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譯鹽鐵論 (第3版)
作者 | 盧烈紅/ 注譯; 黃志民/ 校閱 |
---|---|
出版社 |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新譯鹽鐵論 (第3版):認識制度背後的思想戰場,理解漢代的國政選擇與人民聲音《鹽鐵論》是西漢學者桓寬根據漢昭帝時召開的鹽鐵會議之記錄,整理加工而成。鹽與鐵是關係國計 |
作者 | 盧烈紅/ 注譯; 黃志民/ 校閱 |
---|---|
出版社 |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新譯鹽鐵論 (第3版):認識制度背後的思想戰場,理解漢代的國政選擇與人民聲音《鹽鐵論》是西漢學者桓寬根據漢昭帝時召開的鹽鐵會議之記錄,整理加工而成。鹽與鐵是關係國計 |
內容簡介 認識制度背後的思想戰場,理解漢代的國政選擇與人民聲音《鹽鐵論》是西漢學者桓寬根據漢昭帝時召開的鹽鐵會議之記錄,整理加工而成。鹽與鐵是關係國計民生的兩大商品,也是漢武帝實行一系列官營政策後國家的重要財源。此次會議雖以「鹽鐵」為名,但會中所討論的主題並不局限於經濟方面,其他如政治、外交、國防、學術、生活等範疇都有涉及。過程中,代表官方的丞相、御史大夫等和代表民間的文學、賢良等,兩派人馬脣槍舌劍,立場分明,展開激烈的論戰。官方代表推崇法家的富國強兵,極力為施政方針辯護,並痛斥對手的無知淺薄;民間代表則奉儒家為圭臬,大膽地為百姓發聲,並毫不留情的指責在上位者不知民間疾苦,苛政害民。從中我們不僅能了解當時大環境的樣貌,更可一窺漢武帝獨尊儒術後的學術風氣。本書參考各種版本,校正和補足許多正文的錯誤及衍脫,各篇的題解提綱挈領,注釋與語譯則雅俗共賞,允稱最佳的《鹽鐵論》讀本。本書特色:▪️ 真實還原歷史辯論現場忠實呈現漢昭帝時期「鹽鐵會議」全貌,讓讀者直擊朝野思想激辯的實況,感受政治論辯的深度與張力。▪️ 法儒交鋒,政治理念的分水嶺官民雙方針鋒相對,一方論國富兵強,一方訴民困政苛,展現早期中國政治思想兩大路線的根本差異。▪️ 文本校勘嚴謹,詮釋脈絡清晰本書參考多種古本重校,補足衍脫訛誤,並為各篇設題解,深入說明語境與主旨。▪️ 注譯兼顧文質與可讀性語譯流暢,兼顧古文原貌與當代理解,適合初學與進階讀者深入研讀。▪️ 思想史與制度史的重要資料全書不僅具政治哲學意義,也提供研究西漢政制、經濟與學術風氣的珍貴一手材料。
作者介紹 盧烈紅注譯者湖北黃梅人。1977年考入武漢大學中文系,畢業後攻讀漢語史碩士,1984年獲文學碩士學位,留校任教。1993年考取在職博士生,師從北京大學郭錫良教授研習漢語史,1998年獲文學博士學位。黃志民校閱者政治大學中文博士。曾任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
產品目錄 新譯鹽鐵論目次刊印古籍今注新譯叢書緣起導讀卷一本議第一力耕第二通有第三錯幣第四禁耕第五復古第六卷二非鞅第七晁錯第八刺權第九刺復第十論儒第十一憂邊第十二卷三園池第十三輕重第十四未通第十五卷四地廣第十六貧富第十七毀學第十八褒賢第十九卷五相刺第二十殊路第二十一頌賢第二十二遵道第二十三論誹第二十四孝養第二十五刺議第二十六利議第二十七國疾第二十八卷六散不足第二十九救匱第三十箴石第三十一除狹第三十二疾貪第三十三後刑第三十四授時第三十五水旱第三十六卷七崇禮第三十七備胡第三十八執務第三十九能言第四十取下第四十一擊之第四十二卷八結和第四十三誅秦第四十四伐功第四十五西域第四十六世務第四十七和親第四十八卷九繇役第四十九險固第五十論勇第五十一論功第五十二論鄒第五十三論菑第五十四卷一○刑德第五十五申韓第五十六周秦第五十七詔聖第五十八大論第五十九雜論第六十
書名 / | 新譯鹽鐵論 (第3版) |
---|---|
作者 / | 盧烈紅 注譯; 黃志民 校閱 |
簡介 / | 新譯鹽鐵論 (第3版):認識制度背後的思想戰場,理解漢代的國政選擇與人民聲音《鹽鐵論》是西漢學者桓寬根據漢昭帝時召開的鹽鐵會議之記錄,整理加工而成。鹽與鐵是關係國計 |
出版社 / |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571479378 |
ISBN10 / | |
EAN / | 9789571479378 |
誠品26碼 / | 2682970712008 |
頁數 / | 532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3.2*17.2*2.5 |
級別 / | N:無 |
最佳賣點 : 《鹽鐵論》是西漢學者桓寬根據漢昭帝時召開的鹽鐵會議之記錄,整理加工而成。鹽與鐵是關係國計民生的兩大商品,也是漢武帝實行一系列官營政策後國家的重要財源。此次會議雖以「鹽鐵」為名,實則涵蓋政治、經濟、外交、國防、學術、生活等範疇。從中我們不僅能了解當時大環境的樣貌,更可一窺漢武帝獨尊儒術後的學術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