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之鑽石龍: 新加坡 | 誠品線上

亞洲之鑽石龍: 新加坡

作者 許文志/ 賴錦全/ 張李曉娟/ 李昭華
出版社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亞洲之鑽石龍: 新加坡:布局新南向政策的下一個十年新加坡超解析,掌握經營戰略⊙從教育國際化與雙語教育推動,認識新加坡民情。⊙切入人力資源布局及資源運用、技術移民政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布局新南向政策的下一個十年 新加坡超解析,掌握經營戰略 ⊙從教育國際化與雙語教育推動,認識新加坡民情。 ⊙切入人力資源布局及資源運用、技術移民政策及外傭制度、水資源開發策略等不同觀點,透析新加坡近期經貿發展概況。 ⊙新加坡為多元種族、文化及語言的國家,如何進行教育國際化?雙語教育策略推行成效為何?新加坡的人力布局、外傭制度及技術移民對勞動市場有何影響?近年經濟學人智庫(EIU)調查,新加坡為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與蘇黎世並列榜首,其經濟現況如何?未來又將如何發展? 全球供應鏈重整,東協及南亞等新興市場國家迅速崛起,加上區域經貿整合趨勢,我國提出「新南向政策推動計畫」,改變過去以單向在東協及南亞國家成立生產基地為代工廠的政策作法,擴大與東協、南亞及紐、澳等國進行包括人才、資金、技術、文化、教育等的互動交流,創造互利共贏的新合作模式,逐步達成建立「經濟共同體意識」的目標,同時打造臺灣經濟發展的新模式,重新定位我國在亞洲發展的重要角色。 新加坡國境綠化程度高,有享譽國際之「花園城市」美稱,其位居東南亞中央,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航運要衝,是通往亞洲太平洋各地航程時間最短、距離最近的轉運港。新加坡國土面積極小,且為沒有天然資源的島國,生存基礎脆弱;但憑藉其良好的地理位置,配合國家政策實施雙語教育、轉型高科技與高產值產業、推動技術移民等,成功匯集各國的人才、資金、資訊和技術流,創造優越的創業與就業環境,成為全球高收入國家之一。本書從教育文化到人力資源布局、外傭制度等不同觀點切入,解析新加坡近期經貿發展的概況,期使對於企業經營者未來擬定經營戰略,能有所助益。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許文志學歷:日本明治大學經濟學博士現職: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首席經濟顧問經歷:環球科技大學創辦人、環球科技大學中小企業經營策略管理研究所講座教授⊙賴錦全學歷:美國路易斯威爾大學課程與教學博士現職: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兼任副教授、雲林縣政府雙語政策推動小組諮詢委員、雲林縣政府中英雙語翻譯特聘專員經歷:環球科技大學國際暨兩岸事務處國際長、環球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副教授兼系主任、財團法人斗六基督教浸信會董事長、財團法人斗六基督教浸信會附設雲林縣私立真光幼兒園董事長⊙張李曉娟學歷:日本廣島大學法律學博士現職: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委託計畫兼任教師經歷:環球科技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環球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副教授兼主任/所長、國立嘉義大學企業管理系暨碩士班兼任副教授⊙李昭華學歷: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管理博士、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新聞與大眾傳播碩士現職: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副教授經歷:環球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副教授、環球科技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所長、環球科技大學創意公共傳播設計系系主任、虎尾神農廣播電台記者兼專題報導製作人、美國明尼蘇達州 Asian Pages Staff Writer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第一章 新加坡國際暨雙語教育前言第一節 新加坡國際教育實施概況第二節 新加坡雙語教育緣起及使用族群第三節 新加坡雙語教育實施策略參考文獻第二章 新加坡經濟發展與人力資源布局前言第一節 新加坡經濟概況第二節 新加坡人力資源布局第三節 新加坡未來經濟展望參考文獻第三章 新加坡人才競爭力與人才政策的借鏡前言第一節 新加坡人才競爭力概況第二節 新加坡技術移民以及人才引進政策第三節 探討新加坡外傭制度參考文獻第四章 新加坡經濟發展與未來展望前言第一節 新加坡發展經濟的防疫(COVID-19)措施第二節 新加坡的經濟現況第三節 新加坡為發展經濟開發水資源策略第四節 新加坡經濟發展的未來展望參考文獻

商品規格

書名 / 亞洲之鑽石龍: 新加坡
作者 / 許文志 賴錦全 張李曉娟 李昭華
簡介 / 亞洲之鑽石龍: 新加坡:布局新南向政策的下一個十年新加坡超解析,掌握經營戰略⊙從教育國際化與雙語教育推動,認識新加坡民情。⊙切入人力資源布局及資源運用、技術移民政
出版社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3938298
ISBN10 /
EAN / 9786263938298
誠品26碼 / 2682697613008
頁數 / 132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17*0.66
級別 / N:無
重量(g) / 260
提供維修 /

試閱文字

自序 : 新加坡共和國(Republic of Singapore)位處東南亞的島國(城邦國),其地理位置處位於中南半島最南端,扼守著麻六甲海峽(Malacca Strait)的最南端出口,北面與馬來西亞(Malaysia)以柔佛海峽(Straits of Johor)相隔,南面與印度尼西亞(Indonesia)以新加坡海峽(Singapore Strait)相隔,並且以新柔長堤(Johor-Singapore Causeway)與第二通道兩座橋梁相連於新馬兩岸之間。控制太平洋與印度洋的通道,為世界上最大港口和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城市基礎設施亦名列世界前茅。新加坡由新加坡島等63個島嶼組合而成為一個島國,總面積約為728平方公里,其國境具有極高的綠化程度,因而有享譽國際之「花園城市」美稱。
  新加坡是多元文化社會的典範,由不同種族群體組成,以馬來人、華人和印度人為三大群體,截至2023年6月,新加坡總人口約為592萬人,常住居留人口為415萬人(總人口數包括新加坡居民和非居民,常住居留人口包括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其中常住居留人口民族組成保持穩定。常住居留人口華人占74.0%,馬來人占13.5%,印度人占9%,其他族人占3.4%(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Singapore, 2024)。
  本書分為四個章節,每個章節探討不同主題:第一章分析新加坡國際暨雙語教育(賴錦全博士),內容包括新加坡國際教育實施概況、新加坡雙語教育緣起及使用族群、新加坡雙語教育實施策略。第二章探討新加坡經濟發展與人力資源布局(張李曉娟博士),內容包括新加坡經濟概況、新加坡人力資源運用及新加坡未來經濟展望。第三章剖析新加坡人才競爭力與人才政策的借鏡(李昭華博士),內容包括新加坡人才競爭力概況、新加坡技術移民以及人才引進政策及探討新加坡外傭制度。第四章闡述新加坡經濟發展與未來展望(許文志博士),內容包括新加坡發展經濟的防疫(COVID-19)措施、新加坡的經濟現況、新加坡為發展經濟開發水資源策略及新加坡經濟發展的未來展望。透過上述章節論述,將全方位呈現相關主題,讓讀者對新加坡有更深刻的理解與認識。
  此書具有重要的價值。首先,有助於讀者及語言相關工作教育者,對於新加坡在其教育體制上,落實教育國際化,並藉由展現其有效的語言政策推動,提升國人及國家整體競爭力的多面向理解。其次,讓讀者深入了解新加坡經濟特色,新加坡政府如何讓國家從轉口港變成製造及工業化的中心並創造工作機會吸引外來投資,擘劃新加坡的未來,朝向金融中心、航空及海運國際中心發展。再者,讓讀者進一步了解新加坡關鍵人才政策、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持續推出具有吸引力的稅收優惠政策、外傭制度及技術移民,以促進讀者來日與新加坡之間的商務交流。
  最後,本書展望新加坡未來的經濟發展,透過回顧COVID-19防疫期間,政府進行的經濟發展措施,及後疫情時代,新加坡中央銀行放鬆融資政策,全力支持防疫回復建築業的景氣等,政府發揮了財政總動員的力量,使新加坡位處地理位置為其經濟發展優越條件,促進經濟繁榮;又是亞洲地域金融中心,新加坡扮演核心價值的任務。透過對新加坡經濟面的介紹及分析,期讓讀者能掌握經營戰略先機,對將來無論個人或機構與新加坡交流,皆能如魚得水,旗開得勝。
主編 賴錦全

試閱文字

內文 : 前言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種族、多元文化、多元語言的國家,由不同族群組成,包括華人、馬來人、印度人及歐亞人。新加坡以其多元文化和宗教包容性為特點,致力於建立一個多元種族共存的社會。而其人民識字能力與家庭使用語言,在多元族裔使用之多元語種,產生社會、經濟及多元文化之國際化發展的重要關鍵因素。然而,語言與文化之相輔相成為不可分割之共同體,這使得教育國際化之過程中,全球共通性語言落實在各國之雙語教育更顯其重要性。新加坡開國總理李光耀曾指出:「英語使我們能直接吸收西方工業知識和技術。沒有對使用英語的堅持,新加坡就不能使她的經濟找到新的基礎,也就不會具有今天所擁有的國際和地區經濟中心的地位。英語是新加坡四種官方語言之一,是一種世界語言,也是廣泛傳播的優勢語言。新加坡人堅信學習和掌握英語能使自己順利地直接吸收西方豐富的資訊,學習和掌握先進的科技知識和管理經驗,迅速提高新加坡國際化的進程。」(徐穎,2003;王威,2006)。
  本章節就新加坡國際教育實施情形及雙語教育緣起和發展與語言使用族群結構,以及雙語教育實施策略等議題,匯集各專家學者之研究論點及寶貴意見,提供予讀者及相關教育工作者參酌。

第一節 新加坡國際教育實施概況
壹、國際教育意涵
  國際教育(International Education)意指一種動態概念(Dynamic Concept),涉及跨政治和文化邊界的人,心智或思想的旅程或活動。全球化(Globalization)現象促進了它的發展,全球化現象日益消除了地理對經濟、社會和文化安排的限制。該概念涉及廣泛的學習,例如正規教育(Formal Education)和非正規學習(Informal Learning),包括培訓、交流專案和跨文化交流等,它還可能涉及學術前景的重新定位,例如以追求「世界視野」(Worldmindedness)為目標,以使學校或其學術重點被視為國際性的(International)。例如,全美州立大學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ate Universities)規定採用反映國際、社會、政治、文化和經濟對話的「適當教育」(Proper Education)。國際教育工作者負責設計、管理和促進計畫和活動,幫助參與者適當、有效和合乎道德與不同文化的人和思想進行互動(Moran Hansen, 2002; King, Marginson, Naidoo, 2011; Wiseman, 2018; Tan, 2015; Punteney, 2019)。
依據邱玉蟾(2012)於全球化時代國際教育中的意識形態中提出,國際教育的意識形態包含複雜、隱性以及能動的元素,對其進行觀察和理解尤為困難。在全球化時代,國際教育已成為各國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然而,多數教育工作者對於這一領域的意識形態缺乏概念和實務經驗。經由其批判的角度解讀國際教育相關論述和研究,歸納出四種主要的意識形態,包括民族主義、國際主義、全球主義和世界主義。其中對於從事教育國際化活動是國際教育學習者達成學習目標的歷經過程,而國際主義(Internationalism)的意識形態「促進世界秩序及和平福祉」方是實施國際教育的背後目的。學生從「學習起點」到「學習目標」(提升國際素養及發展國際態度),透過各式教育國際化活動的設計來促成。從「國際主義意識形態」觀點出發,進行教育國際化,以期達到「提升國際素養與發展國際態度」,相對於單純為達到「提升國際素養與發展國際態度」目標而進行的教育國際化是有所區別的,可見教育國際化的學習歷程從設計到實施以致目標達成皆是極其關鍵,教育國際化與國際教育之關係如圖1 所示。
  邱玉蟾提出教育國際化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活動,並依上述四種意識形態在全球化過程中展現不同的發展趨勢,形成了「國際教育意識形態座標架構」(如圖2),提供教育工作者一個理解、觀察和分析國際教育意識形態的工具。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布局新南向政策的下一個十年
新加坡超解析,掌握經營戰略

⊙從教育國際化與雙語教育推動,認識新加坡民情。
⊙切入人力資源布局及資源運用、技術移民政策及外傭制度、水資源開發策略等不同觀點,透析新加坡近期經貿發展概況。
⊙新加坡為多元種族、文化及語言的國家,如何進行教育國際化?雙語教育策略推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