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識宏1967-2014 | 誠品線上

楊識宏1967-2014

作者 馬于婷 (Ma Yuting)
出版社 亞洲藝術中心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楊識宏1967-2014:楊識宏,一部當代藝術文化史亞洲藝術中心董事長李敦朗 楊識宏是上個世紀旅外藝術家當中比較年輕的一個,落腳紐約也比較晚,在這個世界藝術之都奮鬥多年。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楊識宏,一部當代藝術文化史亞洲藝術中心董事長 李敦朗 楊識宏是上個世紀旅外藝術家當中比較年輕的一個,落腳紐約也比較晚,在這個世界藝術之都奮鬥多年。十幾年前我第一次去美國拜訪楊識宏的時候,他早就已經是第一位進入紐約P.S.1(即現在的MOMAP.S.1)的華人藝術家,還獲得紐約州州長頒發的「傑出亞裔藝術家獎」。 在兩次世界大戰的影響下,傑出的藝術家從歐洲轉往美國新大陸,紐約尤其成為了聚集眾多歐洲精英的世界藝術重鎮。二十世紀前半期具有開創性的藝術家如蒙德里安(Piet Cornelies Mondrian)、夏卡爾(Marc Chagall)、杜象(Marcel Duchamp)、羅斯科(Mark Rothko)、達利(Salvador Dalí)、高爾基(Arshile Gorky)、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恩斯特(Max Ernst)等人先後落腳紐約,正是在這裡激盪出火花,為世界藝術開拓出新版圖。歐美的藝術環境也滋養出許多傑出的華人藝術家。 1948、1955 年去了法國的趙無極和朱德群,率先以中國文字、山水融合西方抽象形式而享有盛名,法國政府甚至頒授象徵最高榮譽的騎士勳章,肯定其藝術成就;丁雄泉則在歐洲度過了幾年之後移居紐約;而直接從亞洲移往美國的華人藝術家如朱沅芷、趙春翔、秦松、莊喆、劉國松,加上稍晚赴美的徐冰、蔡國強等人,分別以不同的形態充分表現現代藝術中「東西融合」的精神風格。 80 年代,西方後現代文藝景觀更是全面展開,楊識宏正是在此時移居紐約。一腳踏進這個都市叢林,被西方迥異的文化、生態、思維所衝擊,他在這時期的作品就像一場祕境的冒險,碰觸人性幽微處那些不可言說的慾望,反思人類的處境,在藝術性與意涵上都出現非常熱烈與飽滿的表現方式,成就了【文明考古】時期。這位藝術家才移民五年,就連續兩年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獲得1984-85 及1985-86 年P.S.1 美國「國家工作室」計劃獎助進駐「鐘塔」(Clocktower)畫室—這個成績宣告他正式站上紐約畫壇。 而1950 年代以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為代表的抽象表現主義對楊識宏的影響,也在稍後的幾年逐漸浮現。大戰後的虛無感促生了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不再急於捕捉風雲詭譎的外部環境,轉而觀照自身的內在經驗。楊識宏的創作繼承了這個精神,大約從90年代開始逐步趨於抽象化,近年更隨興之所至、航行在心靈的每個層次進行自動書寫,將他所受到的影響、感受、幻覺、夢境全然釋放出來。最重要的是,他並不是因為抽象表現主義風靡全球而立即提筆仿效,而是關乎一位藝術家閱歷智慧的積累、心靈境界的提升、以及思維中哲學邏輯的博大縱深。同時,楊識宏也帶給華人藝術圈許多啟發。他剛到美國時,中國才要從文化大革命的巨變中復甦,楊識宏撰文介紹西方藝術思潮、理論到台灣,又輾轉傳播到中國,讓愛好藝術的人更了解楊識宏所見識到的一個廣大的西方藝術舞台。這些文章集結成《現代美術新潮》這本書,對後來的華人創作者產生深遠的影響。事實上,楊識宏本人就是一個文化的匯流中心,80 年代艾未未、袁運生、陳丹青、張曉剛、羅中立赴美時,都喜歡和這位文友見面交流,現在這群朋友都已經成為藝術圈中極具影響力的人物了。 受到廣泛肯定的楊識宏,曾經受邀到世界各地展出,包括哥斯大黎加國家美術館、美國紐約市立大學、法國巴黎歐德耶藝術空間、日本埼玉縣立近代美術館及上野之森美術館、韓國漢城國立現代美術館、北京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台灣高雄市立美術館。2013 年探索頻道(DiscoveryChannel)挑選楊識宏為華人藝術平面繪畫類的代表人物,花費一年的時間造訪他紐約的創作環境和他在第55 屆義大利威尼斯雙年展《文化.精神.生成》的展出,並走訪上海、台北等地製作《華人藝術紀》專題節目勾勒他的創作生命,在全球28 個國家播放。台北亞洲藝術中心今年蒐集他1960 年代到2014年的作品,以文獻、回顧的概念策劃《複調的詩學-楊識宏個展》,以求全面呈現他的創作軌跡和他在藝術界活躍的這半個世紀,這些成就也已得到許多國際藏家的關注。 亞洲藝術中心今年決定出版這一本重要畫冊收錄楊識宏不同階段的精彩作品。就地域文化上而言,他帶著東方文化背景旅美,沉浸在西方文化多年後又回歸東方,若談他創作轉變的過程則可以分成六個時期。 一開始1960-1975 【具象自我】時期,這位藝術家的養成先從自我認同開始摸索,一步一步把他關注的範圍擴大,並增加新的視覺語彙。1976-1980 【複製時代】,他以線條、色塊批判機器複製時代裡文明的建構造成人的疏離。他在1981-1988 【文明考古】時期的作品則表現出更寬宏的視野,以「後現代主義」畫風描繪考古文物般的圖像,在畫面上並置多種圖形暗喻,斑斕、散發神秘的輝光,關懷人類整體文化的命運。1989-1997 【植物美學】時期是他轉往內在探求所謂「真實」的開始,他所描繪的植物在自然環境中同時受到滋養與威脅,因而展現多種生命樣態。接著1998-2010 【有機抽象】時期,他已經讓自己走入內心自然的狀態,這些作品隱約留有植物的形象,但出現了越來越多張力與層次的抽象表現。 如果看他2011 迄今【東方詩學】時期的作品,我們會發現他創作抽象的形式已經得心應手,畢竟年過六十,時間給了他深度,始能展現奔放雄渾的格局。這本畫冊同時集結東西方知名藝術評論家Margaret Sheffield、Carter Ratcliff、Barry Schwabsky、Donold Kuspit、Timothy Murray、Eric Shiner、殷雙喜、蕭瓊瑞、江衍疇、石瑞仁、陳水財、楊天帥的文章。其中Timothy Murray 指出楊識宏作品「形狀中彷彿可以看到書法的影子」、「令人聯想到水墨畫落筆的謹慎和精密」,楊識宏自述2007 年開始創作的水墨作品跟他的壓克力布面繪畫「在形象的思維與繪畫的美學方面是可以接軌的」。近年來,兩種形式,一樣灑脫自在,並駕齊驅地發展出恢弘的力度。 喬伊斯的鉅著《尤里西斯》對他和大部分人來說都是一本看不懂的「天書」,作者書寫潛意識裡的密語和心靈深處的暗湧,整頁不用一個標點符號,而楊識宏也正是以這種純粹性去呼應現代主義意識流,描繪他自己「內在的真實」。正是因為楊識宏具備這種知識分子般的能力,才為他自己開創的當代水墨「意識流」奠定理論基礎,並灌注到他雄健的畫筆上,畫筆帶著勁道化為一把銳利的刀,同時打開水墨畫的傳統框架也從西洋繪畫固有的美學觀中解放出來,另一方面也是向中國傳統繪畫致敬,並表達對西方抽象藝術的尊崇。我想,這就說明了他的繪畫形式與內涵確實融合了東西方文化更成功超越,因而成就了東方寫意式的抒情抽象,獨樹一格。 亞洲藝術中心研究團隊花費近一年的時間,針對楊識宏的文獻資料進行大規模的蒐集,在細部的整理與分析後,相信這本畫冊不僅讓讀者進一步認識楊識宏創作的每一個面向,更將是一窺半世紀藝術大時代脈動的重要研究資料。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馬于婷 Ma Yuting

商品規格

書名 / 楊識宏1967-2014
作者 / 馬于婷 (Ma Yuting)
簡介 / 楊識宏1967-2014:楊識宏,一部當代藝術文化史亞洲藝術中心董事長李敦朗 楊識宏是上個世紀旅外藝術家當中比較年輕的一個,落腳紐約也比較晚,在這個世界藝術之都奮鬥多年。
出版社 / 亞洲藝術中心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8633261
ISBN10 / 9868633265
EAN / 9789868633261
誠品26碼 / 2680931753008
頁數 / 356
注音版 /
裝訂 / S:軟精裝
語言 / 94:中 英對照
尺寸 / 29.6X25X3.7CM
級別 / N:無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