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音樂百科辭書 (增訂新版)
作者 | 陳郁秀/ 總策劃; 呂鈺秀/ 施德玉/ 陳麗琦/ 熊儒賢/ 主編 |
---|---|
出版社 |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臺灣音樂百科辭書 (增訂新版):完整呈現臺灣音樂文化400年的百科工具書【增訂新版】對辭條的重新總盤點,承載更加豐富的訊息與知識,擴展未來臺灣音樂研究的內容厚度,符合 |
作者 | 陳郁秀/ 總策劃; 呂鈺秀/ 施德玉/ 陳麗琦/ 熊儒賢/ 主編 |
---|---|
出版社 |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臺灣音樂百科辭書 (增訂新版):完整呈現臺灣音樂文化400年的百科工具書【增訂新版】對辭條的重新總盤點,承載更加豐富的訊息與知識,擴展未來臺灣音樂研究的內容厚度,符合 |
內容簡介 完整呈現臺灣音樂文化400年的百科工具書 時隔14年,全面增修刪訂,內容更具完整性與參考價值 本辭書內容分為〈原住民音樂〉、〈漢族傳統音樂〉、〈當代音樂〉、〈流行音樂〉四篇,【增訂新版】除對第一版辭書中既有2,391辭條進行改寫,使其內容能與時俱進;又再開拓了近12%的新辭條,使其完成辭條修訂與撰寫共有2,660則,辭條總字數近200萬字,收錄圖片及譜例共572張,撰寫人數有248位,參與之專家學者共約500人次。透過這次重新的全面梳理與增修,更加擴展了未來臺灣音樂研究的內容厚度。 除此之外,透過本辭書中專業學者的撰寫,音樂名詞及術語被規範化,讓社會與學校中希望了解臺灣音樂者,能有依循的工具書與標準的範例及參考。此次【增訂新版】重新的總盤點,期能承載豐富的訊息與知識,符合社會大眾了解臺灣音樂的需求,並增強臺灣文化的傳播實力與內涵。 這一本辭書獻給臺灣音樂界每一位朋友,期許它在過去的音樂歷史彙編基礎上,能是一把開啟日後新時代的鑰匙! 【增訂新版特色】 一、舊辭條的檢視與整理 1. 對於舊有辭條的檢視部分,對於上一版錯誤資訊的勘誤。除此之外,既有人物過世或獲得新的榮譽、重要新作品問世或發現;完稿出版後各界陸續提出的些微補充等等。 2. 這十多年來,音樂界對於相關辭條的關注度有所變化,在此將重新檢視,刪除或合併一些辭條。例如原住民術語辭條的建立,在這十多年來,並未被利用,因此進行了合併或刪除;或演出場所爆增,因此合併了較小的舊有場所辭條,重新建構對於表演空間的整體詮釋等。 3. 部分辭條,當年並無專門研究者。但透過辭書的編纂,對於研究不足的部分,成為日後許多碩博士論文的研究主題。因此這一部分,先由編輯對於辭條進行選取,決定原有內容保留與否,或委由新作者進行書寫編排等。 二、新辭條的確立與撰寫 1. 空間場所的增設、重要文獻的出版、與日俱增的新認同、國家音樂文化政策與事件等等,都透過編輯群的集思廣益,增加了原有百科辭書12%的新辭條。 2. 新的撰稿人,則透過論文、文獻、各種研討會與講座的觀察,尋找最適合的書寫者,共同參與本次辭書撰寫。
作者介紹 陳郁秀 法國國立巴黎音樂院鋼琴及室內樂第一獎畢業,為知名鋼琴家、音樂教育家、文化行政首長。曾任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主任、研究所長及藝術學院院長、白鷺鷥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文建會主任委員、國策顧問、無任所大使、文化總會秘書長、兩廳院董事長、台法文化協會理事長、公視及華視董事長。現為白鷺鷥文教基金會榮譽董事長、台法文化協會榮譽理事長、台灣藝術時尚協會理事長,臺灣大學兼任教授。獲頒法國「國家典範騎士勳章」、法國「國家榮譽軍團騎士勳章」、法國「文化部文化藝術軍官勳章」、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榮譽諮詢、台法文化獎特別貢獻獎、廣播金鐘獎「最佳藝術文化節目」獎等。曾在法國、比利時、義大利、美國等歐美國家舉辦獨奏會,並與國外知名樂團合奏演出。著作及編著作品豐富,包括:《拉威爾鋼琴作品研究》、《文創大觀》、《音樂台灣》、《臺灣音樂百科辭書》、《鑽石台灣——多樣性自然生態篇》、《鑽石台灣——多元歷史篇》、《大象跳舞》等二十餘冊。呂鈺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教授。研究興趣主要在於臺灣原住民和中國少數民族音樂與音樂史的探討,以及以中國繪畫為中心的音樂圖像學研究。在臺灣原住民音樂研究上,除關心音樂與文化之間的相互影響,對於古謠復振,亦為其設計方案,協助重建。 施德玉臺灣戲曲音樂研究學者、國樂教育者、臺灣音樂之研究紀錄保存與推廣者。現任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特聘教授、國藝會董事、國樂學會常務理事、民族音樂學會理事;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主任、表演藝術學院院長、藝文中心主任、學務長等職務。重要著作《板腔體與曲牌體》、《中國地方小戲及其音樂之研究》、《臺灣鄉土戲曲之調查研究》等。 陳麗琦身兼演奏、教育、研究及音樂推廣者的多重身分。她的熱情不僅止於演奏的舞臺上,更致力於音樂教育的推廣和改進,開創新的教學主題與方式。其研究領域涵蓋了數位音樂教學以及外國音樂家在臺的音樂歷程。 熊儒賢流行音樂資深幕後音樂人、作詞人、導演,華語樂壇多位天王、天后專輯統籌,創下百萬銷售專輯無數。2002年始,因對音樂的理想之志,成立「野火樂集」音樂品牌,發行李雙澤、胡德夫等台灣史上重要人物的專輯,至今共得到75座音樂獎項,亦製作逾200部流行音樂紀錄片,留住巨星的時代之聲。2021年以監製作品《神遊》專輯榮獲美國「全球音樂獎」世界音樂類首獎,2022年出版《我的流行音樂病》一書。
產品目錄 工作者名單初版總序 《 臺灣音樂百科辭書》的感謝與期許——連結過去、開啟未來的一把鑰匙 陳郁秀 二版總序 承載更豐富的訊息與知識,增強臺灣文化的傳播實力與內涵 陳郁秀 凡例 臺灣音樂總論 陳郁秀 詞目檢索(漢語拼音排序)一、原住民篇初版序 原住民音樂的廣闊天空 呂鈺秀二版序 物換星移下原住民音樂的欣欣向榮 呂鈺秀A ∼ Z 二、漢族傳統篇初版序 俯瞰臺灣漢族四百多年來傳統音樂 溫秋菊二版序 傳統音樂文化紀錄保存 施德玉A ∼ Z 三、當代篇初版序 當代音樂及音樂教育面面觀 顏綠芬二版序 當代音樂的承先啟後 陳麗琦A ∼ Z四、流行篇初版序 從音樂出發,記錄時代 徐玫玲二版序 族群多元 百花齊放 熊儒賢A ∼ Z 附錄拼音表 漢語拼音及注音符號對照表 原住民語羅馬拼音表 臺灣閩南語羅馬拼音原則說明 客語羅馬拼音表 簡稱全名對照表 國內學校(含相關地區) 國內機構與樂團 國內唱片與影視業(含相關地區)外國學校名稱對照表日治時期臺語流行歌曲唱片總目錄參考資料索引 注音檢索 筆畫檢索 感謝贊助與指導編者簡介
書名 / | 臺灣音樂百科辭書 (增訂新版) |
---|---|
作者 / | 陳郁秀 總策劃; 呂鈺秀 施德玉 陳麗琦 熊儒賢 主編 |
簡介 / | 臺灣音樂百科辭書 (增訂新版):完整呈現臺灣音樂文化400年的百科工具書【增訂新版】對辭條的重新總盤點,承載更加豐富的訊息與知識,擴展未來臺灣音樂研究的內容厚度,符合 |
出版社 / |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3613621 |
ISBN10 / | |
EAN / | 9786263613621 |
誠品26碼 / | 2682480653006 |
頁數 / | 1416 |
裝訂 / | H:精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6*19*7.3cm |
級別 / | N:無 |
內文 : / 本次的增修,注意到各族群音樂在本世紀的新發展,以及音樂型態展演的多元化,和原住民對於傳統音樂傳承方面的努力。在內容上更加的充實,展現了原住民音樂研究生生不息的蓬勃朝氣,加上圖像、表格、歌詞以及樂譜範例,更為讀者提供了多元認識原住民音樂的樣貌。在舊有的成就上,注入了新內容與新觀點,顯現了第二版辭書的價值與意義。
——【原住民篇】主編 呂鈺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教授
臺灣民眾認識與瞭解漢族傳統音樂與表演藝術,在當代是極為重要的,透過對自己的語言、音樂、戲劇及多樣的表演藝術文化的認識、學習、研究與發展,更能凝聚我們民族的向心力,以發展具有特色而高藝術的傳統文化。《臺灣音樂百科辭書》記錄保存臺灣漢族傳統音樂豐富的資料,能提供民眾認識、了解臺灣傳統音樂文化,使其能永續發展。
——【漢族傳統篇】主編 施德玉 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特聘教授
多元的臺灣音樂活動不僅為我們提供了更清晰完整的研究視野,同時也為未來的音樂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史料,為臺灣音樂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增訂新版擴增和修訂的詞目,具備臺灣音樂教育和多元性的綜合參考內容,顯示出社會對於音樂理念的轉變,也展現了臺灣音樂研究在近年的主流發展趨勢,是音樂愛好者、研究者和藝術家的重要參考資源。
——【當代篇】主編 陳麗琦 中華科技大學文創與數位多媒體系助理教授
流行音樂,是屬於時代大眾共生的語言與信仰,也是當代庶民歌聲的情緒與節奏感。流行音樂以歌聲引出這個大時代,它是人與人之間心靈共鳴的橋樑,也是每一個世代最需要被了解的當代旋律。它「以微搏巨」的文化影響力,是在地文化的「榮景」與「願景」所累積的結果,流行音樂也讓臺灣在全球締造了華語流行音樂桂冠的榮光。
——【流行篇】主編 熊儒賢 野火樂集創辦人
最佳賣點 : 完整呈現臺灣音樂文化400年的百科工具書
【增訂新版】對辭條的重新總盤點,承載更加豐富的訊息與知識,擴展未來臺灣音樂研究的內容厚度,符合社會大眾了解臺灣音樂的需求,並增強臺灣文化的傳播實力與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