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 VI: 魯迅雜文全集 | 誠品線上

魯迅 VI: 魯迅雜文全集

作者 魯迅
出版社 出色文化事業出版社
商品描述 魯迅 VI: 魯迅雜文全集:本書收錄一九三七年出版的《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集》,以及《且介亭雜文末編》。▌《且介亭雜文》▌本書收錄了魯迅於一九三四年所撰寫的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一九三七年出版的《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集》,以及《且介亭雜文末編》。▌《且介亭雜文》▌本書收錄了魯迅於一九三四年所撰寫的三十六篇雜文。當時住在上海半租界的魯迅,懷有強烈民族自尊心,痛恨帝國主義,對於居住於租界,他的心中有著難以啟齒的羞憤之情。「且介」一詞,在本書所指的是租界,「且介亭」則意指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間。魯迅不願將國家的「禾」與「田」交給帝國主義勢力,也諷刺了當時中國所處的半殖民半封建局勢。─道學先生是躬行「仁恕」的,但遇見不仁不恕的人們,他就也不能仁恕。所以朱子是大賢,而做官的時候,不能不給無告的官妓吃板子。─…小心謹慎的人,偶然遇見仁人君子或雅人學者時,倘不會幫閒湊趣,就須遠遠避開,愈遠愈妙。─征服中國民族的心,這是胡適博士給中國之所謂王道所下的定義,然而我想,他自己恐怕也未必相信自己的話的罷。在中國,其實是徹底的未曾有過王道,「有歷史癖和考據癖」的胡博士,該是不至於不知道的。當時魯迅無論在官方與民間,都面臨著紛至沓來的圍剿攻勢。他自承:本書「當然不敢說是詩史,其中有著時代的眉目,也決不是英雄們的八寶箱,一朝打開,便見光輝燦爛。我只在深夜的街頭擺著一個地攤,所有的無非幾個小釘,幾個瓦碟,但也希望,並且相信有些人會從中尋出合於他的用處的東西。」▌《且介亭雜文二集》▌本書收錄了魯迅一九三五年所撰寫的四十八篇雜文。魯迅從一九三三年到一九三五年,居住於上海租界,這個時期的魯迅被國民黨中央以「墮落文人」而通緝,文章無法發表,為此他曾多次更換筆名。─中國的一般的民眾,尤其是所謂愚民,雖稱孔子為聖人,卻不覺得他是聖人;對於他,是恭謹的,卻不親密。─現在的所謂諷刺作品,大抵倒是寫實。非寫實決不能成為所謂「諷刺」;非寫實的諷刺,即使能有這樣的東西,也不過是造謠和誣衊而已。─複譯還不止是擊退亂譯而已,即使已有好譯本,複譯也還是必要的。曾有文言譯本的,現在當改譯白話,不必說了。即使先出的白話譯本已很可觀,但倘使後來的譯者自己覺得可以譯得更好,就不妨再來譯一遍,無須客氣,更不必管那些無聊的嘮叨。▌《且介亭雜文末編》▌《且介亭雜文末編》出版於一九三七年,此時魯迅已逝世一年,本書收錄魯迅一九三六年的三十五篇雜文,魯迅於生前開始編輯,後經魯迅的學生兼伴侶許廣平編定。─凡活著的,有些出於心服,多數是被壓服的。但活得最舒服橫恣的是漢奸;而活得最清高,被人尊敬的,是痛罵漢奸的逸民。後來自己壽終林下,兒子已不妨應試去了,而且各有一個好父親。至於默默抗戰的烈士,卻很少能有一個遺孤。─我們需要的,不是作品後面添上去的口號和矯作的尾巴,而是那全部作品中的真實的生活,生龍活虎的戰鬥,跳動著的脈搏,思想和熱情,等等。─我的怨敵可謂多矣,倘有新式的人問起我來,怎麼回答呢?我想了一想,決定的是:讓他們怨恨去,我也一個都不寬恕。在本書,魯迅不改對時事的批判眼光,因見到《申報‧兒童增刊》中,竟出現「中國人殺外國人應加倍治罪」的主張,便沉重的再次呼籲「救救孩子」,對民族前途發揮了沉重的吶喊。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魯迅魯迅一八八一年-一九三六年,浙江紹興人,本名周樹人,魯迅是他的筆名。中國近代著名作家、思想家,也被認為在新文化運動、白話文運動、中國現代文學等領域發揮極大的影響力。魯迅幼時曾讀過私塾,二十歲(一九○二年)時赴日留學;他曾決意習醫,但由於學習方式以及認知到當時中國的問題並非體格,而在精神,是以在一九○六年棄醫從文。一九○九年歸國,曾在滿清、中華民國政府、北洋政府的各級教育單位任職(也曾參與注音符號制定)。一九一八年時在《新青年》刊載《狂人日記》(首篇白話文小說),並首開風氣之先,創作雜文。他的筆鋒銳利,寫小說時不但人物刻劃畫鮮明入微,對中國人「國民性」、中國弊端的描寫也被視為經典。代表作除《狂人日記》外,尚有《阿Q正傳》《孔乙己》《故事新編》《吶喊》;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等作品。此外,魯迅在學術與譯作上也多有所成,著譯有《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地心探險記》(Voyage au centre de la Terre)等作品。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且介亭雜文》序言 一九三四年關於中國的兩三件事答國際文學社問草鞋腳論「舊形式的採用」連環圖畫瑣談儒術《看圖識字》拿來主義隔膜《木刻紀程》小引難行和不信買《小學大全》記韋素園墓記憶韋素園君憶劉半農君答曹聚仁先生信從孩子的照相說起門外文談不知肉味和不知水味中國語文的新生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以眼還眼」說「面子」運命臉譜臆測隨便翻翻拿破崙與隋那答《戲》周刊編者信寄《戲》周刊編者信中國文壇上的鬼魅關於新文字病後雜談病後雜談之餘河南盧氏曹先生教澤碑文《集外集》序阿金論俗人應避雅人附記‧《且介亭雜文二集》序言葉紫作《豐收》序隱士「招貼即扯」書的還魂和趕造漫談「漫畫」漫畫而又漫畫《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序內山完造作《活中國的姿態》序「尋開心」非有複譯不可論諷刺從「別字」說開去田軍作《八月的鄉村》序徐懋庸作《打雜集》序人生識字糊塗始「文人相輕」「京派」和「海派」鎌田誠一墓記弄堂生意古今談不應該那麼寫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六朝小說和唐代傳奇文有怎樣的區別?什麼是「諷刺」?論「人言可畏」再論「文人相輕」《全國木刻聯合展覽會專輯》序文壇三戶從幫忙到扯淡《中國小說史略》日本譯本序「題未定」草(一至三)名人和名言「靠天吃飯」幾乎無事的悲劇「題未定」草(四)(擬寫未就)三論「文人相輕」四論「文人相輕」五論「文人相輕」——明術「題未定」草(五)論毛筆之類逃名六論「文人相輕」——二賣七論「文人相輕」——兩傷蕭紅作《生死場》序陀思妥夫斯基的事孔另境編《當代文人尺牘鈔》序雜談小品文「題未定」草(六至九)論新文字《死魂靈百圖》小引後記‧《且介亭雜文末編》《凱綏•珂勒惠支版畫選集》序目記蘇聯版畫展覽會我要騙人《譯文》復刊詞白莽作《孩兒塔》序續記寫於深夜裡三月的租界《出關》的「關」《吶喊》捷克譯本序言答徐懋庸並關於抗日統一戰線問題關於太炎先生二三事曹靖華譯《蘇聯作家七人集》序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

商品規格

書名 / 魯迅 VI: 魯迅雜文全集
作者 / 魯迅
簡介 / 魯迅 VI: 魯迅雜文全集:本書收錄一九三七年出版的《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集》,以及《且介亭雜文末編》。▌《且介亭雜文》▌本書收錄了魯迅於一九三四年所撰寫的
出版社 / 出色文化事業出版社
ISBN13 / 9786269576166
ISBN10 / 6269576164
EAN / 9786269576166
誠品26碼 / 2682158979001
頁數 / 448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3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且介亭雜文》

  近幾年來,所謂「雜文」的產生,比先前多,也比先前更受著攻擊。例如自稱「詩人」邵洵美,前「第三种人」施蟄存和杜衡即蘇汶,還不到一知半解程度的大學生林希雋之流,就都和雜文有切骨之仇,給了种种罪狀的。然而沒有效,作者多起來,讀者也多起來了。
  其實「雜文」也不是現在的新貨色,是「古已有之」的,凡有文章,倘若分類,都有類可歸,如果編年,那就只按作成的年月,不管文体,各种都夾在一處,于是成了「雜」。分類有益于揣摩文章,編年有利于明白時勢,倘要知人論世,是非看編年的文集不可的,現在新作的古人年譜的流行,即證明著已經有許多人省悟了此中的消息。況且現在是多麼切迫的時候,作者的任務,是在對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給以反響或抗爭,是感應的神經,是攻守的手足。潛心于他的鴻篇巨制,為未來的文化設想,固然是很好的,但為現在抗爭,卻也正是為現在和未來的戰鬥的作者,因為失掉了現在,也就沒有了未來。
  戰鬥一定有傾向。這就是邵施杜林之流的大敵,其實他們所憎惡的是內容,雖然披了文藝的法衣,里面卻包藏著「死之說教者」,和生存不能兩立。
  這一本集子和《花邊文學》,是我在去年一年中,在官民的明明暗暗,軟軟硬硬的圍剿「雜文」的筆和刀下的結集,凡是寫下來的,全在這里面。當然不敢說是詩史,其中有著時代的眉目,也決不是英雄們的八寶箱,一朝打開,便見光輝燦爛。我只在深夜的街頭擺著一個地攤,所有的無非几個小釘,幾個瓦碟,但也希望,并且相信有些人會從中尋出合于他的用處的東西。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三十日,記于上海之且介亭。

‧《且介亭雜文二集》

  昨天編完了去年的文字,取發表於日報的短論以外者,謂之《且介亭雜文》;今天再來編今年的,因為除做了幾篇《文學論壇》,沒有多寫短文,便都收錄在這裡面,算是《二集》。

  過年本來沒有什麼深意義,隨便那天都好,明年的元旦,決不會和今年的除夕就不同,不過給人事借此時時算有一個段落,結束一點事情,倒也便利的。倘不是想到了已經年終,我的兩年以來的雜文,也許還不會集成這一本。

  編完以後,也沒有什麼大感想。要感的感過了,要寫的也寫過了,例如「以華制華」之說罷,我在前年的《自由談》上發表時,曾大受傅公紅蓼之流的攻擊,今年才又有人提出來,卻是風平浪靜。一定要到得「不幸而吾言中」,這才大家默默無言,然而為時已晚,是彼此都大可悲哀的。我寧可如邵洵美輩的《人言》之所說:「意氣多於議論,捏造多於實證。」

  我有時決不想在言論界求得勝利,因為我的言論有時是梟鳴,報告著大不吉利事,我的言中,是大家會有不幸的。在今年,為了內心的冷靜和外力的迫壓,我幾乎不談國事了,偶爾觸著的幾篇,如《甚麼是諷刺》,如《從幫忙到扯淡》,也無一不被禁止。別的作者的遭遇,大約也是如此的罷,而天下太平,直到華北自治,才見有新聞記者懇求保護正當的輿論。我的不正當的輿論,卻如國土一樣,仍在日即於淪亡,但是我不想求保護,因為這代價,實在是太大了。

  單將這些文字,過而存之,聊作今年筆墨的記念罷。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魯迅記於上海之且介亭。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完整收錄魯迅雜文作品
◎標註相異用字(附對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