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系統概論
作者 | 陳啓中 |
---|---|
出版社 | 詹氏書局 |
商品描述 | 結構系統概論:本書內容共分十章,第一章結構系統緒論、第二章作用於建築物之荷重、第三章結構材料之性質、第四章基本應力、第五章纜索及拱系統、第六章桁架系統、第七章樑 |
作者 | 陳啓中 |
---|---|
出版社 | 詹氏書局 |
商品描述 | 結構系統概論:本書內容共分十章,第一章結構系統緒論、第二章作用於建築物之荷重、第三章結構材料之性質、第四章基本應力、第五章纜索及拱系統、第六章桁架系統、第七章樑 |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共分十章,第一章結構系統緒論、第二章作用於建築物之荷重、第三章結構材料之性質、第四章基本應力、第五章纜索及拱系統、第六章桁架系統、第七章樑及構架系統、第八章格子樑、平板及褶板系統、第九章膜及薄殼系統、第十章高樓結構系統。 本書(二版)的內容與前版(初版)完全相同,未有任何篇幅更新。
產品目錄 第一章 結構系統緒論1.1 結構系統目的1.2 結構系統的要求1.2.1 機能的要求1.2.2 安全性的要求1.2.3 材料強度的要求1.2.4 經濟性的要求1.2.5 美學上的要求1.3 結構分析設計步驟1.4 結構設計方法1.4.1 工作應力法1.4.2 強度設計法1.5 結構系統之分類1.5.1 依使用材料不同而分類1.5.2 依力量傳遞不同而分類1.5.3 高樓耐震系統之分類1.5.4 依構築方式不同而分類第一章習題第二章 作用於建築物之荷重2.1 荷重分類2.2 靜載重2.2.1 材料重量2.2.2 屋面重量2.2.3 天花板重量2.2.4 地板面重量2.2.5 牆壁重量2.3 活載重2.3.1 最低活載重2.3.2 斜屋頂之活載重2.3.3 其它活載重2.3.4 活載重之折減2.4 風力載重2.4.1 風力特性2.4.2 風力計算2.4.3 風力階級2.4.4 技術規則有關風力之規定2.5 地震力2.5.1 地震的起因2.5.2 地震波與地震記錄2.5.3 地震規模與地震階級2.5.4 台灣之地震活動2.5.5 地震力分析2.6 其它載重2.6.1 土、水壓力2.6.2 基礎不均勻沈陷2.6.3 溫度負載2.6.4 動力負載及共振負載2.6.5 火災負載第二章習題第三章 結構材料之性質3.1 材料基本性質3.1.1 彈性、塑性行為3.1.2 應變硬化及應變軟化現象3.1.3 安全係數3.1.4 載重速率與強度的關係3.1.5 材料之脆裂及疲乏現象3.1.6 殘留應力3.1.7 鮑氏效應3.1.8 等向性材料及非等向性材料3.1.9 乾縮與潛變3.2 材料之韌性3.2.1 延展比與韌度3.2.2 韌度的表示法3.2.3 能量消耗與恢復力環3.2.4 韌度之意義3.3 材料之耐震行為3.3.1 塑性鉸的意義3.3.2 塑性流變3.3.3 樑、柱之韌性3.3.4 配筋比例對韌度之影響3.3.5 部材之韌性設計第三章習題第四章 基本應力4.1 基本應力4.1.1 張力4.1.2 壓力4.1.3 彎矩4.1.4 剪力4.1.5 扭力4.1.6 溫度應力4.2 應力的作用4.2.1 直接應力與彎曲應力4.2.2 二次應力4.2.3 主應力線第四章習題 第五章 纜索及拱系統5.1 纜索系統5.1.1 纜索特性5.1.2 纜索應力分析5.1.3 纜索不穩定原因及安定方法5.1.4 纜索系統之應用空間5.2 拱系統5.2.1 拱之行為5.2.2 拱之分類5.2.3 拱之應力分析5.2.4 三種拱之力學行為5.2.5 拱抵抗水平推力方法5.2.6 拱系統之應用空間第五章習題第六章 桁架系統6.1 桁架行為6.1.1 桁架之構成6.1.2 桁架之應力6.1.3 桁架種類6.1.4 桁架橫越大空間方法6.2 桁架接合方法6.2.1 桁架基本假設6.2.2 節點接合6.2.3 支承處接合6.3 曲桁架與空間桁架6.3.1 曲面桁架6.3.2 曲面桁架之破壞及補強6.3.3 曲面桁架之應用空間6.3.4 空間桁架第六章習題第七章 樑及構架系統7.1 樑與構架之行為7.1.1 樑與構架之意義7.1.2 樑之抵抗外力行為7.1.3 柱之抵抗外力行為7.2 樑系統7.2.1 懸臂樑7.2.2 簡支樑7.2.3 固定樑7.2.4 外伸樑與連續樑7.2.5 各種樑組合之效應7.3 構架系統7.3.1 連樑柱構架7.3.2 簡單構架7.3.3 多層及多間構架第七章習題第八章 格子樑、平板及摺板系統8.1 格子樑系統8.1.1 負荷之傳遞方式8.1.2 格子樑之應力行為8.1.3 格子樑之分類8.1.4 格子樑之設計原則8.2 板系統8.2.1 板之行為8.2.2 板系統之分類8.2.3 一般R.C板之應力與配筋8.3 摺板系統8.3.1 平板與摺板8.3.2 摺板行為8.3.3 摺板的種類與應用第八章習題第九章 膜及薄殼系統9.1 膜系統9.1.1 膜之構成及行為9.1.2 膜之應力9.1.3 膜系統的應用9.2 薄殼系統9.2.1 殼的行為9.2.2 薄殼之基本形態9.3 薄殼系統之應用9.3.1 圓筒殼9.3.2 圓頂殼9.3.3 雙曲抛物面殼第九章習題第十章 高樓結構系統10.1 高樓結構之負荷傳遞方式10.1.1 垂直荷重之傳遞方式10.1.2 地震力之傳遞方式10.2 高樓立面之耐震方式10.2.1 立面之耐震處理10.2.2 立面到地面層之處理10.3 耐震壁之配置原則10.3.1 耐震壁之形式10.3.2 平面配置耐震壁之原則10.3.3 立面配置耐震壁之原則10.3.4 耐震壁之耐震效果10.4 高樓結構系統之種類及應用10.4.1 承重牆式系統10.4.2 核心式系統10.4.3 剛構架系統10.4.4 無樑板系統10.4.5 剛構架及剪力牆合用系統10.4.6 剛構架核心與水平帶狀桁架系統10.4.7 深剛架或深桁架系統10.4.8 管式結構系統10.4.9 高樓結構系統之比較第十章習題附錄 參考書目
書名 / | 結構系統概論 |
---|---|
作者 / | 陳啓中 |
簡介 / | 結構系統概論:本書內容共分十章,第一章結構系統緒論、第二章作用於建築物之荷重、第三章結構材料之性質、第四章基本應力、第五章纜索及拱系統、第六章桁架系統、第七章樑 |
出版社 / | 詹氏書局 |
ISBN13 / | 9789577056825 |
ISBN10 / | |
EAN / | 9789577056825 |
誠品26碼 / | 2682822214001 |
頁數 / | 336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5X21X2CM |
級別 / | N:無 |
重量(g) / | 460 |
提供維修 / | 無 |
最佳賣點 : 本書內容共分十章,第一章結構系統緒論、第二章作用於建築物之荷重、第三章結構材料之性質、第四章基本應力、第五章纜索及拱系統、第六章桁架系統、第七章樑及構架系統、第八章格子樑、平板及褶板系統、第九章膜及薄殼系統、第十章高樓結構系統。
本書(二版)的內容與前版(初版)完全相同,未有任何篇幅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