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地臺灣的經濟與產業發展之再思考
作者 | 三澤真美惠 |
---|---|
出版社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殖民地臺灣的經濟與產業發展之再思考:國立臺北大學歷史系、日本霞山會共同出版歷史研究是以時間為主軸,地理研究是以空間為場域,若將兩者結合,以歷史的向度來詮釋解析這 |
作者 | 三澤真美惠 |
---|---|
出版社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殖民地臺灣的經濟與產業發展之再思考:國立臺北大學歷史系、日本霞山會共同出版歷史研究是以時間為主軸,地理研究是以空間為場域,若將兩者結合,以歷史的向度來詮釋解析這 |
內容簡介 國立臺北大學歷史系、日本霞山會共同出版 歷史研究是以時間為主軸,地理研究是以空間為場域,若將兩者結合,以歷史的向度來詮釋解析這個空間,即以歷史為主軸來研究東亞,其廣度與深度將會擴大許多。 研究「東亞」並不是一個新的課題,但如果把臺、日、韓,再加上中國沿海地區等地域做「近代史」的研究,或許需要有不同的歷史觀與視野,也有別於傳統把東亞界定在後進發展地域的角度研究。這也是「近現代東亞研究論叢」的系列發端。 本書共兩大篇,共八章,分別由硬體建設,如無線電報系統、鐵道、軌道;軟體經營,如漁業調查、臺灣紅酒、電影、文化資產活化等面向,探討日治時期至現代臺灣的相關產業或技術。隨著日本殖民政策的演變、臺灣整體經濟、產業的發展,以及東亞局勢的變化等環境催化,其技術條件、產業知識、經營策略,如何因應不同的時勢進行調整,遇到何種困難以及解決之道。 台灣史,從荷西時期、清領、日治以迄戰後,都充滿著多族群、多元文化的特質,以及相當濃厚的國際原素。台灣、日本、韓國、中國同為東亞的重要成員,未來必定要面對許多共同課題,需共同研討,進而合作尋求解決之道。 歷史是現代社會的借鏡,讓我們從歷史溫故知新。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文明基首爾大學東洋史學科博士、國民大學韓國歷史學科敎授代表作:〈臺灣、朝鮮總督府專賣政策比較〉、〈日據時期朝鮮與臺灣地區公醫制度比較硏究〉陳德智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臺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代表作:〈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從沿岸到遠洋漁業調查試驗之研究(1909-1922)〉、“The Flows and Networks of Fishing Technocrats of Colonial Taiwan in Global History (1895-1912)”林佩欣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臺北大學海山學研究中心研究員代表作:《臺灣總督府統計調查事業之研究》、《支配と統計:臺湾の統計システム(1945~1967)・総督府から国民党へ》曾立維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臺北市立健康國小教師代表作:《千里猶咫尺:日治時期臺灣的電報與電話通訊》、〈日治時期臺灣電話申請制度之變遷〉蔡龍保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臺北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代表作:《推動時代的巨輪:日治中期的臺灣國有鐵路(1910-1936)》、《殖民統治之基礎工程-日治時期臺灣道路事業之研究1895-1945》林采成東京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博士、立教大學經濟學部教授代表作:《華北交通の日中戦争史》、《東アジアのなかの満鉄》三澤真美惠東京大學大學院總合文化研究科地域文化研究專攻博士(學術)、日本大學文理學部中國語中國文化學科教授代表作:《在「帝國」與「祖國」的夾縫間──日治時期臺灣電影人的交涉和跨境》(合著)、《植民地期臺灣の映畫──發見されたプロパガンダ・フィルムの研究》王淳熙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博士、臺北大學民俗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副教授代表作:“Cultural Landscape in Taiwan: The Principles Underpinning the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Plan of Tainan Park”、《文化景觀保存維護專論》
產品目錄 目次校長序/李承嘉寫在前面/阿部純一論叢緣起/何淑宜主編序/蔡龍保經濟政策的形成及其展開文明基 〈為何沒有《帝國主義下の朝鮮》?—矢內原忠雄的殖民政策研究以及臺灣與朝鮮〉陳德智 〈帝國 殖民地的海洋—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從沿岸到遠洋漁業調查試驗之研究(1909-1922)〉 林佩欣 〈從臺島之酒到帝國之酒:日治時期樹林酒工場的紅酒改良與行銷〉基礎工程的建構與經營曾立維 〈有線到無線—對外無線電報系統在臺灣的建立與發展(1928-1949)〉蔡龍保 〈由森林鐵路到觀光鐵路—日治時期阿里山鐵路經營策略之轉變(1896-1945)〉林采成 〈臺中輕鐵(株)的經營分析—軌道‧鐵道‧汽車〉戰前到戰後的連續性與再利用三澤真美惠 〈由白克和林摶秋的足跡試論戰後臺灣電影的「雙重連續性」〉 王淳熙 〈臺灣日治時期建築文化資產活化再利用的檢視—以日式宿舍為初探對象〉關鍵字索引
書名 / | 殖民地臺灣的經濟與產業發展之再思考 |
---|---|
作者 / | 三澤真美惠 |
簡介 / | 殖民地臺灣的經濟與產業發展之再思考:國立臺北大學歷史系、日本霞山會共同出版歷史研究是以時間為主軸,地理研究是以空間為場域,若將兩者結合,以歷史的向度來詮釋解析這 |
出版社 /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3668386 |
ISBN10 / | |
EAN / | 9786263668386 |
誠品26碼 / | 2682582734009 |
頁數 / | 320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3*17*1.6 |
級別 / | N:無 |
重量(g) / | 550 |
提供維修 / | 無 |
最佳賣點 : 本書共兩大篇,共八章,分別由硬體建設,如無線電報系統、鐵道、軌道;軟體經營,如漁業調查、臺灣紅酒、電影、文化資產活化等面向,探討日治時期至現代臺灣的相關產業或技術。隨著日本殖民政策的演變、臺灣整體經濟、產業的發展,以及東亞局勢的變化等環境催化,其技術條件、產業知識、經營策略,如何因應不同的時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