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館與短篇作品集 | 誠品線上

茶館與短篇作品集

作者 老舍
出版社 出色文化事業出版社
商品描述 茶館與短篇作品集:,《茶館》創作於一九五六年,一九五七年發表於《創作》雜誌。本書則是以一九五八年版本為基礎,僅針對明顯錯字或排版錯誤進行修改,最大限度保存這部作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茶館》創作於一九五六年,一九五七年發表於《創作》雜誌。本書則是以一九五八年版本為基礎,僅針對明顯錯字或排版錯誤進行修改,最大限度保存這部作品在文字上的特有風格。《茶館》是老舍在歷經滿清變局、軍閥混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個重大歷史時期後,撰寫的劇本作品。因此全劇中除了有吃皇糧的旗人,並包含清宮太監、特務、憲兵、貧農、難民,在裕泰茶館上演亂世眾生相。茶客甲 譚嗣同是誰?茶客乙 好像聽說過!反正犯了大罪,要不,怎麽會問斬呀!茶客丙 這兩三個月了,有些作官的,念書的,亂折騰亂鬧,咱們怎能知道他們搗的什麽鬼呀!茶客丁 得!不管怎麽說,我的鐵杆莊稼又保住了!姓譚的,還有那個康有為,不是說叫旗兵不關錢糧,去自謀生計嗎?心眼多毒!茶客丙 一份錢糧倒叫上頭克扣去一大半,咱們也不好過!茶客丁 那總比沒有強啊!好死不如賴活著,叫我去自己謀生,非死不可!王利發 諸位主顧,咱們還是莫談國事吧!大家安靜下來,都又各談各的事。一個茶館,上演舊中國的傾頹,上演亂世的傾軋與掙扎,上演人民對新中國的期待。一九五八年時,老舍在《劇本》雜誌談到對《茶館》的想法,表示透過三教九流之處的茶館,表現與感慨小人物在五十年來變遷下的掙扎、與他對政治的思考,可說在發想與技術上都做了充分的思考與安排。而這一部劇本也因為其優異的藝術與文化價值,成為老舍文學生涯最著名的代表作品之一。◎標註相異用字(附對照表)本書並保留老舍許多獨特的、具有北京風味的用字與用語。老舍的作品原來就以其融合北京風情與英式幽默的筆觸而著名,本書在最大限度下保留老舍的文字風格,讓讀者能夠讀到最原汁原味的老舍文學。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老舍老舍老舍(一八九九年-一九六六年)原名舒慶春,字舍予,「老舍」是他的筆名。生於北京,滿洲正紅旗人。中國現代小說、戲劇的代表作家。老舍幼時家貧,在私塾接受傳統教育啟蒙,後來考取北京師範學校。他在二十世紀的二○年代時曾經擔任過老師、校長等教員職務,也在此時受到五四運動影響,並前往英國講學。英國講學期間,他閱讀大量的英語文學作品,並開始寫作。他亦曾短暫旅居新加坡,最後回到北京,於大學任教。此時的老舍目睹中國在國民黨北伐、抗日下遭受的艱苦與磨難,創作出《駱駝祥子》《四世同堂》《龍鬚溝》《茶館》等小說、戲劇作品。然而,雖然老舍曾被共產黨稱為「人民藝術家」,亦曾在作品中頌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擔任過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兼書記處書記、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北京市文聯主席等職務,但仍在文革時慘遭迫害,跳太平湖自盡,享年六十七歲。一九七八年時恢復名譽。遺作為《正紅旗下》。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自序《茶館》《短篇小說集》救國難歌 買彩票戀歌 有聲電影長期抵抗 科學救命致富神咒 特大的新年賀論語週歲 新年的二重性痰迷新格 自傳難寫勉『舍』第『舍』妹 一九三四年計畫國難中的重陽 記懶人教授 狗之晨希望 新年醉語祭子路岳母文 抬頭見喜一天 寫信晝寢的風潮 辭工當幽默變成油抹 不食其勞天下太平 八百餘人上外交總長文不遠千里而來 到了濟南吃蓮花的 大發議論

商品規格

書名 / 茶館與短篇作品集
作者 / 老舍
簡介 / 茶館與短篇作品集:,《茶館》創作於一九五六年,一九五七年發表於《創作》雜誌。本書則是以一九五八年版本為基礎,僅針對明顯錯字或排版錯誤進行修改,最大限度保存這部作
出版社 / 出色文化事業出版社
ISBN13 / 9786267216163
ISBN10 / 6267216160
EAN / 9786267216163
誠品26碼 / 2682326487000
頁數 / 336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2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答覆有關〈茶館〉的幾個問題》

 《茶館》上演後,有勞不少朋友來信,打聽這齣戲是怎麼寫的等等。因忙,不能一一回信,就在此擇要作簡單的答覆。

  問:為什麼要單單寫一個茶館呢?
  答:茶館是三教九流會面之處,可以多容納各色人物。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這齣戲雖只有三幕,可是寫了五十多年的變遷。在這些變遷裡,沒法子躲開政治問題。可是,我不熟悉政治舞臺上的高官大人,沒法子正面描寫他們的促進與促退。我也不十分懂政治。我只認識一些小人物,這些人物是經常下茶館的。那麼,我要是把他們集合到一個茶館裡,用他們生活上的變遷反映社會的變遷,不就側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麼?這樣,我就決定了去寫《茶館》。

  問:你怎麼安排這些小人物與劇情的呢?
  答:人物多,年代長,不易找到個中心故事。我採用了四個辦法:(一)主要人物自壯到老,貫穿全劇。這樣,故事雖然鬆散,而中心人物有些著落,就不至於說來說去,離題太遠,不知所云了。此劇的寫法是以人物帶動故事,近似活報劇,又不是活報劇。此劇以人為主,而一般的活報劇往往以事為主。(二)次要的人物父子相承,父子都由同一演員扮演。這樣也會幫助故事的聯續。這是一種手法,不是在理論上有何根據。在生活中,兒子不必繼承父業;可是在舞臺上,父子由同一演員扮演,就容易使觀眾看出故事是聯貫下來的,雖然一幕與一幕之間相隔許多年。(三)我沒法使每個角色都說他們自己的事,可是又與時代發生關系。這麼一來,廚子就像廚子,說書的就像說書的了,因為他們說的是自己的事。同時,把他們自己的事又和時代結合起來,像名廚而落得去包辦監獄的伙食,順口說出這年月就是監獄裡人多;說書的先生抱怨生意不好,也順口說出這年頭就是邪年頭,真玩藝兒要失傳……因此,人物雖各說各的,可是又都能幫助反映時代,就使觀眾既看見了各色的人,也順帶著看見了一點兒那個時代的面貌。這樣的人物雖然也許只說了三五句話,可是的確交代了他們的命運。(四)無關緊要的人物一律招之即來,揮之即去,毫不客氣。
  這樣安排了人物,劇情就好辦了。有了人還怕無事可說嗎?有人認為此劇的故事性不強,並且建議:用康順子的遭遇和康大力的參加革命為主,去發展劇情,可能比我寫的更像戲劇。我感謝這種建議,可是不能採用。因為那麼一來,我的葬送三個時代的目的就難達到了。抱住一件事去發展,恐怕茶館不等被人霸佔就已垮臺了。我的寫法多少有點新的嘗試,沒完全叫老套子捆住。

  問:請談談您的語言吧。
  答:這沒有多少可談的。我只願指出:沒有生活,即沒有活的語言。我有一些舊社會的生活經驗,我認識茶館裡那些小人物。我知道他們作什麼,所以也知道他們說什麼。以此為基礎,我再給這裡誇大一些,那裡潤色一下,人物的台詞即成為他們自己的,而又是我的。唐鐵嘴說:「已斷了大煙,改抽白麵了。」這的確是他自己的話。他是個無恥的人。下面的:「大英帝國的香煙,日本的白麵,兩大強國伺候我一個人,福氣不小吧?」便是我叫他說的了。一個這麼無恥的人可以說這麼無恥的話,在情理中。同時,我叫他說出那時代帝國主義是多麼狠毒,既拿走我們的錢,還要我們的命!

  問:原諒我,再問一句:像劇中沈處長,出的台來,只說了幾個「好」字,也有生活中的根據嗎?
  答:有!我看見過不少的國民黨的軍、政要人,他們的神氣頗似「孤哀子」裝模作樣,一臉的官司。他們不屑與人家握手,而只用冰涼的手指(因為氣虧,所以冰涼)摸人家的手一下。他們裝腔作勢,自命不凡,和同等的人說起下流話來,口若懸河,可是對下級說話就只由口中擠出那麼一半個字來,強調個人的高貴身份。是的,那幾個「好」字也有根據。沒有生活,掌握不了語言。

  載一九五八年《劇本》第五期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茶館》一九五八年版本完整正體中文版
保留原始用字★並附表說明、對照

茶錢先付,莫談國事。

有兒有女,卻一個也養不活。
賣兒賣女,卻又怎麼也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