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原來這麼有趣: 顛覆傳統教學的18堂哲學課
作者 | 王芳; 李萍/ 審定 |
---|---|
出版社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哲學原來這麼有趣: 顛覆傳統教學的18堂哲學課:蘇格拉底、叔本華、尼采等18位大師親自開課了!像看故事一樣讀懂哲學,不用再背誦最平易近人的哲學課,生活絕對用得上!我們 |
作者 | 王芳; 李萍/ 審定 |
---|---|
出版社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哲學原來這麼有趣: 顛覆傳統教學的18堂哲學課:蘇格拉底、叔本華、尼采等18位大師親自開課了!像看故事一樣讀懂哲學,不用再背誦最平易近人的哲學課,生活絕對用得上!我們 |
內容簡介 蘇格拉底、叔本華、尼采等18位大師親自開課了! 像看故事一樣讀懂哲學,不用再背誦 最平易近人的哲學課,生活絕對用得上! 我們為什麼要工作? 什麼樣的生活最接近真實的快樂? 「戀愛然後結婚」是絕對的真理嗎? 神仙級講師陣容,歡迎一探究竟! 圖解知識:圖解式解構哲學難題,生動有趣的插畫再現哲學場景。 經典推薦:每堂課結束,哲學大師推薦重要哲學經典書,可拓展知識,加深課程理解。 大師講堂:以新穎、有趣的方式講述世界哲學史上18位重要哲學家及其作品的故事,讓我們在輕鬆幽默的氛圍中感受大師的魅力。哲學是一種用心來思考、用心去感受世界的智慧,幫助我們解答生活的困惑、解析社會的矛盾。 【像看故事一樣讀懂哲學觀念】 這是一本介紹哲學大師及其思想精華的書。 18堂神祕課程,每堂課都有一位著名哲學大師講授一個重要哲學主題。在上課過程中,經由同學與大師們各種互動和交流,讓人彷彿身歷其境。雖然,那些大師們是帶著「任務」前來授課的,但他們可不是如此「聽話」,時不時就會不小心爆料自己的趣聞、祕密。如果喜歡這方面的故事,千萬別錯過! 包含18個哲學密切相關話題—自己、理念、理性、真理、與生俱來、生死、悲劇、自由、生活、人生、經驗、懷疑、正義、他人與自我、真相、笑、絕望、異化。 學習哲學就要與一流學者、哲學大師對話,不是記住他們說了什麼,而是努力領會他們為什麼這麼說,自己還能從什麼方面去補充它或推翻它。哲學的學習不是孤獨者的漫步,而是一場智力較量,是在不斷面對大師的目光中成長。—李萍(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王芳畢業於中國江蘇省常州師範大學哲學系,現為中學教師。在長期教學實踐中,用模擬課堂式的方法,有系統地介紹中外哲學人物,頗受學生認可。審核者李萍湖南衡陽人,現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班導師。主要從事社會倫理、企業倫理、中日倫理思想比較等方向的研究。出版過個人專著五部,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
產品目錄 第一堂課 蘇格拉底老師主講「自己」哲學是什麼蘇格拉底之前的哲學有什麼你幸福嗎認識你自己第二堂課 柏拉圖老師主講「理念」「戀愛—結婚」是絕對的真理嗎婚姻是永恆不變的嗎是否存在不朽的靈魂理想國—哲學之國第三堂課 康德老師主講「理性」不要問知道什麼,而要問能知道什麼時間和空間於人類而言是什麼因果律是自然的法則嗎什麼決定是與非、對與錯第四堂課 黑格爾老師主講「真理」實體即主體世間真的沒有永恆真理嗎哲學唯一能掌握的就是歷史絕對精神應該朝著什麼方向發展第五堂課 亞里斯多德老師主講「與生俱來」我們腦海中的概念是天生的嗎現實世界裡的實體是怎樣構成的存在的存在是何原因人如何活得快樂第六堂課 海德格老師主講「生死」人為什麼活著生與死正是一枚錢幣的兩面真正意識到時間才會更加珍惜生命如何正確地面對死亡第七堂課 叔本華老師主講「悲劇」世界是痛苦的還是快樂的為什麼世界是痛苦的是什麼導致悲劇的發生第八堂課 沙特老師主講「自由」你怎樣選擇,你就怎樣生活我的存在決定它們的存在有選擇的「存在」,有選擇的責任何為「愛」第九堂課 漢娜.鄂蘭老師主講「生活」政治和社會不能混為一談我們為什麼要工作「勞動」與「工作」有什麼區別平衡工作與生活第十堂課 尼采老師主講「人生」上帝被我殺死了,你們還在信仰什麼人生的意義到底在哪裡追求更強的意志才能活下去第十一堂課 洛克老師主講「經驗」我們頭腦中的概念從何而來感官的經驗能否信賴為什麼我們容易產生怠惰情緒第十二堂課 笛卡兒老師主講「懷疑」為了打好地基,就要先懷疑存在完美的實體嗎人與動物的區別在哪裡第十三堂課 羅爾斯老師主講「正義」正確用什麼來衡量我們如何達成共識倫理和法律誰更重要怎樣才能存在絕對的公平正義第十四堂課 列維納斯老師主講「他人與自我」「他人」究竟是什麼「比較」是一件累人累己的事他人就是我們的責任第十五堂課 胡塞爾老師主講「真相」一個命題如何成為真命題如何看清事實真相為什麼我們看同一事物會有不同的認識不同的心境導致不同的「真相」第十六堂課 柏格森老師主講「笑」我們為何哈哈大笑滑稽從何而來滑稽是如何表現的第十七堂課 齊克果老師主講「絕望」無名書自我存在於痛苦和絕望中無意識的絕望女人式的絕望男人式的絕望第十八堂課 費爾巴哈老師主講「異化」是人創造了神還是神創造了人人類如何造神人的本質究竟是什麼被異化的「愛」
書名 / | 哲學原來這麼有趣: 顛覆傳統教學的18堂哲學課 |
---|---|
作者 / | 王芳; 李萍 審定 |
簡介 / | 哲學原來這麼有趣: 顛覆傳統教學的18堂哲學課:蘇格拉底、叔本華、尼采等18位大師親自開課了!像看故事一樣讀懂哲學,不用再背誦最平易近人的哲學課,生活絕對用得上!我們 |
出版社 /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3664180 |
ISBN10 / | |
EAN / | 9786263664180 |
誠品26碼 / | 2682433398008 |
頁數 / | 232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3*17*1.1 |
級別 / | N:無 |
提供維修 / | 無 |
推薦序 : 【哲學大眾化的努力與嘗試】
1983年高考填志願時,我選擇了哲學專業。這個對許多人來說很冷僻的專業之所以讓我動心,完全緣於高中政治課老師的啟蒙。他是一位返城知青(編註:中國文化大革命參與上山下鄉運動的青年於文革結束後,透過抗爭要求返回城市繼續學業或工作),也是恢復高考後的第一屆大學生。他經常在課堂上飽含深情地講到思考的意義,講到哲學的價值。我似懂非懂,出於對他的敬仰,報考了哲學專業,雖然當時對大學裡的哲學專業究竟學什麼,畢業後又能幹什麼完全一無所知。
至今,我以哲學為業已經近三十年。我不僅不後悔當年並不「實際」的選擇,反而非常感謝哲學學習帶給我的一切。我對哲學學習的深刻體會是:學習哲學就要與一流學者、哲學大師對話,不是記住他們說了什麼,而是努力領會他們為什麼這麼說,我還能從什麼方面去補充它或推翻它。哲學的學習不是孤獨者的漫步,而是一場智力較量,是在不斷面對大師的目光中成長。
時下速食文化盛行,越來越多的人難以靜下一天,或者哪怕半天時間,默默閱讀和思考只與知識、真理相關,卻無關乎「成功」的哲學專業書。我相信,一本名著流傳千百年,總有它難以抵擋的魅力,一旦深入它,你就一定會被它深深打動。但可惜,而今無數的人止步於「哲學」二字,一看是哲學書,翻動的念頭頓時無影無蹤,哲學正在遠離大眾的常識生活世界。
中國化學工業出版社推出的《哲學原來這麼有趣—顛覆傳統教學的18堂哲學課》一書是一本全新的嘗試之作。它選取哲學史(嚴格來說主要是西方哲學史)上的18個人物,對他們的核心觀念做了生動的詮釋,配以圖片、表格,用形象化的表達形式簡化了深奧的學術概念,真正做到了深入淺出。這極大改變了哲學著作一貫的「刻板印象」,放下身段,拉近距離,與民眾親密接觸。
就我內心而言,對這樣的嘗試還是半信半疑的,理念的內容被如此具象化,它的「真諦」被揭示的可能性就大打折扣。在哲學的普及化和哲學的抽象化之間、在哲學的應用性和哲學的純粹性之間是否存在第三條道路?無數的前人曾經做過各種努力,本書及其作者也屬於這樣的可貴努力之一。讓我們拭目以待,未來日子裡讀者諸君的口碑將告訴我們勝算有幾許。
李萍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
自序 : 親愛的讀者朋友,當你拿起這本《哲學原來這麼有趣:顛覆傳統教學的18堂哲學課》的時候,我猜想,你一定也是一位對哲學比較感興趣的人。同時,我也會對你表示崇敬,因為,哲學一向被人們理解為深奧的學問,而想要弄懂哲學的人都不是一般人。所以,為了我們都非「常人」的默契,首先我要感謝你拿起了這本書。
哲學的確深奧,但深奧並不代表難懂。曾經我也以為哲學不是一般人能夠碰觸的,但接觸之後,我還是被它吸引,因為它充滿了神祕色彩和智慧光芒。如果說科學代表的是嚴謹,那麼哲學更多表現為一種智慧。它是一種用心來思考的智慧,一種用心去感受世界的智慧。許多人喜歡哲學,正是喜歡它的這種智慧,我也喜歡這種感覺,同時陶醉於追求這種智慧的過程。
我是一個喜歡分享的人,所以,我希望能夠把我對哲學智慧的思考分享給大家,而且多年來,我也一直在努力尋找一種最佳的方式來實現分享,於是,這本有趣的哲學智慧書便誕生了。
在這本書中,為了能夠讓讀者們更親密地接觸到哲學的美妙,我以一種虛擬的方式將不同時代的偉大哲學大師聚集到了哲學的課堂上,並以平淡易懂的語言講述他們的智慧遺產。在課堂的巧妙互動中,將那些哲學原理和當今的社會現實聯繫起來,即使是平時很少接觸哲學的讀者,也一定能夠輕鬆地讀懂其中的道理。
在這18堂神祕的哲學課堂裡,幾乎囊括了我們生活、工作、溝通中的各種問題,人生的意義、幸福的嚮往、愛情和婚姻的煩惱、工作的倦怠、對自由的渴望、對正義的追求、對愛的執著⋯⋯這本書幫助我們解答生活的困惑,解析社會的矛盾。不過,在此我想提醒每一位讀者,雖然哲學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但哲學並不是「非此即彼」的絕對答案,可能對同一個哲學觀點,不同的哲學大師會有不同的解讀,甚至是相互批評的對立觀點,但這絲毫不會影響我們的思考,因為哲學就是在不斷的打磨中才更加精緻。沒有了爭議就沒有了思考,哲學就無所謂智慧了。因此,在閱讀此書的過程中,不要一味地接受,而要積極地去思考,盡量把自己融入到哲學課堂之中,並跟隨家明、小米一起提問與思考,如此一來,我所期望的作為哲學啟蒙書的目的就達到了。
另外,本書還專門針對哲學原理設計了幽默、有趣的插畫,不僅提高了本書的趣味性,而且還能帶來不一樣的哲學體驗。漫畫銜接文字,文字裝扮人物,讓我們體會一次前無古人的授課方式吧。
當然,如果你在閱讀此書之後還想瞭解更多相關的哲學知識,可以直接參考每位哲學大師推薦的相關哲學著作,雖然它不一定能夠幫你找到想要的答案,但是至少能給你帶來不一樣的體驗和認識,讓你不再迷茫和困惑。既然如此,你還等什麼?趕緊去和18位哲學大師展開一段神祕的邂逅吧!
內文 : 【你幸福嗎】
蘇格拉底老師繼續說下去:「現在,我想問各位一個問題。你幸福嗎?」臺下頓時陷入了一片安靜。
「幸福」的確是個很難界定的事情,林夏也思考起來:「我幸福嗎?算是幸福吧。父母健在,身體還算健碩;有一個疼愛、理解、包容自己的男朋友,兩人相戀多年,感情穩定;工作也有所成績,深受上級賞識,算是事業有成吧。想來想去,似乎一切都無可挑剔。但是,這是幸福嗎?我還是有很多煩惱,工作的煩惱、與人相處的煩惱⋯⋯」
蘇格拉底老師環視了四周,看到家明同學似乎有些傷感,於是就請他來說說這個問題。這次,能言善道的家明同學居然有些緊張和結巴:「我⋯⋯我覺得,自己不配擁有幸福,我不是一個好人。」
大家沒想到看起來有些狂妄自大的家明同學居然也有傷感的一面,會說出這樣的話。林夏也驚住了:「我是一個好人嗎?」
「哈哈,年輕人,你能領悟到這一點很難得呀!不要太過消極,幸福不是來自於他人,而是在於你自己。不知道在座的其他人是否幸福,我不知道你們的心裡是如何衡量幸福的,但是,據我所知,很多人把『幸福』與物質條件的滿足畫上等號,不是有句流行語說『寧願坐在寶馬車裡哭,也不願意坐在自行車後座上笑』嗎?也許你問那些追求物質的人『你快樂嗎?』他們會很輕易地回答『快樂』,但是他們對『你幸福嗎?』這個問題卻很難回答。」
「我曾走訪過很多富人,他們給我的答案都是『不幸福』。所以,我想幸福不僅僅是快樂,而應該是一種至善。那些物質上的滿足只能帶來一時的快樂,而心靈上擠壓著憂慮和煩惱的人是不會真正快樂起來的,那根本不算是幸福,真正幸福或者消除憂慮的最佳方法應該是行善。」
「『知善者才能行善』。『行善』必然要瞭解什麼是『善』,也就是什麼才是對的,而我一貫用我的『良心』來判斷什麼是對的。因為,我認為社會之中並不存在辨別是非對錯的標準,真正辨別是非的能力存在於人的理性中,違背理性就會令自己不快樂。於是,那些明白這一道理的人就會為了快樂而遵照自己的理性行事,必然不會去行惡。因此,明白是非對錯並懂得行善的人才是快樂的。如果一個人做些自己知道是不對的事情,比如誣陷、欺騙、傷害他人,他是不會快樂的,更不會幸福。」
「當然,犯錯的人並不一定都是不幸福的人。我們之所以犯錯是因為我們還沒有明白什麼是對的,所以才需要不斷地學習,學習對的、學習不犯錯,也等於學習如何幸福,這才是最有意義的幸福,否則生活何來動力?」
(李萍老師知識補充站:與短暫的快樂不同,幸福的產生來自於人們長久而崇高的信念與行動。雖然物質條件是必不可少的,但它絕非最主要的。例如中國古代的文人雖然窮困,但是他們能夠「安貧樂道」,同樣可以幸福,可以「悠然見南山」。幸福與內心相連,只有上進、行善、不苛求,擁有正當的理想並為之奮鬥,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
最佳賣點 : 蘇格拉底、叔本華、尼采等18位大師親自開課了!
像看故事一樣讀懂哲學,不用再背誦
最平易近人的哲學課,生活絕對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