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 (修訂第4版) | 誠品線上

民事訴訟法 (修訂第4版)

作者 魏大喨
出版社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民事訴訟法 (修訂第4版):本書依體例共分九編,依序介紹民事訴訟法之基本架構。除了詳加討論學說理論外,作者並以自身多年民事審判實務經驗,補充相關重要判例、解釋等,使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依體例共分九編,依序介紹民事訴訟法之基本架構。除了詳加討論學說理論外,作者並以自身多年民事審判實務經驗,補充相關重要判例、解釋等,使理論與實務見解並行,期使讀者在理解民事訴訟法理論之餘,亦能掌握實務之動向。修正四版共廣蒐最高法院民事大法庭與審判庭,近年來有參考價值或值供研究用裁判例,共數十則,加以整理分類、簡化裁判要旨後,分置於相關章節中,供方便查閱、參考及檢驗用。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魏大喨學歷/臺灣大學法學博士(1993年1月)現職/最高法院民事庭法官兼庭長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劉 序 四版序 自 序 第一編 基礎理論 第一章民事紛爭之解決 第二章民事訴訟制度目的論 第三章民事訴訟制度之法系 第四章法之存在及誠信原則 第五章訴訟法規之整體面 第六章民事訴訟法與民事實體法 第七章相關法規 第八章審判權劃分與衝突 第二編訴訟主體 概說 第一章法 院 第二章當事人 第三章多數主體訴訟 第三編訴訟客體 第一章訴 第二章訴訟標的 第三章複數請求之訴訟 第四編程序構造及訴訟行為 概說 第一章程序構造及立法原則 第二章訴訟行為總論 第三章訴訟程序發展 第四章訴訟之終了 第五章其他司法人員之處分及卷宗保存利用 第五編第一審訴訟程序 第一章言詞辯論及其準備 第二章證 據 第三章判 決 第六編通常審級救濟程序 第一章上訴通則 第二章第二審上訴 第三章第三審上訴 第四章抗告程序 第七編既判力破除 第一章 再 審 第二章 第三人撤銷訴訟 第三章 情事變更之變更判決之訴 第八編簡易事件及小額事件程序 第一章簡易訴訟程序 第二章小額訴訟程序 第九編特別程序 第一章調解程序 第二章督促程序 第三章民事保全程序 第四章公示催告程序 主要參考書目

商品規格

書名 / 民事訴訟法 (修訂第4版)
作者 / 魏大喨
簡介 / 民事訴訟法 (修訂第4版):本書依體例共分九編,依序介紹民事訴訟法之基本架構。除了詳加討論學說理論外,作者並以自身多年民事審判實務經驗,補充相關重要判例、解釋等,使
出版社 /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1479491
ISBN10 /
EAN / 9789571479491
誠品26碼 / 2682982296008
頁數 / 712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2*17.2*4.4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法學研究終局目的在提供社會現實生活之需,為本書問世以來不變理念。本學門新理論推陳出新,因時代變遷,法律條文也不斷增修。拙著民事訴訟法第三版修訂,迄今僅二年餘,期間因民事大法庭統一法律見解需求,暫不論達成的共識當否,確能提供各界檢驗,加以各審級法院法官法學素養日益提升,形諸於裁判文之法理論述,不乏令人驚艶之作。著者因而起心動念修正第四版,蒐集近來相關案例裁判見解,分類整理、簡化要旨後分置於相關章節中,用供參考與檢驗。
裁判費徵收法理基礎相當於租稅法律主義,2023 年本法修法將之與訴訟費用概念區分 , 110 台上大 279 號大法庭裁定,為避免重覆徵收裁判費,及保護當事人訴訟權,將上訴利益與裁判費計徵作不同處理,有法續造意義。另112 台抗大 630 號大法庭裁定,變更 95 年第 7 次民事庭會議決議,在複數獨立可分訴訟,上訴人僅部分撤回上訴,亦可准退還該部分之裁判費,無庸全部撤回。均具劃時代意義。
民事與行政訴訟審判權劃分及審判權衝突,本書第三版雖有介紹,惟未觸及權力分立下行政處分之構成要件效。本修正版借用 111 台上大 1958 號大法庭裁定說明權力分立與權力制衡下,行政處分對審判法院之構成要件效及界線。
證據法部分,私鑑定為現今審判實務常見,其意義、性質、效力及程序權保障,本版略有介紹。表見證明、證明度降低之意義,常令學生困惑不已。表見證明運用於審判實務日益重要,例如不實財報及違反公平交易法禁止聯合行為損害賠償事件 , 112 台上 438 及 113 台上 1911 判決,即見諸於判決文中。證明度降低是否為本法第 277 條但書類型,或「舉重明輕」進入「法內法之續造」領域,本修正版借花獻佛提出著者淺見。
第二審與第三審上訴之移審遮斷效不同,110 台抗 210裁定值得介紹供參。誠信原則適用對象包括法院,對參與訴訟程序者屬法院應盡義務 。 113 台抗 126 裁定就得再抗告之非訟事件,因抗告裁定正本告示欄誤載不得再抗告,對信賴告示者之聲請回復原狀,法院應先審酌各種具體情事,判定其聲請有無理由,不得以再抗告提出,距收受原抗告裁定日起算,已逾抗告法定期限為由,同時駁回再抗告及回復原狀之聲請。
民事訴訟法學與實體法學發展息息相關 。 民法第 824條第 2 項共有物分割,傳統認為此類訴訟係形式上形成訴訟、實質非訟事件,分割方法不受當事人聲明拘束。近來則有請求法院廢止共有關係,及聲請酌定分割方法雙重特性說。前者乃處分權主義、私法自治原則,法院受聲明拘束,後者屬非訟事件,兩原理交互存在於同一訴訟程序,因而影響或限縮法院分割方法裁量空間 , 已為 112 台上226、288 判決實質採用。
民事訴訟法學精深奧秘,或許能在現實審判實踐中粗窺其精華所在,著者仍持續學習中。
魏大喨
民國一一四年七月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除了詳加討論學說理論外,作者並以自身多年民事審判實務經驗,補充相關重要判例、解釋等,使理論與實務見解並行。修正四版共廣蒐最高法院民事大法庭與審判庭,近年來有參考價值或值供研究用裁判例,共數十則,加以整理分類、簡化裁判要旨後,分置於相關章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