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薩: 從圍困到浩劫, 戰火未熄的古城 | 誠品線上

Gaza: Preparing for Dawn

作者 Donald Macintyre
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加薩: 從圍困到浩劫, 戰火未熄的古城:是聖地,也是戰場--加薩的故事,是整個人類的縮影加薩,不只是衝突現場,更是人類記憶的試煉場,成為世界無法逃避的痛點與警訊。歷史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是聖地,也是戰場--加薩的故事,是整個人類的縮影加薩,不只是衝突現場,更是人類記憶的試煉場,成為世界無法逃避的痛點與警訊。歷史仍在現場書寫,這不只是新聞,而是歷史的另一輪引爆。我們需要讀懂加薩,因為這裡濃縮了世界的不公與複雜。也可能,是我們嘗試走向理解與和平的第一步。「這是一本關於一個已不復存在的加薩的書。」從歷史的創傷到現代的殘酷現實,加薩一直是全球矚目的焦點。本書由長駐耶路撒冷八年的國際資深記者執筆,以第一手見聞與歷史深度,深入描繪這片狹長土地長久以來的日常與戰爭、壓迫與抵抗、絕望與希望,並直視加薩衝突的核心。 *全景式描寫加薩的歷史與現狀本書不僅記錄了加薩的當代戰爭與政治衝突,還回溯了加薩從鄂圖曼帝國時期(1917年)到奧斯陸和平進程(1995年),再到哈瑪斯掌權(2006年)及其後的圍困與戰爭的發展歷程。讓讀者能夠從歷史脈絡理解加薩的悲劇,而不只是看到當前的戰火與苦難。*強調普通人的生活與生存掙扎本書並不僅僅關注領導人、軍事行動或地緣政治,還細膩地描寫了加薩普通人的生活。這種「人物視角」讓加薩的故事更加真實而有溫度。*深入剖析哈瑪斯的興起與影響書中探討了哈瑪斯如何在2006年勝選,隨後面臨國際封鎖壓力下發展至今。作者細膩分析了哈瑪斯與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以及與以色列的關係,幫助讀者理解這場衝突的複雜性。*最新戰爭更新:2023年10月7日襲擊與後果記錄了2023年10月7日哈瑪斯襲擊以色列後的情勢發展,成為少數能完整記錄「加薩從封鎖到毀滅」歷程的作品。唐納德.麥金泰爾的《加薩》是一部資訊豐富的著作,勾勒出這塊小巧卻極為重要且常被誤解的土地。不僅加薩的歷史與政治變得易於理解,甚至連她的景象、聲音與氣息都生動呈現。麥金泰爾打破了加薩「無足輕重」的刻板印象,更重要的是,他做了很少作家能做到的事--將日常生活提升至可長久流傳的層次,讓讀者明白,無論我們身處何地,我們都能在加薩人的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這本書講述的不僅是加薩的苦難,更展現了加薩的靈魂。~薩拉.羅伊(哈佛大學中東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唐納德.麥金泰爾(Donald Macintyre)二○○四至二○一二年,唐納德.麥金泰爾擔任《獨立報》(Independent)耶路撒冷辦事處主任八年,在那之前是該報的政治版主編和首席政治評論員。他曾是BBC廣播四台「西敏一週」(Week in Westminster)的節目主持人,二○一一年贏得「下個世紀基金會」的「透過媒體達成和平獎」(Peace through Media Award),曾入選歐威爾新聞獎、馬莎.蓋爾霍恩新聞獎,目前住在南倫敦的克拉珀姆(Clapham)。譯者簡介黃中憲1964年生,政大外交系畢業,現專職翻譯。譯作包括《中國縱橫:漢學巨擘史景遷的歷史與文化探索》、《利瑪竇的記憶宮殿》、《從帝國廢墟中崛起:從梁啟超到泰戈爾,喚醒亞洲與改變世界》、《大分流:現代世界經濟的形成,中國與歐洲為何走上不同道路?》、《塞爾登先生的中國地圖:香料貿易、佚失的海圖與南中國海》、《維梅爾的帽子:從一幅畫看十七世紀全球貿易》、《未竟的帝國:英國的全球擴張》、《帖木兒之後:1405~2000年全球帝國史》、《太平天國之秋》等。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新序前言:莎士比亞劇作在加薩第一部第一章 從鄂圖曼王朝至奧斯陸協議(一九一七-一九九五)第二章 和平夭折:從充滿希望到巴勒斯坦人起事(一九九五-二○○三)第三章 撤離:加薩境內猶太人一個不剩(二○○四-二○○五)第四章 夢想變成惡夢(二○○五-二○○六)第五章 選舉:送給世人一幅美麗的畫(二○○六)第六章 國際社會對哈瑪斯勝選的反應(二○○六)第七章 內戰:前路多艱(二○○七)第八章 加薩議會(二○○八-二○○九)第九章 鑄鉛行動:要讓我的士兵全部毫髮無傷(二○○八-二○○九)第十章 他們懲罰錯了人(二○○八-二○一二)第十一章 歡迎來到世上最大的監獄第十二章 不要一起死:保護邊緣行動(二○一四)第二部第十三章 從中世至十九世紀:哈瑪斯改變立場第十四章 他們會始終想家第十五章 拜特哈農的長距離跑者:封鎖和「堅定不移」第十六章 我們熱愛生命:如果我們找到通往生命之路的話結語第三部第十七章 他們會在一分鐘內殺掉我們(二○二四年十月七日)第十八章 襲擊加薩:為破壞而破壞,為殺人而殺人第十九章 國際社會和人質:拜登「心中繫念著以色列」誌謝註釋

商品規格

書名 / 加薩: 從圍困到浩劫, 戰火未熄的古城
作者 / Donald Macintyre
簡介 / 加薩: 從圍困到浩劫, 戰火未熄的古城:是聖地,也是戰場--加薩的故事,是整個人類的縮影加薩,不只是衝突現場,更是人類記憶的試煉場,成為世界無法逃避的痛點與警訊。歷史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4196253
ISBN10 /
EAN / 9786264196253
誠品26碼 / 2682937640009
頁數 / 592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14.8*3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這是一本回答了許多問題的書,並且引發了更多問題……唐納德.麥金泰爾的直率態度值得讚揚。~《穆斯林世界書評》

作為《獨立報》耶路撒冷分社的負責人,唐納德.麥金泰爾在關鍵時期密切關注加薩,並在他極具震撼力的著作中加以記錄。他的第一手紀錄公正、平衡,卻又令人心碎。~阿里.沙維特《泰晤士文學增刊》

中東政治是一片易燃且險惡的領域,對於不熟悉它的人來說如此,即使是熟悉它的人亦然。而麥金泰爾憑藉敏銳的洞察力、精湛的技巧與專業的新聞精神,小心翼翼地穿梭其中……同時,他也為讀者補充了導致當前僵局的歷史背景。~《星期日郵報》
出色……必讀之作。~《論壇報》

睿智且震撼人心。~《The Tablet》

唐納德.麥金泰爾成功地撰寫了一部全面且忠於歷史的作品,不僅在人道層面展現了對加薩人民的關懷,也準確地記錄了事件的發展。~《巴勒斯坦週刊》

深刻、嚴謹的新聞報導。~珍妮.麥卡尼

這是一部精彩而深刻的記述,描繪了這塊小巧但充滿活力、卻又飽受戰火蹂躪的土地。~喬恩.斯諾

唐納德.麥金泰爾巧妙地在加薩這場悲劇的層層指控中理清脈絡。這是一本清晰且不可或缺的指南,強烈推薦給任何想了解巴以衝突的人。~傑里米.鮑恩(BBC中東事務編輯)

對加薩這片人間地獄的精闢第一手分析。~馬丁.貝爾


唐納·麥金泰爾撰寫了一部極為出色的政治全景式作品,冷靜而詳盡地揭示了加薩當前的局勢。他梳理了歷史背景與圍繞該問題的討論,任何想了解哈馬斯、巴勒斯坦自治政府與以色列之間局勢的人,都應該看看本書。~什洛莫.桑德(特拉維夫大學歷史學榮譽教授)

試閱文字

內文 : 新序

本書談的是一個已不存在的加薩。
二○二三年十月七日,哈瑪斯以推土機、皮卡與滑翔傘突襲以色列南部,衝破邊界,改寫了中東局勢。這場攻擊使以色列人最深的恐懼成真,也動搖了「以巴衝突可控」的假設,最終讓以色列陷入五十年來首次的多面作戰。伊朗與以色列爆發前所未有的直接軍事對抗;以色列也自二○○六年以來首度入侵黎巴嫩。被占領的西岸地區,陷入二十年來最嚴重的暴力衝突。
哈瑪斯與其他武裝團體突破裝滿電子感應器的高防禦圍欄--全球最封閉的邊界之一--屠殺一千兩百名以色列人,其中多為平民,還在邊境基布茨(編按:以色列的一種常見的集體社區體制)與一場通宵的音樂節現場擄走兩百五十一人。以色列隨即展開猛烈報復,十四個月後戰火仍未停歇。總理納坦雅胡誓言這是一場「強力復仇」的戰爭,如今已造成逾四萬三千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十萬人受傷,一百九十萬人流離失所,死者多為婦女、兒童與老人。
加薩的破壞程度,堪稱中東史上最慘烈。據聯合國估計,八成七的住宅遭到毀損。歷史地標如歐馬里清真大寺、馬穆魯克時期的帕夏府、千年歷史的聖波斐利教堂幾乎全毀。席法醫院大半化為廢墟,夏瓦中心--曼德拉與柯林頓曾發表演說之地--也已不存。曾經最繁榮的里馬爾區,如今只剩瓦礫。二十年來我所認識的許多人,如今生死未卜。
這場毀滅始於哈瑪斯的暴行,也伴隨以色列一連串選擇--包括不顧美國呼籲、堅持採取大規模轟炸、不願接受人質交換或停火協議。這些決策帶來的代價,是整座城市的崩解,是加薩社會的崩潰與創傷,是一整代人的未來被摧毀。
然而,本書的重心不只是哈瑪斯,也不只聚焦戰爭與政治。它記錄了戰爭前的加薩,記錄了一群生活在封鎖、暴力與被忽視中,卻仍懷抱希望的人們。他們重視教育、勇於創造,年輕人夢想成為醫生、工程師、音樂家,或只是想過上平凡而安穩的生活。他們的日常,是本書真正想記住的內容。
像穆斯塔法.阿塔姆內這樣的人,是加薩青年的縮影。我在二○○六年認識他,當時他十一歲,剛經歷一場奪走十八位親人的炮擊。二○一七年,我們在加薩一起看足球轉播,他已是大學生,努力從創傷中走出來。他說,是足球與哥哥的榜樣讓他重新振作。
他拿到土木工程學位,卻找不到工作。和許多青年一樣,他想離開加薩,但在拉法口岸的等待名單上,他排在第一五一二四名。他沒放棄,靠著父親籌學費、靠政府微薄薪水維生,結婚、生子,一度建立起穩定生活。
直到二○二三年的戰爭讓一切再次崩毀。家被炸毀,一家人流亡於多個臨時避難所。他親眼看著帳篷被雨浸濕,看著奶粉與尿布成為奢侈品。最後,他甚至考慮賣腎換取出境機會。穆斯塔法說:「早知道小孩會承受這一切,我就不會讓他們出生。」
我最後聯絡到的人,是司機穆尼爾.德韋克。他和家人也躲在帳篷裡。他說,他的房子和愛車都毀了,親族死傷慘重,但「現在顧不上悲傷,光是活著就要拚命」。當我問他過得如何,他只是回:「還活著。」
我無法再進入加薩,外國記者被禁止入內,即便隨軍也僅限數小時。我能探訪以色列南部被襲的村落,卻無法與加薩那一端的倖存者真切相見。
這場戰爭是哈瑪斯的選擇,也是以色列的選擇。而代價,是加薩人民的全部生活與希望。納坦雅胡為保政治地位,延長戰事,阻撓談判;而國際社會一再呼籲停火,卻始終未能以實際行動迫使以色列改變路線。
本書最後會討論這些政治現實。但更重要的,是記錄戰火尚未吞噬前的加薩--那個充滿壓抑但依然活著、依然希望的地方。記住這些,是為了那些已經失去、也可能永遠找不回來的人與事。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是聖地,也是戰場——加薩的故事,是整個人類的縮影
加薩,不只是衝突現場,更是人類記憶的試煉場,
成為世界無法逃避的痛點與警訊。
歷史仍在現場書寫,
這不只是新聞,而是歷史的另一輪引爆。
我們需要讀懂加薩,因為這裡濃縮了世界的不公與複雜。
也可能,是我們嘗試走向理解與和平的第一步。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