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一個情義的宋朝朋友 | 誠品線上

交一個情義的宋朝朋友

作者 李開周
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交一個情義的宋朝朋友:蘇東坡的敵人未必都是壞人誰幫李清照擺脫二任家暴夫王安石和司馬光是敵還是友黃庭堅說米芾假瘋癲求升遷圖解宋朝社交圈,人際脈絡一線牽出外靠朋友,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蘇東坡的敵人未必都是壞人 誰幫李清照擺脫二任家暴夫 王安石和司馬光是敵還是友 黃庭堅說米芾假瘋癲求升遷 圖解宋朝社交圈,人際脈絡一線牽 出外靠朋友,大宋橫著走 宋代社會有「精英」和「英雄」兩個概念:出身不凡的孩子靠努力保住自己的階層,就屬於精英;寒門出身的孩子靠奮鬥打破上升的天花板,就屬於英雄。 書中重點講述的蘇東坡就是英雄,他以平民子弟身分進入考場和官場,在政治、文化和藝術領域留下光彩奪目的遺產;而李清照就是精英,她出身豪門,並在戰亂之際透過藝術才華和苦心經營的官場人脈,成功保全了自身和藏品。 本書從社會關係網絡角度重新審視歷史名人,分析他們的出身、教育、婚姻、交際,以及這些社會關係對其人生的決定性影響。每個人都活在社會網絡之中,因此內容並非解構,而是重建;並非戲說,而是還原。希望讀者能因此對那些大名鼎鼎的宋朝人物再多一層深刻的理解,並有信心往前猛跨一步,接近他們,或者成為他們。 透過大量案例和史料,考察宋朝考場、官場、婚配、師生及宮廷內的各種複雜關係網絡,一一呈現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蘇東坡、李清照、辛棄疾、文天祥等宋朝名人的親朋關係和社會交際,兩宋三百餘年連綿不斷的階層固化讀來令人嘆為觀止。 全書有四十八篇文章,每篇都繪有一張人物關係網絡圖,讓您用更直觀的方式清晰地理解每個人物背後的關係與互動。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李開周一九八○年生,河南開封人,歷史學者,專欄作家。大學念的是工程學,曾任測量工程師,從事測量、預算和土地規劃等工作。曾在《旅讀》(臺灣)、《中國旅遊》(香港)、《中國烹飪》、《環球人物》和《新京報》等媒體開設專欄。著有《來一套哈燒的宋朝百匯》、《逛一回鮮活的宋朝民俗》、《擺一桌絕妙的宋朝茶席》、《過一場歡樂的宋朝新年》、《吃一場有趣的宋朝飯局》、《誰說不能從武俠學程式?》、《誰說不能從武俠學數學?》、《誰說不能從武俠學化學?》、《誰說不能從武俠學物理?》、《從奈米到光年:有趣的度量衡簡史》、《歷史課本聞不到的銅臭味》、《民國房地產戰爭》、《包公哪有那麼黑》等。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開場白:要麼做精英,要麼做英雄第一章 宮廷關係宋朝皇帝真的不殺士大夫嗎?皇后鬥得過宰相嗎?太監的武功從羋月到劉娥當詩人遇到皇親公主相親貴妃搶房被追擊的太后太后的外甥趕走太后的侄子第二章 官場關係宋朝容得下「小旋風」柴進嗎?聽歐陽修講楊家將被嘲笑的將軍養馬的司馬光害怕包拯嗎?一個算命先生的官場人脈因為做官,所以瘋癲蘇東坡的敵人,未必都是壞人蘇東坡死後那場文字獄岳飛被殺前的西湖大宴岳飛兒孫在廣東的日子粗宰相去世以後宰相之子下天牢大師,名妓,南宋假鈔(上)大師,名妓,南宋假鈔(中)大師,名妓,南宋假鈔(下)文天祥的多面性第三章 科舉關係柳永改名神童晏殊的副作用從《局事帖》看宋朝科舉是否公平假如王安石中狀元當王安石掉進「誇誇群」宋朝學生如何回報母校第四章 師友關係朋友的兒子犯罪,包公會怎麼判?大師抄襲,還是大師嗎?范仲淹PK小表弟沈括陷害過蘇東坡嗎?蘇東坡的弟弟蘇轍是「兄控」嗎?蘇轍的孫子為何要捧秦檜?黃庭堅的朋友圈(上)黃庭堅的朋友圈(下)當秦少游遇到蘇東坡第五章 婚嫁關係寡婦改嫁,宰相落馬歐陽修編家譜王安石的家風從蘇小妹到蘇八娘蘇東坡的孫子娶了誰?誰是李清照的親戚?(上)誰是李清照的親戚?(下)假如李清照是男人

商品規格

書名 / 交一個情義的宋朝朋友
作者 / 李開周
簡介 / 交一個情義的宋朝朋友:蘇東坡的敵人未必都是壞人誰幫李清照擺脫二任家暴夫王安石和司馬光是敵還是友黃庭堅說米芾假瘋癲求升遷圖解宋朝社交圈,人際脈絡一線牽出外靠朋友,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3746381
ISBN10 /
EAN / 9786263746381
誠品26碼 / 2682485297007
頁數 / 384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4.8*21*2.3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公主相親
李清照有個外公,名叫王珪,是宋神宗在位時的宰相。北宋官員李清臣給王珪撰寫神道碑時說:「女,長適鄆州教授李格非。」(〈王文恭公珪神道碑〉)王珪的大女兒嫁給時任鄆州教授的青年才俊李格非。我們知道,李格非是李清照的爸爸,所以王珪是李清照的外公。當然,史學界還有一種考證,說歐陽修的同年進士、北宋狀元名臣王拱辰才是李清照的外公。但這種考證是錯誤的,後文會詳細解釋,這裡暫且不提。
下面我們要講的故事,和李清照的正版外公王珪有關。
這個故事發生在宋神宗熙寧年間(一○六八~一○七七年)。話說有一天,散了早朝,宋神宗叫住王珪,吩咐道:「王相公(宋朝人尊稱宰相為『相公』),昭陵二女,皆朕之姑,卿可選勳賢之後有福者尚之。」
昭陵,指的是宋仁宗,因宋仁宗埋葬在永昭陵。昭陵二女,是指宋仁宗的兩個女兒。
宋仁宗留下兩個老閨女,論輩分,是宋神宗的姑母。兩個姑母都到了嫁人的年齡,宋神宗想讓王珪幫忙做媒,從開國功臣的後代子孫裡挑選兩個駙馬。
王珪不敢怠慢,派人到處打聽,打聽哪個功臣的後代既年輕,又帥氣,還有學問,並且沒有結婚。只有達到如此標準的優秀青年,才有資格迎娶宋神宗的姑母。
王珪有個小兒子,名叫王敏甫,正在太學念書,放學回家對王珪說:「近有一錢少監子,風骨不群,文采富瞻,恐可奉詔。」(錢世昭《錢氏私志》)我們班上新來一個學生,聽說是錢少監的兒子,長得帥,才氣高,出類拔萃,鶴立雞群,我覺得這個小錢應該符合皇上的要求。
王珪大喜,專門安排一個飯局,讓兒子把全班同學都請來赴宴,為的是觀察觀察小錢的長相,以及檢驗一下小錢的才華。宴席過後,王珪偷偷對兒子說:「你小子說得沒錯,這個小錢確實出眾,要相貌有相貌,要口才有口才,稱得上才貌雙全。只是不知道他目前學習成績怎麼樣,你下回把他的作業帶回來幾本,讓我好好瞧瞧。」
第二天,王敏甫又把小錢的作業捎回家來。王珪一看,嗯,好,字好,文章也好。於是乎,王珪進宮覆命,向宋神宗大力推薦小錢,誇他怎麼怎麼英俊瀟灑,怎麼怎麼努力學習。宋神宗很滿意,對王珪說:「朕以前也聽說過這個小錢,他是吳越國王錢俶的曾孫,名叫錢景臻。朕這裡還有一個人選是開國大將曹彬的曾孫,名叫曹詩。朕挑個好日子,宣召他們二人進宮,讓太皇太后看看,也讓公主看看。」
幾天後,錢景臻和曹詩都接到聖旨,在太監帶領下進宮覲見。太監把他們帶到一座小小的宮殿裡,太皇太后曹氏面南背北坐著,宋神宗坐在太后旁邊,神宗背後兩旁站立許多嬪妃。宮殿左後方還掛著一個小簾子,簾子後面站著宋仁宗的老閨女,也就是那兩個待嫁的公主,一個叫慶壽公主,一個叫承壽公主。
錢景臻和曹詩向曹太后磕頭行禮,曹太后一張老臉樂開花,吩咐兩個年輕人平身近前,讓她細看。曹太后先對曹詩說:「你是我們曹家的子孫,論輩分是我的娘家侄兒,你小時候跟著你母親進宮,我還見過你呢!這幾年不見,現在都長這麼大了。」又拍著錢景臻的肩膀說:「錢郎,好女婿!」意思是誇錢景臻人才出眾,有資格做皇家的女婿。
宋神宗在旁邊笑道:「是個享福節度使!」意思是誇錢景臻有福氣,將來娶了公主,有資格封為節度使(節度使是宋朝皇族、宗室和外戚所能封到最高級別的武官虛銜),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錢景臻叩頭謝恩,滿面惶恐,很謙遜地表示自己配不上太后和皇帝的誇獎。
曹太后向簾子前面侍立的宮女招招手。宮女會意,走到簾子後面,悄聲詢問慶壽公主和承壽公主的意見。過一會兒,宮女走出簾子,向曹太后躬身施禮,一邊行禮,一邊點頭。曹太后知道,兩位公主分別看上錢景臻和曹詩,當即口傳懿旨:「錢景臻可尚慶壽公主,曹詩可尚承壽公主。」
懿旨一出,滿殿的宮女和太監都向太后和神宗磕頭道賀,錢景臻和曹詩也趕緊謝恩。宋神宗吩咐太監把兩個小夥子領到偏殿更衣,讓他們換上御賞的錦袍和玉帶,然後又賜宴,每人賞五杯御酒。
酒宴結束,錢景臻和曹詩連袂出宮,各回各家。他們來的時候單槍匹馬,走的時候卻各有二十名御林軍護送,因為他們已經是皇家的準女婿了。
三天後,錢景臻與慶壽公主正式訂婚。來年開春,慶壽公主下嫁錢府,與錢景臻洞房花燭,從此兩人開始幾十年的婚姻生活。直到北宋末年,金兵攻進開封,夫妻倆帶著兒孫南逃,錢景臻死在路上,慶壽公主則一直活到南宋前期,以八十六歲高齡壽終正寢,是宋朝最長壽的公主。
遙想當年,金兵攻進開封時,慶壽公主和錢景臻的駙馬府被金兵洗劫一空。當時慶壽公主年過五旬,所以被金兵放過,沒有像其他大多數公主一樣被擄往北國。但是,金兵放過慶壽公主,土匪卻沒有放過她——沿路搶劫的土匪們截住慶壽公主一家,逼迫公主獻出錢財。公主拿不出錢,土匪一怒之下,當場殺死她的二兒子。她的駙馬錢景臻也年過五旬,因痛失愛子,再加上逃難途中缺衣少糧,生了一場大病,沒等渡過長江,就一命嗚呼。
一一二七年,慶壽公主攜兒帶女逃到揚州,在揚州暫時安頓下來。隨後她收到宋高宗的邀請,以太姑奶奶的身分備受優待,她和她兒女的一切生活開支都被朝廷承包下來。然後呢?慶壽公主非常恬淡地度過餘生。
查《宋史‧公主列傳》,慶壽公主還有好幾個稱號。下嫁之前,她是慶壽公主;下嫁之後,她被宋神宗封為「秦國長公主」;宋高宗即位後,她又被封為「魯國大長公主」;後來她去世,宋高宗讓大臣擬定她的諡號,定為「賢穆明懿大長公主」,簡稱「賢穆」。我們讀宋朝史料時,如果見到「慶壽公主」、「秦國長公主」、「魯國大長公主」、「賢穆明懿」或「賢穆」等稱號,不要驚訝,也不要迷茫,它們指的其實是同一個人。
南宋大詩人陸游描寫過慶壽公主的晚年生活,他對公主的稱呼是「秦國公主」,並對公主謙遜待人的品行讚賞有加。
陸游為什麼知道公主謙遜待人呢?因為他很小的時候,就跟隨母親去公主家走過親戚,拜見過公主。
陸游與慶壽公主的親戚關係有點繞——慶壽公主和錢景臻生下幾個兒子,其中一個兒子娶了陸游的姨母。也就是說,慶壽公主是陸游的姨母的婆婆,陸游是慶壽公主的兒媳的外甥。
宋朝皇帝喜歡和功臣後代結親,特別是北宋前幾個皇帝,要麼娶功臣的女兒為妃,要麼挑選功臣的兒孫當駙馬。慶壽公主之所以嫁給錢景臻,不僅因為錢景臻人才出眾,還因為錢景臻是吳越國王的後代——吳越國王錢鏐和錢俶父子主動歸順大宋,沒有讓宋太祖和宋太宗浪費一刀一槍,白白獲得江南一大片國土,絕對是大宋的功臣。
有意思的是,宋朝皇帝雖然和功臣聯姻,卻從來不讓這些功臣外戚進入權力核心,以此來規避外戚專權的風險。比如說慶壽公主的老公錢景臻,雖說富有才華,但他娶了公主,就只能一輩子老老實實待在駙馬府裡,領著極高的俸祿,過著奢華的生活,戴著很大的烏紗帽,唯獨沒有實權。
宋朝的公主備受約束,和飛揚跋扈的唐朝公主完全不一樣。唐太宗的妹妹平陽公主、唐高宗的女兒太平公主、唐中宗的女兒安樂公主,不僅在歷史上聲名顯赫,而且成了影視劇裡經常出現的角色。可是宋朝的公主呢?如果不去翻查《宋史‧公主列傳》,您能講出一個大宋公主的名字或者封號嗎?估計很難。
為什麼唐朝公主出盡風頭,宋朝公主卻默默無聞呢?因為宋朝的皇帝嚴厲禁止公主出風頭。
隨便舉個例子。宋仁宗的大女兒兗國公主,也就是今天故事主角慶壽公主的親姐姐,備受宋仁宗寵愛。宋仁宗為了讓寶貝女兒有面子,讓翰林學士為兗國公主撰寫一篇文章。但是,所有的翰林學士都抗命不聽,集體向仁宗進諫:「皇上,您這樣做完全不合祖宗法度,我們只負責處理軍國重事,哪能為公主寫文章呢?如果您開創這個先例,將來您的接班人也會學模仿,公主的權力漸漸大起來,就有可能形成外戚威脅朝廷的局面,甚至還有可能產生公主謀奪皇位的風險,對朝廷不利,對她們自己也不利啊!」
正是因為有朝中大臣的制衡,有祖宗家法的約束,所以宋朝的公主都沒什麼實權,她們只能讀讀詩書,學學女紅,為了皇權穩固,被迫克己復禮,在枯燥單調的漫長生涯中修煉出謙遜的性格和優雅的禮節。
我覺得,這是公主的悲劇,但卻是皇權穩固的一種保障。

因為做官,所以瘋癲
一○九二年,蘇軾在揚州當知州,有回請客,總共十幾個人到場,包括米芾。和蘇軾一樣,米芾的酒量也很小,幾小杯黃酒下肚就醺醺然、飄飄然。借著酒勁,米芾忽然站起來,對蘇軾說:「我問您一件事。」
「請講。」
「大夥都說米芾是瘋子,您今天給撂句實話,我到底是不是瘋子?」
蘇軾想了想,答道:「我的意見和大夥一樣。」
眾人哄堂大笑。
以上故事出自宋人筆記《侯鯖錄》,未必屬實。然而在宋朝士大夫圈子裡,米芾確實有瘋癲的名聲,也確實做過不少瘋癲的事情。
比如說,一一○四年,米芾去安徽無為做官,剛安頓下來,瞧見衙門大院裡擺著一塊奇形怪狀的大石頭,大喜:「此足以當吾拜!」(《宋史‧米芾傳》)這塊石頭長得好,值得我一拜。隨後「具衣冠拜之,呼之為兄」(同上),戴上官帽,穿上官服,恭恭敬敬地給石頭磕頭,管它叫大哥。
再比如說,米芾中年以後,總是穿漢、唐時期的衣服,袖子極寬,帽子極高。高到什麼程度呢?人坐在轎子裡,不得不低頭,否則帽子會被轎頂壓變形。米芾覺得不方便,「帽檐高不可以乘肩輿,乃撤其蓋。」(《獨醒雜誌》卷六)乾脆將轎頂搗掉,坐敞篷轎出門。高高的帽子從轎子裡露出來,人人都知道裡面坐著米芾,小朋友們跟在轎子後面扔石子、飛磚塊,大喊「米瘋子」。
米芾的瘋癲還表現在另一方面,那就是潔癖,嚴重到極點的潔癖。《宋史‧米芾傳》說他「好潔成癖,至不與人同巾器」,不和別人使用同一條毛巾和同一套盥洗器皿。其實,這條記載表達得太委婉,根本不足以表現米芾的潔癖。
南宋初年,關於米芾潔癖的傳說很多,例如他洗手以後,左手拍右手,右手拍左手,直到把水拍乾,就是不用毛巾擦,因為嫌毛巾髒;他展示書畫時,不讓別人近觀,因為害怕別人的汗味熏髒他的字畫。南宋宋高宗也聽過這些傳說,但不敢深信,直到有一天從米芾的書法作品裡讀到一句:「朝靴偶為他人所持,心甚惡之,因屢洗,遂損不可穿。」(轉引自宋高宗《翰墨志》)早上散朝,朝靴被別人碰一下,感覺好噁心,回來使勁洗這雙靴子,結果把它洗破,不能穿了。
米芾當了一輩子小官,晚年因為蔡京的提拔,當過幾天禮部員外郎,相當於文化部或教育部的司長級別。可惜沒當多久,就連續遭到御史彈劾,蔡京罩不住他,不得不將他下放到地方繼續當小官。御史彈劾他的理由是什麼呢?總共兩條,一是他沒中過進士,不配在禮部當官;二是他的潔癖太嚴重,朝服一天洗三回,洗出來幾個窟窿,站在官員隊伍裡有礙觀瞻。
米芾有三個兒子、五個女兒,其中一個女兒到出嫁年齡時,許多青年學子上門提親,他都不滿意。後來一個姓段的青年送上拜帖,他看著帖上的名字,滿意地笑道:「既拂矣,又去塵,真吾婿也!」(南宋《耆舊續聞》)這小夥子名字好,姓段名拂字去塵,先拂拭,再去塵,老天註定要做我老米家的女婿啊!你看,這又是關於米芾潔癖的一個傳說。
然而米芾並非天生潔癖,他甚至很可能根本就沒有潔癖,只不過是假裝瘋癲和假裝潔癖罷了。根據宋人筆記《雞肋編》記載,米芾在開封工作時,有個名叫趙仲御的皇族子弟,專門組織了一場飯局,測試米芾的潔癖是不是真的。趙仲御先讓幾個男僕打著赤膊,給米芾端茶倒水。米芾嫌人家髒,不接茶水,也不喝。然後趙仲御又讓年輕貌美的歌女出來,為賓客表演才藝。只見米芾假裝看書,實際上目光一直在歌女那邊,男僕們這時再來端茶倒水、布菜斟酒,他舉杯就喝,操起筷子就吃,絲毫沒覺得氣味難聞。
蘇軾的愛徒黃庭堅是米芾好友,比較熟悉米芾的性格和為人,他一針見血地指出:「斯人蓋既不偶於俗,遂故為此無町畦之行,以驚俗爾。」(黃庭堅〈書贈俞清老〉)米芾既沒有潔癖,也沒有瘋癲,他之所以表現出潔癖和瘋癲的樣子,完全是因為在官場上飽受歧視,難以升遷,不被主流階層接納,於是故意做驚世駭俗的事情。
按《宋史‧米信傳》記載,米芾的祖上原名海進,改名米信,隸屬於東胡的分支奚族,孔武有力,箭法出眾,曾經做宋太祖的貼身護衛。但米信完全不識字,品行也十分低劣,貪汙腐敗,欺上瞞下,剋扣下屬工資,搶奪貧民土地,還用鞭子活活打死一個年老有病的家奴。按北宋大臣上官融《友會談叢》一書記載,米信的兒子吃喝嫖賭,坐吃山空,欠下巨債。米信在世時,靠貪汙和剋扣軍餉積攢了十幾萬貫家財,不到十幾年,就被兒子敗得一乾二淨,全靠宋朝皇帝念舊,才幫米家贖回了一點家產,並讓米信的後代繼續做武官。
到米芾的父親米光輔那一代,終於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米光輔成為米氏家族第一個讀書識字的人,但仍然是武官。米芾從小讀書,刻苦練字,可能是因為米光輔把希望寄託在米芾身上,想讓米芾高榜得中,將來當上文職大臣。你肯定知道,宋朝重文輕武,文官普遍看不起武將,武將在文官面前常常感到自慚形穢。
米芾從小讀書,刻苦練字,就是為科舉考試做準備,但他並沒有考中進士。米芾之所以能當官,全靠母親的功勞--他母親閻氏和宋英宗的老婆高滔滔有交情,後來高滔滔當上太后,便讓沒能通過科舉考試的米芾做九品小官。在那些科舉出身的官員看來,像米芾這種靠關係進官場的非科舉官員,叫作「無出身」的「濁官」,必須打壓。各種打壓之下,米芾長達十幾年都沒能升遷一步,還幾度被罷官。
有一次罷官,米芾回潤州(今江蘇鎮江)閒居,當地火災,只有「李衛公塔」和米芾建造的「米元章庵」完好無損。米芾得意地在李衛公塔上題字:「神護衛公塔,天留米老庵。」(楊萬里《誠齋詩話》)過幾天再去看,這副對聯被人添上幾個字,變成「神護衛公爺塔颯,天留米老娘庵糟」。宋朝口語中,「爺塔颯」即「爹蠢笨」,「娘庵糟」即「娘骯髒」,言外之意,諷刺米芾的出身背景不好,父親是蠢笨武官,母親是侍候太后的骯髒女僕。
米芾很有才華,也極為自負,他多次公開宣稱,他的才華在蘇軾和黃庭堅之間,比蘇軾低一點點,但比黃庭堅高一點點。與此同時,他的性格也極其敏感,唯恐別人提到他的非科舉出身,唯恐別人說他拍馬屁。可是為了改換他們米家的門庭,他又不得不拍一些朝中大佬(例如蔡京)的馬屁,否則根本就不可能得到升官的機會。結果呢,這些難以化解的矛盾把米芾逼得只剩一條窄路,那就是假裝瘋癲和假裝潔癖,讓同僚轉移視線,讓官場忽視他的出身,讓皇帝注意到他的個性,讓自己走上一條破格升遷的捷徑。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蘇東坡的敵人未必都是壞人
誰幫李清照擺脫二任家暴夫
王安石和司馬光是敵還是友
黃庭堅說米芾假瘋癲求升遷
圖解宋朝社交圈,人際脈絡一線牽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