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統計分析: SPSS、Amos與JASP的運用 | 誠品線上

論文統計分析: SPSS、Amos與JASP的運用

作者 陳寬裕
出版社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論文統計分析: SPSS、Amos與JASP的運用:⊙藉由理論說明→功能與應用介紹→範例操作,系統性建構知識。涵蓋從基礎到進階的統計分析方法,並結合SPSS、Amos與JASP三款軟體的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藉由理論說明→功能與應用介紹→範例操作,系統性建構知識。涵蓋從基礎到進階的統計分析方法,並結合SPSS、Amos與JASP三款軟體的應用。 ⊙適用於專題研究、學術論文寫作之指引;可做為「應用統計學」、「進階統計學」等課程之教材。 ⊙每章節皆附範例、習題,有效追蹤學習成果,持續進步。 ⊙所有範例皆附教學影音檔,促進讀者學習效率、減輕授課教師負擔。 本書為統計工具書,特別適合教學單位在應用統計學或進階統計學等課程中使用。書中內容涵蓋一般論文或專題寫作時,所需用到的各種統計方法,諸如:次數分配、現況分析、項目分析、無反應偏差、信度分析、共同方法變異、卡方檢定、t檢定、變異數分析、相關分析、迴歸分析、PROCESS模組的運用、探索性因素分析、信度檢驗、收斂效度檢驗、區別效度檢驗與結構模型路徑分析、潛在變數的中介、干擾與調節式中介效果檢定等。而且其中幾乎所有的範例都是實際碩士論文的原始資料與分析結果,期盼能讓讀者更容易融入研究的情境中。 本書亦非常適合需進行學術論文寫作或製作畢業專題之讀者自學,書中每一範例的操作過程、報表解說或內文中需額外講解的內容,皆附有影音教學檔。藉由本書的引導,讀者能自力完成論文或專題的統計分析,順利解決研究問題。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陳寬裕現職: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健康系特聘教授榮譽:2022~2024年榮獲史丹佛大學遴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學歷:嘉義大學觀光休閒研究所博士班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博士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碩士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學士E-mail:[email protected]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第1章 SPSS、JASP簡介與學習速成1-1 閱讀本書須知1-2 SPSS簡介1-3 SPSS學習速成1-4 JASP軟體簡介1-5 JASP學習速成習題第2章 李克特量表與範例問卷介紹2-1 李克特量表簡介2-2 運用李克特量表之格式設計問卷的步驟2-3 範例問卷的結構2-4 利用Google表單問卷蒐集資料2-5 將Excel資料檔匯入至SPSS習題第3章 資料的轉換與計算3-1 反向題重新計分3-2 標準化值3-3 主構面與子構面的得分3-4 資料平減化3-5 資料分組習題第4章 描述性統計4-1 離群值檢測4-2 資料常態性的檢測4-3 製作受訪者基本資料分析表4-4 描述性統計量4-5 分組平均數習題第5章 信度分析5-1 信度簡介5-2 利用信度分析刪除冗題5-3 評估測量工具的信度5-4 組內相關係數習題第6章 效度與因素分析6-1 效度的基本概念6-2 效度的種類6-3 因素分析的意義6-4 因素分析過程中常見的統計量6-5 因素分析的基本步驟6-6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刪除冗題6-7 以主成分分析簡化資料6-8 探索性因素分析6-9 驗證性因素分析6-10 JASP之「驗證性因素分析」功能的介面說明6-11 驗證性因素分析的範例6-12 共同方法變異習題第7章 統計方法的選擇7-1 變數的種類與型態7-2 研究的類型7-3 自變數的水準數或樣本的群組數第8章 交叉表與卡方檢定8-1 認識交叉表8-2 假設檢定的基本概念8-3 卡方檢定的種類8-4 卡方檢定的決策製作8-5 卡方獨立性檢定8-6 卡方適合度檢定8-7 無回應偏差—卡方同質性檢定的應用習題第9章 平均數的差異性比較—t檢定9-1 參數之假設檢定簡介9-2 參數之假設檢定的基本步驟9-3 兩群體之平均數比較—t檢定9-4 單一樣本t檢定9-5 獨立樣本t檢定9-6 成對(相依)樣本t檢定習題第10章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10-1 變異數分析簡介10-2 變異數分析的基本原理10-3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的基本步驟10-4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範例一10-5 實務顯著性10-6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之範例二10-7 單因子相依樣本變異數分析習題第11章 項目分析11-1 項目分析的執行策略11-2 遺漏值數量評估法11-3 描述性統計評估法11-4 內部一致性效標法(極端組檢驗法)11-5 項目分析彙整習題第12章 相關分析12-1 相關分析簡介12-2 皮爾森相關係數12-3 相關分析的範例12-4 偏相關分析習題第13章 迴歸分析13-1 簡單與多元迴歸模型13-2 建立迴歸模型的方法13-3 多元迴歸模型的建模步驟13-4 殘差分析13-5 共線性問題和異常值問題13-6 觀察變數的迴歸建模13-7 潛在變數的迴歸建模13-8 自變數含類別變數的迴歸分析習題第14章 觀察變數的中介效果14-1 中介效果的基本概念14-2 使用PROCESS模組檢驗中介效果14-3 於JASP中使用Lavaan程式碼檢驗中介效果14-4 Lavaan程式碼簡介14-5 多重中介效果簡介14-6 檢驗平行多重中介效果14-7 檢驗序列多重中介效果習題第15章 觀察變數的干擾效果檢定15-1 干擾效果簡介15-2 連續型觀察變數之干擾效果檢定—使用PROCESS模組15-3 數值型觀察變數之干擾效果檢定—使用Lavaan程式碼15-4 類別型干擾效果的檢定—Lavaan語法15-5 調節式中介效果檢定習題第16章 結構方程模型分析16-1 結構方程模型的基本概念16-2 結構方程模型的基本原理16-3 結構方程模型的建模過程16-4 模型的評鑑及配適指標16-5 樣本數與觀察變數之數量的決定16-6 Amos軟體簡介與快速學習16-7 驗證性因素分析實作—使用Amos軟體16-8 使用JASP軟體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16-9 結構模型分析實作—使用Amos軟體16-10 使用JASP軟體進行結構模型分析習題第17章 潛在變數的中介與干擾效果檢定17-1 中介效果的檢驗—Bootstrapping法17-2 多重中介效果檢定17-3 使用雙平減法之潛在交互作用項檢驗干擾效果17-4 調節式中介效果檢定習題參考文獻附錄一 旅遊動機、體驗價值與重遊意願關係之研究附錄二 遊客體驗、旅遊意象與重遊意願關係之研究附錄三 景觀餐廳意象、知覺價值與忠誠度:轉換成本的干擾效果附錄四 電信業服務品質問卷(初稿問卷)附錄五 電信業服務品質問卷(正式問卷)附錄六 品牌形象、知覺價值與品牌忠誠度關係之研究(正式問卷)附錄七 認真休閒特質與幸福感之研究:兼論配偶支持的干擾效果附錄八 品牌形象、知覺價值對品牌忠誠度關係之進階研究

商品規格

書名 / 論文統計分析: SPSS、Amos與JASP的運用
作者 / 陳寬裕
簡介 / 論文統計分析: SPSS、Amos與JASP的運用:⊙藉由理論說明→功能與應用介紹→範例操作,系統性建構知識。涵蓋從基礎到進階的統計分析方法,並結合SPSS、Amos與JASP三款軟體的
出版社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4237727
ISBN10 /
EAN / 9786264237727
誠品26碼 / 2682999064003
頁數 / 512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6*19*2.56
級別 / N:無
重量(g) / 1050
提供維修 /

試閱文字

自序 : 隨著現代社會對於數據分析的需求日益增加,統計方法已成為各領域研究者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許多初學者在面對統計軟體時,往往感到困惑,不僅因為統計理論的複雜性,也因為各種軟體操作介面的差異。尤其是在社會科學、商業管理、心理學及教育領域,SPSS、Amos與JASP已經成為最常被使用的統計工具。然而,如何有效掌握這些軟體,使其能真正為研究服務,仍然是一大挑戰。有鑑於此,本書希望透過系統性的介紹與實作範例,使讀者能夠輕鬆上手這三款統計軟體,並透過實務應用強化統計分析的能力,進而提升研究品質。
  本書共十七章,涵蓋從基礎到進階的統計分析方法,並結合SPSS、Amos與JASP三款軟體的應用。第一章介紹SPSS與JASP的基本概念與操作方式,幫助讀者快速掌握核心功能;第二章探討問卷設計與資料蒐集,包括李克特量表的應用。後續章節逐步引導讀者進行資料轉換、描述性統計、信度與效度分析,並涵蓋交叉表與卡方檢定、t檢定、變異數分析、迴歸分析,以及中介與干擾效果檢定,最後進入結構方程模型的應用。本書強調統計方法的概念與實務應用,所有範例均來自實際碩士論文,幫助讀者深入理解研究情境。此外,除第七章外每章皆附習題與教學影音檔,提升學習效率,並減輕教師授課負擔,使讀者能靈活運用統計工具解決研究問題。
  本書適合社會科學、商業管理、心理學、教育學及其他相關領域的研究者與學生使用,無論是初學者還是具備一定統計基礎的讀者,都能從中獲益。希望透過本書的引導,能夠幫助讀者克服統計學習的障礙,掌握SPSS、Amos與JASP的使用技巧,並能夠將所學應用於實務研究之中。我相信,透過不斷的練習與實踐,讀者將能夠更自信地進行統計分析,提升研究的嚴謹性與說服力。最後,感謝所有在本書撰寫過程中提供支持與建議的朋友與同仁,期待本書能夠為大家的研究工作帶來實質的幫助。
  本書得以順利出版,首先感謝五南圖書出版公司的鼎力支持與協助,還有對我容忍有加的家人,以及默默協助我的助理。由於編寫時間倉促、後學水準亦有限,錯誤之處,在所難免,敬請批評指正,後學不勝感激!

陳寬裕
謹致於 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健康系
[email protected]
2025年6月

試閱文字

內文 : 3-1 反向題重新計分
  反向題為問卷設計時的常用技術,其目的是為了偵測「受訪者於填寫問卷時是否草率作答」。以李克特七點量表為例,由於每個題項之選項從「極不同意」到「極為同意」分為七個等級,正向題分別給予1、2、3、4、5、6、7分,而反向題的題項計分時,便要給予7、6、5、4、3、2、1分,如表2-1。因此,研究者在進行統計分析前,必須要注意的是,須將所有題項的計分方式化為一致(同方向)。故以正向題為基準的話,則須將反向題反轉重新計分,否則其與正向題的分數會互相抵消。但若量表中沒有反向題時,則此操作可予以省略。
範例3-1
資料檔ex3-1.sav為附錄一論文〈旅遊動機、體驗價值與重遊意願關係之研究〉之問卷的原始資料檔,問卷第二部分「體驗價值」構面的第4、5、6與7題為反向題,試予以反向題重新計分,並計算量表總分。計算完成後,請存檔為「ex3-1_ok.sav」。
  範例論文之原始問卷的第二部分「體驗價值」構面的第4、5、6與7題(ev2_1、ev2_2、ev2_3與ev2_4)為反向題,為求計分的一致性,因此須施以反向題重新計分,以利後續統計分析工作之進行。此外,反向題重新計分後,尚須計算「量表總分」,「量表總分」即代表所有屬「李克特量表」格式之題項的得分總和,在本範例中即為旅遊動機(7題)、體驗價值(10題)與重遊意願(3題)等三個主構面之各題項(共20題)的得分總和。
操作步驟
  雖然對「李克特量表」格式之問卷而言,反向題重新計分的一般性公式為:「(選項數 + 1)– 原始得分」。但在此,將運用SPSS的「重新編碼成相同的變數」功能,來進行反向題重新計分的任務。使用「重新編碼成相同的變數」功能的好處是,反向題重新計分後,所產生的新值會在原始變數上直接覆蓋掉舊值,因此不會產生新的變數,以節省空間與減少資料集的複雜度。反向題重新計分之詳細的操作過程,請讀者自行參閱教學影音檔「ex3-1.mp4」(請掃描範例3-1題目旁的QR Code)。
執行結果
  執行反向題重新計分後,結果如圖3-1所示。

3-2 標準化值
  對於具有不同水準或不同單位的資料,在進行比較之前,往往需要進行預先處理,以使資料能在更一致的條件下進行比較。這些預處理工作,最常使用的方法大概就是將資料予以標準化(standardization)了。所謂標準化就是將樣本中的某個觀察值減去樣本平均數後再除以樣本標準差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最終所得的值就稱為「標準化值」,也稱為「Z分數」(Z-score)。因此,白話一點,所謂的「標準化值」的真正意義為,不管樣本資料的水準或單位,某觀察值與平均數的距離有幾個標準差之意。因此,「標準化值」的計算公式如式3-1。
  其中,xi為樣本資料的第i個觀察值, 為樣本資料的平均數,s為標準差。從式3-1的計算公式中不難理解,Z分數所代表的意義為:資料xi在整體資料中所在的相對位置。例如:如果在你所任職的公司中,你的「所得」的標準化值(Z分數)為2,這表示你的「所得」是在「全體員工平均所得」以上的兩個標準差之位置,所以若從近似鐘形分配資料或常態分配的經驗法則來看的話,你是一個高所得者(前2.5%)。因為根據常態分配的特性,約有5%的觀察值會落在正、負兩個標準差的範圍外。
  此外,利用標準化值也可以輔助判斷離群值(outlier)。如果研究者已能確認某變數資料大致符合常態分配的話,那麼最常見的檢測離群值方法,則非「標準化值」莫屬了。根據常態分配的性質,約有99%的資料點,會落在平均數的正負3個標準差之內(即Z分數的絕對值小於等於3的範圍內),因此過往文獻中,學者常建議:可將Z分數「大於3」或「小於-3」的資料視為離群值(Shiffler, 1988)。
範例3-2
資料檔ex3-2.sav為附錄一論文〈旅遊動機、體驗價值與重遊意願關係之研究〉的原始資料檔(已反向題重新計分,且已計算量表總分)。請開啟ex3-2.sav,試計算「量表總分」的標準化值(Z分數),並請根據「標準化值」偵測樣本中的離群值,若真的存在離群值,建議刪除之,完成後請另存新檔為「ex3-2_ok.sav」。
  「量表總分」已計算完成,並已儲存在「ex3-2.sav」中了。現在,我們將計算變數「量表總分」的標準化值。然後遵照Shiffler(1988)的建議,利用標準化值來偵測資料集中是否有離群值的存在,若有,則可「考慮」刪除這些具離群值的個案資料。
操作步驟
  詳細的操作過程,請讀者自行參閱教學影音檔「ex3-2.mp4」(請掃描範例3-2題目旁的QR Code)。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藉由理論說明→功能與應用介紹→範例操作,系統性建構知識。涵蓋從基礎到進階的統計分析方法,並結合SPSS、Amos與JASP三款軟體的應用。
⊙適用於專題研究、學術論文寫作之指引;可做為「應用統計學」、「進階統計學」等課程之教材。
⊙每章節皆附範例、習題,有效追蹤學習成果,持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