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客家研究的實踐與發展 | 誠品線上

全球客家研究的實踐與發展

作者 張維安/ 簡美玲/ 主編
出版社 五楠圖書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全球客家研究的實踐與發展:本書聚焦東亞與東南亞的客家族群研究現況,以及臺灣推動客家族群文化及語言教學與研究的過程。透過此書,讀者可以理解各國學術機構形成知識領域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聚焦東亞與東南亞的客家族群研究現況,以及臺灣推動客家族群文化及語言教學與研究的過程。透過此書,讀者可以理解各國學術機構形成知識領域及區域特色的國際與在地背景,在覺察其間的異同之時,也體認到全球客家作為一個社會人群與文化範疇中的多樣性。 全球客家研究,涉及時間、空間尺度的運用以及視野轉換,而全球客家作為一個研究範圍,甚至作為一個分析單位,除了方法論的問題需要克服外,更重要的是全球各地客家研究的實踐要如何落實。要對這個內涵豐富的全球客家進行研究,不僅需要各國在地學者投入,更要建構一個全球客家研究社群,方能成事。 致力於推動國際性的客家研究學術合作的「全球客家研究聯盟」,便是由國內外十所大學共同組成的跨國客家研究學術聯盟,為各國在地學者投入、建構的一個全球客家研究社群。本書收錄聯盟各成員機構所發表及評述自各國家或研究機構推動客家研究的現況,期許藉由本書的研究成果,加速在地客家研究的進行,以及全球客家研究進一步以地方、國家或區域,乃至於以全球為範圍的整體分析進程。 【本書特色】 1.以各地客家研究為基礎進行比較分析,並走向以地方、國家到全球為範圍的整體分析。 2.築基於多層次空間與時間的對話,且作者群涵蓋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語言學等不同專業領域。 3.全書收錄一篇導論及十個篇章,完整介紹六個國家及國內四所大學院所發展現況,足以提供給有興趣瞭解全球客家研究學界發展的學者作為詳細參考。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張維安、簡美玲、黃賢強、Danny Wong Tze Ken、李秀珍、河合洋尚、Jonathan H. X. Lee、周錦宏、羅烈師、林本炫、洪馨蘭 編者:張維安、簡美玲主編簡介張維安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兼主任,曾任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院長、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院長、國際客家研究中心主任、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等職。學術興趣為社會學理論、經濟社會學、資訊社會學與客家研究。簡美玲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兼客家文化學院副院長,曾任科技部人類學及族群研究學門召集人、國立交通大學副教務長、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副院長、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系主任等職。學術興趣為西南中國苗族研究、華南與臺灣客家研究 、臺灣南島阿美族研究。文化人類學、親屬、情感、性別、身體經驗研究、歷史民族誌、語言人類學、醫療人類學。作者簡介張維安/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兼主任簡美玲/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兼客家文化學院副院長黃賢強/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副教授Danny Wong Tze Ken/Professor and Dean, Faculty of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Malaya, Malaysia.李秀珍/印尼佩特拉基督教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河合洋尚/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全球現象研究部副教授Jonathan H. X. Lee/Professor, Asian American Studies Department, College of Ethnic Studies, 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 U.S.A黃麗萍/泰國瑪希敦大學亞洲語言與文化研究學院助理教授周錦宏/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教授兼客家學院院長羅烈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林本炫/國立聯合大學文化觀光產業學系教授兼客家研究學院院長洪馨蘭/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目次 導論 客家研究的尺度/張維安、簡美玲 【第一部 全球客家研究概況】 第一章 反思與轉變:臺灣客家研究的特色與前瞻/張維安 第二章 新加坡客家:近年研究和出版綜述(2007-2019) /黃賢強 第三章 Hakka Studies in Malaysia:Recent Development/Danny Wong Tze Ken 第四章 尚待開採的礦藏:印尼客家研究概況/李秀珍 第五章 日本客家研究的軌跡與現在:人類學與民族學方向/河合洋尚 第六章 Research Notes:Discovering and Reclaiming Hakka History in Monterey Bay, California/Jonathan H. X. Lee 【第二部 臺灣客家研究院所的特色】 第七章 跨域整合: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跨領域研究/周錦宏 第八章 置身事內:國立交通大學跨領域客家研究的實踐性格/羅烈師 第九章 開疆拓土:國立聯合大學客家研究的新領域/林本炫 第十章 身在此方: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在地性與實踐性客家研究/洪馨蘭 作者簡介

商品規格

書名 / 全球客家研究的實踐與發展
作者 / 張維安 簡美玲 主編
簡介 / 全球客家研究的實踐與發展:本書聚焦東亞與東南亞的客家族群研究現況,以及臺灣推動客家族群文化及語言教學與研究的過程。透過此書,讀者可以理解各國學術機構形成知識領域
出版社 / 五楠圖書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5470012
ISBN10 / 9865470012
EAN / 9789865470012
誠品26碼 / 2681994945003
頁數 / 208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4.8X21X1.5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導讀 : 導論
客家研究的尺度
張維安、簡美玲

  八○年代以來,臺灣與中國大陸各地的客家研究有明顯復甦的現象,尤其是相關客家研究機構的設立,客家研究從個別或少數學者的學術興趣,發展成機構式、跨領域的學術領域。與此差不多同一時間,海外各地也有明顯的客家研究成果產出,尤其是在東南亞的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與泰國等地特別明顯。很自然地帶動了客家學術研究的交流以及進一步的發展。
  由於不同的歷史脈絡,不同的政治經濟環境,各地專注的客家研究議題及運用的方法相對多元。特別是所使用的尺度,牽涉到觀點、理論及研究成果。就歷史學家來說,時間是一個尺度,19世紀晚期和20世紀初期,新史學興起,歷史研究從以政治史為主發展到以經濟社會史為重點,所使用的時間尺度相對拉長。因應社會經濟史關心的議題,時間尺度從事件史的長度轉向一個世紀或更長的尺度。當然時間作為一個尺度除了長短不同之外,選擇研究的「時期」(時代)也會影響研究、觀察的結果。面對客家族群議題的討論,例如客家族群意識的形成、客家文化的特色、客家經濟的特質,甚至是客家人口的數量,我們需要怎樣的時間尺度?或應該研究哪一個時期?問題也許可以反過來發問,以尺度為方法,用什麼樣的尺度我們將看到了什麼樣的議題?考察哪一個時期可能會彰顯出什麼樣的特質?更明白的說,我們用什麼樣的尺度,將會看見什麼樣的客家。
  就地理學家來說,空間是一種尺度,相同的,我們用怎樣的空間尺度,將會看見怎樣的客家。以小範圍的空間尺度研究客家村落,可以了解該客家村落的文化與實作。許多客家村落的研究之間可以互相比較,也可以綜合了解客家文化的特質,不過如果以整個國家或更大區域的空間尺度作為考察的範圍,將會看見不同的客家。全球客家的考察,除了具體時空下的客家社群外,客家社群網絡猶如網路世界的虛擬社群(virtual community)。如果說虛擬社群是人們通過網際網路或其他協作網絡,分享共同興趣、想法和感受的社區(Howard Rheingold ,1994)。客家社群,尤其是以全球為範圍的客家社群,則是通過實際的人際網絡,或通過社交媒體建構出來的虛擬網絡,「網絡作為一種分析單位」穿透以地理為範圍的社群。在社區、國家或區域的空間尺度之外,客家社群網絡提供了另外一種考察的視角。
  全球客家研究涉及時間、空間尺度的運用以及視野的轉換。全球客家研究需要有以各地客家研究為基礎的比較分析,也需要有以地方、國家或區域乃至於全球為範圍的整體分析。全球客家人口究竟有多少,無法精確算出,但可確定世界各大洲都有客家人居住。根據羅英群(1994)的《飄洋過海的客家人》資料,河合洋尚、張維安(2020:3)整理出表一(各國客家/華人的比例〔人數〕),客家人占華人人口比例超過2.5%的有22個國家,除了東南亞幾個國家外,大部分的客家研究都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因為住居國的地理環境、文化信仰、政治經濟的差異,尤其是與周邊人群的互動,造成原鄉與移民國之間的差異,而移民國之間的差異更是明顯。因此,要對這個內涵豐富的全球客家進行研究,需要各地的在地學者投入,建構一個全球客家研究社群,方能成事。
  國立交通大學從設立客家學院以來,即設有國際客家研究中心,從事海外客家研究。2013年起創辦《全球客家研究》學術期刊,舉辦國際客家研討會,通過客家委員會所支持的天弓(客家話稱彩虹為天弓)計畫、致遠(取同行致遠之意)計畫積極從事海外客家研究;在臺灣聯合大學系統的支持下執行「揚帆計畫」積極將研究人員推到海外從事客家研究,帶領學生進行「移地教學」,與海外相關大學簽訂師生交流、交換備忘錄,建立多層次客家研究網絡,進一步從更大的格局與視野,更大的客家研究尺度來了解客家。全球客家作為一個研究範圍,甚至作為一個分析單位,除了方法論的問題需要克服外,更重要的是全球各地客家研究的實踐要如何落實。客家研究聯盟的提出,就是希望通過學術網絡的建立,推動各地的客家研究。全球各地都有客家研究,比較分析才有可能,以地方、國家或區域乃至於全球為範圍的整體分析才有其經驗研究的基礎。在這樣的發展脈絡中,交大客家研究的國際合作漸次展開,例如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臺灣客家文化館與日本大阪國立民族學博物館,簽訂為期六年的三方交流合作,已進行到第四年;在客家委員會支持下由交大客家學院執行的「全球客家研究聯盟」經歷多年籌備後,也在2019年12月成立,除了定期發行全英文的電子報之外,還有每兩年舉辦一次的國際學術研討會與以客家田野考察為基礎的青年客家學者工作坊,期能加速合作大學在地客家研究的進行,以及全球客家研究進一步以地方、國家或區域,乃至於以全球為範圍的整體分析進程。
  2018年「全球客家研究聯盟」籌備之時,為了了解各機構成員所在國的客家研究現象,或各機構成員本身的客家研究特色,各機構成員代表曾在會議中進行報告,這些報告的內容即是本書的前身。
  本書共分為二部分。第一部分為全球客家概況,包含有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日本,與美國。第二部分介紹臺灣四個客家院所(中央大學、交通大學、聯合大學三個客家文化學院,與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及其推動之客家研究概況與特色。換言之,本書在區域上,相對聚焦在東亞與東南亞的客家族群研究現況的介紹,以及臺灣政府通過客家文化學院的建置,推動客家族群文化及語言教學與研究的過程及與現況。
  第一部共有六篇文章。第一章〈反思與轉變:臺灣客家研究的特色與前瞻〉以反思與轉變為主軸,闡述臺灣客家研究的特色與前瞻性。相對於其他地區的客家研究,本章作者張維安指出,臺灣客家研究的機構化建置數量之大,是最大的特色。他認為這是源於臺灣本土認同的熱情。未來隨著這個熱情趨於穩定,臺灣的客家研究數量會略為下降,然後趨於穩定。張維安也是積極的實踐者,多年來親力親為,投入大學院校的客家研究並積極推動研究團隊的組成,開拓新的客家研究契機。本章是作者對耕耘過後的深切反思。
  第二章〈新加坡客家:近年研究和出版綜述〉將2007年至2019年新加坡客家的研究與出版,進行多元與豐厚的綜述。本章作者黃賢強指出,不同於臺灣的客家研究,有政府的支持與高等院校之學術機構的建置。新加坡的客家研究教學與華文的出版品,主要由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和民間的新加坡茶陽(大埔)會館來支持。在如此的結構下,新加坡客家研究近幾年推展的積極性,與書寫出版的能量,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本章作者黃賢強,在這波新加坡客家研究與出版的風潮裡,扮演重要的領頭羊角色,值得關注。
  第三章〈Hakka Studies in Malaysia:Recent Development〉由 Danny Wong Tze Ken (黃子堅),以英文撰述馬來西亞客家研究的當代發展。本章的重要性在於作者一方面通過文獻,爬梳馬來西亞客家研究及其相關出版著作,所凸顯的馬來西亞客家研究特性。那是由馬來西亞華人社會的研究,進而逐漸開展為描述與探索客家特性的族群與文化研究。作者通過細密的文獻回顧,指出在馬來西亞的人文學術脈絡裡,客家研究成為一個可見度逐漸清晰的次領域,是一段漫長過程。而此過程與臺灣的本土化運動、文化政治、客家研究的國家與學術機構的建制化,以及臺灣與馬來西亞學術社群,在客家與族群認同文化及地方社會研究的綿密交流,有著不可輕忽的重要性與意義。
  第四章〈尚待開採的礦藏:印尼客家研究概況〉作者李秀珍對印尼客家研究的現況,做了基本介紹。相較於前述臺灣、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印尼的客家研究,主要仍將重點放在早期移民史、語音與文化的描寫。而客家文化在印尼多元的族群文化、宗教信仰、生態地理、歷史與全球化、自由經濟主義等等屬於印尼當地的獨特脈絡中,所構成之客家族群文化的在地化與當代性等,還擁有充裕的探索空間。
  在介紹臺灣與東南亞的客家研究實踐與發展之後,本書第五章〈日本客家研究的軌跡與現在:人類學與民族學方向〉轉入東亞的日本。作者河合洋尚以歷史軌跡為意象,展現日本人類學與民族學界自1930-1940年代開始至今,所形成之客家研究的經驗與成果。銜接作者河合洋尚在2013年發表的文章,本文以2013年起至2019年,日本人類學與民族學界對客家研究的理論觀點,並開始加入公眾人類學的角度,來再現與討論客家族群文化的行動參與。其中也包含作者在大阪民族學博物館,所推動的客家文物、文化典藏與展演。和臺灣的人類學與民族學界,對於客家研究的區域關懷相近,日本人類學與民族學界,也跨越中國大陸、臺灣南北,以及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印尼等地,通過田野與文獻的爬梳,探討客家文化在不同地區,含蘊其在地化與全球化的構成經驗與歷程。
  有別於前面五章所描述與討論的臺灣、東南亞與東亞學術界,客家研究的實踐、發展與反思——這在意象上有如描繪一幅亞洲南方與全球客家研究的圖譜,第六章〈Research Notes: Discovering and Reclaiming Hakka History in Monterey Bay, California〉的書寫,較特別的是,作者Jonathan H. X. Lee(李順化),以英文研究紀要的書寫形式,闡述其結合歷史學者、考古學者的著述,以及對華裔美人的訪談,探索2007年出土的加州蒙特利灣區百年老漁村遺址,與客家華人之家族社群特性,及拓展史的關聯。本章由個案的微觀分析,開展早期加州客家華人移民的族群經驗,提供我們想像說客語的華人祖先,在廣大海域的移動經驗。作者 Jonathan H. X. Lee 在本章的開始,以自省式的語言,說自己並不是一個做客家研究的專家學者,是以族群批判研究為理論專長。這引發我們反思,當開展一個以具體時空為尺度,來進行族群研究時,作為研究者,也許無法自如地說,什麼才能稱為客家研究。但無論如何,深刻嚴謹地進行獨特時空尺度下的族群研究本身,就有其對於人類社群之經驗歷程的探索價值與意義。
  最後,翻開全球客家研究之現代版圖,近二十年來臺灣的客家研究能量,堪稱獨特。這股至今仍源源不絕的實踐力道,對於族群研究的學史與理論的推動,以及培養大學生族群與多元文化的素養,可預期有實質貢獻與影響力。當前臺灣全球客家研究的實踐與發展,重要且突出的一點,即是高等教育之相關學術機構的建立與開展。
  本書第二部共有四篇文章,是關於臺灣四個客家研究院所及其特色的描寫與闡述。第七章〈跨域整合: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跨領域研究〉的作者周錦宏點出,跨領域研究是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多年來持續實踐客家研究的重點。而在這樣的耕耘成果與歷程裡,作者也反思不同學科彼此間交集或共通知識論與方法論的脈絡,是有一定難度的。這也是跨領域客家研究亟待思考的問題。第八章〈置身事內:國立交通大學跨領域客家研究的實踐性格〉的作者羅烈師,開宗明義闡述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多年來,以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傳播學及文學等人文社會科學傳統學科領域知識為主軸,參與臺灣客家知識體系之建構。並且所構成的是具有高度實踐性格的知識體系。作者認為這並非單指學術應用或科學普及而已,更是在認識論與方法論上,置身事內的客家研究。亦即研究者藉由研究參與的社會行動,同時也引起社會文化的變遷。第九章〈開疆拓土:國立聯合大學客家研究的新領域〉作者林本炫也指出,聯合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強調以跨領域的新興學科推動客家研究。多年來著力於客家語言與傳播、經濟與社會研究、資訊與社會研究。作者認為這樣的跨領域思維,兼具不斷拓疆新領域的意味。
  第十章〈身在此方: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在地性與實踐性客家研究〉作者洪馨蘭以作為「有地方的」學術機構為推動方向,探討高雄師範大學深具在地性與實踐性的客家研究。作者指出六堆不僅是其推動學術研究的研究範圍,也是以六堆客家研究作為重點的學術建制。為回應六堆地區的社會變遷與客家文化及語言流失的困境,該所也有意識地發揮六堆學的潛在能量,以作為具備地方學理論與意義的推廣者。
  本書的完成與出版,築基於多層次空間與時間的對話。每一個全球客家的研究與紀錄,都同時是在地的,是對於地方歷史的書寫,也是跨越實際地理界線的想像社群與族群研究。如本文前面所提及,「用怎樣的空間尺度,將會看見怎樣的客家」——這是全球客家研究之實踐場域裡,充滿活力的研究態度,同時也是一個具備包容力的學術胸懷。始於2018年11月的學術聚會,既是跨越臺灣、東亞、東南亞與北美等不同區域的客家研究成果的回顧,也是對客家族群研究學術機構,在臺灣建置之歷程的回溯與展望。
  我們也在此說明,本書參與的每位作者,在學術的專業上,有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語言學等不同專業領域。是故本書在編輯過程中,保留作者所用的學術書寫格式的差異。最後本書能順利出版,我們感謝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深耕計畫,與客家委員會的經費支持。最後要特別感謝劉瑞超、陳明惠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編輯程惠芳與陳建安等人的許多重要協助。你們是讓此書最終可以付梓的重要夥伴。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一章
反思與轉變:臺灣客家研究的特色與前瞻
張維安

  談到客家研究,首先我們需要釐清為什麼要有客家研究?客家研究要研究什麼?「客家研究」和「研究客家」又有何差別?在設立客家學院及客家研究的系所之後,我們需要反省客家研究對於認識客家或對社會科學有什麼貢獻?下文從兩個部分來說明,首先以設立正式客家學術機構為始,討論臺灣客家研究的特色。臺灣客家研究的發展和民主化與多元文化的理念有密切的關係,經過十幾年的累積,可逐漸看出臺灣客家研究本身的特質與轉型。在當代臺灣的社會結構裡,仍有許多客家研究的議題等待學者們的探索。
  其次是討論第二階客家運動與客家研究。相對於第一階習以為常的反抗社會結構,向外用力的客家運動,第二階客家運動的意思則帶有反省自身、檢討內部的意味。第一階客家運動以向主流社會爭取客家公民權益為主,第二階客家運動則以向內用力為主,強調反思性,特別是對於第一階段所爭取的客家建制所扮演的角色。通過第二階客家運動,在客家研究方面理當思考客家研究學術建制,對於所承擔的客家研究責任是否盡分?
臺灣客家研究的特色
(一)客家研究機構的設立
  讓我們回顧三十多年來與客家研究發展有關的幾個重要事件。首先是33年前(1988年)發生於臺北的「還我母語運動」,這個還我母語運動跟臺灣的本土化發展趨勢息息相關,也和接下來幾年的「臺灣客家研究」發展有密切關係。其次是,27年前(1994年)徐正光教授在苗栗召開的第一次「客家文化研討會」,印象中這是當時的文建會所支持的客家學術研討會,應該也是臺灣第一次學術性的客家研討會。第三,18年前(2003年)國立中央大學設立了全世界第一個有頒授學位的客家學院,同一年設立了客家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班。這是客家研究邁向建制化的第一年。
  設立客家學院以後,許多以客家為對象的研究議題,開始轉向客家研究專業者的研究主題,可說是從民間為主的「研究客家」轉向學院為主的「客家研究」。客家研究或者更嚴肅地說——「客家學」,被思考是否作為社會科學中的一個學門;客家研究進入體制化或機構化之後,它有何本身的特色?例如研究對象,和原來社會科學關懷的是否相似,學科的知識性質是否有其自身的獨特性,就如社會學要成為一門科學那樣主張,有獨特的研究對象、觀點與方法。
  臺灣的客家研究相關學院,依照設立的時間,依序為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以及在苗栗的國立聯合大學客家研究學院。先來介紹這三個客家研究機構的特色以及設立之初的構想:最早的時候在中央大學和交通大學之間,預設某一種分工,就是在中央大學設立碩士班研究所,主要是「社會與文化研究所」、「語言與文學研究所」和「政治與經濟研究所」,雖然還曾經向教育部申請過其他研究,例如「客家民俗研究所」等,不過沒有獲准設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則設立兩個大學部:「人文社會學系」和「傳播與科技學系」。
  國立聯合大學設立客家研究學院之前,已經先行設立「全球客家研究中心」,並撥給20個名額。所以國立聯合大學設立客家研究學院時,有一些名額是從原來的全球客家研究中心轉聘而來,在客家研究學院設立之初,曾經思考過是否命名為「客家人文社會學院」以便於和中央大學的客家學院和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做出區別,後來命名為客家研究學院。在這個學院下面的客家研究領域分別規劃為「資訊與社會研究所」、「經濟與社會研究所」、「客家語言傳播研究所」,是一個比較貼近當代社會專業的系所規劃。三個客家學院之間有一定程度的專業分工與互補。
  多年之後的今天,三個客家學院分別有不同程度的調整,並且進一步思索出新的發展方向。首先是中央大學客家學院,設立了「客家語言與社會科學系」,並且設立了博士班。國立交通大學,原來設立的兩個學系也分別設立了碩士班,並在學院層級設立了「客家文化學院博士班」。聯合大學的「資訊社會研究所」和「經濟與社會研究所」,分別改名為「文化創意與數位行銷學系」、「文化觀光產業學系」,並招收大學部的學生。
  前述三個客家學院分別座落在臺灣北部的桃園、新竹和苗栗。在臺灣的南部也有三個大學設有客家系所,首先是高雄師範大學設有客家文化研究所,屏東科技大學設有客家文化產業研究所,屏東商業技術學院與屏東教育大學後來合併在屏東大學裡面,最初設有客家文化研究所,後來合併在文化創意產業學系(含碩士班)中成為客家文化組,後來再獨立回來成為客家文化產業碩士學位學程。在擁有400多萬廣義定義的客家人口社會中,有這種數量的客家研究機構,可以說是難得的景象。
(二)客家研究機構的產出
  這些客家研究機構每年都產出不少與客家研究相關的學位論文,不過事實上就算非客家研究學術機構,也有不少學者從事客家研究的寫作。從2011年到2018年的統計數字來看,8年裡面一共有1383篇碩博士論文,平均每年產出173篇。
  針對這些論文,可以發現設有客家學院系所單位的論文占有相當的數量,不過非客家學院系所的客家研究學位論文則有逐漸追上的現象,顯示出客家學院以外的其他一般系所對於客家研究的重視。8年來設有客家研究學院系所的學位論文數量是695篇,非客家研究學院系所是688篇。不過從2014年以後,非客家學院系所的學位論文分2015-2016、2017-2018兩期分析,連續4年都超過設有客家研究系所的學位論文。
  就學位論文的數量來看,相當可觀。以8年為範圍,每一年173篇,每隔2.12天就會產出一本學位論文。從整體的趨勢來看,自有統計資料的2011年開始,整體的數量有漸漸減少的趨勢,反映出客家研究熱潮逐漸回穩的基本特質,未來將只會維持一定的數量,並且分散在客家學院系所與非客家學院系所中。
從轉變到前瞻
(一)臺灣客家研究的典範轉變
  臺灣客家研究建制化的過程,並不是研究機構單獨的發展,基本上是和臺灣的本土化運動有密切的關係,特別是2001年在行政院設置的客家委員會,扮演許多主動的角色,客家研究機構的設置和後續發展都可以看到客家委員會的身影。長期以來在客家知識體系發展之推動上,客家委員會支持了不少經費。不論是學院的學術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計劃、學術期刊的發行乃至於學會或客家週的活動,都可以看到客家委員會的努力,臺灣客家研究的成果累積和多元發展皆與此有關。除了下面要談到的「在地化」、「本土化」、「族群互動」的客家研究性質之外,客家研究的跨國比較,以臺灣為主體的海外客家比較研究,也代表著臺灣的客家研究走向全球客家比較研究的典範,其中東南亞客家研究的興起,算是最突顯的特色。特別是臺灣的客家學術社群在這幾年出版了頗具影響力的實體與數位版學術期刊,例如,《客家研究》(2005)、《全球客家研究》(2014)、《客家公共事務學報》(2010)等。
  針對臺灣這些年來的客家研究發展,蕭新煌教授稱其為臺灣客家研究的「制度化與成熟化」。「制度化指的是客家研究可以透過若干建制化機構來推動,而不再只是零星個別關心客家文化傳承文史工作研究者的單兵作戰」。除了前述的客家研究機構之外,還有兩個客家研究學術團體:臺灣客家語文學會(2002)、臺灣客家研究學會(2004),以及2019年成立的 Consortium of Global Hakka Studies(GHAS)。這些客家研究的組織一旦存在,就代表客家研究已進入制度化的成熟學術發展階段。成熟化所指涉的就是臺灣客家研究的成果累積和多元發展。愈來愈多具有代表性的臺灣客家專書的出版,幾個具體指標可以看出具有「在地化」、「本土化」、「族群互動」的客家研究性質(蕭新煌2018)。根據蕭新煌教授的觀察,最近十多年來臺灣客家研究所經歷的四個已浮現的典範移轉:一是從「客家在臺灣」的源流典範移轉到「臺灣的客家」之在地化典範,新典範就是「在地化的典範」;二是從狹隘的地方主義研究視角移轉到族群互動的視角,新典範就是「具社會科學本質的族群研究的典範」;三是從「客家在臺灣」的墾殖史典範焦點移轉到「臺灣客家」的「族群政治及本土客家政策」的典範視野,新典範就是「族群政治的典範」;四是從臺灣客家只與原鄉的比較移轉到臺灣客家與全球各個他鄉的比較典範,新典範就是「全球比較的典範」(蕭新煌2018)。
(二)前瞻客家研究
1.以人文與社會科學調查為基礎
  關於未來的客家研究走向,本文提出初步的幾個觀察作為參考,首先是,臺灣擁有其他地區所沒有的客家研究先天條件,就是臺灣擁有大型和長期的調查資料,例如連續多期的客家人口調查資料,相對於其他地方的客家人口,大多以社團領袖的估計作為參考人數,臺灣則使用社會科學的方式來調查客家人口,在研究資料方面是一個非常大的優勢。相同的,在客家語言的研究方面,臺灣也擁有多期的客家語言調查資料,這些都是最好的客家語言研究條件。除此之外,臺灣還有二十幾萬筆的「臺灣客庄文化資源普查資料」,這可以說是全球最寶貴的客家研究資料,目前分析的報告也不太多。另外,陸陸續續進行的「臺灣客家村史寫作計劃」,相當深入的調查臺灣客庄的歷史人文與故事。這些都是以人文社會科學基礎,豐富臺灣客家文化的重要努力。這些項目,可說是臺灣客家研究未來要持續深化的方向。
2.當代客家社區創生計劃
  除了歷史人文方面的深化與詮釋之外,客家研究更需要和當代的社會議題與時俱進,例如政府正在大力推動「國家級客庄浪漫大道」北臺灣客家社區發展計劃,並依此相同模式在臺灣南部推動「靚靚六堆」,及東部的「幸福臺九線」。這些國家級的(客庄)社區建設計劃,牽涉到社會理念和市場邏輯的拔河,客家研究專業正好在此時此刻將先進的觀念融入國家的建設之中,方能使國家級客家建設計劃朝向理想的方向邁進。例如,族群關係、自然生態和永續發展、生態博物館和社區發展、里山運動、文化產業、共好經濟、社會企業、長照制度、旅遊觀光。當然,不只是針對這些理念的來龍去脈及其影響進行研究和闡述,更重要的是與社區的溝通,讓這些想法能夠在地方產生作用,通過客庄實踐計劃,將理想變成事實。
3.客家政治經濟學的研究
  和其他各地的客家地區相比,臺灣的客家研究還有一些特別的領域,值得客家研究者深入探討,就是客家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在這方面,客家基本法、全國客家日、客家語言作為國家語言、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的經營策略、族群主流化議題、客家運動的體制化以及體制化的客家運動,甚至於客家在兩岸之間的作用,都是需要加以深入著墨的議題。
4.比較研究的重要性
  比較研究的方法,在客家研究範疇裡,顯得特別重要,例如我們經常會問到客家文化的特色是什麼?一般來說我們以一個地區的客家文化為研究對象,當然可以提煉出那個地方的文化特質,不過這個特質究竟是地方的特色還是族群的特色,便需要通過比較研究才能夠進一步的釐清。只有通過比較研究,才不會貿然地主張圓樓是客家人的居住特色,或說三山國王是客家人的信仰,甚至義民信仰是客家人獨特的信仰等。這樣的研究可能會發生在中國大陸原鄉、臺灣、海外(東南亞與其他地方)之間的比較研究;也可能在臺灣和海外(例如東南亞)之間進行比較研究,例如科技部和客家委員會支持的臺灣和馬來西亞客家帶之間的比較研究便是一例。
  比較研究不一定是跨社會的進行,同一個社會內部的比較研究也是需要的,例如臺灣內部的比較研究,如前述臺灣北部的浪漫臺三線、臺灣東部的幸福臺九線和臺灣南部靚靚六堆的社會特質以及浪漫元素,彼此之間容或有所不同。特別是像臺灣南、北客家的差異,這些比較研究分析,都是認識客家文化特質非常重要的取徑。
5.其他議題的重新思考
  客家研究相關議題相當廣泛,除了前述舉例之外,也需要重新思考研究的一些根本問題:例如客家源流的論述、不同學科的客家研究典範反省分析,甚至是客家研究對人文社會科學有何影響(貢獻)、客籍學者「研究自身」的方法論,他者眼中的客家(族群刻板印象的重建)。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探索客家研究的尺度,
看見發展的軌跡並置身事內,開展在地到國際的研究實踐。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