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圖解元宇宙
作者 | 彭子威/ 唐聖凱/ 許軒 |
---|---|
出版社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超圖解元宇宙:聯合推薦石千泓RedPillLab成境科技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邱全成英業達元宇宙技術中心負責人徐凡台灣XR智能產業發展協會祕書長陳英姿AAMA創業者共創平台基金會執 |
作者 | 彭子威/ 唐聖凱/ 許軒 |
---|---|
出版社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超圖解元宇宙:聯合推薦石千泓RedPillLab成境科技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邱全成英業達元宇宙技術中心負責人徐凡台灣XR智能產業發展協會祕書長陳英姿AAMA創業者共創平台基金會執 |
內容簡介 聯合推薦石千泓 Red Pill Lab成境科技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邱全成 英業達元宇宙技術中心負責人徐凡 台灣XR智能產業發展協會祕書長陳英姿 AAMA創業者共創平台基金會執行長程世嘉 ikala創辦人蘇仰志 雜學校校長林日璇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特聘教授洪久賢 實踐大學副校長陳世智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歐宗殷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系主任* 對最新科技潮流「元宇宙」進行圖解式的全盤梳理。* 元宇宙仍為一快速發展中的領域,將會深刻影響未來的產業與生活。元宇宙(Metaverse) 一詞最早出現於尼爾.史蒂文森(Neal Stephenson)1992年的科幻小說Snow Crash(《潰雪》),書中描述一個平行於真實世界的虛擬世界,並在其中進行與真實世界相似的社交、娛樂、經濟等活動,為元宇宙概念奠定了基礎。隨著科技的進步,特別是虛擬實境、擴增實境、混合實境、人工智慧、區塊鏈、物聯網、5G 6G等技術的出現,將元宇宙從抽象、科幻的概念,逐步實現於真實世界中。元宇宙仍為一快速發展中的領域,定義、內涵、元素仍在不斷確定與演化過程中。在技術快速進步和產業逐漸發展下,我們對元宇宙的認知仍會不斷深化、拓展。本書以活潑有趣的圖解方式,從定義、歷史、分類、技術內容、產業、文化藝術等多個角度,對元宇宙進行解讀與介紹。在不久的未來,元宇宙將會深入日常生活,也為既有真實世界的工作、產業帶來轉型與變革的契機。
作者介紹 作者彭子威現任台灣虛擬及擴增實境產業協會(TAVAR)理事長,並曾參與創辦Surreal、Faya integration、CodeMe等多家新創公司。他專精於銷售策略管理與產業競爭分析,長期致力於推廣創新虛擬實境(VR)與擴增實境(AR)在各領域的應用,並領導過亞洲規模最大的VR學習專案。作為一位資深的連續創業家,彭子威擁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及豐富的新創事業與團隊管理經驗。自2005年創立首間公司以來,他便專注於整合資源、創意與技術,為企業提供具前瞻性的解決方案,透過視覺設計、互動內容規劃及科技整合,向客戶展現未來生活藍圖。三星、鴻海、日產、渣打銀行與研華科技等知名企業皆曾與其合作。除了商業成就,彭子威亦是一位教育者和熱愛馬拉松的跑者,持續在創新道路上積極前行。唐聖凱目前在矽谷山景城的美國三星研究中心(Samsung Research America),創立並帶領延展實境使用者經驗實驗室(XR UX Lab),協助韓國三星的行動經驗部門研發延展實境產品。在此之前,他曾任職微軟和Meta,參與開發和推出混合實境頭戴裝置、AR眼鏡和AI眼鏡。他亦曾任職於華碩設計中心,以及受聘為逢甲大學建築學院訪問助理教授。並在國立交通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接受了人機互動和設計創新的學術訓練。許軒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管理學院行銷與流通管理系助理教授,長期專注於元宇宙、智慧與美學的跨領域研究、研發與創新應用。曾以元宇宙主題獲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績優計畫肯定,廣受產官學界邀請擔任數十場專題演講與培訓講師,並多次接受國內外媒體採訪。過往著有智慧服務、美學等書籍,致力融合科技與生活美感,帶領大眾一同共創元宇宙新未來。
產品目錄 作者序─探索元宇宙奧祕的啟蒙之鑰作者序─多重宇宙的探索之旅作者序─ 讓我們一起,踏入虛實融合、充滿無限可能的元宇宙Chapter 1 元宇宙概論1-1 元宇宙的定義1-2 元宇宙的緣起與演進1-3 元宇宙的基本分類1-4 元宇宙vs. 技術vs. 內容1-5 已登上元宇宙的組織與企業1-6 元宇宙概念之文學、影視與遊戲1-7 元宇宙迷思Chapter 2 元宇宙的類別與應用2-1 元宇宙分類的深入探索與解析2-2 元宇宙應用場景Chapter 3 元宇宙生態系3-1 基礎建設3-2 人機介面3-3 去中心化 vs. 中心化3-4 空間運算3-5 創作者經濟3-6 探索3-7 體驗Chapter 4 元宇宙的使用者與創作者4-1 元宇宙使用者的重要工具4-2 元宇宙創作者的重要工具Chapter 5 元宇宙現在與未來5-1 元宇宙時代人才所需技能5-2 因應元宇宙而生的新興工作與產業5-3 產業元宇宙轉型布局5-4 台灣於元宇宙時代中扮演的角色及挑戰5-5 元宇宙之風險及社會衝擊5-6 元宇宙的倫理與法律之相關考量
書名 / | 超圖解元宇宙 |
---|---|
作者 / | 彭子威 唐聖凱 許軒 |
簡介 / | 超圖解元宇宙:聯合推薦石千泓RedPillLab成境科技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邱全成英業達元宇宙技術中心負責人徐凡台灣XR智能產業發展協會祕書長陳英姿AAMA創業者共創平台基金會執 |
出版社 /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4234009 |
ISBN10 / | |
EAN / | 9786264234009 |
誠品26碼 / | 2682927646004 |
頁數 / | 180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3*17*1.1 |
級別 / | N:無 |
提供維修 / | 無 |
自序 : 作者序─探索元宇宙奧祕的啟蒙之鑰
自2017 年伊始,元宇宙的概念歷經數載沉澱與演進,至2025 年已然蛻變為一種無所不在的數位體驗,其影響力並非曇花一現,而是以多元形式深植於當代生活肌理之中。從巨量資料的分析洞察到人工智慧的演繹推理,從數位分身的精確模擬乃至數位貨幣的流通應用,無不昭示著元宇宙理念的具體化與滲透。
本書旨在剖析元宇宙的深層架構,其核心不僅止於構建虛擬實境,更著重於在數位空間中建立人際互動與社會連結的樞紐。我們深信,元宇宙的本質在於其作為一個持續演進的社會性技術平台,能夠賦予使用者全新的溝通、協作與創造的可能性。
本書的撰寫初衷,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冀望能啟迪讀者的宏觀視野,特別是為新生代與社會大眾揭示元宇宙發展歷程中,所蘊藏的驚人潛力與當下的蓬勃態勢,進而洞見其未來所散發的璀璨光芒。透過系統性的圖文解說,本書將力求化繁為簡,使讀者得以清晰理解元宇宙的關鍵概念、技術基礎及其廣泛應用,為迎接這個嶄新的數位時代做好充分準備。我們期盼本書能成為引領讀者探索元宇宙奧祕的啟蒙之鑰,激發更深層次的思考與參與。
彭子威
作者序─多重宇宙的探索之旅
想像力一直是推動人類文明進展的核心驅動力。不同領域的人,以各自的語言實踐這份想像:物理學家以數學符號建構宇宙模型,小說家透過文字描繪世界的可能性,藝術家以圖像拓展感知的邊界,而電腦科學家則透過程式語言建構虛擬世界。
雖然媒介各異,這些想像卻往往指向同一個命題:我們是否正活在一個模擬宇宙(Simulated Universe) 之中?或者,我們正準備踏入一個完全由虛擬構成的現實?又或者,我們早已身處於一個多重宇宙(Multiverse) 的節點之中?
若要證明我們所處的世界是否真為一個模擬宇宙,仍需仰賴科學家長期地探索與實證;然而,隨著數十年來電腦科學與圖形運算的發展,小說家筆下那個由數位構成的元宇宙(Metaverse),已不再只是想像。不僅被改編為電影《一級玩家》(Ready Player One),也透過延展實境技術(Extended Reality, XR) 逐步在現實中落實—例如 Meta 所打造的虛擬社交平台 「地平線世界」(Horizon Worlds)正是代表之一。
在這樣的虛擬世界中, 透過裝置(Devices) 與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 的發展, 逐漸建構出一整套相互連結的平台(Platforms) 與生態系統(Ecosystems),人們將得以在其中生活、社交、娛樂、創作與交易,開啟一種全新的數位生活方式。
為了讓讀者能夠快速掌握元宇宙的基本概念,並建立完整的整體理解,我們三位作者結合了來自國內外產業界與學術界的第一手的實務經驗,撰寫了這本《超圖解元宇宙》。透過簡明扼要的說明與清晰直觀的圖解設計,我們希望為有興趣的開發者(Developers)、創作者(Creators) 與使用者(Users) 提供一條友善而快速的入門路徑。
這是一本面向未來的概論型入門書,適合年輕學子、好奇大眾,以及剛踏入相關領域的實作者閱讀。我們誠摯地希望,這本書能為你打開一扇理解及參與元宇宙的窗,並在這場數位文明的轉折點上,提供一份啟發與實質的幫助。
唐聖凱
作者序─讓我們一起,踏入虛實融合、充滿無限可能的元宇宙
從「元宇宙」一詞出現迄今,幾波的熱潮過去,已有人視它為虛幻的科技泡沫,也有人仍堅信它是驅動下一波數位浪潮的核心引擎。但對我而言,元宇宙既不是遙不可及、不切實際的幻想泡沫,也不是只有科技巨頭以及權貴人士方才能參與的特權。它是一種逐漸悄悄滲透你我日常的嶄新生活形態,也是一種延伸我們對原始「宇宙」認知的數位進化版。而且,它不是未來式,而是現在進行式。
當時撰寫這本《超圖解元宇宙》的初衷,就是希望用最簡單的方式,透過圖像與淺顯易懂的語言,帶領讀者認識這個既新卻又熟悉的世界(閱讀本書過後,你會發現元宇宙其實與我們原初的「宇宙」經驗,有著許多奇妙相似之處)。全書從基本定義、技術基礎,到生態系與應用場景,循序漸進地解析什麼是元宇宙。接續,再從使用者與創作者的雙重視角,帶領讀者探索如何參與、如何創作,甚至如何在元宇宙中開啟屬於自己的職涯與事業。最後,本書也討論了元宇宙的未來前景,涵蓋產業轉型、人才培育與社會挑戰等,嘗試勾勒出一幅清晰且具有前瞻性的元宇宙藍圖。
不論你是學生、創作者、教師、設計師、開發者,或只是單純對「元宇宙」感到好奇的讀者等,我都期盼你能在這本書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切入點。同時,我也希望這本書能為產官學界,乃至各方對未來有興趣、有準備的人才,帶來一些靈感與啟發。
如果你正在尋找一條通往元宇宙的道路,願這本書成為你手中的第一張入場券─為你打開這世界的門,去認識這個世界、參與這個世界,創造屬於你的元宇宙體驗,並從中成長與獲益。
許軒
內文 : Chapter2元宇宙的類別與應用
2-1 元宇宙分類的深入探索與解析
元宇宙(Metaverse) 作為一個持續演進的概念,目前尚無統一且明確的定義。不過,本節要再深化第一章內容,促使讀者對於元宇宙有更深刻的了解。元宇宙根據其特性與應用場景,可劃分為三大類別:鏡像世界、虛擬原生世界、虛實融合世界。這三種類別並非完全獨立,而是在某種程度上相互交織,共同建構整體元宇宙的豐富生態。這三個類別的基礎特徵涵蓋資料同步,如數位孿生(Digital Twin);形式構建,如3D 繪圖和3D 掃描;以及物理模擬,如Omniverse。
2-1-1 鏡像世界(Mirror World)
首先,鏡像世界(Mirror World),亦可視為一種數位化的真實世界。主要是將真實世界中的人事物予以數位化地複製至數位空間中,並以高度擬真的方式和即時資料傳輸與互動的方式,反應真實世界的各種要素。例如建築、地貌、人、物體、事件等。鏡像世界的目標是創建一個與真實世界高度一致的數位虛擬空間,使用者可以在其中體驗到與真實世界相似或甚至相同的互動與真實感。
鏡像世界的建構需要大量的資訊收集和處理,包括3D 建模、空間掃描、即時渲染、IoT、網路傳輸、高效率運算等技術。元宇宙可以透過各種感應與測量設備和IoT 技術,即時收集和分析真實世界的各種資料,並即時反應至鏡像世界中,形成一個動態更新的、即時的數位孿生。這種虛實融合的方式不僅能夠提高鏡像世界的真實性和互動性,還可以賦能真實世界的決策和管理。隨著科技快速演進,鏡像世界將以更高的精度和真實度,即時呈現真實世界,無論何時、何地、何種面貌。
2-1-2 虛擬原生世界(Virtual Native World)
虛擬原生世界(Virtual Native World) 又或稱為虛擬世界(Virtual World),指完全由數位、電腦構建出的虛擬空間。不以模擬真實世界為主軸,其主要目的係為滿足人類想像力、創造力,又或是突破真實世界物理限制之創意為主。在虛擬世界中,一切皆有可能,物理定律和真實世界的限制是可以被打破的,創作者可以盡情發揮創意、構建原本不存在的場景和故事情節。虛擬原生世界過往便常常在遊戲、社群平台和藝術創作等領域出現,如Minecraft、Roblox、Decentraland、Spatial 等,都是當今著名的以虛擬世界為主的元宇宙平台。這類世界注重互動性、社交性和娛樂性,為使用者提供一個探索和表達自我的空間。
2-1-3 虛實融合世界(Convergence of Physical & Virtual Worlds)
虛實融合世界是元宇宙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它可以透過AR、MR 等技術,將數位、虛擬資訊無縫地嵌入到真實環境中,創造出一種混合的體驗。在虛實融合世界中,數位、虛擬內容不僅限於虛擬與數位環境或限縮於電腦螢幕內。
其特點是形成一種全新的互動方式,使用者可以在真實空間中觀察並與虛擬人物互動,虛擬資訊也可以對真實環境進行擴展和強化,這種融合方式在對於原始受到許多物理限制的教育、工業、醫療等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反之,虛實融合世界中,也會有如在虛擬原生世界中,出現真實人事物的情況。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皆需無縫融合,以真正達到沉浸其中的體驗。因此,在虛實融合的過程中,「對齊」的概念顯得尤為重要,它確保虛擬內容能在適當的位置精確呈現,強化整體的互動體驗。
Chapter 3 元宇宙生態系
3-5 創作者經濟
創作者經濟(Creator Economy) 是元宇宙的重要特徵和加速元宇宙發展的驅動力之一,先前已在本書中多次提及和探討。創作者經濟是指圍繞數位內容創作、分享、擁有智慧財產權和變現等的經濟活動和商業模式。它強調個人創作者的價值,以及創作者與平台、社群之間的互利共生關係。在元宇宙時代,創作者經濟有望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和變革。
隨著深度感測和AI 技術的進步,空間運算也開始走向語義理解的階段。透過深度學習模型,電腦不僅可以感知環境的形狀,還能夠識別物體的類別、屬性和彼此間的關係。這使得XR 能夠對環境有更高層次的理解,提供更智慧、更情境化的服務。例如,對一個房間進行語義重構後,系統不僅知道房間的3D 結構,還能識別出桌子、沙發、電視等物件,並推斷這可能是一個客廳。這種空間語義理解能力,將為XR 應用開啟更多可能性。
在這樣的背景下,元宇宙中的創作者經濟也將受到深刻影響。以下幾個方面將是創作者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
3-5-1 中心化平台限制
Web 2.0 時期的內容創作和發布與行銷模式,主要由中心化的平台(如YouTube、Facebook、Instagram等)主導。平台掌控著內容的分發管道和商業化方式,創作者往往難以獲得足夠的收益分成和主導權。
3-5-2 Web 3.0 的新可能性
Web 3.0 理念的興起,為創作者經濟帶來新的可能性。去中心化的創作平台,如Mirror,允許創作者直接將其作品鑄造為NFT,並透過區塊鏈網路進行分發和交易。創作者可以決定作品的價格、版權條款、二次銷售分潤等,擁有更多的自主權和收益潛力。
3-5-3 元宇宙平台的創作場景
元宇宙平台為創作者提供更豐富的創作場景和互動方式。在Decentraland、Spatial 等虛擬世界中,創作者可以塑造自己的虛擬形象、設計場景和物品、舉辦活動、搭建社群空間。VRChat、Roblox等平台更是彙整大量UGC,創作者能夠發揮想像力,構建獨特的虛擬體驗。藝術家可以在虛擬美術館中展出數位藝術品,音樂人可以舉辦虛擬演唱會,設計師可以發布虛擬時尚新品與辦理時尚秀,建築師可以建造超乎真實物理限制的虛擬建築等。創作形式的拓展,也意味著創作者可以觸達更廣泛的受眾,發掘新的商業機會。
3-5-4 NFT 和虛擬資產流通
元宇宙中的創作者經濟,很大程度上將依賴於NFT 和數位/虛擬資產的流通。創作者可以將虛擬物品、場景、票券、會員資格等轉化為NFT,在OpenSea 等NFT 市場上進行銷售和交易。購買者不僅可以收藏和使用這些NFT,還可以在二級市場上轉售,而創作者也能從中獲得版稅收入。這種創作、銷售、收藏的生態循環,將激勵更多創作者投身元宇宙創作。NFT 還可能與DeFi(去中心化金融)協議結合,達成創作收益的質押、借貸等衍生應用,進一步拓寬創作者的商業想像空間。
3-5-5 社群經濟的推動力
社群將成為元宇宙創作者經濟的核心推動力。創作者可以圍繞作品和理念建立虛擬社群,粉絲可以透過持有NFT 獲得社群權益,如專屬體驗、決策投票、共創機會等。社群成員之間還可以基於共同的興趣愛好,開展虛擬活動、交流互動、協作創作等。隨著Web 3.0 社交協議(如Farcaster、Lens)的發展,創作者將能夠更自由地管理社群、組織DAO,以達到社群價值的共用與流動,這得以促進社群經濟與創作者經濟的更緊密結合。
3-5-6 品牌與創作者的協作
傳統品牌和創作者之間的協作,也將在元宇宙中找到新的發揮空間。品牌可以贊助和支援創作者,委託創作者為其設計虛擬物品、打造品牌陳列空間、策劃互動行銷活動等。創作者則可借助品牌的知名度和資源,觸及更廣泛的受眾,獲取更多的商業機會。這種品牌與創作者之間的互利共生關係,將推動元宇宙經濟的多元化發展。
3-5-7 創作工具與法規的完善
元宇宙創作者經濟的發展,還需要在創作工具、機制、法規等方面強化。這需要仰賴平台、創作者、社群、監管機構等多方共同努力,建立起良性的創作者經濟生態系統,使其更佳完善。這包括以下四點:
一、 易用、高效的創作工具,將降低創作者的進入門檻,釋放更多創造力。
二、公平、透明的收益分成機制,將激勵更多創作者投入創作。
三、明確的知識產權保護和交易規則,將維護創作者的合法權益。
四、適當的內容審核和社群管理機制,將保障健康、有序的創作生態。
總而言之,元宇宙為創作者經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去中心化的創作平台、NFT 和虛擬/數位資產的流通、社群經濟的崛起、虛擬創作場景的拓展,都將賦能創作者,重塑創作、分銷、變現的模式。創作者將擁有更多的自主權、收益潛力和創作空間,同時也需要適應新的技術環境、商業規則和社群生態。
元宇宙創作者經濟的繁榮發展,將匯聚大量富有創造力和想像力的創作者,為虛擬世界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與多樣性。這不僅將釋放個體創作價值,也將為數位經濟發展提供新的驅動力,開創數位文化創意產業的嶄新局面。隨著技術、機制、規則等方面的日益完善,創作者經濟將成為元宇宙世界的重要支柱,創作者也將成為元宇宙時代的重要角色與工作形態之一。
最佳賣點 : 對最新科技潮流「元宇宙」進行圖解式的全盤梳理。
元宇宙仍為一快速發展中的領域,將會深刻影響未來的產業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