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凶宅打卡 | 誠品線上

全台凶宅打卡

作者 安九夫人
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全台凶宅打卡:前《蘋果日報》人氣專欄「凶宅打卡」原創【記者+美術】團隊攜手重現蘋果經典闇黑美學———一位社會記者的案情調查實錄———雙北、桃竹苗、宜花東、中南部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前《蘋果日報》人氣專欄「凶宅打卡」原創【記者+美術】團隊攜手重現蘋果經典闇黑美學———一位社會記者的案情調查實錄———雙北、桃竹苗、宜花東、中南部、知名地標25則台灣重大社會案件幕後祕辛!!!駭人聽聞!!!☆☆☆☆☆☆「對我而言,處理這些命案故事時,除了看到膽顫心驚、令人深感殘忍與遺憾的情節,從案情中,也望見了潛藏於表象之下的真實人性,試想如果加害者(或受害者)換成是我,或我遭逢相同的處境時,又會如何反應與選擇呢?希望您也能從中,體悟到不同的感受與想法。」——————————————————安九夫人白晝將盡時,夜色渲染天際,喧囂的人車逐漸寧靜,有人說,每處屋宅都有它的元神守護,只不過,有些遭逢劫難的靈魂,仍受困於彼時當下,在黑暗中無法超脫;如果你剛好漫步走過,祂們也只能從另個世界凝望羨戀,而這些屋宅、這些靈魂都擁有屬於自己的故事與遭遇。《全台凶宅打卡》是由前《蘋果日報》人氣專欄「凶宅打卡」原創團隊——安九夫人、美術設計攜手共創,藉深度案件故事和強烈的視覺插圖,重現一個時代的經典、一個時代的CULT,帶領讀者重溫當年,蘋果闇黑美學不能亡!請打開燈、關好門窗、保持手機暢通,護身符放在身邊,讓我們一起進入「凶宅打卡」的世界……★★★特別收錄◎凶宅「報你知」小知識——何謂凶宅? | 如何避免買到凶宅? | 買到凶宅怎麼辦? | 屋宅格局的風水禁忌◎蘋果闇黑美學插圖設計——最衝擊、最震撼、最駭人、最令人無法直視的蘋果風格美術插圖,復刻典藏!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專文推薦◎《寧問蒼生,不問鬼神》「每個凶案都是社會問題的縮影,是社會感染疾病後顯現的病灶,這社會還有很多人在絕望邊緣掙扎求救,你聽到了嗎?」——莊勝鴻(前《蘋果日報》執行總編輯)◎《令人毛骨悚然的鬼故事集錦》「安九夫人筆力深厚,對於凶宅靈異事件刻畫入微,建議不要在深夜裡獨自閱讀。但我們要問的是,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社會案件?」——杜聖聰(銘傳大學廣電系主任)杜聖聰(銘傳大學廣電系主任)|周成功(知名生命科學學者)|怪奇閣(恐怖漫畫收藏家)|洪偉誌(Toxic Veins毒脈版主)|施旖婕(女神41J)|莊勝鴻(前《蘋果日報》執行總編輯)|陳立(補教名師)|陳慧玲(作家)|葉一堅(前《蘋果日報》CEO)|黃寶儀Revati(靈學星象專家)|蔡瑞麟(律師)|楊立傑(定傳媒社長)|疑案辦(懸疑犯罪類網路媒體).....................................................................怕怕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安九夫人如果你曾在社會案件現場看見一位女記者,拎著Hermès包包,穿著Burberry風衣、腳踩CHANEL拖鞋,四肢敏捷地跑新聞,沒錯!那應該是我。媒體生涯中,曾浸淫影劇、時尚、藝文、財經等路線,直到無心插柳進入《蘋果日報》跑社會新聞,發現自幼一打開報紙,就翻閱命案與意外新聞的那個我,似乎找到了命定歸宿。 本著對於研究命案與背後故事的熱情,2014年開啟「凶宅打卡」專欄,4年多時光堪稱長壽,而啃蘋果近18年,也從橫衝直撞的(不)小記者,變成了專題與踢爆的特案主管。回首過往,金鼎獎、消費者報導權益獎擁有過就好;放眼現在,對於凶宅與命案仍興致勃勃;未來太遠,就先不看了。 我是安九,新研所畢業,如今年紀不小,熱愛Hermès、恐怖片、風衣與拖鞋,沉迷美食及研究命案。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目次推薦序 寧問蒼生,不問鬼神 —— 莊勝鴻(前《蘋果日報》執行總編輯)推薦序 令人毛骨悚然的鬼故事集錦 —— 杜聖聰(銘傳大學廣電系主任)序 一個說故事的人‧‧第一部 雙北篇001 是誰訂了三個便當? | 渣男殺妻女直播3死案002 死者突然睜開的雙眼 | 紅衣女陳屍賓館浴缸之謎003 男廁中的女子哭泣聲 | 狠兄謀財殺親妹醃頭案004 電鍋裡的岳母心臟燉好了 | 狠婿殘殺岳父母分屍案005 房間內的水泥人形塚 | 毒嫂殺小姑灌漿封屍案006 打開冰箱的陌生住客 | 北市虎林街滅門血案‧‧第二部 桃竹苗篇007 商場廢墟中的不安魂魄 | 正發大樓火劫28死案008 迴盪門外的高跟鞋聲 | 惡男性侵女會計烹屍案009 是誰在晚上拍門求救? | 新竹穹林午夜溶屍案010 能不能幫忙找我的手? | 苗栗殺妻烤臉分屍案‧‧第三部 宜花東篇011 街坊驚見亡童返家 | 花蓮五子命案012 飄盪在空中的怨婦 | 羅東SM殺妻命案013 空靈木魚聲聲伴魂 | 惡女謀財害命殺恩人‧‧第四部 中南部篇014 夜半陰間鬼來電 | 水上鄉電鋸分屍案015 血洗凌遲6小時 | 妒男虐殺4死案016 屋內遊走的白衣女 | 人魔陳金火分屍案017 無良教主豪宅禁錮施虐 | 日月明教虐死少年案018 非我家人、入住索命! | 屋主坐式上吊怨念不散019 要命的紅線與香水味 | 台南全家燒炭5死命案020 連環殺人魔的生死帳簿 | 陳瑞欽詐保弒親奪6命‧‧第五部 知名地標篇021 不斷墜落的怨念輪迴 | 西寧國宅殞命之謎022 誰按了去頂樓的電梯? | 時代大飯店惡火奪19命023 豪宅花園中散步的身影 | 洪若潭滅門懸案024 靈異球賽暗夜開打 | 保齡球館大火噬20命025 來自幽冥的凝視 | 華陽市場坍塌13死慘案‧‧附錄 報你知何謂凶宅? | 如何避免買到凶宅? | 買到凶宅怎麼辦? | 屋宅格局的風水禁忌

商品規格

書名 / 全台凶宅打卡
作者 / 安九夫人
簡介 / 全台凶宅打卡:前《蘋果日報》人氣專欄「凶宅打卡」原創【記者+美術】團隊攜手重現蘋果經典闇黑美學———一位社會記者的案情調查實錄———雙北、桃竹苗、宜花東、中南部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3746565
ISBN10 /
EAN / 9786263746565
誠品26碼 / 2682531660007
頁數 / 240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14.8*1.5
級別 / N:無
提供維修 /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01
寧問蒼生,不問鬼神

莊勝鴻(前《蘋果日報》執行總編輯)

每個凶案都是社會問題的縮影,是社會感染疾病後顯現的病灶,這社會還有很多人在絕望邊緣掙扎求救,你聽到了嗎?



去年初行經一處鄉野小徑,同行的安九說這小鎮曾發生一起同僚霸凌虐殺的凶案,「不知現在變成怎樣?」為了一探究竟,我們驅車進入小鎮,十多年前那個人口稀疏的街道變得喧囂繁華,放眼田園盡是搶建的別墅。

「應該是這條路。」安九指著一條縣道,用手機秀了一張照片,那是一張住宅外觀的局部照,看起來是個普通的公寓騎樓,晦暗的門口有著鄉間透天常看到的綠色鐵柵門,外牆的淺綠色二丁掛看不出絲毫特徵。我們憑一張照片去找案發地,從縣道起點行駛到路底,兩側數不盡的住宅加上沿途的岔路巷弄,感覺像在大海撈針。

「這路房子那麼多,應該找不到。」正準備放棄離開時,安九指著一旁的岔路:「去那邊看看。」我停了車延著岔路走去,看到遠方有排公寓,但跟安九出示的照片似乎不太一樣,我走到那排房子前隨手拍了一張照片,心想「就用這張照片打發她離開。」

回到車上安九比對照片後,喃喃自語:「這綠色的鐵門、綠色的磁磚,還有旁邊的窗戶……就是這裡……」

記者在現場除了帶回採訪內容外,也會帶回各種非科學的鄉野傳聞,我聽到記者談論這些時總覺是無稽之談,然隨手拍的一張照片就是案發地,讓我無法置信,但我也只能說服自己完全是巧合。

20年前,台灣故意殺人案件進入高原期,並在2002年達到高峰,那年的案件數就高達1,156件,被害人數也多達1,485人;2003年《蘋果日報》創報,故意殺人案件雖略低前一年,但也有1,057件、1,409人被害。直到2010年,每年被害人才降至千人以內,往後幾年則緩步下降,到2015年每年受害人終降至600人內,而2020年之後則降到300人左右。

那些年各種凶殘、讓人想像不到的兇殺案不斷發生,這些案件可能因財務及感情糾紛、或者各種因素產生的怨恨引起,而發生地點則以住宅中居多。

每個悲劇的社會成因都混合著複雜因素,什麼原因讓他們走到了這一步?很少人探究。每隔一段時間總有媒體偽善地用斗大標題寫著「這社會怎麼了?」但實際上很少有人真的想知道,因為吸引眼球目光的往往是各種熱門關鍵字,唯有案件發生後,被害者以悲劇的型態展示在世人面前時,人們才願意稍微將注意力轉移到社會結構的探究上。

作者安九夫人關注這些案件時,總會想探尋這些案件背後那些讓人感到沉重的故事,加害者與被害者在不同社會情境及情緒控制等因素,產生了相同的結果,她更意識到過去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人命變成社會安全網的警報器,非得用人命才能喚醒一絲的注意。

每個凶案都是社會問題的縮影,是社會感染疾病後顯現的病灶,這社會還有很多人在絕望邊緣掙扎求救,你聽到了嗎?


推薦序02
令人毛骨悚然的鬼故事集錦

杜聖聰(銘傳大學廣電系主任)

安九夫人筆力深厚,對於凶宅靈異事件刻畫入微,建議不要在深夜裡獨自閱讀。但我們要問是,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社會案件?



有幸閱讀到安九夫人的《全台凶宅打卡》,直接浮現的是兩種感覺。其一,這是非常深刻的社會寫實新聞,背後故事發人深省;其二,這是令人毛骨悚然的鬼故事集錦,建議不要在深夜裡獨自閱讀。

書中三個案例,令人觸目驚心。

2008年新竹芎林午夜溶屍案,恃強凌弱的潘姓工人等人將被害者霸凌致使,後用工業鹽酸毀屍滅跡,事後凶宅客廳不時傳來斷斷續續的拍打聲、尖叫聲,「往生者心有未甘,仍要用最後一絲微弱力氣,努力地向外界求援。」同年,是花蓮吉安鄉發生的恩將仇報事件。女尼好心收養孤女多年,卻被她夥同男友殺害。恩將仇報事件發聲後,附近午夜傳出陣陣木魚敲經聲;2013年彰化「日月明功」教主夥同教眾對被害者公審毆打18天致死,事後附近莊園深夜時有吹狗螺斗異狀,甚至出現大量詛咒冥紙,疑似是想為往生者申冤。

作者安九夫人筆力深厚,對於凶宅靈異事件刻畫入微。但我們要問是,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社會案件。從風水角度來說,所謂的凶宅應該是指,絕命位、五鬼位、六煞位和禍害位。其中,絕命位氣場凶惡乖戾;五鬼位氣場凶暴狂亂;六煞位氣埸淫盪邪惡;禍害位氣場腐蝕人心。一旦先天結構不良,加上後天人謀不臧,靈異事件頻傳也就在情理之中。

個人以為,這些凶宅特徵在案發現場應該可以逐一檢視。更重要的是,人。

從佛家「貪、嗔、癡」三毒來看,加害者都有物欲貪婪,求名求利的念想讓他們妄動無名、憤怒異常;至於「癡」者,究其根源在於「不明白事物道理」,讓加害者做出各種乖張行為。人們在世間都有慾望,飽受三毒煎熬而不斷輪迴,偏偏又身處凶宅的風水絕地,於是就出現書中各種憾事。

讀完這本書的心得是,人們如果不能求得大自在,制伏貪嗔癡三毒,就只能在命運既定的軌道飽受輪迴之苦。另外,還是要花些心神留意風水絕地的刑剋。或許,有些人高舉「福地福人居」的信念,但眾人皆苦於貪嗔癡三毒未盡,有福之人既要修心廣植福田,也要兼具風水常識,才不會害人害己。

試閱文字

自序 : 序
一個說故事的人



其一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而我的興趣,就是研究命案與蒐集愛馬仕包包,近乎執著的熱愛。

印象中,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每天最開心的事,就是拿著剛送來的報紙,翻閱社會事件,尤其是命案,總是看得無法自拔。媽媽對於我這種異於正常孩童的行徑,總是有點憂心,而這習慣持續到大學,我仍鍾情於社會命案,但父母已見怪不怪,媽媽只是感嘆:「如果妳用這種精神去唸書,我看應該能上哈佛大學。」

我人生裡熱衷的另一件事,就是愛馬仕的包包。幸運的是,到《蘋果日報》上班的第二年,我跑去排waiting list,半年內就拿到了凱莉包,更早之前,也曾透過代購,買入了人生中第一個柏金包。當年我是月光族,柏金包是媽媽借錢給我買的,凱莉包則是爸爸送我的珍貴禮物。

在學校畢業進入社會後,理想中的工作,就是花費最少力氣,獲得最大效益,做著自己擅長與喜歡的事,最後我決定,以採訪記者做為求職目標,有這樣的想法,純粹是因當時自覺很會聊天又愛發問、寫稿不算太慢、及擁有超乎常人的好奇心。

就這樣,在媒體歷經了影劇、時尚、生活、文化、財經等路線後,2003年,我終於走到了社會線這條「正途」,完全符合自幼熱愛研究命案、與(變態)殺人案情的特殊嗜好,自此也展開了拎著愛馬仕包包跑新聞、寫命案與背後故事的社會記者工作。

隨著年歲增長,不知何故,我就被尊稱為「夫人」了。回首來時路,我也從最早的在稿紙上振筆疾書、後來用電腦桌機敲鍵盤寫稿,一路走到了隨身帶著筆電就地趕稿,而紙本媒體早已進入網路時代。

有人說媒體是夕陽產業,有別於早年的記者受人敬重、薪資穩定,現今已變成「少時不讀書、長大做記者」的貶值勞工;但我相信,世間總有一些是不變的,如果內容精彩、能有所啟發,應該就會有讀者願意青睞,如今,我不做記者了,那就做……一個說故事的人吧。



其二

進入《蘋果日報》工作,算是人生中的重大轉變,而這裡,讓一切都變成可能。蘋果是多變的,總是走在台灣媒體的趨勢前,做出許多不同嘗試,有成功的、當然也有失敗的。

在蘋果近18年的職涯中,我做過寫手和記者、做過專題和踢爆、做過小編和主管,甚至還拍過恐怖片。其中,最喜歡的就是負責「凶宅打卡」單元及「顫慄檔案」系列短片。有些人認為這是不務正業,但我說,在蘋果工作,人生就擁有更多的可能性,感謝蘋果。

2014年3月10日推出的「凶宅打卡」專欄,隨著每週固定刊出,這個原本沒什麼人看好的單元,後來居然點閱率大增,讓負責這個專欄的我頗有成就感,畢竟內容涵括了凶宅、命案、人性等要素,甚至還有些許靈異,算是一個挑戰,也是一份責任。

後來這個單元,竟一路出刊出到了2018年的春天,整整4年時間,當時在蘋果算是十分長壽的專欄了,也很感謝那段期間所有支援的辛苦同事們。

從開始到結束,「凶宅打卡」匯集了200多篇個案,後期還加上畫龍點睛的動畫影片,可惜《蘋果日報》結束後,這些資料與影音幾乎消失殆盡。所幸,時報出版願意給我這個機會,將部分精彩的單元,以及新加入的個案,透過文字與圖像,原汁原味,重現於喜愛蘋果凶宅打卡的讀者眼前。

《全台凶宅打卡》除了重新整理並改寫原本驚悚的案情故事,內容還新增了工作時的一些經歷與小故事;書內主要以地區、地標劃分,每個部分都精選了數篇個案,還特別收錄了「凶宅報你知」小知識。

對於我而言,處理這些命案故事時,除了看到膽顫心驚、令人深感殘忍與遺憾的情節,從案情中,也望見了潛藏於表象之下的真實人性,試想如果加害者(或受害者)換成是我,或我遭逢相同的處境時,又會如何反應與選擇呢?希望您也能從中,體悟到不同的感受與想法。

所以,準備閱讀這些故事的你們,請打開燈、關好門窗、保持手機暢通,如果有需要,護身符放在身邊,讓我們一起開始進入以下的凶宅打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前《蘋果日報》人氣專欄「凶宅打卡」
原創【記者+美術】團隊攜手
重現蘋果經典闇黑美學

———一位社會記者的案情調查實錄———
雙北、桃竹苗、宜花東、中南部、知名地標
25則台灣重大社會案件
幕後祕辛!!!駭人聽聞!!!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