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代? 什麼書? 2024 8-9月日記
作者 | 隱地 |
---|---|
出版社 | 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什麼時代? 什麼書? 2024 8-9月日記:白先勇說:「黎湘萍在〈白先勇時間〉裡提到,我的小說裡寫人、物最後都被時間摧毀,而我現在所做的事情都在搶救時間摧毀的東西。他這番 |
作者 | 隱地 |
---|---|
出版社 | 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什麼時代? 什麼書? 2024 8-9月日記:白先勇說:「黎湘萍在〈白先勇時間〉裡提到,我的小說裡寫人、物最後都被時間摧毀,而我現在所做的事情都在搶救時間摧毀的東西。他這番 |
內容簡介 白先勇說:「黎湘萍在〈白先勇時間〉裡提到,我的小說裡寫人、物最後都被時間摧毀,而我現在所做的事情都在搶救時間摧毀的東西。他這番話想想也很有道理。你拚命寫作不也在跟時間賽跑嗎?」 焦桐說:「最近的日記特別感受到時間的暴力,您這系列,顯然是一種暴力美學。您是我輩的『雀榕』,昂然挺立於文學原野。」 兩位作家不約而同提到「時間」,在每天一篇的日記裡,時間成為一種不得不專注凝視的存在,所以隱地堅持不懈持續寫下這些文字,讓日記像小說一樣好看,也使得他的夢想一步一步成真。
產品目錄 什麼時代?什麼書? 二○二四年八至九月 隱地日記序開啟燦爛的每一天 李振清 三 ︱送咖啡人語白先勇時間 ︱二○二四年八月 臺北日記跟時間賽跑?一六唐柱國的傳奇人生二一七月書信二二「人」這種動物二五天差地別三一國家是怎麼富強起來的(上)三三 ︱讀《他鄉.故鄉》中「尹仲容的故事」把榮譽還給李行三七文字的功能四 世界的亂源四二《人生畢旅》外一章四四 附錄惺惺相惜︱《講義》林獻章與我 周浩正四兄妹六三︱《他鄉.故鄉》閱讀筆記之二六個孩子六四︱《他鄉.故鄉》閱讀筆記之三三兄妹六六︱《他鄉.故鄉》閱讀筆記之四哭六八︱《他鄉.故鄉》閱讀筆記之五「與書為伍,天長地久」七 ︱吳登川和「吳氏圖書公司」國家是怎麼富強起來的(下)七三︱讀《他鄉.故鄉》中「曾繁城的故事」《張忠謀自傳》上冊(一九三一︱一九六四)七九梁諾施的「閱讀臺灣文學之旅」八一讓古典走向青春八五︱讀劉俊〈崑曲與青春同舞,雅音在校園齊鳴〉老人會八七︱迎八十八米壽《作家與書的故事》九 五十七歲那一年的心情九七︱重讀為《作家與書的故事》三印寫的〈十年〉見證與記憶一 ︱爾雅出版五十年,隱地筆耕七十年天涯歌女一 二一片癡情一 七柯夫婦一一一貧苦獨居老人的小天堂一一三︱王建 打造「天使居」一九六四一一五︱一甲子前的一些人與事大時代的離亂史詩一一九︱賀陳義芝《遺民手記》出版菱形人生一二一壓力一二四焦桐的暴力說 ︱二○二四年九月 臺北日記溫柔一二八︱暴力的原鄉不容易一三 美好下午一三五種田山頭火一三七︱從凌性傑新書序文中的一個人物說起接近病態一四 董橋的信,讓我深受鼓舞一四一陳義芝筆下的史詩一四四︱因戰爭而流亡,因流亡而遺忘行至人生中途的我一四八附錄爾雅出版家︱隱地與《人生船》 向 陽怎麼讀到這樣一個李商隱?一六三︱讀簡媜《一個人漫遊,古典森林》國際自殺防治日一六五︱當人不想活了,人有選擇死亡的權利嗎?王正方說崑曲一六七時間的故事一七一一艘滿載詩的船一七五 ︱讀李進文紅豆薑泥麵之夜一七八竇克勤一八 附錄我的故事 竇克勤美麗留不住,智慧可以一八九張作錦筆下的張恨水一九一平靜與平安一九六潤餅一九八黃葉舞秋風二 判死七關卡二 二心影和身影二 四 ︱從宋雅姿的「人物專訪」說起早熟二 六 ︱詩人朵思的故事一念二一三重讀雨僧二一三代馬五書二一六老薑二一八相遇爾雅書房二二 動靜二二四登臨峰頂二二八︱百歲人瑞出新書眼睛抗議 手亦抗議(代後記)二三一附錄讀隱地《一根線》 呂淑蕙 二三三
書名 / | 什麼時代? 什麼書? 2024 8-9月日記 |
---|---|
作者 / | 隱地 |
簡介 / | 什麼時代? 什麼書? 2024 8-9月日記:白先勇說:「黎湘萍在〈白先勇時間〉裡提到,我的小說裡寫人、物最後都被時間摧毀,而我現在所做的事情都在搶救時間摧毀的東西。他這番 |
出版社 / | 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576396823 |
ISBN10 / | |
EAN / | 9789576396823 |
誠品26碼 / | 2682665544006 |
頁數 / | 248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9.5(高) x 15.3(寬) x 11.5(厚)cm |
級別 / | N:無 |
重量(g) / | 355 |
提供維修 / | 無 |
自序 : 序
開啟燦爛的每一天李振清
︱送咖啡人語
隱地兄:
恭喜吾兄一系列廣受好評的「日記文學」系列;豐富了當代文學作品。去(二 二三)年五月三十一日,《聯合報》副刊刊出吾兄〈在日記和日記之間〉,就是例證。
我初次聽您的演講是在二 一六年三月十三日。彼時在筆會主辦的「國際研究生翻譯研習會」上講題:「寫作的藝術」。當天吾兄與陳義芝、郭強生、黃碧端等文友,都有啟發性的寫作理論分析與經驗分享,兼談翻譯文學。八年後,果然在今年五至六月的《一個人的新聞室》中,讀到鄭樹森和您談論並分析〈梁實秋的最後一篇譯作〉,至為專業與珍貴。
二 二三年讀到您賜贈的《隱地冬天日記》,萬分感動,尤其對您的樂觀態度與人生思維,更加敬佩。在書中寫道:「我已八十有五,自然要面對老,接受老,所以患了手疾,不必大驚小怪,必須如此想法,日子才能過得去。」歐陽子也在《一個人的新聞室》中有封她給你的信,她說:「我真難想像您在手疾與眼力的雙重威脅下,還能堅持寫作與閱讀,繼續把您的心得,記憶與感想用極流利的文筆表達出來,讓讀者分享。而且好像愈寫愈開心。」(頁一三七)。弟深有同感。在跟您電話聊天中,我也至為關切您的眼睛保養問題。請讓您的「靈魂之窗」多休息。
在我所收藏及詳細閱讀的吾兄日記系列中,每一篇都獲得啟發,也因此每一本都有詳細的感想筆記。吾兄系列作品與十七世紀英國日記文學家Samuel Pepys(山繆.畢普斯)的著作《The Diary of Samuel Pepys: Daily entries from the 17th century London》,極為相似。然而,吾兄的作品內涵、分析、評論、時代性、流暢度等,較Samuel Pepys的作品精采多了,可讀性也較高。每一本作品中所涵蓋的文學評論、時事分析、文學家暨詩人介紹、政治人物褒貶、教育與社會關懷等,均令人深有同感。吾兄的《雷聲隆隆》、《雷聲再響》、《雷聲近還遠》、《冬雷震震》,就是最好的感人例證。
日記系列創作,與胡適日記相仿,評論多元,且獨幟風格,因而不時獲名家讚嘆。吾兄毅力過人,縱然如此,仍請多保養身體,尤其是眼睛和手指,期能持續創作更多啟發人心、振興社會的精采作品。就像您在《一個人的新聞室》所遇到的神蹟:「一定是『守護神』在保護我。」(頁一四五)。
謹送上曼摩及摩卡咖啡,微薄的心意希望您笑納,也期能藉此在愉快的早餐後,開啟燦爛的每一天。
後學 振清 敬上
二 二四年八月三十一日
關於作者
李振清,國立師範大學英語系畢業,美國夏威夷大學語言學博士;曾任教國立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世新大學人文社會學院英語系客座教授。
一九九 至一九九二年任教育部駐舊金山文化組組長;一九九二至一九九七年,任教育部駐華府文教處擔任參事,兼文化組組長。
現任中華民國筆會監事。
最佳賣點 : 在每天一篇的日記裡,時間成為一種不得不專注凝視的存在,所以隱地堅持不懈持續寫下這些文字,讓日記像小說一樣好看,也使得他的夢想一步一步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