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透視中式木家具實作全書: 最詳盡 木作家具的設計工法與寸法100例! | 誠品線上

圖解透視中式木家具實作全書: 最詳盡 木作家具的設計工法與寸法100例!

作者 喬子龍
出版社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圖解透視中式木家具實作全書: 最詳盡 木作家具的設計工法與寸法100例!:,五代園林木作世家,匠師圖解手繪一本最具系統的中式木家具解剖事典深入中式木家具的製作、樣型結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五代園林木作世家,匠師圖解手繪 一本最具系統的中式木家具解剖事典 深入中式木家具的製作、樣型結構,以及比例調整之氣韻變化 提供現代木家具設計創新基礎與原理 ▌圖解中式木家具作法100例— 正器四制:圓制、展制、方制、守制 附器八型:箱型、筒型、交型、支型、折型、疊型、組型、獨型 中式家具在匠造中大略可分二大類,一是有水平面板的家具,如桌、凳、椅、床、櫥櫃等,稱為「正器」或大器,是日常生活起居中不可缺少的家具。另一種可暫稱為「附器」或小器,是雅玩文心,展現品味趣好的家具,如小几、轎箱、交型躺椅、燈架、衣架屏風等……本書蒐羅100個傳統家具的製作心法與細部詳圖,以細部微觀的角度,提點出家具在製作上氣韻與結構到位的成功關鍵。 ▌關鍵提示!匠造的比例尺寸,以及樣型參考 家具從設計圖稿到實物成器,從2D轉換至3D,要做怎樣的微調?當我們想放大或縮小家具尺寸,用「等比縮放」的方式必會破壞家具氣韻?匠師需從整體的角度,科學且細緻地觀察一件家具的「作韻八比」:型廓比、間架比、線形比、材徑比、杆型比、飾面比、縫折比、色間比。 本書展示同件家具不同韻變的對比圖,提點作韻八比的「眼光」關鍵。 ▌成器之前,像匠師一樣思考! 中式木家具圖解透視全書 從中式家具的構造出發,從中探究其規律與原理,展現出中式家具體系構架。書中以家具結構之不同進行編排介紹,方便閱讀者瞭解制器做法之共同點。全書大量解析中式家具構造原理,以及製作要點,並提供透視圖、卯榫做法。是以匠工技術視角為思考的專書。 此書分為兩冊。第一冊《圖解透視中式木家具『鑑賞』全書》講述了現代木工應該具備的一些傳統家具認知,佐證其構造心法。而本書為第二冊《圖解透視中式木家具『實作』全書》則是作者根據制式研究推演的創作家具。繪製作法圖與透視圖,意在從圖中解析傳統的構造原理與製作的一些注意要點,企圖歸納出木作家具的規律及作法規則,為匠工以構造技術視角的思考。 ★本書特色 ․完整的木家具氣韻比例結構原理書! ․正器、附器共100款實例解說 ․手繪圖解&解剖傳統木家具的型制與製作關鍵 ․提供木家具樣型,作為家具匠人、家具設計師靈感創新來源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喬子龍又名松喬工匠,1964年生,出身於五代園林及木作世家。蘇州大學建築系(傳統家具)教師,資深造園師、建築師、室內設計師,業餘時間從事傳統書畫的創作,近年來專注於傳統家具的研究與設計,著有《匠學圖繪》、《匠意圖制》《松喬圖制》等。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第一章 中和圓通:圖解中式家具作法100例 1.1 正器 圓制∣角蓋腿──無束腰 展制∣角錯腿──案型結構 方制∣角格腿──四面平 守制∣角間腿──有束腰 1.2 附器 箱型:小几∣佛龕∣轎箱 筒型:筆筒∣繡墩 交型:交杌∣躺椅∣交椅 支型:插屏∣燈架∣衣架 折型:折屏∣琴几 疊型:供桌三式 組型:座椅∣躺椅∣佛龕 獨型:獨木器十二式 第二章 制器之道:設計作法圖例 2.1 中式家具再創造 竹製四出頭椅∣竹榻式禪椅∣竹櫃竹架∣高士禪凳∣仙姑禪凳∣繡娘圓桌圓凳∣束腰五腿圓香几∣圓型禪座∣花几∣新制‧前方後圓太婆椅∣新制‧托面棖方杆椅∣文心雅玩三式∣文房家具三式 2.2 還樣作法圖例

商品規格

書名 / 圖解透視中式木家具實作全書: 最詳盡 木作家具的設計工法與寸法100例!
作者 / 喬子龍
簡介 / 圖解透視中式木家具實作全書: 最詳盡 木作家具的設計工法與寸法100例!:,五代園林木作世家,匠師圖解手繪一本最具系統的中式木家具解剖事典深入中式木家具的製作、樣型結
出版社 /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7084502
ISBN10 / 6267084507
EAN / 9786267084502
誠品26碼 / 2682288790002
頁數 / 272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8X21X1.6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自序

研究傳統家具,
除了對現有成器的解讀外,更應該關注成器前的構造匠心,
關注木與木的間架搭接,開合虛實比例等架構本體。
因為每一件家具的架骼本體,
都有其原始的本質美……


  身為匠工的松喬,拙筆著繪傳統家具書稿,旨在為現今的中式家具設計與木工就有關製作技術提供參考,並期盼與喜好研究制器工法的朋友分享十餘年來對傳統家具的一些思考,特別是家具構造方面的一些心得。
  松喬出生於江南園林與木匠世家,因少年時學了幾年木工,並對書畫頗為喜愛,加之三十多年來的美工、建築與園林設計等工作實踐,以及對傳統家具的喜好與關注,一直傾心研究器物構造與匠作技藝,以至於養成了對家具造型尺度與結體榫卯等細究推敲的習慣。在逾二十年走南闖北的設計遊歷中,每遇見一件傳統家具,都要就構造及榫卯作法特點等進行記錄分析,並試圖從中找出一些規律與法則。
  在松喬看來,研究傳統家具,除了經典器具(圖片)賞讀、史據考證、形藝品鑒以及實物收藏這些對現有成器的解讀外,更應該關注成器前的構造匠心,關注木與木的間架搭接、開合虛實比例等架構本體。因為每一件家具的架骼本體都有其原始的本質美,而依附其上的形藝雕飾是本質美的延續或附加。宋式、明式家具中,架簡無飾的線型家具之所以為國人所喜愛,就是因為它們更接近於這種本質美,這種結構具有蓬勃向上的內在邏輯美,是家具的架骼靈魂,也是器具美韻的根本。架骼的本質美是匠工及設計師們的研究方向,也是當下中式家具設計創新研發的始點。
  傳統家具在木與木的結體組合中逐漸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構造法則,以及連接這些結體構造的榫卯作法。中華傳統家具之所以有別於西方,就因其獨特、有序的線型構造為中華世代子民所默認;它們在歷代的制器發展中逐漸地完善,人們習慣將其以「型制」、「制式」、「款式」等命名。在這些間架虛實的有序組合構造中,隱藏著祖先們諸多的潛識密碼。
  型制、形制、款式、款型等分別指什麼?如何理解其中的一字一意?傳統家具的骨子裡到底隱藏著什麼樣的中華精神?明韻的「韻」,對於匠工技術是怎樣一回事?東西南北之蘇京粵晉為何風格迥異但仍為中華一家?榫卯的原理與木性是怎樣的?中華榫卯與器形的境界是什麼?制器首要的構造、間架、樣形與尺碼等匠心作法的原理有哪些?這些問題都是現今匠工及設計師們亟須弄清楚的。
  「三十年來少匠師」,老的去了,新的沒來,以至於很多人形成定論,即「古人是不可超越的」;更有所謂「大數據」學,認為經典家具的尺碼不能有微毫的變動;另有所謂「全手工製作」等。這些現象均是因為沒有正確的研究方法、沒有從事物發展中發現規律、沒有根據這些規律去研究去挖掘,多數的研究只是一些古籍翻譯或器具賞讀,「碎片」叢生,無法形成較為完整的家具研究體系。
  從事傳統家具生產及設計的匠工及設計師們缺乏現代木工技術培訓,不精通設計製圖的規範與程序、作圖放樣的標準化與精細化,以及看圖識圖等。原有「傳幫帶」式的師帶徒、師授徒的舊模式阻礙了現代產業的發展。傳統家具的基礎性研究應及時展開,系統的中華28家具技術理論(教學體系)應及時建立,現代「設計與木工」的技術培訓應及時開展。
  是為序。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二章 制器之道──設計作法圖例

  制器重在設計。就傳統家具的制器而言,設計中的原創成分幾乎不存在,而設計則演化成還原製圖。因為古人沒有留下 1:1 的大樣圖,所以現今的設計師只能在舊器上測繪實物,或依圖片、圖稿還原大樣。
  這裡需要指出,雖然仿制或改制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原創性,但由於傳統家具本身的人文性與精微性,還原設計之難度不亞於一般意義上的原創。這是因為被還原的原作(經典古舊家具)已深入人心,人們將其理想化、程式化,以至於看任何仿製品都會覺得乏味。還原設計與仿制往往會被一些人貶斥。
  仿制家具如同仿制西裝,即使買了件名牌西裝,拆開線頭,按布樣裁剪,重新縫合成衣後,其氣韻同樣大減。這是因為成衣過程中布樣已經變形,拆開壓平時再一次變形,其型樣已不可能還原如初。家具設計同樣存在這種情況。古舊家具放樣,其具有彎曲弧度的形杆很難是當初放樣鋸料的原型,因為從放樣鋸料到修整定形,有一定的工法移換,其微妙之處,現今的設計師無法掌握,所以實物放樣仿制變成了「代代衰」,即損值偏樣逐漸放大,以至於面目全非。
  實物放樣仿制時,按原器直接還樣的標準作法圖至關重要,因為還原的標準作法圖只損值一次,它可以藉由數位設備進行保存與傳播。


圓制‧圓裹圓羅鍋棖方凳
  圓制家具的枋邊棖邊在腿杆側不宜凸出太多,否則欠圓和,整器欠飽滿、欠張力。四腿的外挓應控制在面枋邊沿以內(凸距約1公分)。若太外挓或超出面枋邊沿,則氣散力弱。
  凡圓制的腿與面邊(冰盤沿)不宜太開,太開有噴之感,不圓和,有悖圓制本意。一般在面邊下收進5~8公釐,太大則無圓通;超10公釐者──愚;超15公釐以上者──叛道離「制」。


圓制‧羅鍋棖加矮老禪椅
  類似腿杆一木連做的椅,總有一種上細下粗之感,而仔細考究,其上下材徑卻是相同的。在面上作漸細(收)的同時,在面下將圓腿作成外圓內方,整體呈現上細下粗之感,是一種高明的視覺認知與作法。


展制‧平頭窪面夾頭榫小凳
  案型凳的四腿是兩面方向外挓,還是四面方向外挓,要依整個器形而定,但有一個共識,即案型器越低,腿越外挓,相應地,二字棖也越低。總而言之,要考慮器面高低與器體長寬以及四腿的位置。
  匠說:一般的展制家具,正面看,腿必外挓,而側面看,腿不外挓而是垂直往下。但作為矮器小凳,側面看也可外挓,一來視覺所須,二來更穩定。


方制‧圓作四腿圓凳
  凳不同於墩,石墩不談,就木器之圓凳與方凳一樣,都是有「制」約的,即:圓面邊框接榫於腿有直接構造關係的。而墩(只有圓墩)是筒型上坐面,或四開或五開光,沒有明顯的腿,所以圓凳只應該滿几腿。圓墩可以講開光,開光即如圓鼓或筒身上開。當然由於圓器好鼓腿,常有鼓凳或圓鼓凳之謂,但我們匠工要從結構上分別凳與墩之別。方制的圓凳可以有與腿格榫的底圈。

方制‧假四平南官帽椅
  此椅正立面與側立面均有三個空檔,上兩個空檔對稱,而分隔這些空檔的實線(杆與背板)又形成不同的對應,簡中藏變、同中有異。空檔、條杆、背板均隱含著上小下大尺碼,變於含蓄中。
  此椅背板較寬,背寬略小於左右空檔,實虛比約為5:6。若將家具條杆減細至0.8倍,則背寬與空檔寬之比約為4:5,但不可相等。

守制‧束腰委角彎腿帶托泥鼓方凳
  凳面四邊沿微鼓(凸),與委角圓和通氣,鼓牙底托皆為弧形,此腿是45°斜向格角,故在製作放樣時要平展(攤開)取樣,設計時要把控好45°角從立面到平展面的彎形轉換。一般情況下,作立面圖時彎勢似乎正好,而成器後則顯得太過。這也是現今仿制越來越彎的主要原因。
  此方凳的腿與面框呈45°角,其與牙板束腰之連接斜的榫卯作法,配腿料時可以依45°展開來打形樣(見右頁左下),省料省工,故設計時一定要作平展圖。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五代世家國寶匠師圖解手繪,一本最具系統的中式木家具解剖事典
深入中式木家具的型制結構、材料個性,以及成器之前的匠造心法,提供現代木家具設計創新基礎與原理
本書為第二冊《圖解透視中式木家具『實作』全書》則是作者根據制式研究推演的創作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