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香港管樂史
作者 | 連家駿 |
---|---|
出版社 |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被遺忘的香港管樂史:管樂,是首種傳入香港的西樂,在香港開埠時,便以軍樂形式來到香港,從此落地生根,蓬勃發展,在香港的音樂歷史中佔有重要的位置。然而,社會對管樂團 |
作者 | 連家駿 |
---|---|
出版社 |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被遺忘的香港管樂史:管樂,是首種傳入香港的西樂,在香港開埠時,便以軍樂形式來到香港,從此落地生根,蓬勃發展,在香港的音樂歷史中佔有重要的位置。然而,社會對管樂團 |
內容簡介 管樂,是首種傳入香港的西樂,在香港開埠時,便以軍樂形式來到香港,從此落地生根,蓬勃發展,在香港的音樂歷史中佔有重要的位置。然而,社會對管樂團的重視卻遠遠低於管弦樂團,以致在研究或社會上都會被忽視。本書從歷史的角度,詳細記述管樂由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至現在一百八十多年的發展,是首本完整而有系統地剖析香港及周邊地區管樂歷史的書籍。作者把這段歷史分為啟蒙時代、轉變時代及當代三大部分,並加入嶺南地區和南洋與香港管樂發展關係的部分,記錄不同時代的重要管樂團,並且仔細闡述社會和管樂的關係,包括政府、社區、學校對管樂的看法,同時觀察香港政治、文化政策、青年政策、教學方針等對管樂發展的影響,以小觀大,展現香港西洋音樂歷史的轉變。作者亦專訪了多位管樂界重要人物,以大量第一手資料及圖片,呈現香港管樂的歷史圖像。最後希望藉着探討本地管樂發展的難處和期望,為日後管樂的發展管理、演奏及研究,提供不同的思考 角度,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作者介紹 連家駿五十男樂團創辦人兼藝術行政總監,畢業於紐西蘭奧塔高大學政治和亞洲研究系,後獲取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管理碩士學位。2013年開始其藝術行政生涯,先後擔任香港管弦樂團教育及外展主任,及男爵樂團的樂團經理。其帶領的男爵樂團於2018年榮獲香港藝術發展及藝術教育獎。現時於Pegaso International攻讀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香港管樂發展歷史,曾於日本知名管樂雜誌PIPERS及香港中文大學發表學術著作。
產品目錄 緒 論 被遺忘的香港管樂歷史第一章 啟蒙時代(1841至1945年)第二章 特輯:嶺南地區和南洋管樂發展的的關係第三章 轉變時代(1945至1977年)第四章 當代(1978年至現在)第五章 2022年香港管樂發展研究報告
書名 / | 被遺忘的香港管樂史 |
---|---|
作者 / | 連家駿 |
簡介 / | 被遺忘的香港管樂史:管樂,是首種傳入香港的西樂,在香港開埠時,便以軍樂形式來到香港,從此落地生根,蓬勃發展,在香港的音樂歷史中佔有重要的位置。然而,社會對管樂團 |
出版社 / |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629376857 |
ISBN10 / | |
EAN / | 9789629376857 |
誠品26碼 / | 2682571956009 |
頁數 / | 318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3x17x1.8cm |
級別 / | N:無 |
最佳賣點 : 管樂是首種傳入香港的西樂,以軍樂形式來到香港,從此蓬勃發展,在香港的音樂歷史中佔有重要的位置。然而,社會對管樂團的重視卻遠遠低於管弦樂團,以致在研究或社會上都會被忽視。
本書從歷史的角度,詳細記述管樂由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至現在一百八十多年的發展,是首本完整而有系統地剖析香港及周邊地區管樂歷史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