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天賜傳 | 誠品線上

牛天賜傳

作者 老舍
出版社 出色文化事業出版社
商品描述 牛天賜傳:,《牛天賜傳》一九四九年版本完整正體中文版保留原始用字★並附表說明、對照錢是一切,這整個的文化都站在牠的上面。馬馬虎虎開始的人生,只能馬馬虎虎地結束嗎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牛天賜傳》一九四九年版本完整正體中文版保留原始用字★並附表說明、對照錢是一切,這整個的文化都站在牠的上面。馬馬虎虎開始的人生,只能馬馬虎虎地結束嗎?《牛天賜傳》創作於一九三四年,老舍自言由於是《論語》半月刊的特約作品,所以作品規格也略為受限。本書參照上海晨光出版公司於一九四九年出版的版本,僅針對明顯錯字或排版錯誤進行修改,最大限度保存這部作品在文字上的特有風格。〈我怎樣寫《牛天賜傳》〉一文中,老舍提到本篇作品創作於山東濟南執教大學期間。在撰寫這篇以一個棄嬰長成的過程為主體內容的小說時,正好也是老舍結婚、並誕下長女舒濟時。老舍自言,時值七月,天氣悶熱。他一邊考慮是不是要辭掉教書的工作,一邊家裡也因為多了一個孩子而多了啼哭聲與混亂。在這一片「熱,亂,慌」中寫出來的作品,起初他並不滿意。但這篇作品日後不但成為他的代表作之一,也可說是他成為職業作家的起始。天賜覺得有兩種生活,彷彿是。媽生活與爸生活:在媽生活里,自己什麼也不要幹,全聽媽的;在爸生活裏,自己什麼也可以幹,而不必問別人。自然他喜歡爸生活,可是和爸上街的機會越來越少了。在這篇作品中,老舍再度回到生活的探究,人性的探究。這個小小的棄兒先是被賣花生的撿到,最後富家收養。這個被命名為天賜的小孩,乍看之下是幸運的,卻又在生活中看見錢財家世補不上的斑駁,在人生中看見避不去的波折。或者是因為見證長女的誕生、成長。老舍雖然在〈我怎樣寫《牛天賜傳》〉一文中提到孩兒啼哭的吵鬧,卻在《牛天賜傳》中給了這個棄兒一個波折之後,仍充滿希望的未來。而這個未來,或許也就是在那樣的亂世中,老舍期待中國會有的未來。這一篇作品也因為作為老舍寫作生涯的一個轉折,成為其文學生涯的代表作之一。◎標註相異用字(附對照表)本書並保留老舍許多獨特的、具有北京風味的用字與用語。老舍的作品原來就以其融合北京風情與英式幽默的筆觸而著名,本書在最大限度下保留老舍的文字風格,讓讀者能夠讀到最原汁原味的老舍文學。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老舍老舍老舍(一八九九年-一九六六年)原名舒慶春,字舍予,「老舍」是他的筆名。生於北京,滿洲正紅旗人。中國現代小說、戲劇的代表作家。老舍幼時家貧,在私塾接受傳統教育啟蒙,後來考取北京師範學校。他在二十世紀的二○年代時曾經擔任過老師、校長等教員職務,也在此時受到五四運動影響,並前往英國講學。英國講學期間,他閱讀大量的英語文學作品,並開始寫作。他亦曾短暫旅居新加坡,最後回到北京,於大學任教。此時的老舍目睹中國在國民黨北伐、抗日下遭受的艱苦與磨難,創作出《駱駝祥子》《四世同堂》《龍鬚溝》《茶館》等小說、戲劇作品。然而,雖然老舍曾被共產黨稱為「人民藝術家」,亦曾在作品中頌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擔任過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兼書記處書記、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北京市文聯主席等職務,但仍在文革時慘遭迫害,跳太平湖自盡,享年六十七歲。一九七八年時恢復名譽。遺作為《正紅旗下》。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目錄序言 我怎樣寫牛天賜傳一 天官賜福二 歪打正著三 子孫萬代四 鉤兒套圈五 解放時期六 嘩啷棒兒七 兩種生活八 男女分座九 換毛的雞十 開市大吉十一 沒有面子十二 教育專家十三 領文憑去十四 桃園結義十五 天羅地網十六 一命身亡十七 到鄉間去十八 月牙太太十九 詩人商人二十 紅半個天二十一 人面桃花二十二 家敗人亡二十三 隱士賣梨二十四 狗長犄角

商品規格

書名 / 牛天賜傳
作者 / 老舍
簡介 / 牛天賜傳:,《牛天賜傳》一九四九年版本完整正體中文版保留原始用字★並附表說明、對照錢是一切,這整個的文化都站在牠的上面。馬馬虎虎開始的人生,只能馬馬虎虎地結束嗎
出版社 / 出色文化事業出版社
ISBN13 / 9786267216323
ISBN10 / 6267216322
EAN / 9786267216323
誠品26碼 / 2682344072004
頁數 / 280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1.6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台灣茶業改良場–郭寬福
貴陽品茶館–王階福
畫廊協會–游文玫
台灣中華儒學總會–孔祥科
三棧坪茶業–蔡承威
凍頂烏龍茶製茶師–陳概鶴
文山包種茶製茶師–蔡永金
~共同推薦

試閱文字

自序 : 序言
我怎樣寫牛天賜傳

《牛天賜傳》,就是和我自己的其他作品比較起來,也沒有什麼可吹的地方。一篇東西的好壞,有許多使牠好或使牠壞的原因。在這許多原因裏,作家當時的生活情形是很要緊的。《牛天賜傳》吃虧在這個上不少。我記得,這本東西是在一九三四年三月廿三日動筆的,可是直到七月四日纔寫成兩萬多字。三個多月的工夫只寫了這麼點點,原因是在學校到六月尾纔能放暑假,沒有充足的工夫天天接著寫。在我的經驗裏,我覺得今天寫十來個字,明天再寫十來個字,碰巧了隔一個星期再寫十來個字,是最要命的事。這是向詩神伸手乞要小錢,不是創作。
七月四日以後,寫得快了;七月十九已有五萬多字。忽然快起來,因為已放了暑假。八月十號,我的日記上記著:「牛天賜傳寫完,匆匆趕出,無一是處!」
單是快,也還好。還有別的不得勁的事呢:自從一入七月門濟南就熱起,那年簡直熱得出奇;那就是我「避暑床下」的那一回。早晨一睜眼,屋裏——是屋裏——就九十多度!小孩拒絕吃奶,專門哭號;大人不肯吃飯,立志喝水!可是我得趕文章,昏昏忽忽,半睡半醒,左手揮扇與打蒼蠅,右手握筆疾寫,汗順著指背流到紙上。寫累了,想走一走,可不敢出去,院裏的牆能把人身炙得像叉燒肉——那廿多天裏,每天街上都熱死行人!屋裏到底強得多,忍著吧。自然,要是有個電扇,在有個冰箱,一定也能稍好一些。可是我的財力還離設置電扇與冰箱太遠。一連十五天,我沒敢出街門。要說在這個樣的暑天裏,能寫出怪像回事兒的文章,我就有點不信。
天氣是那麼熱,心裏還有不痛快的事呢。我在老早就想放棄教書匠的生活,到這一年我得到了辭職的機會。六月廿九日我下了決心,就不再管學校裏的事。不久,朋友們知道了我這點決定,信來了不少。在上海的朋友勸我到上海去,爽性以寫作為業。在別處教書的朋友呢,勸我還是多少教點書,並且熱心的給介紹事。我心中有點亂,亂就不痛快。辭事容易找事難,機會似乎不可都錯過了。另一方面呢,且硬試試職業寫家的味兒,倒也合脾味。生活,創作,二者在心中大戰三百幾十回合。寸心已成戰場,可還要假裝沒事似的寫《牛天賜傳》,動中有靜,好不容易。結果,我拒絕了好幾位朋友的善意,決定到上海去看看。八月十九動了身。在動身以前,必須寫完《牛天賜傳》,不然心中就老存著塊病。這又是非快寫不可的促動力。
熱,亂,慌,是我寫《牛天賜傳》時生活情形的最合適的三個形容字。這三個字似乎都與創作時所需要的條件不大相合。「牛天賜」產生的時候不對,八字根本不夠格局!
此外,還另有些使牠不高明的原因。第一個是文字上的限制。牠是《論語》半月刊的特約長篇,所以必須幽默一些。幽默與偉大不是不能相容的,我不必為幽默而感到不安;《吉訶德先生傳》等名著譯成中文也並沒招出什麼「打倒」來。我的困難是每一期只要四五千字,既要顧到故事的連續,又須處處輕鬆招笑。為達到此目的,我只好抱住幽默死啃;不用說,死啃幽默總會有失去幽默的時候;到了幽默論斤賣的地步,討厭是必不可免的。我的困難至此乃成為毛病。藝術作品最忌用不正當的手段取得效果,故意招笑與無病呻吟的罪過原是一樣的。
每期只要四五千字,所以書中每個人,每件事,都不許信其自然的發展。設若一段之中我只詳細的描寫一個景或一個人,無疑的便會失去故事的趣味。我得使每期不落空,處處有些玩藝。因此,一期一期的讀,牠倒也怪熱鬧;及至把全書一氣讀完,牠可就顯出緊促慌亂,缺乏深厚的味道了。
書中的主人公——按老話兒說,應當叫作「書膽」——是個小孩兒。一點點的小孩兒沒有什麼思想,意志,與行為。這樣的英雄全仗著別人來捧場,所以在最前的幾章裏我幾乎有點和個小孩子開玩笑的嫌疑了。其實呢,我對小孩子是非常感覺趣味,而且最有同情心的。我的脾氣是這樣:不輕易交朋友,但是只要我看誰夠個朋友,便完全以朋友相待。至於對小孩子,我就一律的看待,小孩子都可愛。世界上有千千萬萬的受壓迫的人,其中的每一個都值得我們替他呼冤,代他想方法。可是小孩子就更可憐,不但是無衣無食的,就是那打扮得馬褂帽頭像小老頭的也可憐。牛天賜是屬於後者的,因為我要寫得幽默,就不能拿個頂窮苦的孩子作書膽——那樣便成了悲劇。自然,我也明知道照我那麼寫一定會有危險的——幽默一放手便會成為瞎胡鬧與開玩笑。於此,我至今還覺得怪對不起牛天賜的!
就在這兒附帶聲明一下吧。前些日子,我與趙少侯兄商議好,合寫「天書代存」——用書信體寫「牛天賜續傳」。可是,這個暑假裏,我倆的事情大概要有些變動,說不定也許不能再在一塊兒了。合寫一個長篇而不能常常見面商議就未免太困難了,所以我倆打了退堂鼓,雖然每人已經寫了幾千字。事實所迫,我們倆只好向牛天賜與喜愛他的人們道歉了!以後也許由我,也許由少侯兄,單獨的去寫;不過這是後話,頂好不提了。

試閱文字

內文 : 一 天官賜福
要不是賣落花生的老胡,我們的英雄也許早已沒了命,即使天無絕人之路,而大德曰生,大概他也不會完全像這裏所要述說的樣子了。機會可以左右生命,這簡直無可否認,特別是在這天下太平的年月。他遇上老胡,機會;細細的合算合算,還不能說是個很壞的機會。
不對,他並沒有遇上老胡,而是老胡發現了他。在這個生死關頭,假如老胡心裏一別扭,比如說,而不愛多管閒事,我們的英雄的命運可就很可擔心了。是這麼回事;在這個時節,他無論如何也還不會招呼老胡或任何人一聲,因為他是降生下來不到幾個鐘頭。這時候他要是會說話,而很客氣的招呼人,並不見得準有他的好處:人是不可以努力太過火的。
老胡每天晚上繞到牛宅門口,必定要休息一會兒。這成了一種習慣。他準知道牛氏老夫婦決不會照顧他的;他們的牙齒已過了嚼糖兒豆兒的光榮時期。可是牛宅的門洞是可愛的,潔淨而且有兩塊石墩,正好一塊坐著,一塊放花生筐子,好像特為老胡預備下的。他總在這兒抽袋煙,歇歇腿,並數一數銅子兒。有時候還許遇上避風或避雪的朋友,而閒談一陣。他對這個門洞頗有些好感。
我們的英雄出世這一天,正是新落花生下市的時節,除了深夜還用不著棉衣。天可是已顯著短了;北方的秋天有這個毛病,剛一來到就想著走,好像敷衍差事呢。大概也就是將到八點鐘了吧,天已然很黑了,老胡繞到「休息十分」的所在——這個辦法不一定是電影院的發明。把筐子放好,他掏出短竹管煙袋;一劃火柴,發現了件向來沒有在那裏過的東西。差點兒正踩上!正在石墩前面,黑糊糊的一個小長包,像「小人國」的公民旅行時的行李捲,假如小人國公民也旅行的話。又犧牲了根火柴,他看明白了——一個將來也會吃花生的小傢伙。
老胡解開懷就把小行李捲揣起來了。遇到相當的機會,誰也有母性,男人胸上到底有對掛名的乳啊。顧不得抽煙了,他心中很亂。無論是誰,除了以殺人為業的,見著條不能自己決定生還是死的生命,心中總不會平靜。老胡沒有兒女,因為沒娶過老婆。他的哥哥有兒子,但是兒子這種東西總是自己的好。沒有老婆怎能有兒子呢?實在是個問題。輕輕的拍著小行李捲,他的心中忽然一亮,問題差不多可以解決了;沒有老婆也能有兒子,而且簡單的很,如拾起一根蔴繩那麼簡單。他不必打開小行李捲看,準知道那是個男小孩;私生的小孩十個有八個是帶著小麻雀的。
繼而一想,他又為了難:小孩是不能在花生筐子裏養活著的,雖然吃花生很方便,可是一點的小娃娃沒有牙。他嘆了口氣,覺得作爸爸的希望很渺茫。要作爸爸而不可得,生命的一大半責任正是竹籃打水落了空!
不能再為自己思索了,這太傷心。
假如牛老夫婦願意收養他呢?想到這兒,老胡替小行李捲得喜歡起來。牛老夫婦是一對沒兒沒女而頗有幾個錢的老絕戶,這條街上誰都知道這個,而且很有些人替那堆錢不放心。
  他拍門了,正趕上牛老者從院裡出來。老胡把寶貝獻出去。牛老者是五十多歲的小老頭,不怎麼尊嚴,帶出來點怕太太的精神,事實上也確是這樣。老者接過小英雄去,樂得兩手直顫:「在這兒撿起來的?真的?真是這裡?」老胡蹲下去,劃了根火柴,指明那個地方。老者看了看,覺得石墩前確有平地跳出娃娃的可能:「自要不是從別處拾來的就行;老天爺給送到門上來,不要就有罪,有罪!」可是,「等等,我請太太去。」老者知道——由多年的經驗與參悟——老天爺也大不過太太去。他又捨不得放下天賜的寶貝,「這麼辦好不好,你也進來?」於是大家連同花生筐子一齊進去了。
  牛老太太是個五十多歲,很有氣派的小老太太,除了時常溫習溫習欺侮老頭兒,(無論什麼都是溫故而知新的,)連個蒼蠅也捨不得打死——自然蒼蠅也得知趣,若是在老太太溫習功課的時節飛過來,性命也不一定安全,老太太在動氣的工夫手段也頗厲害。
  老者把寶貝遞給了太太。到底太太有智慧,曉得非打開小捲不能看清裡邊的一切。一揭開上面,露出個紅而多皺的小臉,似乎活得已經不大耐煩了。
老太太的觀察力也驚人:「喲!是個小娃娃!」越往下看越像小娃娃,可是老太太沒加以什麼批評。(真正的批評家懂得怎樣謹慎。)直到發現了那小小的男性商標,她才決定了:「我的小寶貝!」這個世紀到底還是男人的,雖然她不大看得起牛老者。
  「咱們,咱們,」老者覺得非打個主意不可,可是想不當;即使已想出,也不便公然建議。
  「哪兒來的呢?」老太太還不肯宣佈政策,雖然已把娃娃揣在懷中。
  老者向老胡一弩嘴;遠來的和尚會念經。
  老胡把寶物發現的經過說了一番,而後補上:「我本想把他抱走,我也沒有兒子,可是老天爺既是把他送到府上來了,我怎能逆天行事呢!」他覺出點替天行道的英雄氣概。「你也看明白了那個地方?」老太太向老頭兒索要證據。「還摸了摸呢,潮滲滲的!」老者確知道自己不敢為這個起誓。
  「真是天意,那麼?」老太太問。
  「真乃天意!」兩位男子一齊答對。
  這時候,第三位男子恐怕落後,他哭了。在決定命運的時機,哭是必要的。
  「寶貝,別哭!」老太太動了心:「叫,叫四虎子找奶媽去!」
  老胡看明白,小行李捲有了吃奶的地方;人生有這麼個開始也就很過得去了。他提起花生筐子來,可是被老太太攔住:「多少次了,我們要抱個娃娃,老沒有合適的;今天老天爺賞下一個來,可就省事多了。可是,不許你到外邊說去!哼。」她忽然靈機一動,又把小行李捲抱出來,重新檢查,這回是由下面看起。果然發現了,小細腿腕上拴著個小紙片。「怎樣!」老太太非常的得意。
老頭雖沒有發現的功績,但有識字的本事,把小紙片接過去,預備當眾宣讀。老者看字大有照像的風格,得先對好了光,把頭向前向後移動了好幾次。光對好了,可是,「嗯?」又從新對光,還是「嗯;怎麼寫上字又抹去了呢?」
老太太不大信任老伴兒的目力,按著穿針的風格,撅著唇,皺著眉,看了一番。果然是有字又抹去了。
什麼意思呢?
「看看後邊!」老太太並非準知道後邊有字,這是一個習慣——連買柿子都得翻過來看看底面。
後面果然也有字,可是也塗抹了。
「這個像是『馬』字,」老者自言自語的猜測。
老胡福至心靈,咂摸透了點意思:「不是男的,就是女的,總有一個是姓馬的:誰肯把自己的娃娃扔了呢,所以寫上點字兒;又這麼一想啊,不體面,所以又抹去了:就好像牆上貼了報單兒,怪不好看的,用青灰水抹抹吧,一個樣;大概呀,哼,有難說的事!」老胡為表示自己的聰明,話來得很順暢;可是忽然想起這有點不利於小行李捲,趕緊補充上:「可也不算什麼,常有的事。」還覺得沒完全轉過灣兒來,正要再想,被老太太接了過去:
「有你這麼一說!」
老胡覺得很對不起小行李捲!
可是老太太照舊把娃娃揣起去了,接著說:「雖然是老天爺賞的,可並不像個雪花,由天上掉下來;他有父母!要不怎麼我囑咐你呢,你聽過天雷報?這是一;我們不願以後人家小看他,這是二;你別給喧嚷去。給他十塊錢」末一句是對牛老者下的令。
十塊錢過了手,老者聲明:「六塊是太太的,四塊是我的。」
老胡怪不好意思的,抓了把花生放在桌子上:「山東人管花生叫長生果,借個吉利,長命百歲!」
老太太聽著很入耳:「再給他十塊,怪苦的,自要別上外邊說去!」
老胡起了誓,決不對任何人去說。於是十塊錢又過了手,照樣是「太太的六塊,我的四塊。」
老胡走了。
「四虎子這小子上哪兒玩去了!」老者找不到四虎子。「我去,我自己去!」
「找不到奶媽就不用回來,聽明白沒有?」老太太鼓勵著老伴兒。
「找到天亮也得把她找著!」老者也很願努力。
老者走後,老太太細看懷中的活寶貝,越看越愛。老太太眼中沒有難看的娃娃,雖然剛生下來的娃娃都那麼不體面。嘴上有個肉崗,這便是高鼻樑。看這一腦袋黑頭髮,其實未必有幾根,而且絕對的不黑。眼睛,更不用說,自古至今向無例外,都是大的。老太太的想像是依著慈愛走的,在看娃娃的時節。
拍著,逗著,歪著頭看,牛老太太樂得直落淚。五十多歲有了兒子!而且是老天爺給放在門口的。就說是個丫環或老媽子給扱在這兒吧,為什麼單單扔在「這兒」,還不是天意?這一層已無問題。然後盤算著:作什麼材料的毛衫,什麼顏色的小被子,裁多少塊尿布。怎樣辦三天,如何作滿月。也就手兒大概的想到:怎樣給他娶媳婦,自己死了他怎樣穿孝頂喪……
可是,怎麼通知親友呢?一陣風由天上刮下個娃娃,不大像話。拾來的,要命也不能這麼說,幸而四虎子沒在家,又是天意,這小子的嘴比閃還快。老劉媽,多麼巧,也出去了,她的嘴也不比閃慢。兩條閃都沒在家就好辦了,就說是遠本家承繼過來的——在很遠很遠的地方住。不對,住得那樣遠,怎能剛落草就送到了呢?近一些吧,剛生下來,娘就死了,不能不馬上送來,行;可憐的小寶貝!
叫什麼呢?「天意」,「天來」,都不好。「天來」像當舖的字號;「天意」,不是醬園已有個「老天義」嗎?天——反正得有個天,「天官賜福」,字又太多了。哼,為什麼不叫「天賜」呢?小名呢,「福官」。「老太太一向佩服金仙庵的三位姑娘,而不大注意孔聖人,現在更不注意他了。
這樣,我們的英雄有了準家準姓準名。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並保留老舍許多獨特的、具有北京風味的用字與用語。老舍的作品原來就以其融合北京風情與英式幽默的筆觸而著名,本書在最大限度下保留老舍的文字風格,讓讀者能夠讀到最原汁原味的老舍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