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花沙石總是情 | 誠品線上

風花沙石總是情

作者 荊棘
出版社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風花沙石總是情:說來蠻好玩的,最近才發現在我寫的文章中,很多篇都以花石、風沙和蟲鳥為題,這在文壇上並不多見,所以突發奇想,選了幾篇與我的經歷有關的文章,讓它們在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說來蠻好玩的,最近才發現在我寫的文章中,很多篇都以花石、風沙和蟲鳥為題,這在文壇上並不多見,所以突發奇想,選了幾篇與我的經歷有關的文章,讓它們在我生命的溪流裡,如晶瑩多彩的小石子一般訴說我的故事。我愛自然,花木和我一起成長,沙漠和化石令我深思,蟲鳥給我想像的空間,它們都在我的生命留下深刻的痕跡。這些動物、植物和礦物對於我來說並不是「物」,而是富有靈性和感情的生命,會說我聽得懂的語言,告訴我自然界蘊含的祕密,甚至讓我聯想到人際的關係。它們從我的生命歷程中湧出,與讀者分享它們精彩的故事。我虔誠地把這第十本書獻給我的讀者,祝福讀者能擁有從沙礫見塵寰,在野花見仙境的慧眼和詩心,並且盼望讀者也能不時停下腳步,如本書的英文書名Echoes of Nature所隱示,在大自然的迴響中找到自己的聲音。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荊棘,本名朱立立。湖北生,臺灣長大,現居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市中心。臺大園藝系畢業,美國新墨西哥大學實驗心理碩士與教育心理博士;「海外華人女作家協會」創會會員、第十五屆會長及「聖地牙哥華人作家協會」的創會會長,是海外文學的推行者。曾任美國大學教授三十多年,並在發展中國家從事教育工作;喜愛自然和旅行,足跡遍及歐、亞、美、非、澳洲世界各地。大學時所寫之〈南瓜〉一文,受到臺灣文壇重視;她的文章曾被選入大學課本《現代文學小說精選集》、《中華現代文學大系》;兩篇小說曾翻拍成電影,許多文章被轉載在各選籍。作品包括《荊棘裡的南瓜》、《異鄉的微笑》、《蟲及其他》、《金蜘蛛網——非洲蠻荒行》、《荊棘與南瓜》、《彈破碧雲天:吳蠻琵琶行》、《柳暗花明又三村》、《走過世界村》等。中文創作以散文和短篇小說為主,白先勇曾謂荊棘「堅韌的生命力來自兩大泉源:其一是她對文學的熱愛,其二是對土地和自然一種出於天性的親近」。讀者喜愛荊棘筆下那些情真意切、別具魅力的植物故事;她緣情詠言、感物造端,每每以深情、飽滿的筆觸,娓娓敘說有情天地裡的生命奇蹟,賦予南瓜、滾動草、火龍花、月亮花,甚至沙石蟲蛇以神奇動人的魔力。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風花沙石荊棘情李黎無情荒地有情天張純瑛作者介紹第一輯風中少年1|南瓜2|飢餓的森林3|白色的酢漿草4|颱風眼第二輯沙漠情懷1|狗狗沙姬2|沙堡3|月亮花4|遠方的鳥5|鴨媽媽6|沙漠花開第三輯椒田果下1|辣椒2|滾動草3|紅棗4|枸杞5|花船第四輯花鳥蟲石1|孔雀琴2|鑽石海岸3|鑽石蟒蛇王4|蘆葦舞5|雨中花6|為花而畫7|蟲蟲大餐第五輯執子之手1|蟲2|烏鴉之死3|一品紅的一年4|情在花枝凋零時5|火龍花後記

商品規格

書名 / 風花沙石總是情
作者 / 荊棘
簡介 / 風花沙石總是情:說來蠻好玩的,最近才發現在我寫的文章中,很多篇都以花石、風沙和蟲鳥為題,這在文壇上並不多見,所以突發奇想,選了幾篇與我的經歷有關的文章,讓它們在
出版社 /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0145996
ISBN10 /
EAN / 9786260145996
誠品26碼 / 2682997154003
頁數 / 276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0*15.0*1.5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風花沙石荊棘情李黎(節錄)
荊棘這本自選集《風花沙石總是情》,原先構想的書名裡有「沙石風花蟲鳥」,由於怕拗口而簡化成「風花沙石」四件加上「情」,但毫不影響内容的豐富多彩。這不僅只是一本書,而是一個女子,一個非常不同於一般的女子,曲折又多樣的一生——有童年的暴雨颱風,也有愛情的煦煦和風;有園子裡鮮嫩的瓜果,也有沙漠荊棘裡綻放的花朵;有世間最孤獨的蛀蟲,也有把她當成母親的小鴨;有世界邊緣的荒沙礫石,也有沙漠中與伴侶一磚一木建成的「沙堡」;有細緻溫婉的人間至情,更有烈火灼心的生離死別……所以,沙石風花蟲鳥和情,正是她生命的寫照。
她的文字值得細細咀嚼品味,往往在流暢又細膩的表層下蘊藏了哀傷和希望。給我第一個,也是最深刻的印象的,就是這本書的首篇,1964年發表於《文星雜誌》的〈南瓜〉,作者名叫荊棘,當時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名字。多年後我依然記得,少年的我讀到之後幾乎為之淚下的感動;從此「荊棘」和「南瓜」在我的印象裡就分不開了,我甚至一直以為那篇小說的題目是「荊棘裡的南瓜」。
* * *
最動人的還是第五輯「執子之手」。我們讀過前面那些文字,像是伴隨她走過了天涯海角;但那個與她執手同行的人,最後一段路,最傷痛的訣別,竟然如此奇特,而她寫來,竟然似乎不及〈遠方的鳥〉那次小別的椎心刺骨的感傷,甚至還帶著似不經意的幽默——難道人生走到一個歷程之後竟然可以豁達如斯?瀟灑如斯?〈烏鴉之死〉和〈火龍花〉兩篇直面死亡:〈烏鴉之死〉中的謀殺懸疑強調生命的不可預測,〈火龍花〉短暫而深刻的綻放,比喻了生命與愛情雖短暫卻影響深遠的本質,而文中的器官捐贈敘事反映了遺愛如何超越死亡。反覆出現的「來也空空,去也空空」主題,矛盾地強調了生命瞬間的重量。發表時造成不小「轟動」的〈情在花枝凋零時〉,其實是深入探討了持久愛情與伴侶關係的複雜性,敘述捕捉了照顧病弱配偶的溫柔與挑戰、分離的痛苦,以及應對悲傷所需的靜默堅韌。〈蟲〉則以隱喻方式延伸此主題,將人類比喻為困於自造僵化結構中的昆蟲,在困境中質疑存在的意義是否會成為無法承負之重?
這些文章匯集了散文與故事,編織出一幅人類經驗的豐富畫卷,探討了愛、失落、認同以及時間流逝等主題。每篇作品都是獨特的生活片段,但合起來則形成了一場關於生命的脆弱與美麗的連貫沉思。作者以抒情的文筆和敏銳的觀察力,邀請讀者停下腳步,反思自身的人生旅程。作者的聲音既親密又清亮,融合敘事與哲學探詢;生動的描寫凋謝的火龍花、蟲啃木的詭異聲響、孔雀琴的「百種音色」……文筆在詩意的簡潔與細緻敘述間搖擺,映照生命的節奏——有時寬廣,有時短暫。
懷著對大自然的好奇、敬畏和喜悅,荊棘用樸素又優美的文字,以赤子的深情記錄悲傷歡樂的豐美人生,猶如那顆荊棘裡長出的南瓜。用荊棘作為筆名,勇敢面對被刺到傷痕累累的心,用文字療傷,荊棘裡長出最渾圓美好的果實,撫慰了受傷的心,也柔軟了冷硬的心。因為這一切總是情。

試閱文字

內文 : 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這些文章編織出一幅人類經驗的豐富畫卷,探討了愛、失落、認同以及時間流逝等主題。每篇作品都是獨特的生活片段,但合起來則形成了一場關於生命的脆弱與美麗的連貫沉思。作者以抒情的文筆和敏銳的觀察力,邀請讀者停下腳步,反思自身的人生旅程。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