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倦的青少年: 孩子天天喊累? 先別罵他懶, 這可能是我們稱為疲倦而忽視的病。 | 誠品線上

Tired Teens: Understanding and Conquering Chronic Fatigue and POTS

作者 Philip R. Fischer
出版社 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疲倦的青少年: 孩子天天喊累? 先別罵他懶, 這可能是我們稱為疲倦而忽視的病。:★★★★★亞馬遜讀者評價五顆星!◎將近1/3的美國青少女,每週至少有兩天因疲累而影響上學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亞馬遜讀者評價五顆星! ◎將近1 3的美國青少女,每週至少有兩天因疲累而影響上學。 ◎在英國,每100個青少年就有一個因疲勞而失能,無法正常參與社會活動。 ◎有7%的荷蘭男孩,疲累時間持續三個月之久。 這是已就醫而累計的數字, 未就醫而誤稱為「疲倦」的青少年,實際不知為數多少倍。 我的孩子天天都睡很多,還是一直喊「累」? 或者,沒有明顯想睡,但做任何事都沒有活力, 連爬個樓梯都覺得很辛苦! 帶他去醫院做了各種檢查,就是找不到原因。 青少年深受疲勞所苦的比例,越來越高, 不免讓人懷疑,是不是有什麼「神祕疾病」暗中奪走他們的精力? 全美排名第一的梅約(妙佑)診所的小兒科醫生費雪,找到了解答! 他發現,生活忙碌固然會導致青少年疲勞,但其中有一半以上, 是POTS(姿勢性直立心搏過速症候群)惹的禍。 什麼是「姿勢性直立心搏過速症候群」? 就是「當姿勢從躺下變成直立時,因為脈搏太快而產生的惱人症狀」。 父母要怎麼判斷小孩有無此病?要開刀嗎? 有藥可以治嗎?怎麼做才能康復? ◎以下這些疾病,都有可能引起你身體的疲勞: 甲狀腺功能障礙、糖尿病、低血糖、腎上腺疾病、 荷爾蒙失衡、肝病、發炎性疾病或病菌感染…… 所以,莫名疲倦時,要先找醫生做全面性檢查。 萬一都查不出原因,可能就是POTS。 ◎POTS──姿勢性直立心搏過速症候群: POTS會使自律神經系統無法正常管控血流,最終導致疲倦, 而青少年患者中,女性占2/3。 過去大家不了解這個疾病,因此常誤判成憂鬱症。 明顯症狀是:患者會一直喊累,又睡不著;身體的某些特定部位會痛; 起身時會頭暈,有時甚至會有短暫15秒看不見, 有的患者會出現腦霧:腦袋就像被棉花糖包住一樣,思緒一整個模糊, 雙腳會腫脹並發青、心悸到心臟快從胸部跳出來……。 ◎有可能完全康復嗎?當然! 全美第一的梅約醫院有一套完整治療計畫, 例如,強化鹽分攝取、利用傍晚運動(站立的運動最有效), 或是服用乙型阻斷劑等藥物(本書有列表)。 最重要的是──大部分患者都會康復, 患者蘿拉經過作者的完整治療後(她在書中與父母一起分享治療經過), 已從一個疲倦而虛弱的病人,現今成為醫學院學生。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自律神經失調症協會理事長、《早安健康》專欄醫師/郭育祥 審定 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 台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小兒科主任/顏俊宇 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黃瑽寧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菲力普‧R‧費雪(Philip R. Fischer)醫學博士、全美第一的梅約(妙佑)診所兒童中心小兒科醫師、梅約醫學院教授,專攻青少年自律神經失調與慢性疲勞之間的關係。他對青少年慢性疲勞、青少年自律神經失調、姿勢性直立心搏過速症候群(POTS)和小兒營養不良的研究,已在多種醫學期刊上發表。他的研究與心血使大家更加注意這個領域,促成更迅速的診斷,以及更妥善的自律神經失調管理,包括青少年的POTS。因此,他被梅約診所評為傑出臨床醫師,並多次被其他醫生選為明尼蘇達州(梅約診所位於明尼蘇達州的羅徹斯特市)的頂級醫生。廖桓偉淡江大學經營決策系、東吳大學企管研究所畢業。曾任網路電玩編譯、出版社編輯,希望引進更多有趣(且暢銷)的書,透過翻譯來感動讀者,譯有《死薪水的不投機致富金律》、《著迷,甘願賭上所有》、《似水無形,李小龍的人生哲學》、《成名的藝術》(皆為大是文化出版)。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一 電器故障不見得是電器出問題,身體器官的毛病也是如此/郭育祥 推薦序二 當疲勞問題成為流行,可能影響一輩子/鄭凱云 序 言 我的孩子為什麼這麼容易喊累? 第一部:如同流行病的慢性疲勞 第1章:比課業學習更重要的事:睡好覺 第2章:這些病,引起身體無法解釋的疲勞 第二部:患者的身體,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第3章:做過各種檢查,就是找不出原因 第4章:自律神經失調,體內溝通不良 第5章:身體有個微小的能量工廠,粒線體 第6章:學習優等生的撞牆症候群 第三部:POTS——姿勢性直立心搏過速症候群 第7章:青少年疲倦的其中一種可能 第8章:他們沒有特別想睡,但就是沒有活力 第9章:這會遺傳嗎?有可能傳染嗎? 第四部:完全康復?當然有可能! 第10章:如果你親自來找我,我會這樣幫助你 第11章:怎麼吃、怎麼穿、怎麼動,你會更快復原? 第12章:可能有幫助的藥物治療 第13章:大多數的患者都能康復 第14章:就算有症狀存在,仍能正常過日子 結 論 因疲倦而虛弱的蘿拉,現在已是醫學院學生 致 謝

商品規格

書名 / 疲倦的青少年: 孩子天天喊累? 先別罵他懶, 這可能是我們稱為疲倦而忽視的病。
作者 / Philip R. Fischer
簡介 / 疲倦的青少年: 孩子天天喊累? 先別罵他懶, 這可能是我們稱為疲倦而忽視的病。:★★★★★亞馬遜讀者評價五顆星!◎將近1 3的美國青少女,每週至少有兩天因疲累而影響上學
出版社 / 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0742824
ISBN10 / 9860742820
EAN / 9789860742824
誠品26碼 / 2682081726000
頁數 / 240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7X1.2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青少年深受疲勞所苦的比例,越來越高,
全美排名第一的梅約(妙佑)診所的小兒科醫生費雪,找到了解答!

試閱文字

導讀 : 我的孩子為什麼這麼容易喊累?

青少年很疲倦。
現今的青少年受疲勞所苦的比例,幾乎跟流行病一樣。
青少年自己最清楚這件事。許多人按下鬧鐘的貪睡按鈕,早上能賴床多久就賴多久。當他們到學校的時候還是拖著身子,而且他們會喝含咖啡因的飲料,來幫助自己撐過早上。
父母知道青少年很疲倦。他們費盡心思鼓勵小孩起床與準備上學,但他們覺得自己很嘮叨。明明父母自己的上床時間過了很久,他們晚上卻還要試著說服青少年上床,這樣父母早上才不會這麼累。
學校知道青少年很疲倦。有些學校甚至延後了到校時間。老師發現青少年在早上10點左右上課的話,課業表現會有所改善。
醫生也知道青少年很疲倦。研究顯示有將近1/3的美國青少女,每週都至少有兩天早上很疲勞。在歐洲,20%的荷蘭女孩與7%的荷蘭男孩,疲倦持續的時間超過三個月。在英國,每100個青少年就有一個因為疲勞而失能,無法參與正常的校園與社會活動。
疲勞是很常見的現象,而且會把生活搞得一團糟。世界各地都有青少年與其家人受疲勞所苦。不幸的是,青少年與其父母都不知道青少年為什麼會這麼累,他們的醫生也無法給他們清楚的答案。
為什麼有這麼多青少年覺得疲倦?
難不成有什麼「神祕的疾病」暗中奪走青少年的精力?
他們要怎麼康復?
我是小兒科醫師,很關心不遠千里來尋找答案、而且希望能康復的病患。我有許多病患都很疲倦,而且儘管他們自己、以及他們的家人與醫生,好幾年來都維持積極的心態、並投注所有心力,但他們並沒有好轉。
我們看過的大多數人,最後都有得到答案與希望,並且痊癒。這固然是好事一件,但經過大家口耳相傳,有上百個家庭來找我的團隊,可是我們的人員擴編得不夠快,無法顧及所有來向我們求助的人。
所以,我寫了這本書,把它當成我親自給你的訊息,無論你是疲倦的青少年,還是疲倦青少年的親友。我的目標是幫助你在康復的過程中找到方向,還有提供答案與工具給你,幫助你真正好轉。我很樂意親自與你見面、並與你合作,但我更希望你不必來找我們就能康復。
雖然這本書的目的,是讓我親自與你溝通,但我也是因為有龐大的團隊當後盾,才能夠提供這些內容。自從我1984年完成小兒科的訓練後,幾年來我遇到許多很棒的老師,而我從病患與其家庭學到的事情又更多。這段了解青少年慢性疲勞的旅程,有優秀的同事參與其中。即使我們尚未找到所有答案,但因為科學夠進步,所以還是能提供許多協助。為了將這本書呈現給你,許多人付出了時間來協助我。
儘管如此,也不是光讀這本書、或實踐書上的建議,就能夠康復。你需要有自己的團隊才能促進康復。你的團隊成員包括支持你的家人與朋友、醫療保健專家,以及其他許多人。我希望本書的內容能夠提供足夠的資訊、甚至啟發,幫助你踏上成功的康復之路。
疲倦的感覺糟透了!除了你之外,其他許多青少年也受疲勞所苦。但你一定能度過這個艱辛的旅程。疲倦與痛苦都不會永久持續下去。

◎本書在談什麼?
本書在談疲倦的青少年,談他們疲倦的原因,以及他們該怎麼康復。你會讀到什麼內容呢?前兩部會介紹慢性疲勞的整體概念,幫助你了解疲勞的原因,以及你該怎麼處理它。第三部與第四部則是特地寫給有慢性疲勞問題的青少年,而慢性疲勞是姿勢性直立心搏過速症候群(POTS)的其中一個症狀──令青少年失能的疲勞,有一半以上是POTS惹的禍。

◎本書是寫給誰看的?
所以誰會因為本書而受益呢?假如你是被長期疲勞所困擾的青少年,假如你有家人或朋友受疲勞所苦,假如你要照顧疲倦的青少年,那這本書就是寫給你看的。有些意見是直接寫給青少年看的,有些則是能幫助疲倦青少年的親友,不過只要我們能彼此分享相關資訊,我們全都得以受益。我希望每個讀者都能在本書中找到寶貴的建議,而這些內容將會幫助疲倦的青少年與其家人,邁向真正的康復。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一
電器故障不見得是電器出問題,身體器官的毛病也是如此

自律神經失調症協會理事長、《早安健康》專欄醫師/郭育祥

如果你生於17世紀的歐洲,當時正統的醫生可能會利用血蛭為你放血。如果你生於18世紀,若是有醫生想為生病的你進行手術,他可能會被當作異端而處以死刑。如果你生於19世紀,恭喜!生病終於可以動手術了,但手術前醫生們並不會特地消毒,即便他的手上、身上,還沾染著上一位患者的血或體液……。
這些如今我們看來十分荒謬、不合理的過往,在當時都是既正當又正義的。換個角度來看,人類所認知到的「知識」,幾乎每隔半年就會增加1倍,過去許多我們不能理解的事情,現在也開始有答案,就如同本書所描述的慢性疲勞與POTS。
我完全可以體會作者菲力普.R.費雪醫師,撰寫本書的起心動念,畢竟能讓久病不癒、求助無門的患者重回健康生活,是醫者最開心與驕傲的事。
1999年,當我仍在傳統醫療體系執業時,便發現有許多患者的不舒服,是當時檢查不出來的,即使採用了最新穎先進的檢測設備,一樣找不出原因。例如有強烈的心悸胸悶,但做了心臟超音波,顯示心臟很健康;明明頭痛暈眩,但檢查了腦波,也做了核磁共振、電腦斷層,卻發現大腦一切正常;受反覆胃痛、腹瀉所苦,然而腸胃科醫師說:「胃鏡、腸鏡顯示你的胃腸無異狀。」異常頻尿到影響生活作息,但泌尿科醫師說:「應該只是太緊張,膀胱過動症,跟它和平共處就好。」
有太多太多的健康問題找不到答案,這些人的不舒服被當成「想太多」,甚至是「不夠累」、「日子過得太閒」,家人、朋友乃至於求助的醫生,最後往往建議患者要「放輕鬆」,然而他們的感覺都是真實存在的。如同飽受POTS所苦的青少年,那揮之不去的疲倦並非無病呻吟。
這些受過精良訓練的專科醫師,絕對不是蓄意忽略患者的不舒服,也不是刻意誤解那些造成症狀的根本原因,而是在他們接受的訓練中,「哪裡不舒服就檢查哪裡,檢查無異狀即代表正常」,就像一加一等於二。
但人體的奧祕往往不等於這樣的必然。很多時候,器官本身沒有問題,是控制器官的神經系統出錯了。我常這麼打比方:家裡的電視、電鍋、電腦、電冰箱統統沒壞,是供電系統壞了、停電了,那麼就算再怎麼檢查維修這些電器,只要供電不順,它們一樣無法好好運作。自律神經失調症如此,與之關聯性強烈的POTS亦然。
最後,我為疲倦的青少年朋友,以及這些青少年的父母親,真摯誠懇的推薦本書。書中不僅有醫師論述與護理人員觀點,也有來自患者與家屬的親身分享,深入淺出、面向多元。最重要的是,你們將可以不必再辛苦痛苦的度過每一天,當你們開始了解自律神經失調與POTS是怎麼一回事,就有機會透過正確醫療,重新找回健康舒適又自在自主的人生。

推薦序二
當疲勞問題成為流行,可能影響一輩子

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

「親愛的,你累了嗎?」
「來一罐……」

電視廣告詞,已然變成生活中人人琅琅上口的玩笑對話。但仔細想想,廣告詞之所以快速成為人際互動的流行語,不正是因為人人都感到心有戚戚焉嗎?
現代人的通病似乎是:怎麼睡都睡不飽、提神飲料一瓶一瓶灌、咖啡也一杯接著一杯、再吞幾顆綜合維他命。在你我身邊,一定有很多人過著這樣的「生活日常」,但是,過去我們只注意到大人有慢性疲勞的隱憂,卻從來沒有留意過,孩子們竟然也處在慢性疲勞的漩渦當中。
過去我們總說「少年維特的煩惱」,好似只有少數個案承擔著過度煩惱,且這些影響自身的問題相當鮮明;而現在我們面對的是「疲倦的青少年」,青少年的煩惱、疲憊反倒成了常態,且不見得知道原因為何。事實上,沒睡飽、自律神經失調、其他疾病(如本書特別介紹的POTS)等,都可能是疲倦的主因。
透過書中各章節的詳細描述,我才知道,原來我們最親愛的孩子們,也天天處在疲倦乏力的生活當中,但他們又得背著大大的書包、拖著沉重的步伐,走進校園和課後補習班,面對學業、考試、同儕人際……諸如此類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光想像就相當心疼。
我們大人工作8小時已經夠累了,甚至有人戲稱「累得像狗一樣」,一週偶爾加班一、兩天,就叫人身心俱疲,罵聲連連。但你有沒有想過,大人早上9點上班,孩子7點多就要到校開始早自習,中間還有好幾個科目要考試;好不容易熬到放學時間,卻連一丁點鬆懈的籌碼都沒有,馬上得轉進安親班或補習班,幾乎天天都補到晚上8、9點,才能回到溫暖的家……然而,回家並不是放鬆的開始,因為還有成堆的作業,等著孩子們一一完成。
這些都還只是外部看得到的因素,但有時候,其實是身體內部出了問題,且一時很難檢查出來,所以疲勞問題真的不可不慎!
根據國際間的研究,美國發現有將近1/3的青少女,每個星期至少有2天早上感到相當疲憊;而在英國,每100個青少年當中,竟然就有一個因為疲勞而失能,導致人際互動和社會關係出現問題,甚至無法參與正常的校園與社區活動。影響所及,恐怕不是短短的國中3年、高中3年而已,甚至可能影響一輩子的健康和工作表現。
任誰都不想成為無精打采的少年、萎靡不振的青年,甚至之後成為疲憊不堪的中年、鬱鬱寡歡的老年!所以很開心在《疲倦的青少年》中,作者幫我們做家長的,找出各種可能性和有效的解決之道,包括心理和生理健康層面,以及飲食、運動的改善方針,帶領家長和孩子們,找到一條身心健康的成長道路,即使因為疾病而感到疲倦,也能看見康復的希望。

試閱文字

內文 : 學習優等生的撞牆症候群

在我們繼續下去之前,先回溯一下過去幾年的歷史。我們來看看醫生怎麼將自律神經失調,與慢性疲勞以及其他症狀連結在一起。我們先思考1960年代的太空人,經歷疲倦與頭暈之後學到什麼事情,再審視1990年代的自律神經專家發現了什麼,接著看看醫生最近開始從慢性疲勞的病患身上學到什麼。

自律神經失調,就像太空怪客返回地球

自律神經失調的人,通常很難清楚的思考,他們的心思無法專注。有時候會有人指責他們是「太空怪客」(space cases,譯註:用來形容與現實脫節的怪人)──這個稱號背後或許有些學問!
我的小孩在念歷史的時候,問我這輩子有沒有發生哪些值得紀念的事情。一聽我分享「人類登上月球」在我心目中排第一,他大吃一驚的叫道:「你有活這麼久喔?」
是啊,當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踏出「人類的一大步」時,我在念高中。我在電視上(黑白的!)看到太空人從太空回到地球,但他們到家的時候並沒有揮拳慶祝或手舞足蹈──這群太空人虛弱到必須靠別人幫助才能離開太空艙,接著被抬到擔架上,再送到醫院治療。這些「太空怪客」怎麼了?
太空人在不受重力影響的情況下度過好幾天,身體已經適應了。他們的血液順暢的流過身體,自律神經系統讓血管周圍的肌肉處於放鬆的狀態。然而當他們回到地球時,自律神經系統並沒有準備好。他們的身體必須花費好幾個小時,才能重新學會讓血液往重力反方向流動。太空人直到重新適應地球之前,都會感到極度疲勞,而且起身時會頭暈、甚至噁心。
我知道你沒上過太空,但假如你感到疲勞、而且起身時會頭暈,或許你的身體已經「忘記」要適應姿勢的變化;或許你的自律神經系統忘了如何應付重力。當你站直的時候,你也許不再能夠讓血液維持正常流動。你不是精神有問題的「太空怪客」,但你的身體可能有點像在太空時的樣子。你跟太空人一樣都「不耐久站」──躺下再起身時,無法適應或承受姿勢的變化。

醫學持續進步,POTS更常被診斷出來

美國南北戰爭期間(以及上個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許多士兵都因為心臟神經官能症而無法繼續服役。(心臟神經官能症與發生於南北戰爭期間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都被俗稱為「士兵的心病」[Soldier’s heart],但兩者是截然不同的疾病,請勿混淆。後者是源自心理層面,特徵是恐懼與焦慮。)患有心臟神經官能症的士兵會覺得疲勞、頭暈、心悸、頭痛、胸痛,而且睡不好。他們當中有許多人經過仔細詢問之後,都自曝他們的問題甚至在入伍前就開始了。醫生找不出特定的病因,有時會開心臟藥物給他們。
大約在南北戰爭那個時候,有一位名叫威廉.W.梅約(William W. Mayo)的醫生,住在印第安納州,每年夏天都會因為瘧疾而病倒。他受夠了這個狀況,於是搬到明尼蘇達州的羅徹斯特市。他與太太將兒子們也培養成醫生。與此同時,他會駕著馬車前往當地的家庭看診。當龍捲風吹垮房子、許多人因此受傷時,一群天主教修女說服好心的梅約醫師提供醫院服務,治癒這些因為龍捲風而受創的受害者。他的兒子們後來也追隨父親的腳步。
幾年下來,梅約兄弟執業的診所迅速聲名遠播。就連不是住在當地農場的人都遠道而來,希望梅約醫師(無論哪一位)能治療他們。診所的員工越來越多,並且成為醫界的龍頭。有越來越多病人的身體遇到更加複雜的問題,可是連他們當地的名醫也束手無策,於是他們都來到梅約的診所。
1993年1月,也就是梅約醫師首次搬到明尼蘇達的一百多年後,羅納德.雄多夫(Ronald Schondorf)與菲力普.羅(Phillip Low)醫生發表了一份關於梅約診所病患的報告,這些病患從仰臥姿勢站起來時,心跳會變得過快。其中病患多為女性,頻繁出現疲勞與頭暈等症狀,並且經常因為腸內流動緩慢而造成病毒感染。雄多夫與羅將這種病命名為「自發性姿勢性直立心搏過速症候群」,並表明病因是自律神經系統出了問題。
接下來幾年,梅約診所的醫師科學家,以及世界各地其他對此病感興趣的醫師,也發現許多情況相似的病患,並且將這種病描述得更詳細。這些病患改變姿勢時除了心跳會不正常加速,通常連排汗也出現異常。
1996年,羅醫師與他的同事提出一份關於青少年的報告,這些青少年同樣罹患了姿勢性直立心搏過速症候群,或簡稱POTS。1999年,日本一位16歲男孩被診斷出POTS。2000年,俄亥俄州的布萊爾.格魯布(Blair Grubb)醫師,以及紐約州的朱利安.史都華(Julian Stewart)醫師,詳細描述了更多罹患POTS的病患。被診斷出POTS的青少年,多到令人懷疑這種病是新的流行病,但這只是因為人們對於這種疾病更加警覺,所以它當然更常被診斷出來。
過去10年來,醫師細心評估慢性疲勞的病患後,發現其中有許多人的自律神經系統功能出現異常。假如1800年代的士兵能受醫師評估的話,醫師或許也能發現他們自律神經異常。

我的POTS初體驗

1999年,我加入梅約診所之後沒多久,就開始在小兒科與轉診診所看診。既然身為一般兒科醫師,我的病患自然是來自美國各地、而且病情無法歸類於特定專業領域的小朋友。
患有慢性疲勞(通常也有慢性疼痛)的青少年,多到令我很快就招架不住了。我看到這麼多疲倦的青少年,心想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想把這種感染後的疲勞型態稱為「撞牆症候群」──這些優等生撞到了一面「疾病之牆」(類似單核白血球增多症),然後就萎靡不振了。某位神經科醫師朋友覺得這些病患或許得了POTS,我還想說到底是吸了哪種大麻才會得這種病?待我朋友向我解釋了POTS是什麼(我在下一章會詳細跟你說明),我還真的從來沒聽過這種病。於是我開始檢查病患不同部位的脈搏,結果發現多數疲倦青少年確實符合POTS的診斷。
不幸的是,新千禧年剛開始的時候,無知的醫生不只我一個。即使到現在,許多醫師仍然沒聽過POTS。許多青少年的疾病還是沒被診斷出來,因此錯過了有效的治療。

慢性疲勞症候群患者,大多自律神經失調

我稍後會更詳細描述POTS是什麼、以及怎麼應對它,但我們還是先回顧一下歷史吧。我們來看看自己對於慢性疲勞了解多少,以及為什麼有慢性疲勞的人,通常都自律神經失調。
1990年代中期,有人提出了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統一定義。這是為了要幫助研究員更方便比較病患、療法與成果,否則一如慢性疲勞患者應該都知道的,通常會有好心人給出這種建議:「我阿姨的表哥的鄰居跟你一樣。她採用了某某療法,現在已經好了。你應該試試看。」
慢性疲勞一般來說是指人疲倦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慢性疲勞症候群是由下列三個準則來定義:
一、嚴重疲勞超過6個月,而且無關其他可識別的醫療診斷或檢查結果。
二、疲勞程度干擾到日常活動。
三、下列8個特定症狀至少出現4個:
.體能鍛鍊之後的疲勞,持續24小時以上。
.睡眠品質不佳。
.短期記憶力或集中力受損。
.肌肉疼痛。
.多處關節疼痛,卻沒有紅腫。
.出現全新類型的頭痛。
.喉嚨痛不斷復發。
.脖子或腋下的淋巴結腫脹,碰到就會痛。

當然,還有其他許多疾病也會造成這些症狀,所以假如沒有先找出並治療其他可能的疾病,就千萬別給病患貼上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標籤。
1990年代末期,紐約有些醫生正在設法治療患有慢性疲勞症候群的青少年。他們決定檢查這群青少年的自律神經系統。其中一個最重要的自律神經系統檢查方式,就是觀察這個人站立時的血流變化,醫生稱之為「抬頭傾斜」測試。受試者躺在特殊的床上,接著這張床會慢慢傾斜(編註:該設備因此被稱為傾斜床[tilting table]),直到幾乎直立為止(約呈70度角)。由於他靜止不動,並且受到支撐,這樣就不需要用到腿部肌肉。這讓醫生可以檢查他在違抗重力、且不使用手臂與腿部肌肉時,心跳(脈搏)與血壓的變化。這種檢查可以排除骨骼肌與有意識的行動等影響,凸顯自律神經系統如何管控血流。
這群患有慢性疲勞症候群的青少年,大多數(26人中有25人)在傾斜時都很不舒服;18人心跳加速,還有7人昏倒。這明確證實了一件事:慢性疲勞的人當中,至少有些人的自律神經系統是真的失調了。研究人員也發現,患有慢性疲勞症候群的人在休息時,心跳會異常穩定,而且他們的脈搏缺乏正常的快慢變動。這與患有POTS的人們很類似。這一切皆顯示出自律神經系統中的交感與副交感部分,並沒有處於平衡。
幾年後,挪威某個研究小組指出,患有慢性疲勞的青少年,站立時的交感反應會比副交感反應還強烈。該小組也發現,患有慢性疲勞的青少年,排汗的情況異於正常的青少年,而這種異常的排汗,是因為神經傳導物質(兒茶酚胺)的反應能力有了變化。2011年,這群挪威研究人員發現,慢性疲勞症候群患者的β神經傳導物質受體的基因組成也有了變化。
顯然,有許多慢性疲勞症候群患者的自律神經系統都失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