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資訊系統: 聚焦人工智慧
作者 | 朱海成 |
---|---|
出版社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管理資訊系統: 聚焦人工智慧:本書全面剖析AI如何重塑資訊涵養、管理系統、智慧製造與數位治理,從個人資訊素養到企業轉型策略,提供系統化知識與實務應用並重的觀點。內容 |
作者 | 朱海成 |
---|---|
出版社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管理資訊系統: 聚焦人工智慧:本書全面剖析AI如何重塑資訊涵養、管理系統、智慧製造與數位治理,從個人資訊素養到企業轉型策略,提供系統化知識與實務應用並重的觀點。內容 |
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剖析AI如何重塑資訊涵養、管理系統、智慧製造與數位治理,從個人資訊素養到企業轉型策略,提供系統化知識與實務應用並重的觀點。內容涵蓋AI與MIS整合、智慧通信、網路採購、大數據分析、ERP與CRM優化、資安防護、供應鏈韌性、智慧工業與永續製造等議題,並融入最新國際趨勢與台灣實例。書中強調AI不僅是工具,更是人機協作與永續發展的關鍵夥伴,協助讀者掌握AI時代的核心能力與決策視野,是適用於高等教育與企業培訓的跨域AI應用實戰指南。 適合對象: 本書特別適合大專院校資訊管理、企業管理、工業工程、行銷、供應鏈管理、教育科技等相關科系的學生作為課程教科書,亦適用於研究所課程中關於AI應用與數位轉型的主題延伸討論。此外,書中深入探討AI與ERP、CRM、SCM、資安、智慧製造與知識經濟等系統的整合實務,也非常適合企業中高階經理人、資訊主管(CIO、CTO)、數位轉型推動者、內部講師與資深顧問作為學習與培訓參考。對政策制定者、教育工作者與數位轉型公部門計畫的規劃者而言,本書提供了國際策略比較、治理思維與ESG導向分析,有助於從宏觀視角理解AI在當代社會與產業中的深層影響。書中理論與實務並重、語言清晰易讀,並輔以大量案例與趨勢解析,能幫助各類讀者建立AI應用的整體架構與實作概念,是跨學科教學與實務應用之間的重要橋梁。
作者介紹 朱海成 教授‧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國際企業學系特聘教授(2017-2022)‧前紐約Cheyenne Software Inc. (NYSE Listed)擔任資深軟體工程師‧前加拿大UNBC (University of Northern British Columbia)管理學院Instructor‧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PCMPCL高階主管訓練結業(公費)‧前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inghamton教學助理、研究助理專長:人工智慧、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管理資訊系統、商用資訊系統開發、媒體公關與危機處理、國際行銷與談判、業餘航空飛行駕駛、無線電熱愛者演講邀約 [email protected]
產品目錄 目 錄第一章AI時代的資訊涵養1-1 AI時代的來臨1-2 資訊系統之背景知識1-3 無所不在網路(Ubiquitous Networks)1-4 無所不在運算(Ubiquitous Computing)環境1-5 數位經濟的浪潮1-6 元宇宙(Metaverse)的興起第二章管理資訊系統概論與AI應用2-1 管理資訊系統概論2-2 資訊系統之架構2-3 資訊系統之職場生涯2-4 AI與商業資訊系統應用2-5 人力資源與AI2-6 AI在行銷與市場研究2-7 AI在工程與智慧製造2-8 AI在製造業與存貨管理2-9 AI在會計與財務管理2-10 AI在財務與投資分析第三章資訊通信科技與AI應用3-1 AI與電傳(Telecommunication)3-2 AI與網路(Network)3-3 AI在不同領域的網路應用3-4 網際網路通訊、AI傳輸技術及軟硬體第四章網路採購與AI應用4-1 網路採購(e-Procurement)4-2 電子資料交換(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4-3 電子交易市集(e-Marketplace)4-4 國內外著名之電子交易市集4-5 電子交易市集面臨之挑戰與全球發展趨勢第五章AI驅動的大數據與知識經濟5-1 知識經濟(Knowledge Economy)時代的來臨5-2 資料倉儲、資料庫與AI5-3 AI賦能的資料倉儲建構5-4 資料倉儲的系統分析與AI5-5 資料探索(Data Mining)與AI5-6 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KM)與AI5-7 知識管理的成功案例5-8 AI驅動的商業智慧(Business Intelligence,BI)5-9 大數據(Big Data)與AI第六章企業資源規劃與AI整合應用6-1 AI與企業資源規劃(AI-ERP)6-2 AI促進ERP系統的導入6-3 領導型ERP供應商與AI的整合6-4 AI促成ERP的成功應用案例6-5 AI與企業資訊入口網站(EIP)6-6 AI與協同商務(Collaborative AI-Driven Commerce)6-7 AI-ERP的未來發展趨勢第七章供應鏈管理與AI整合應用7-1 供應鏈管理概論7-2 供應鏈管理的目標與策略7-3 企業導入供應鏈管理(SCM)之策略7-4 代表廠商與科技平台7-5 SCM導入成功案例7-6 AI在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與趨勢7-7 RFID與AI驅動的智慧供應鏈技術第八章客戶關係管理與AI整合應用8-1 AI驅動的客戶關係管理(AI-Driven CRM)8-2 企業導入AI驅動CRM系統的動機與挑戰8-3 導入AI-CRM系統的挑戰與瓶頸8-4 AI驅動CRM系統導入的關鍵成功因素8-5 AI-CRM導入的成功關鍵因素8-6 領先的AI-CRM供應商與平台8-7 台灣本土CRM業者與AI整合趨勢簡述8-8 AI驅動CRM的未來趨勢與發展展望第九章AI時代下的資訊安全9-1 資訊安全在AI世代的挑戰與機會9-2 資訊安全漏洞與AI的自動化風險評估9-3 資料備份與AI驅動的災難復原管理9-4 AI與資訊安全素養9-5 網路安全交易機制與AI風險控制9-6 第三方支付安全與AI風控模型9-7 網路釣魚攻擊與AI防護技術9-8 未來展望—從資安防禦到智慧自我修復系統9-9 個案分析:TSMC資安事件第十章AI神助攻讓工業4.0到工業5.010-1 智慧工業的願景演進(從自動化到人機共創)10-2 智慧製造的核心(AI重構決策、設計與生產)10-3 全球策略比較(日本、德國與美國的AI導向發展路徑)10-4 AI導向的6C與6M整合10-5 iGDP與資料驅動經濟(AI成為價值鏈再設計的關鍵)10-6 創新2.0與開放式製造(AI促進跨域共創與設計民主化)10-7 邁向工業5.0(AI聚焦人本導向與永續製造)10-8 人機協同時代的挑戰與機會(AI治理、數位韌性與未來職場)
書名 / | 管理資訊系統: 聚焦人工智慧 |
---|---|
作者 / | 朱海成 |
簡介 / | 管理資訊系統: 聚焦人工智慧:本書全面剖析AI如何重塑資訊涵養、管理系統、智慧製造與數位治理,從個人資訊素養到企業轉型策略,提供系統化知識與實務應用並重的觀點。內容 |
出版社 /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4236386 |
ISBN10 / | |
EAN / | 9786264236386 |
誠品26碼 / | 2682974721006 |
頁數 / | 408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3*17*1.9 |
級別 / | N:無 |
重量(g) / | 680 |
提供維修 / | 無 |
自序 : 給年輕讀者的一封信
各位親愛的年輕朋友們:
當你們翻閱這本書時,我內心有許多想法想要與你們分享,你們最近好嗎?作為一名大學教授,在將近三十年的教學生涯中,我經常聽到學生問我:「老師,我學這個有用嗎?我畢業後能做什麼?」、「老師,我不知道自己未來想做什麼。」、「老師,我有憂鬱症,一直在吃藥,我早會爬不起來,所以我沒來上課,對不起。」好一些即將畢業的大四學生,在學校學習4年專業課程後,面試時,卻無法說出自己3項競爭優勢(Competitiveness),讓面試官和應徵者,雙方當場都有些尷尬。我經常為大四學生進行離校前模擬面試,就是希望能幫助他們找到自信與方向。
今天,我想透過自己普通的人生經驗,鼓勵與祝福你們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加順遂。
首先,我想先分享自己年輕時的經驗。我在大學階段便開始打工,除了家教外,多數是勞力工作。大三時,有位同班同學邀請我一起到一家上市電子公司,兩人輪流當夜間守衛,這份工作雖然單純,卻豐富了我的人生經驗。這位同學是從建築系轉到資訊系,在資訊界工作十餘年後,勇於接受挑戰,以近40歲高齡又重新考回醫學系,目前在臺北擔任家醫科醫生,這是一個證明韌性積極的人生案例。我自己也曾跨領域嘗試,大一從環境科學系轉到資訊科學系,博士班再跨足到工業工程,之後更曾在美國紐約證交所上市公司(Cheyenne Software Inc.)擔任資深軟體工程師,回臺灣後在大學的管理學院的資訊管理領域從事教職至今。
從我那位家醫科醫生同學和我個人案例,你們不難發覺,你們現在所學的專業,未必是未來工作的唯一方向。因此,請不要灰心、請不要憂鬱、請不要放棄,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方向並堅持到底。我在55歲時曾告訴兒子,我年輕時真正想做的工作並不是資訊或教授,而是律師、機師或外交官。我竟整整花了30年,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工作是什麼。所以試問你們,你們現在就非常確定將來你們想要做的工作是什麼嗎?如果你們無法確定,其實也不算不正常,因為人生本來就需要去認真探索與接受試煉。
大學時代因考量未來生計,選擇了一個我當時認為「熱門」的資訊專業科系。老實說,儘管資訊並非我的最愛,但我也不排斥它,畢竟資訊專業是一個很容易找到工作的領域,我必須養活我自己,我必須面對現實,無法去思考理性與感性的平衡。我的父親在我大二的時候就過世了,沒有經濟的支柱當後援,當時的我就非常清楚,我必須不斷的努力向上,我才會有自己的人生。所以,我今天人生所擁有的一切,有很多都是靠我自己勇於付出而踏實得來的。換句話說,沒有人可以從我身邊把它們拿走。
當然,我也要在此特別感謝在我人生中遇到的眾多貴人,都在我困難的時候伸出了援手,他們對我雪中送炭,沒有雨天收傘,讓我點滴在心頭。對於這些眾多的貴人們,我必永遠記得,而且永遠感激他們。我相信你們也會遇到人生中的貴人,也希望你們一定要知恩圖報。容許我提醒你們,這些貴人會伸出援手,很多時候是看到了你們自身極大的努力,促使他們願意主動幫助你們,所以你們自己要先好好加油,而不是單一等待奇蹟降臨。Please always remember that:「No pain, no gain」。
我強烈建議你們閱讀《黃仁勳傳》。黃仁勳創立NVIDIA超過30年,一路擔任執行長至今,每天工作超過12小時,每週7天從不停歇。他高中時代在餐廳打工,連掃廁所都做到完美,老闆覺得不可思議。他的成功來自於始終堅持把每件事情做到最好,並樂於見到他人的成功,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我誠摯希望你們永遠保有一顆良善且積極向上的心,無論外在環境有多麼艱難,都要勇敢地面對挑戰。永遠花些錢投資自己的專業,持續提升自我實力,這將會決定你們在未來職場能走多遠多穩。把自己的專業做好,不要只依靠向上管理,唯有真正有實力的人,才能在時代的洪流中屹立不搖,這在高科技產業中尤其明顯。也強烈建議你們不要在職場裡面發展小團體、選邊站、貪圖短期眼前的利益交換,甚至利用或排擠別人。如果你們覺得有看不慣的事務,建議你們也請別介入太多,請千萬別在公司樹立敵人。把你們自己本業的事做到完美,當作跳槽的本錢,因為你們的抱怨也不會改變目前事情的結果,尤其是組織企業內結構性的核心問題。再次善意提醒你們,大人的世界很複雜,希望你們能抓住自己人生的方向,永遠有顆善良的心,忘記背後,努力向前,凡事換位思考,而且樂於助人,永遠保持純潔而良好的人際關係,才是你們最好的學習標竿。
該是你們應得到的東西,終究會屬於你們的;不屬於你們的東西,你們再怎麼謀略也沒用。有位上市櫃董座長輩,如同我人生導師,他勉勵我:「得之我命、失之我幸」,這是他幾十年的人生體驗,後輩我受益無窮。願你們靠著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的邁向人生的巔峰,而不是趨炎附勢,自身若沒實力,終究還是會跌落神壇。
我鼓勵你們每天花15分鐘好好靜思來規劃自己的人生。我大三時就非常明確訂下未來目標,大四要考預備軍官,雖然錄取率很低,後來也真的成為少尉軍官,1年10個月軍旅生涯,收入也較多,當作留學基金。我當年大約25歲退伍,不到三個月,便赴美攻讀碩博士,我只花了4年時間便完成碩博士學位,還沒畢業就合法申請轉換學生簽證,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的公司,擔任資深軟體工程師超過一年。我曾參與全球熱銷的ARCServe備份軟體開發,其中的Alert模組便是我負責的產品,這一切都是因為我會提前詳細做好未來規劃,因為人生是自己的。而且在美國碩博士求學期間,我僅交了兩個學期的學費,直到博士班結束,都是美國政府提供的全額獎學金。回臺定居後,又因家庭因素移居加拿大,也在加拿大的大學教過書,前後海外生活超過十餘年。之後又因為連續從事高等教育國際事務交流工作長達12年,就搭著飛機世界跑,與世界高等教育機構深入交流,回想起來,前前後後有17年的時間都在搭飛機。正因為與全世界高等教育機構有深入的交流互動,我雖然是美國軟體工程師出身,我本身也具備國際行銷特質與能力,不但國際交流成果豐碩,也培養了相當的國際人脈。這些經歷不僅再次加深了我國際視野的寬度與深度,也讓我意識到世界之大,人才之多,無奇不有。
在美國求學與工作期間,無論是來自中國超頂尖高校的同學,或是我鄰座同事(一位22歲就能開發出媲美微軟產品的俄羅斯難民),這些朋友們都讓我見識到世界的奇才,令我大開眼界,更感覺自己的渺小。因此,我希望年輕的你們,眼光不要僅局限在臺灣,雖然臺灣很美好,但就是因為你們還年輕,更要放眼全世界,請勇敢走出這個舒適圈去接受挑戰,或許你們的人生因此有截然不同的結果。
我常跟同學們,包含我兒子,半開玩笑的說,將來去國外遊學或者是求學,「書沒念到,玩要玩到!」我十分幸運能夠在我美國求學的期間,一考完試,就和同學們租車橫貫美國南北與東西。我們曾經寒假時瘋狂開車垂直貫穿美國91號州際公路,自紐約州到佛羅里達州Key West,再下去就是古巴了。那時是聖誕節前夕,我們自紐約州Albany穿著厚重雪衣,一路往南飆駛,外面氣溫逐漸升高,大家開始脫外套,到了佛羅里達Orlando Disney World,我們都變成短袖短褲;曾經暑假時瘋狂開車水平貫穿美國80號州際公路,自紐約州Albany到黃石公園,爬坡上山要翻過山頭時,竟然遇到6月雪,再往西行就是加州了。當時學生時代,無憂無慮的人生體驗,成為一輩子人生的美好回憶,當時租車、油錢超便宜,我們花費並不多,因為大家都是年輕學生。這樣子年少輕狂的經驗,請努力把握。或許之後你們必須再等20年,也就是當你們的家庭與人生,又到了另外一個段落。一旦那一天終於來臨的時候,先恭喜你們,但是年輕學生時代的體力、熱情、瘋狂,「一人吃飽,全家吃飽」的人生哲學,可能不可同日而語了。
或許你們的專業技能會隨著時代快速變遷,但你們若有堅持不懈的奮鬥態度,永遠是職場與人生成功勝利組的關鍵密碼。或許你們真正的人生還未展開,因為「在校千日好,離校事事難。」請記得在職場上,要謙虛地接受別人的建言,若有接受到別人的善意幫助,請記得飲水思源、做人要有情有義、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全世界職場上類霸凌比比皆是,這種場景,我相信在你們的未來職場上應該不會缺席。所以,當有一天你們在職場上握有絕對權力的時候,煩請凡事換位思考,得饒人處且饒人。我真心期望你們能活得精彩,過得漂亮。職場與人生,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會讓你有出乎意外的平安且無往不利。人生必定起起落落,失意時請記得「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殘的蠟燭祂不吹熄,一生的年歲在祂手裡,平安喜樂都陪伴我。」只要你們堅持理想、莫忘初衷,你們也必定重新站起,如鷹展翅上騰。
我一直非常認真地實踐人生的目標,當然也受過很多挫敗,並非一帆風順,直到人生某個階段,我終於可以開始追求從小熱愛的飛行夢想。因為現實生活無法放棄目前教授職務去當民航機師。但我總算能實踐部分夢想。請容許我與你們分享我的喜悅,目的是希望讓你們產生努力向前奔跑,實現未來夢想的動力。
2022年我報名臺灣安捷航空(Apex Aviation)公司,學習實機飛行,學習飛行空域在臺東豐年機場(ICAO: RCFN)外海,也就是太平洋,採目視飛行規則(Visual Flight Rules,VFR),飛行員在飛行過程中主要依賴目視觀察外部環境(例如:地面、地標、其他飛機、雲層等)來導航和保持與其他航空器的安全間隔,而不是依賴儀器飛行規則(Instrument Flight Rules,IFR),我們飛行有非常嚴格的安全標準,因為飛行採用的是VFR,所以當天候雲層過低的時候,我們是不允許升空的,就算是升空之後,也不能進入雲層,有時要閃躲,避免進入雲區。我前前後後之實機飛行,有兩位教官手把手帶我飛行,我非常感謝他們專業的協助。飛行空域涵蓋花東海岸線(巡航高度約2,500英尺)、綠島上空60度大轉彎(巡航高度約9,000英尺)、國境之南鵝鑾鼻(巡航高度約3,000英尺),臺灣之美,世界級景色,盡入眼簾,心曠神怡,終身難忘。
最後,我想誠摯地提醒你們,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請不要憂鬱。若心中有堅定的信念或信仰,那將是你們生命中寶貴的力量與密碼,你們也會遇到很多幫助你們的貴人,我衷心祝福你們憑藉自己的韌性與堅持,開創人生最美好的未來!
最佳賣點 : 本書全面剖析AI如何重塑資訊涵養、管理系統、智慧製造與數位治理,從個人資訊素養到企業轉型策略,提供系統化知識與實務應用並重的觀點。內容涵蓋AI與MIS整合、智慧通信、網路採購、大數據分析、ERP與CRM優化、資安防護、供應鏈韌性、智慧工業與永續製造等議題,並融入最新國際趨勢與台灣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