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人口危機: 結婚難民、空巢青年、5億老人, 了解這個超高齡大國的危機, 你就知道中國為何突然急著統一臺灣 | 誠品線上

未来の中国年表: 超高齢大国でこれから起こること

作者 近藤大介
出版社 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中國的人口危機: 結婚難民、空巢青年、5億老人, 了解這個超高齡大國的危機, 你就知道中國為何突然急著統一臺灣:2020年,3000萬適婚期男性將成為「結婚難民」,討不到老婆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2020年,3000萬適婚期男性將成為「結婚難民」,討不到老婆。 2022年,每年從大學畢業的人突破900萬,面臨「大失業時代」。 2024年,每年1200萬人離婚的時代來臨(離婚經濟?)。 2049年,慶祝建國100週年的5億老人將成為中國最大社會危機。 以上是日本最大出版集團講談社《現代週刊》副總編輯近藤大介, 對於中國未來20年的預言(2018、2019的預言全部應驗)。 大家總說,中國的政治與軍事宛如黑箱,經濟指標也沒什麼可信度。 近藤大介指出,想預測這個國家的未來,人口,是最能信賴的指標, 人口調查是中國政權幾千年來落實最徹底的統治手段,這指標從不騙人。 作者在北京生活長達25年,近距離觀察中國現在的生活面貌。 在本書中,他以人口當成數據基礎,解析中國即將面臨危機 哪些即將成真?哪些是轉機?哪些是危機? 其中,2035、2049,這兩個年份和臺灣高度相關。 看懂這些中國危機,你就知道習主席急著完成什麼? 為什麼要突然高壓對付香港? ‧2020──3000萬個男性「結婚難民」 空巢青年帶來孤獨經濟、同性戀增加與非洲人妻: 一胎化政策最大的「負」作用,是男女比例嚴重失衡:男比女多3000萬人。 沒車沒房的男人,窩在自己房間玩手機、買東西──人不出去,貨進來, 沒有女性想跟這類「剩男」結婚,中國男性只好到非洲討老婆, 因為結婚聘金只需要1000人民幣(約4000臺幣)。 ‧2024──每年1200萬人離婚 中國式離婚和我們不一樣,辦離婚典禮找姻緣、假離婚以便置產: 中國已成離婚大國,每年近500萬對夫妻離婚,最大原因是極端的拜金主義, 愛財勝於一切。還有夫妻離婚,居然是為了方便買房子? ‧2035──印度人口超過中國,勞動力多至少一億人 這時習近平82歲了,年老的中國和年輕的印度會如何正面對決: 到了2040年,印度人口便成為世界第一,且勞動人口遠遠超越中國。 此時,現在的日本是明日的中國,明日的印度就是現在的中國。 作者甚至大膽預言:中印兩國將會發展新一波太空競賽 千萬記住:毛澤東活了82歲,習近平82歲時會想完成什麼毛主席沒完成的事? ‧2049──5億老人慶祝建國百年 2028年時中國就有2億老人,再20年將高達5億, 到時,誰來養?誰來長照?是商機還是危機? 結婚難民、空巢青年、5億老人,了解這個超高齡大國的危機, 你就知道中國為何突然急著統一臺灣了。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M觀點」創辦人/Miula 「一個分析師的閱讀時間」版主/黃瑞祥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近藤大介生於1965年,埼玉縣人,東京大學畢業,國際資訊學碩士。進入講談社後主要以中國、朝鮮半島等東亞國家的訪查為職志。曾任講談社(北京)文化有限公司副社長,現為《現代週刊》副總編輯。網路媒體《現代商業》專欄寫手,其連載中的「北京隨筆紀行」是日本最常被閱讀的中國相關新聞訊息。2008年起兼任明治大學講師教授東亞理論。著有《活中論,中國與日本巨大化&混亂化的機運》、《中國治世,中華帝國的野心》、《迴避無益戰爭的對中戰略》(以上皆為講談社)等多數中國論述相關書籍。另有合著《大國暴走,美中俄三個帝國為何脅迫世界》(講談社)。林農凱1991年生於高雄,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現專事於日文翻譯工作。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 預言國家未來,最值得信賴的數據 第一部 已經發生的預言 第一章 2018──創下建國以來最低出生率 獨生子女正成為中國主要勞動力來源,他們甚至不想生 第二章 2019──將低端人口趕出大城市,結果…… 憑積分落戶,分數夠高才也許能當都市人。農村人口展開逆襲 第二部 鐵定成真的預言 第三章 2020──3000萬個男性「結婚難民」 空巢青年帶來孤獨經濟、同性戀增加與非洲人妻 第四章 2021──元旦開始,中國再也沒有窮人 阿里巴巴和IT扮演扶貧要角,鐵定辦到。辦不到就搬遷滅村 第五章 2022──「900萬大學畢業生一起上場」的下場 第一志願當公務員。誰能一年創造1500萬個就業機會? 第六章 2023──GDP超過美國,沒人能不需要陸客 4億2000萬名中產階級,光餐食就有外送3000億人民幣商機 第七章 2024──每年1200萬人離婚 中國式離婚和我們不一樣,辦離婚典禮找姻緣、假離婚以便置產 第八章 2025──中國製造2025,藍領工人嚴重不足 藍領起薪比白領高三成!中國IT社會主義成敗將左右人類命運 第三部 這樣下去,就會成真的預言 第九章 2035──印度人口超過中國,勞動力多至少一億人 習近平82歲時,年老的中國和年輕的印度會如何正面對決? 第十章 2049──五億老人慶祝建國百年 2028年就有2億老人,誰來養?誰來長照?是商機還是危機? 後記 人口不會騙人,從人口看出轉機或危機 參考文獻

商品規格

書名 / 中國的人口危機: 結婚難民、空巢青年、5億老人, 了解這個超高齡大國的危機, 你就知道中國為何突然急著統一臺灣
作者 / 近藤大介
簡介 / 中國的人口危機: 結婚難民、空巢青年、5億老人, 了解這個超高齡大國的危機, 你就知道中國為何突然急著統一臺灣:2020年,3000萬適婚期男性將成為「結婚難民」,討不到老婆
出版社 / 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9654586
ISBN10 / 9579654581
EAN / 9789579654586
誠品26碼 / 2681838780005
頁數 / 272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1.4CM
級別 / N:無
重量(g) / 350g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看懂這些中國危機,你就知道習主席急著完成什麼?
為什麼要突然高壓對付香港?

試閱文字

導讀 : 前言
預言國家未來,最值得信賴的數據

13億9216萬2603人──這是專家在2018年5月26日下午2點31分推估的中國人口數。在2019年11月時,已到達14億人。
本部位於北京的中國政府直屬人口調查機關「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在其網站「中國人口資訊網」,隨時記錄逐漸增加的中國人口。
眨眼之間,網站上顯示的統計數字又往上增加,代表此時不斷有新生兒誕生。總人口數是出生數減死亡數,所以實際上出生速度,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快。
中國人口居世界首位,根據2018年1月統計,日本總人口約是1億2659萬人,中國人口數是日本的11倍。
其實中國人口數自古以來,始終都是世界第一多。習近平政權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口號,致力於用人口展現實力的強國建設。他構想一帶一路,是指透過陸路與海路聯結中國與歐洲的經濟圈。正因為由「14億人的大國」所主導,才有超過80個國家和國際機構簽署這項倡議。
此外,日後將會引發世界第4次工業革命的主角「人工智慧」(AI),必須有大數據作為依託。對於擁有「14億人資料」的中國來說,在這波浪潮中處於壓倒性的有利。
考量到這些點,在21世紀,中國身為人口數最多的國家,可能在10年內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

中國政府拚命延緩少子高齡化

話雖如此,但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也有無盡的煩惱。
2018年4月,中國政府的經濟代表團來到日本進行視察。我為了見老友,前去他們下塌的飯店拜訪,他們卻興奮的用手機分享當天拍的照片。
「今天視察的老人院真厲害。在館內可以用最新型的輪椅代步,輪椅還能自動抬高人的身體,以移放到床上或浴缸裡。館內的運動中心有設施能輔助手腳,可以靠外力做運動。在食堂吃午餐,那個炸豬排軟得幾乎都不用咬……。」
被自信滿滿的中國經濟官僚稱讚「日本真厲害」,是我許久未碰到的事了。
那天他們視察的,是位於神奈川縣的大型老人養護之家。我請他們讓我看這五天的視察日程表,有正式視察的幾乎都是養護之家、照護人員的養成設施,他們還跟厚生勞動省年金與長照保險的負責人見面。
他們說:「中國今後將邁入人類史上,未曾經歷過的巨大少子高齡化社會。然而不論是年金制度還是老人養護設施等社會安全網,都尚未完成,甚至連長照保險相關法規都未能制定。接下來的第14個5年規畫(2021年至2025年)應該會以少子高齡化時代的對策『人類安全保障問題』為主軸吧。」
他們自身也開始領悟到,世界第一人口數帶來的並不只是好處而已。
說起來現在的中國也誕生幾個跟人口有關的流行語:421家庭、積分落戶、空巢青年、脫貧攻堅、學歷通脹、消費革命、中國式離婚、雙創、龍象打仗、未富
先老……有些語詞意義良好,但不少都帶有負面意思。世界最大人口大國的光若強
烈,那麼影子必然深沉。
具體而言,近未來的中國到底會發生什麼事,我以稱得上「最值得信賴的數據」——也就是人口,當成基礎,其成果便是本書。
回顧悠久的中國史,中國首見有人口統計的記述,有西晉的《帝王世紀》,其中記載東周莊王13年(西元前684年)曾舉行人口調查,「料民(人口)1184萬7000人」。
世界廣袤無比,但沒有像中華民族般對人口調查如此熱心的人。雖說中國從過去就在統計人口,主要的理由大概是為了徵收稅賦、徵男子為兵等現實問題,但或許也可能是為了透過詳細分析人口,以判斷國家未來。
近未來的中國將變得如何,還請各位打開這道門看看吧!

試閱文字

自序 : 作者致臺灣讀者序

對於臺灣,我一直有很深厚的情感。
我的外祖母是日本鹿兒島縣人,但我的母親卻在臺灣日據時代出生長大;我的大舅公則是日據時期的最後一位臺北車站站長。我雖然在日本出生、成長,但我從小吃著媽媽和外祖母煮的臺灣料理長大。
從小,我的母親至少說了幾十次臺灣的故事給我聽,可見當時的臺灣真的很幸福。人真的會隨著居住地不同,生活與飲食逐漸改變。
至今為止,我以中國為中心、寫了28本關於東亞的故事。而本書,是繼2014年出版的《臺灣的兩面鏡子》後,第二本由臺灣出版社翻譯出版的著作。這次的主題,是關於目前在中國居住的14億人,未來20年將會過著什麼樣的生活。當然,要做這麼長遠的預言,本身就有點荒謬。但即便如此,我還是以目前最正確的資料──人口為基礎來推論。
聯合國在推測世界各國和地區今後將會怎麼演變時,最重視的資料就是人口。每年會更新2100年為止的全球人口統計預估,這對於預測未來非常有幫助。
也許有很多臺灣人會認為:「中國的人口怎麼變化,跟我沒有關係。」其實不然。臺灣總統大選每四年舉辦一次,最重要的主題往往是如何與中國往來,而對岸中國的動向,會受到人口動態大幅左右,因此和臺灣絕對有關。
當臺灣人在思考自身未來時,本書如果能提供些許幫助,我將感到無比的喜悅。此外,本書也是我獻給過去親切接待外祖母與母親一家的臺灣人,微薄的謝禮。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一
中國享受人口快速成長的紅利,如今也得面臨可能降臨的危機

「一個分析師的閱讀時間」版主/黃瑞祥

14億人口的中國,正快速奔向高齡化社會。
你可能會好奇,中國一直都有人口優勢,怎麼突然就高齡化了呢?
你可能無法想像,從1949年毛澤東開始統治中國時,總人口不過5億4000萬人。換言之,中國在這70年,人口成長將近2.6倍,平均每年呈現1200萬的正成長。到了1981年出現轉折,鄧小平為了避免人口過度快速成長,推行一胎化政策,使人口金字塔出現了倒三角形的發展;到了2016年,習近平正式修改法律,迎來二胎化政策的時代。
421家庭結構配合經濟發展,讓90後、00後得到更充裕的愛與物質條件,生活品質大幅提升;相對的,長達35年的一胎化政策,可以說是直接造成少子高齡化的元凶。時間無法逆轉,若中國當時不採取一胎化政策,如今是否會因為過大的人口基數造成糧食危機,這都不可知。
但中國的高齡化全是政策導致的結果嗎?其實不盡然。隨著醫學上檢驗嬰兒性別的技術大幅提升,相對於1953年時男女嬰兒人數比為104.9比100,到了2010年則是118.64比100。中國的性別歧視傳統,讓男女人口大幅度傾斜,目前20歲到45歲適婚年齡男性,比女性多3000萬人。在男多於女、女性有選擇權的情況下,結婚就變成難以「成交」的認證。此外,在大幅提升生活品質的同時,也拉高生活成本,結婚與生養子女的支出讓人難以承擔,因此不婚不生成了合理經濟邏輯的決策。
倒金字塔的人口結構,在迎來退休潮時,對國家政策的衝擊最為劇烈。根據聯合國的預測,中國將在2015年後開始面臨勞動人口減少的問題,必須進行大規模的產業轉型,否則必然會有高度依靠人力的產業消失。除了產業政策,包含醫療、看護在內的社會政策,必須隨之跟上腳步;然而,中國目前的社會制度卻有破產的風險。如果中國不盡快全方位的改革,恐怕會趕不上高齡化的速度。
2049年的中國,將呈現怎樣的人口結構?如果說1949年的中國總人口為5億4000萬人,2049年的中國,超過65歲的老年人口就高達5億人,占整體人口超過3.5%,是個不折不扣的超高齡社會。
中國並非民主國家,這意味著中國可能透過大規模的強制性政策,調整處理接下來的危機。不論如何,中國享受過去人口快速成長的紅利,如今也得面臨可能降臨的危機。
《聖經》中有則故事,法老王做了七年豐收、七年飢荒的預知夢,約瑟為其解夢,建議需將七年豐收的糧時妥善保管,以應付接下來的七年飢荒。中國經歷過人口成長的「豐收」,是否能將積累的資源用以處理接下來人口老化的「飢荒」,端看中國的決心與智慧。
臺灣目前正處於一個統獨未明的情況,但以臺灣跟中國僅隔海峽的鄰近區位而言,不論如何,中國人口結構的改變,都會帶來強大的影響。例如中國政府為了解決勞動力下降的問題,已經提前布局AI產業,未來產業可能會從人力密集向技術密集轉型,如此一來將正式成為臺韓的競爭者。另一方面,由於照護產業可能大幅度崛起,中國可能會與臺灣競爭東南亞尚處人口紅利階段的勞動力,造成臺灣照護人力的緊缺。
大國榮枯帶來的衝擊絕對不小,與中國幾乎同時進入高齡化社會的臺灣,更需戒慎恐懼。

推薦序二
中國的經濟與社會現象,背後根源都是人口

「M觀點」創辦人/Miula

一般來說,大多數人對於中國的印象,就是人多、人多、人很多。為什麼過去二十年,中國的經濟能夠蓬勃發展?除了中國政府的經濟開放政策之外,最大的力量,就是人口了。
因為人多,代表市場大,而市場大,則各國企業都會想要進來投資賺錢。所以,經濟學家公認,中國近二十年來的經濟成長,最大的貢獻推手之一,就是中國的人口紅利。
但是你知道嗎?其實中國的人口紅利,已經遇到了瓶頸。這個總人口數排行世界第一的國家,現在居然也開始少子化、高齡化。是的,你沒有看錯,中國的確已經開始面對人口危機了。
一般來說,大家認為,少子高齡化這樣的人口結構問題,通常都是已開發國家才會遇到的,但還處於開發中國家的中國,現在卻也遇到了同樣的關卡,這對於中國的經濟發展來說,無疑的是一個巨大的隱憂。對於任何關心中國未來經濟的人,中國的人口問題都是絕對得研究的課題。
《中國的人口危機》非常詳細的說明,目前中國正面臨的人口問題,以及試著解釋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在看這本書時,其實我有種微妙的感覺:這本書分析中國少子化的原因,其實跟臺灣自己面臨的少子化狀況,背後原因幾乎一模一樣。
也就是說,或許全世界少子化的起因都很類似,只是中國比起其他國家更慘的一點,是其他國家大都是在成為已開發國家後,才遇到這個狀況。
中國現在人均GDP尚未破一萬美元,就開始遇到人口結構問題。對於中國來說,過去二十年的主要經濟成長動力,未來很有可能反而成為一個甩不掉的包袱。
而對於生長在臺灣的我們,其實無論是政治或經濟上,都會受到隔壁這個巨大的鄰居影響,不管你是喜歡它還是討厭它。
所以,我們更該去理解,中國進行式的人口危機,對未來會造成哪些變化,而這些變化,又如何影響臺灣、中國之間的關係。我個人認為,這本書是一本很好的了解中國入門書,因為中國的很多經濟與社會現象,其實背後根源都是人口。
我很推薦任何關心未來中國會怎麼發展的人,可以把這本書當成重要的參考書,因為人口現趨勢幾乎是最不可逆的經濟數據。這本書所描述的中國未來,絕對值得你記錄下來,作為對中國相關決策的參考。

試閱文字

內文 : 2022──「900萬大學畢業生一起上場」的下場

根據資料顯示,2017年9月時,中國的「現役」大學生增加至3699萬人,占世界所有大學生的2%。當然這等規模是世界第一。
大學生數量多有個好處,那就是擁有高知識水準的白領年輕人,將來會成為國家之寶。現在日本每年到了秋天諾貝爾獎發表期間,就討論得沸沸揚揚,但或許再過20年,諾貝爾獎的科學部門每年都會選出中國人也說不定。
然而,太多大學生也有缺點,最嚴重的就是要讓這些大學生全部有工作,是非常困難的事。以前的日本有句「我大學畢業了,但……」的流行語,來形容大學生太多沒工作的窘境,而現在的中國正迎接相同的情況。
為何中國有這麼多大學生,就要提到一胎化政策的影響。
祖父母或父母親世代因為革命或貧窮等理由,大多數的人都沒上過大學,因此,他們為了讓寶貴的獨生子女受到更好的教育,便想盡辦法讓孩子進入大學就讀。甚至有不少家庭將一半收入,用在子女的教育費上。舉例來說,獨生子女們從幼時起就去上英語或電腦補習班等才藝班,每天行程都塞得滿滿的。一人獨自背負六位家長的期待,被叫作小皇帝、小公主的孩子,就會產生自己必須進入大學的強烈期許。
對共產黨政權而言,若無法好好滿足人民切實的需要,很容易就會演變成暴動。因此自1980年代改革開放政策後,大學數量快速增加。
中國增加的不只是大學。根據2018年1月26日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機關報《人民日報》指出,2016年底全國高中職數量為2萬4700間,在校生多達3970萬1000人。其中普通高中為1萬3400間,在校生2366萬6500人;高職有1萬900間,在校生1599萬人。
高中職升學率上升到87.5%,較2012年上升2.5%。普通高中畢業生的大學升學率達到94.5%,較2012年上升7.5%。
在這些背景下,中國的大學畢業生數量持續成長。

2022年中國將有900萬大學生畢業

1949年中共建國,當時全國大學畢業生僅2萬1000人。鄧小平開始改革開放的1978年,人數則為16萬5000人。1987年達到53萬2000人,是首次突破50萬人的年分。
2018年夏天的大學畢業生(中國學制從9月入學、7月畢業)上看820萬人,首次突破800萬人大關。過去5年裡平均每年增加約24萬人,考量這點,到2022年時,很有可能就會突破900萬人大關。
因此近十年間,在中國開始流傳一詞:學歷通脹;大專畢業生的供給遠遠超過了社會所需。
就算是中國,也沒那麼多工作給800萬畢業生任職。另外光是2017年,就有48萬900人的國外留學生回國,若再加上高中畢業與國中畢業,每年就有多達1500萬人左右的求職者。這個數量比東京的人口還多。
所以如何增加新的工作機會,可以說是中國政府永遠的課題。中國政府這麼強調GDP的成長率,也是因為政府認為「只要GDP增加,就能增加新的工作機會」。

靠計程車創造千萬就業機會

中國政府對於就業依舊保持著強硬的態度。國家統計局寧吉喆局長在2018年1月18日的記者會上,自信滿滿的說:「2017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超過1300萬。同年12月的城鎮失業率是4.98%,低於5%。」
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的發言人盧愛紅,更是在1月26日的記者會誇口:「2017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達到1351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超過558萬人。」
但實際的就業情況絕不能稱得上好。2017年12月中國人民銀行(中國中央銀行)公布了「2017年第四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這份問卷詢問全國50個城市,共2萬人以上的儲戶有關就業的感受。
結果顯示只有15.9%的人覺得「形勢較好,就業容易」;回答「一般」者占51.2%,回答「形勢嚴峻,就業難」或「看不準」的人,有33%。從這裡可以窺見不論政府怎麼說,並沒有得到人民應和。
其實中國政府所公布的「新增就業人數1351萬人」是有玄機的。這邊舉出兩個例子。
第一個是「滴滴出行」這個新興IT企業的存在,該企業又被稱為「中國版Uber」。
Uber是2009年底創業於美國舊金山的「合法白牌車公司」。想在美國這麼廣大的國土上隨機招到計程車是很困難的,就算打電話給計程車公司,也可能因為距離太遠不願前來載客,若這時用Uber 的手機App 輸入目的地,附近的Uber司機登記者就能回應,以自用車載客到目的地。
2012年9月,在北京完全模仿這套機制的滴滴出行上路,創辦人是曾在阿里巴巴其下部門擔任副總經理的程維,當時他年僅29歲。創辦時成員也只有三個人。
那時北京在高速經濟發展下,許多市民常選擇10元起跳的便宜計程車代步,可是在這2200萬人的大都市裡,計程車卻只有7萬輛。我住在北京時,幾乎沒看過計程車沒載人,當時甚至有打趣的話:「計程車司機比北京市長更偉大。」想搭計程車是要低頭懇求司機的。
也因此,滴滴出行在這個背景下,如魚得水般成為當紅應用程式。用手機叫車、用手機付費,而且價格比一般計程車便宜30%,這些都是滴滴出行爆紅的原因。針對這間公司,騰訊共出資4500萬美元、美國蘋果出資10億美元,到了2015年底,滴滴出行累計使用人次超過發源地美國兩倍,達到14億3000萬人次。最後滴滴出行在2016年8月,收購來自美國的創始者Uber 在中國的分公司「Uber 中國」。
這時在習近平政權內部針對滴滴出行引起了不少爭論。公安部以「白牌車違法載客」為由,試圖打擊滴滴出行。
但是以「互聯網+」為口號,鼓勵網路新創產業的李克強總理等經濟改革派,卻選擇擁護滴滴出行。結果2016年7月,相關七個部門公布「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滴滴出行獲得完全勝利。

但隔年瞬間讓80%司機失業

滴滴出行在2016年九月發表了《移動出行與司機就業報告》,宣揚自己公司在全中國聘用了1500萬名司機,創造了龐大就業機會,特別是80後的年輕司機更占全體46%,70後則占32%。換句話說光滴滴出行,及另外三間競爭對手,共四間主要公司,就完成了政府每年雇用目標的大半。
但在2017年便發生反彈。眾多青年失業者全憑著一輛車湧入大城市,城市陷入嚴重的交通壅塞,且空氣汙染變得更嚴重。
因此大城市開始禁止未持有戶籍的司機進入,這項措施使80%司機再度失業,其中不乏為了獲得更好收入,而貸款購買高級車的司機,事態宛如一場悲劇。
話說回來,明明這些司機從2015年到2016年被算進「新就業者」中,到2017年,大多數就業者面臨失業,針對這個事實,中國政府卻始終保持沉默。雖說世上任何國家都只想宣傳好的一面,且對不好的一面避而不談,可是在中國這個傾向更是強烈。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