什麼離成功總差一點點1‧經濟學家的小秘密2‧姜邰然:富人是這樣熬成的3‧施正榮曾經一塊錢也找不到4‧決定你是富人還是窮人的十二項標準5‧六條定律讓你變得富有6‧窮人和富人理念的五項差異7‧為什麼窮人致窮,富人致富8‧精明的投資:人人都能成為富豪9‧不差錢的「小氣」大財神10‧令你不能成為富翁的七大原因11‧成為富人的十大途徑12‧白手起家成為億萬富翁的秘訣CHAPTER4漏桶效應1‧什麼是漏桶效應2‧富人不懂的窮人經濟學3‧漏斗效應在西方4‧遭遇漏洞效應5‧窮人和富人的區別6‧不要向富人借錢CHAPTER5王永慶怎樣從富二代走到富三代1‧他們為什麼不自己開車?2‧家庭金錢獎勵有學問 3‧富二代的零用錢4‧美國富家子弟的「窮養」教育5‧富人該如何教育孩子勤儉?6‧富家子弟旅行記7‧富家子弟「窮」得不可思議8‧靠自己實力打拼的彼9‧自食其力的富二代們10‧富過三代的財富傳奇CHAPTER6由窮人翻身成富人的理財方式1‧泰勒‧巴納姆—―一分一塊攢出的富豪2‧掌握由窮變富的理財哲學3‧掘金其實不差錢4‧財富來自一顆賺錢的心5‧用頭腦和智慧賺錢6‧差的不只是一塊錢,也可以當旅館大王7‧成為有錢人的準備與條件8‧五招讓你最快成為有錢人9‧一美元買一輛豪華汽車的故事10‧連最後一塊錢都沒了11‧孔菲德:不花一塊錢「無本萬利」12‧從窮鬼到富豪的美國人13‧一塊錢存款成了大銀行14‧我只要借一塊錢15‧一塊錢扭轉乾坤
書名 / | 一塊錢經濟學 |
---|---|
作者 / | 張大羽 |
簡介 / | 一塊錢經濟學:內容簡介:永遠差一塊錢生活中的經濟學掙20英鎊,花掉19.96英鎊的人,留給他的是幸福;掙20英鎊,花掉20.06英鎊的人,留給他的是悲劇。――查爾斯.狄更斯( |
出版社 / | 楨彥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7459201 |
ISBN10 / | |
EAN / | 9786267459201 |
誠品26碼 / | 2682665630006 |
頁數 / | 288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4.8×21cm |
級別 / | N:無 |
提供維修 / | 無 |
內文 : 內容連載:
缺的不是一塊錢,缺的是財富理念
威廉‧亨利‧哈里森還是一個小孩子的時候,很多人說他又蠢又傻。因為別人給他一毛錢和一塊錢的時候,他總是去拿一毛錢。這個小孩子長大後,當選美國第九任總統。
後來,有人問他為什麼那樣做。他說:「如果我拿一塊的,以後誰還會再給我一毛錢呢?」
‧何以窮?何以富?
有個人時運不濟,一直很窮,過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日子。
有一天,一個富人經過十分可憐他,決定幫他致富。於是,富人送他一頭牛,囑咐他好好開墾荒地,春天播下種子,秋天就可以收穫了。
得到貴人幫助,窮人自然滿懷希望開始奮鬥。可是沒過幾天,牛要吃草,人要吃飯,日子比過去還難。他於是想,不如把牛賣了,買幾隻羊,先殺一隻吃,剩下的可以生小羊,羊長大還可以賣更多的錢。
一不做二不休,窮人的計劃如願以償。但他在吃了一隻羊後,小羊卻遲遲沒有生下來,日子又艱難了,他忍不住又吃了一隻羊。窮人想,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不如把羊賣了,買幾雙雞,雞生蛋的速度要快一些,日子立刻能夠好轉。
窮人於是把剩下的羊賣了,買了雞,但日子還是沒有得到改善。在日子過不下去時,他又忍不住開始殺雞了,終於殺到只剩下一隻雞時,窮人的理想徹底崩潰了。心想致富是無望了,不如把雞拿去換一壺酒,一醉解千愁。
第二年,春天來了,富人興致勃勃送來種子,發現窮人醉臥地上,家裡依然一貧如洗。富人絕望地走了。窮人繼續過著貧窮的日子……
在現實中想致富的人們都曾有過夢想,也肯定有過好的機遇、有過行動,但沒有幾個真正堅持到底,這就是他們窮的所在了。從這個故事裡,我們可以看出,沒有錢時,不管再困難,也不要動用投資和積蓄,壓力會使你找到賺錢的新方法,否則你就繼續窮下去吧!
窮人消費,富人投資
女人都喜歡花錢,報紙上那些大版大版的購物廣告,都是打給女人看的。
女人常常發瘋似地買回一大堆打折商品,然後扔進儲物櫃裡,直到落滿灰塵,最後被當做廢品處理掉。她們其實並不心痛,因為已經爽過了,花錢的意義在於購物的過程,至於商品本身的價值反而降到了其次。
這樣的女人,你永遠不要指望她成為一個投資理財家,她的興趣只在於讓錢流出去,而不在於讓錢流進來。
很多窮人之所以一輩子都是窮人,就因為有同樣的心態。窮人的錢不是資本,窮人不是投資家,窮人只是消費者。
一件時裝會很快貶值,穿不了多久就會被扔掉,由新的取代之。而購置可以盈利的資產,卻能讓錢源源不斷流進你的腰包。
一套房子,你可以自己住,也可以出租,還可以轉手賣,不同的處理方法決定了它的性質。同樣一個東西,可能是資產,也可能是負債,就看錢是流向你的口袋,還是從你的口袋裡流出去。如果你擁有的一套房子是讓錢流到你的口袋,那就是資產;如果是為了這個房子,把錢從口袋裡流出去,它就變成了你的負債。
富人總是儘量地把一切東西變成資產。窮人卻總是把有限的東西變成負債,兩者的距離當然會越拉越大了。
窮人買彩票,富人當老闆
說起投資,窮人總覺得房地產和股票是最好的選擇,既不耽誤上班,又可以輕輕鬆鬆操作,一邊拿著穩定的收入,一邊夢想著一夜暴富。
但是富人告訴你,在這個世界上,最有錢的人是老闆,是成立自己的公司,把它經營好。在國外,公司經營好後,很容易上市,比爾‧蓋茨並不買股票,但他擁有世界上市值最大的股票。
很多窮人都愛去買樂透,他就沒有想過,樂透也是一個產業,那些向政府投標的得標者是怎麼經營的呢?首先要讓人把口袋裡的錢掏出來,得有一個理由,樂透的理由就是中獎(雖然只是一個希望);有了收錢的理由,還得有收錢的手段,對樂透來說,就是大量設投注點,利用分散在大街小巷的投注點,把散錢聚集起來;為了吸引更多的散錢,他需要打廣告,樹立一些中獎發財的榜樣,還需要拿出一部分錢作公益活動,以刺激投注的熱情――沒中獎也是為公益活動盡一份心力。
公益彩券樂透不是任何人都能做的,也不是幾個人就能做成的,它是一整套設計嚴密的營銷方案,是一宗大生意,一個大產業。把賣樂透的道理想透了,很多生意上的門道你就懂了。
如果你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怎樣選號、怎樣投注、怎樣去中大獎上,那麼你是典型的窮人思維,你成功的機率只有千萬分之一,幾乎等於沒有。你的錢永遠只能被別人聚集,為別人利用,成為別人事業的基石。
窮人做事情,富人做事業
事業和事情,差以毫釐,失之千里,兩者在時間、空間和性質上,都是絕不相同的。如果有人投資讓你去開一個雜貨店,你做還是不做?從做事情的角度考慮,開雜貨店用不著風吹日曬雨淋,除了進貨,大部分時間都是坐著,可以閒聊,可以看電視,可以玩手機,不可謂不輕鬆。錢呢,也有得賺,進6毛,賣1塊,零七八碎地一個月下來,衣食至少無憂。幹嗎不做?但換一個角度想,開了雜貨店,你就開不成百貨店、飲食店、書店、鞋店、時裝店……總之,做一件事的代價就是失去了做別的事的機會。從事業的角度,你要考慮的就不是輕鬆,也不是一個月的收入,而是它未來發展的潛力和空間到底有多大。
窮人和富人的區別只在一念之間
以前提到「理財」,大部分人的觀點是:理財是有錢人的事情,等我有錢了再說。而現在,大眾都有了新的理解――大部分人都開始從理財上看到了實在的收益:理財當然不是富人專有的玩意兒,而是每個人都應該攻讀的生活經濟學。
窮人和富人的區別只在一念之間,關鍵在於:你開始行動了嗎?
最佳賣點 : 內容簡介:
永遠差一塊錢
生活中的經濟學
掙20英鎊,花掉19.96英鎊的人,留給他的是幸福;掙20英鎊,花掉20.06英鎊的人,留給他的是悲劇。
――查爾斯.狄更斯(英國作家)
你把我剝得精光,扔到沙漠裡,如果有一支駱駝隊經過,我還能成為百萬富翁。
――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美國石油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