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語: 申榮福的最後一門課 | 誠品線上

담론: 신영복의 마지막 강의

作者 신영복
出版社 五楠圖書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話語: 申榮福的最後一門課:「幫助不是替人撐傘,而是一起淋雨。」──申榮福申榮福為韓國民主運動的精神領袖,更被譽為「韓國的魯迅」。於1968年受統一革命黨事件連累而被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幫助不是替人撐傘,而是一起淋雨。」──申榮福 申榮福為韓國民主運動的精神領袖,更被譽為「韓國的魯迅」。於1968年受統一革命黨事件連累而被關押,遭判處無期徒刑,服刑二十年二十日,於1988年特別假釋出獄。 他將監獄當成人間學和社會 學的教室,並以對人類的愛為基礎,耕耘出作為文明史轉型的思想摸索之「和而不同」關係論。在坐牢期間寫給家屬的書信,連載於《和平新聞》,並於出獄前以《監獄裡的思索》為書名出刊,因而在韓國社會產生巨大的反響。並以獨創的「申榮福字體」和民眾性的書畫作品、演講與著述,參與韓國的社會文化運動,與廣大民眾進行溝通。 《話語》一書以申榮福於聖公會大學講授的人文學課程作為底本出版,在這最後一門課當中,申榮福將帶領讀者橫跨經濟學、哲學、文學,以及中、韓古典哲學與西方哲學,提示了作為21世紀文明論之「關係論」。 ※本書特色 1. 體現作者經歷過的南韓當代歷史問題以及對它的深度分析。 2. 在西方知識霸權下,十分少見之韓國當代思想界成果中譯本。 3. 以大學通識課程為底本,適合所有成年讀者反思過往所認識的經典哲學,進而觸類旁通以認識當代。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專文推薦 在《話語》這最後一門課的課堂上,申先生將授課的上限定為「同感」,也就是將與學生的溝通設定為最重要的課題。先生強調「工夫/學習」是所有活著的生命之存在形式,亦是透過人類知識遺產而打造未來的創造性實踐,更是超越當代文脈的「脫文脈」之創造性實踐。 ──白元淡(韓國聖公會大學教授) 申榮福說的是自己從一趟最遠的旅行歸來之後,其中讓生命產生了變化,也給自己作為一個左翼人找到了新的出發點。⋯⋯相對於「游牧主義」,申榮福並不走上逃逸路線,他「開始了一個很遠的旅行,就是走上自我改造的道路」。 ──王墨林(資深藝評家暨劇場導演) ※暖心推薦 丁乃非 中央大學英美語系教授 王墨林 資深藝評家暨劇場導演 白元淡 韓國聖公會大學中語中國學系/國際文化研究系教授 林淑芬 交通大學社文所教授兼所長 陳光興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主編、《人間思想》繁體字版主編 劉人鵬 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 劉紀蕙 交通大學社文所講座教授、文化研究國際中心主任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申榮福(신영복)作者簡介申榮福(신영복/SHIN Young-Bok,1941-2016)韓國民主運動的精神領袖,畢業於韓國首爾大學經濟學系和研究所,曾任職韓國淑明女子大學和韓國陸軍士官學校經濟學教授。1968年任職於陸軍士官學校,受統一革命黨事件連累而被關押,最後被判無期徒刑。服刑二十年二十日,1988年8月14日,得到特別假釋而出獄。出獄後旋即被韓國聖公會大學聘用為教授,負責教授政治經濟學、韓國思想史、中國古典精讀等課程,2007年退休後至2016年過世前被聘為講座教授。其在摸索承載民眾情感的書法字體的過程中,深受母親毛筆字體的影響,創造出「連帶體」、「民體」與「勾肩搭背體」等申榮福字體。並以獨創和民眾性的書畫作品、演講與著述,參與了韓國的社會文化運動,並廣泛與民眾進行溝通。2016年1月15日,於首爾家中離世,享壽76歲。重要著作有:《監獄裡的思索》(감옥으로부터의 사색,1988)、《明信片》(엽서,1993)、《樹啊 樹啊》(나무야 나무야,1996)、《一起成林1-2》(더불어 숲 1-2권,1998)、《申榮福的明信片》(신영복의 엽서,2003)、《講義:我的東洋古典讀法》(강의:나의 동양고전 독법,2004)、《像第一次》(처음처럼,2007)等。譯著有:《國外貿易與國民經濟》(외국무역과 국민경제,1966)、《人啊,人!》(사람아 아, 사람아!,1991)、《魯迅傳》(루쉰전:루쉰의 삶과 사상,1992,共譯)、《中國歷代詩歌選集》(중국역대시가선집,1994,共譯)等。監譯者簡介 白元淡(백원담/PAIK Wondam)1958年出生,韓國聖公會大學中語中國學系/國際文化研究系教授、東亞研究所所長,並擔任申榮福著作中英文翻譯研究計畫總監。現任中國上海大學文化研究系海外教授、韓國《黃海文化》編輯委員、台灣《人間思想》編輯委員、歷任韓國冷戰學會與韓國文化研究學會理事長、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201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執行長。尹泳裪(윤영도/YUN Young Do)韓國聖公會大學的助理教授。畢業於延世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的本科和研究生院。博士論文為《近代中國的西學翻譯研究:以〈萬國公法〉為重點》。研究領域為中國近代思想,近期著重於當代中國和東亞的文化研究。2017年6月撰寫並編輯《情感的青年:東亞青年的情感和文化實踐》一書。延光錫(연광석)譯者簡介 延光錫(연광석/YEON Gwang Seok)1977年南韓中部農村出生,畢業於韓國外國語大學中文系、台灣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台灣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曾任韓國聖公會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兼講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人類學系訪問學者、韓國北韓研究大學研究教授、台灣交通大學博士後研究員,現為韓國朝鮮大學研究教授。中文專著有《思想的分斷:陳映真與朴玄埰》(2019),中文譯著有白承旭的《文革的政治與困境》(2014),韓文譯著有曹征路的《民主課》(민주수업,2015)、錢理群的《毛澤東時代與後毛澤東時代》(모택동 시대와 포스트 모택동 시대,2012)。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 歷史在離開與回來間浮沉/王墨林 【導 讀】 「脫井」與平等連帶的言約/白元淡 前言 第一部 從古典中閱讀到的世界認識 第一堂∣最遠的旅行 第二堂∣事實和真實 第三堂∣流浪的藝術家 第四堂∣沾染到手上汙垢的碗 第五堂∣從寬容(Tolérance)到游牧主義(Nomadism) 第六堂∣君子固窮 第七堂∣點無法成線 第八堂∣從未成眠的江水 第九堂∣西服和縫紉機 第十堂∣愛鄰如己 第十一堂∣等待昨日的兔子 期中複習∣對比與關係的組織 第二部 理解人與自我省察 第十二堂∣綠色麥田 第十三堂∣士一和工一 第十四堂∣悲劇美 第十五堂∣偽惡和偽善 第十六堂∣關係與認識 第十七堂∣雨和雨傘 第十八堂∣憎惡的對象 第十九堂∣字體和人 第二十堂∣韋爾瓦和瓦拉納西 第二十一堂∣商品與資本 第二十二堂∣金字塔的解體 第二十三堂∣顫抖的指南針 第二十四堂∣人的面孔 第二十五堂∣希望的語言:碩果不食 【譯者後記】申榮福《話語》譯後記/延光錫 【附錄】 申榮福年譜 作者、譯者簡介

商品規格

書名 / 話語: 申榮福的最後一門課
作者 / 신영복
簡介 / 話語: 申榮福的最後一門課:「幫助不是替人撐傘,而是一起淋雨。」──申榮福申榮福為韓國民主運動的精神領袖,更被譽為「韓國的魯迅」。於1968年受統一革命黨事件連累而被
出版社 / 五楠圖書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8614482
ISBN10 / 9578614489
EAN / 9789578614482
誠品26碼 / 2681952874000
頁數 / 416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2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
歷史在離開與回來間浮沉
/王墨林
閱讀南韓思想家申榮福的《話語:申榮福的最後一門課》,偶而會飄過早年讀葛蘭西(Antonio Gramsci, 1891-1937)《獄中札記》(Quaderni del carcere, 1929-1935)的印象,為了印證兩者之間的關連性,我把《獄中札記》找出來,用瀏覽的方式速讀了一遍。他們都被囚禁在獄中時,同時面對的也是自己作為左翼的一種政治立場,以實踐哲學烙上的生命印記。

當現代性隨著資本主義商品文化形成一個世界觀時,機械和技術 也變成了其中的神話,申榮福提出:「若把勞動怠棄給機械而免於勞 動,那麼我們會變得幸福嗎?」(本書頁156)這個提問尤其放在新自由主義已受到考驗的現今階段,我們重新審視申榮福的提問不免連想到葛蘭西《獄中札記》也提出另一個問題:「人是什麼?」相對 於世俗左翼喜歡說到:人若被設定為生活在社會中的人,基本上被賦予了機械論和決定論的意義。葛蘭西卻認為機械化了的勞動身體,只是一種肌肉記憶反射出來的身體姿勢,腦子仍然可以進行思維活動,所以工人在勞動時間會思考得更多,這就免於讓工人墜入馴服性的思考。

與其以為申榮福的提問是強調勞動的必要性,毋寧更相信身體行 動的怠棄感,才是封鎖所有自由和可能性的要害。所以申榮福說:人的一生當中最遠的旅行就是「從頭部到胸膛的旅行」,即是打破舊思想,用尼采的話就是「用錘子做哲學」。(本書頁54)頭部的思想生產與胸膛的情感共感,兩者合一為了理解世界和改變世界,從而用雙腳實踐出生活現場的主體性,成為一個現實主義者,而不是用凝固的左翼意識形態取代生命哲學,申榮福並引用切・格瓦拉的話:「我們該成為一個現實主義者,但心裡一定要擁有一個無法實現的理想」(本書頁74)。

葛蘭西曾指出:「進步」是意識形態,「生成」卻是哲學觀念;「進 步」取決於精神發展的一定水平,在「生成」的哲學概念中,「進步」卻有可能不在。申榮福同樣也提到「理論應該左傾,實踐應該右傾」(本書頁73),因而他說:事實和真實把左和右相互連接起來,可見兩個極端是相通的。他並舉出有人提出一主張之例:「納粹和無產階級專政互為相通」,顯見申榮福認為兩者都是「同」的邏輯,亦是霸權論。(本書頁200)申榮福似乎為當代左翼運動作出個總結,畫出他勾勒的「對比與關係」的思想圖式,從中國哲學史中《周易》之陰/陽、《老子》之無/有 、《莊子》之生命/機械、《墨子》之兼/別、《韓非子》之度/足⋯⋯,到併置於黑格爾的「揚棄」(aufhebung)、 馬克思的「對立物的統一」、陽明學說的「良知」等,(同前引頁)申榮福這套縱貫東西方的思想史脈絡,形成作為反省近代左翼思想在面臨當代新自由主義所產生的困頓時,如何運用矛盾的統一或對立的調和是極為重要的提示。

再說,他也是經歷過被拷問、甚而先被處以死刑,然後又走入黑 漆、漫長的無期徒刑隧道的「無期囚」,他被囚禁在「南漢山城」(監 獄)的過程,所遭遇到的盡是「死亡」,死神與他如影隨行。通過各種 橋段的拷打審問,親身接受到所有對左翼拷問的手段,讓他對政治權力本身產生一種顫慄和恐懼,他說:「南漢山城就位於如此絕望的末端」(本書頁217)。也許,正因為他對「權力」這政治的絕望,他更相信互相尊重各自的差異和多樣性的重要,「也是現代社會的至高倫理水準」(本書頁229);申榮福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針對現實中的政治權力現象,解釋為全世界無論強大和弱小國家,或社會無論高端和低端人口,讓和平成為人類共存之路的一個新的出發點。

葛蘭西在《獄中札記》中在〈革命問題〉這部分之「拜物教」,他辯 證地來看集體與個人的關係,他不贊同的是個人對黨和工會進行「拜物教」似的集體膜拜,其實這種「拜物教」正是申榮福提到「反機械論 是對於我們生活的反省」(本書頁156),葛蘭西也批判了決定論的機械論歷史觀,其實個人在這個結構中存在著集體的抽象,以為存在的 是一種獨立的神;申榮福則用了「集體虛偽意識」這句話,意味的是 在他擺脫了被國家意志霸凌的處境之後,似乎看透這種「想像的共同體」,反而是一種不承認與不尊重他人立場的對個人化予以排除。葛蘭西認為這種集體中的個人不用具體的頭腦思考,但總是在思考,雖不是利用腿在移動,但總是在移動。

相對於申榮福,我們卻看到他的「從頭部到胸膛的旅行」,他說的是自己從一趟最遠的旅行歸來之後,其中讓生命產生了變化,也給自己作為一個左翼人找到了新的出發點。如果說「胸膛是共感和愛 情」,它不是最終目的地,他看到還有一個很遠的旅行等待著,那麼 雙腳則是變化,是打造他的新生活的現場,相對於「游牧主義」,申 榮福並不走上逃逸路線,他說:「開始了一個很遠的旅行,就是走上 自我改造的道路。」(本書頁229)
2020年11月9日

試閱文字

自序 : 自序
(1萬字) 前言

1989 年剛來聖公會大學(Sungkonghoe University),因為學校小,教授也不多,我就負責了不是我所專業的課程。當時我負責的課程有「韓國思想史」、「東洋古典閱讀」、「社會科學概論」和「政治經濟學」等。其中,授課最久的是古典閱讀和政治經濟學。

退休後,我就只教授「人文學專題」一門課。而這門課是從過去我所教授的課程、出版書籍以及發表過的文章中,挑選一些值得跟學生們分享的部分編輯成教材,並跟學生們一起閱讀和討論。同樣的課程也曾以「教育社會學專題」為名在教育研究所開設。課程名稱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需要符合研究所的課程體系使然。

因為種種事情,這堂課在這學期(2014 年秋季)成為最後一次的授課。我對於之後希望上到此堂課的學生們感到很抱歉。因此決定出版一本書。此書是以「人文學專題」課堂的授課內容為基礎,而教材是由過去出版過的書和發表過的文章所構成,所以必然有不少地方重複。敬請諒解。

授課至今曾完成過三次課堂逐字稿,分別是2008 年、2010 年、2013 年,但均未經過我的審校。我讀了逐字稿後,感到非常羞愧。主要是因為很多部分重複囉唆,內容也不夠充實,更嚴重的是文句並不完整。所以,我自己進一步做了修正與補充。此書便以「授課筆記2014-2」和逐字稿為底本,因為有這些底本,促使我比較容易下定決心出版,而出版過程也相對順利。

我曾經出版了好幾本書。但我一向強調我並不是在寫書,我在獄中只是寫了信,我在報紙上只不過連載了旅行遊記。如同《講義:我的東洋古典讀法》(《강의:나의 동양고전 독법,坡州:石枕,2004)和此書,我只是記錄了上課內容,編輯成書而已。造次地說,我之所以沒有特別寫書,可以比喻成蘇格拉底和孔子也並未出過書。我慎重思考過將講義內容編輯成書的意義。我也並非不擔憂「書」離開了教室,自己會講出什麼樣的話。與教室相比,書是這麼地小,而作者一直留在教室裡。不過,這也沒辦法。書也跟人一樣,只能走出自己的路。我想,所有文本被重讀總是對的。作者已死,而讀者不斷誕生。

最後,我想要介紹辛苦地負責錄下上課內容的人:金善來、尹美燕、康守鎮、李允暻、沈銀河、沈銀姬、黃晶一。而且,也要感謝出版此書的韓喆熙社長,李京兒人文古典組長。此外還有許多人辛苦地幫忙。無法對每個人一一表示感謝。

申榮福

試閱文字

內文 : 內文
(1萬字) 第一堂
最遠的旅行

  大家好,這堂課是最後一門課。雖然是最後一門課,但沒有特別不同。我只是擔心講出過多的東西。授課雖以教材內容為主,但並不會反覆說明教材裡的內容。
  我的講課係以人和生活故事為中心,是關於「人/人間」(사람)和「生活/世界」(삶)的人文學討論。當然,這與大家活到現在所苦惱的問題沒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希望教室能成為「同感/共感」(공감)的地方。我也希望我們的課可以成為引水,能夠從我們腳踩著的土地裡,汲引出澄澈和清涼的水。
  我透過長久的講課經驗體會了兩件事:第一,教師和學生的關係並非不對等的關係。以前人們會用「開導/領悟」來形容教學,認為對未知的事情光用聽的就能理解的這種情況,實際上並不會存在。意思是,教學是在喚起人們原本知道但尚未想到的東西。例如,我給你們看一幅畫,那麼你們不是在看畫,而是從自己腦海的相簿裡尋覓類似的畫來確認。第二,教師不該採取說服或灌輸的態度,因為人的思想是自己一路活過來的人生結論。我在二十年的服刑期間遇見了許多人,從與他們的相遇中體悟到,人的思想是這個人一路走來的人生結論,這是非常根深蒂固的,其他人若想要說服或灌輸,實際上是不可行的。
  因此講課的上限就是同感。應該會有人抱著疑問:「對於已知的事物再次產生同感是什麼意義?」所謂的同感非常重要——「啊!原來你也這麼想啊!」——這成為令人感動的安慰。所以同感不僅是安慰,更成為鼓勵和承諾,我們的生活便是這樣構成的。如伊比鳩魯(Epicurus, 341 B.C.-270 B.C.)認為友情是個「陰謀」(음모),乍聽之下,陰謀這個修辭不太妥當,但其本質與同感沒什麼兩樣,而真正不妥當的是,不斷地造成我們疏離的疏離結構本身。在這樣的現實裡,陰謀便成為堅定同感的陣地,也是對抗疏離結構的人際溝通—正如「疏通」(소통)字面之意,便是疏離的克服。所以,我希望我們的教室能成為同感的場域。
  教室窗外的落葉正在凋落中,已是初秋了。我們的課程會持續到降雪的冬季。從秋天到冬天,我會在夜晚的上課時間與大家分享許多故事。從秋天到冬天,我們在黑暗中點亮燈一起同行。我期待我們的課堂成為安慰和鼓勵、承諾與陰謀、同感和溝通的場域。
  第一堂課從課程介紹開始。有人說:「書是兩、三年前的思考,而授課是昨晚的思考」,但是我們的課堂比較不一樣,會以我想向大家傳達的故事為主,當然久遠以前的故事會比較多。首先,我們要打破啟蒙主義(enlightenmentism)的框架,因為啟蒙主義是封鎖想像力的老人權力。在生生不息、不斷變化的世界裡,比起「溫故」,「創新」更是大家的根本。而且,我們也需要打破授課這麼一個框架。大學部的課堂中,最麻煩的是學生們所帶著的授課框架,即「我們需要以問題為中心,也需要答案」。但以概念和邏輯為主的線型知識,不是知識,而是知識的碎片;而世界不是碎片的組合,也不能讓它們如此排列。所以我們的課程將會是偶然的「點」,點在那裡、或這裡,這麼一直點下去—沒有順序,也沒有秩序—我們的人生本來也就是如此。我們會突然領悟到過去生活中以為偶然的事情其實是緣分,那些緣分會集結成命運。我們的課程也是如此,把點點在這裡或那裡,它們會互相連接而變成「線」和「緣分」,線和緣分進而集結成「面」(면)和「場」(장)。如德勒茲(Gilles Deleuze, 1925-1995)認為,場就是「部署」(agencement)。我們有可能在五年後或十年後,夜晚孤獨走在路上,會偶遇今日課堂上一起分享過的話語。據說,「回憶」會跟著歲月漸漸被遺忘,然而在某天突然間成為直刺胸膛的傷痛而復甦起來。所以啟蒙主義的典範和框架只會封鎖所有自由和可能性。李卓吾(1527-1602)認為,比起師徒關係,師友關係更好。也就是說,無法成為朋友的人,就無法成為老師;無法成為老師的人,也無法成為朋友。故我希望,我們的課堂也同樣成為沒有壓力的夜間茶談。
  我們的教材會以我曾經出版的書和文章為基礎再加以修補,共有二十多個小主題。我有點擔心,因為每週要消化兩個也不容易。而且,這次是我最後一次上這門課,我擔憂我準備得太多,反而搞砸講義的品質。
  講義將從共同閱讀教材開始。之所以要一起閱讀教材,是因為大家一般不會在課前閱讀。而且,朗讀教材、大家一起聽的教室風景也是某種共感空間的絕頂,又如大家一定有經歷過,類似在寂寞的教室裡,只有鉛筆的唰唰聲,其實都是很特別的。而且,共同閱讀也可以共同分享很多東西。
我國中時曾與三個朋友一起閱讀《三國志》,當時剛好母親要我跑腿,跑了很遠的路才回來,本以為大家趁我不在時應該讀了許多,但在我氣喘吁吁地跑回來時,卻發現兩個朋友都沒有在讀,只是呆坐著。我問:「為什麼不讀了?」他們說:「關雲長死了⋯⋯」意思是關雲長(約160-220)死了,所以讀不下去了,所以只能嘆坐著。「天啊!關雲長死了!」讓年紀小小的我們感到很悲哀。到現在我還很清楚地記得,當時我們好一陣子沒辦法繼續讀,只是坐著。至今,我仍覺得,《三國志》的高潮是「麥城的落月」—關雲長之死。幾年前,電影《赤壁》(2008)在我家附近的電影院上映,讓平時幾乎不進電影院的我也去看了,可是電影在播映到關雲長死前就結束了。後來,《赤壁2:決戰天下》(2009)上映,我以為這次一定會看到關雲長死去的片段,我坐在不舒服的前排座位上,一直等到影片播放完畢,結果還是沒有演到關雲長的死亡。這其實就反映了我與朋友三個人一起讀書的記憶有多麼深刻。「一起」是熱騰騰的共感空間。
  「一起」(함께)是種智慧。英國科學家和優生學創始人高爾頓(Francis Galton, 1822-1911)有一天在旅行中遇見農村的家畜品評會,其中有個節目是讓大家猜測一隻牛的重量,每個人都把自己猜想的牛的重量寫在字條上,然後投進箱子,主辦單位再把牛秤重,將獎品頒給猜得最接近的人。高爾頓的興趣原只在於確認大眾的愚昧。結果,果真沒有一個人完全猜對,不過讓人驚訝的是,800票中除了無法判別數字的13票之外,787票所猜測的平均重量是1,197英磅—而牛實際稱重的結果是1,198英磅,相差無幾。故若把群眾視為一個人,那麼這個人的判斷能力是相當完美的。右派愚眾論者的高爾頓對此感到備受衝擊,亦據此重新思考集體智力(collective intelligence)和民主主義。
  今天是第一堂課。我們就從「工夫/學習」(공부)開始講起。「工」意味著連接「天」與「地」,「夫」則意味著「人」是連接天和地的主體,故工夫即是由人將天和地連接起來之意。在甲骨文裡,工夫是帶著農具的成人男子形象,而人文學中的「文」相當於「紋」,也就是說,是對自然這麼一個質料賦予出的形象。故人是這個行為的主體,用農具挖地種田就是一種工夫。
  工夫等於生活本身。我們為活,需要工夫。世界是我生活的場域,我也是屬於世界的存在。工夫是針對世界和我自己的,所以我們需要知道自然、社會、歷史和我自己。工夫便是培養對於人和世界的正確認識,認識世界和自我反思就是工夫。
  所以人說工夫是求道(구도),而求道必然以苦行為前提,則苦行的總和就是工夫,工夫亦是苦行本身。而苦行後會更懂得世界,變得更成熟,如此苦行也成為工夫,徬徨和苦惱也成為反思和覺醒,故沒一樣東西不是工夫,也沒有任何生命不下工夫。就連蝸牛也下工夫,在上個夏日暴風中,辛苦地經歷了風雨,認真了解世界,也認識了自我。工夫可視為所有活著的生命之存在形式。
  我們大致上會從古典(古代典籍)工夫開始學習。古典工夫是傳承人類累積至今的知識遺產,也是與歷史進行對話,讓同時代的人進行溝通,就像是學語言。但是,古典工夫的目的是以與過去和現在的溝通為基礎,打造未來,即古典工夫不是取得古典知識的通識學,而是以人類知識遺產,打造未來的創造實踐。因此,所有古典工夫需要「三讀」—首先閱讀文本,再者閱讀文本的作者,最後閱讀讀者本身—所以最後要達到跨越文本和自己的「脫文脈」(탈문맥),即不論在歷史的哪個時代,工夫都是跨越當代脈絡的脫脈絡性之創造實踐。
  這張圖是「頭-胸-腳」(머리-가슴-발),也可以說是這學期我們工夫的順序。我在課堂上會經常把這張圖拿出來。工夫的第一階段是
  從頭部走到胸膛,我們的課程也是如此。也可以說,我們一生當中最遠的旅行就是「從頭部到胸膛的旅行」,即是打破舊思想,也是打破陳舊認識框架的脫文脈。因此,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1844-1900)說「用錘子做哲學」,意指打破把我們束縛起來的頑強認識框架就是一種工夫。把我們束縛起來的脈絡很多,如中世紀許多人被打成女巫而處死,甚至有不少人自認女巫而被處死,這就說明認識框架有多麼頑強。故尼采說中世紀的人方靠酒精才得以忍受,而作為催眠劑的酒精被作為覺醒劑的咖啡所取代則是現代才開始的事情。工夫的起點就是打破把我們束縛起來的頑強認識框架。從頭部旅行到胸膛即是工夫的開始。
  我們一般認為思考是在「頭部」形成。如果我們把額葉邊緣系統形成的意象當作思考,這也有道理。但是,思考不能忘卻「心」。例如,母親無法忘記離開自己的子女,這就是思考。即我們用「胸膛」思考,思考是用胸膛包容或參與,思考是悸動的勇氣。也就是說,工夫是從頭部到胸膛的情感和共感。
  對我們來說,還有一個十分遙遠的旅行,那就是「從胸膛到腳的旅行」,「腳」指的是我們正用腳踩著的生活現場,我們在生活中實現情感和共感。工夫不只是認識世界和反思人類而已,生活是工夫,工夫之所以是生活是因為它就是實踐和變化。工夫改變了世界,同時改變自己。我們用「胸膛」,非用「頭」來下工夫,所以我們的旅行不是到胸膛就結束,而應該是「從胸膛到腳的旅行」。
  據說世界有兩種人,也可說只有兩種人:「有智慧的人」和「愚昧之人」,有智慧的人懂得怎麼適應世界,而愚昧之人則是想要讓世界適應自己。但悖論是,愚昧之人的愚直反而漸漸改變了世界,亦指真正的工夫需要走向變化和創造。
  我們的課程經過胸膛中的共存和寬容(tolérance),走到變化和背離(désertion)。我們討論從存在走到關係的後現代話語,其中「關係」(관계)必然成為中心概念。我們把「關係」放在我們所討論的所有話語的中心,並探討我和世界、悲痛和喜悅、事實和真實、理想和現實、理論和實踐、自我改造和連帶以及變化和創造等。
  而且我們也討論到,這些變化和創造不是從中心,而是從邊緣開始出現。中心地帶只是保持現有價值的堡壘,無法成為創造空間。人類文明的中心一直往邊緣地帶移轉。從東方到地中海的希臘和羅馬半島,再到阿爾卑斯北部的偏僻地方,產生了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以及哈布斯堡王朝(Habsburg)六百年的文化。接著,中心再轉移到北方海邊的荷蘭和島國英國,也如同美國曾經是歐洲的殖民地。雖然中國的中心沒有轉移到邊緣,如春秋戰國時代,西方邊緣的秦國統一了中國,也諸如契丹、蒙古、滿州等外圍邊緣的活力一直注入到中心。因此「邊緣」不只是一個空間概念而已,更可以被理解為「邊緣性」(변방성)。
  但是邊緣要成為創造的空間有一個關鍵性的前提,就是它不能帶著對中心的情結。若沒有清理中心情結,就無法成為創造空間,反而成為比中心更頑強和教條的空間。因此我們的教室需要成為更自由和更開放的空間,我希望各位可以一起打造這樣的氛圍。
  我介紹了這一學期共同下工夫的內容。但可能因為太簡略,現下無法清楚地理解,適當時刻,我會隨時再討論。如同前面說過,我們會打破授課的框架,而自由地把點佈在這裡、或那裡,需要大家把這些點連接成線和面,承擔完成知識地圖(지도,簡稱知圖)的重擔。而且,我希望大家能夠從正踏著的土地裡,汲引出清涼的地下水。
  敬請各位參與一個學期的美好同行。我希望,我們的課堂成為對於世界和人類的反思,從存在到關係的旅行,也希望成為摸索非現代和後現代、變化和創造的空間。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韓國魯迅──申榮福(1941-2016)
最後的一門課・最遠的旅行
※蟬聯韓國暢銷書榜,迄今暖心連印33刷!
※當代韓國思想代表人物,以25堂課的清澈洞見直面黑暗時代中的亮光!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