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居時代: 一個人住, 因為我可以 | 誠品線上

Going Solo: The Extraordinary Rise and Surprising Appeal of Living Alone

作者 Eric Klinenberg
出版社 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獨居時代: 一個人住, 因為我可以:獨居不再等於孤獨,而是我們的生活新選擇!全球崛起的新風潮:獨居。獨居帶來新的生活方式,獨居正在改變我們的世界,我們要學習一個人住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獨居不再等於孤獨,而是我們的生活新選擇!全球崛起的新風潮:獨居。獨居帶來新的生活方式,獨居正在改變我們的世界,我們要學習一個人住的生活方式但其實,獨居不只是我們的選擇,更需要社會的整體設計。群居了二十萬年的人類,在五、六十年前開始了獨居生活群居生活,不再理所當然!全球獨居者大幅崛起‧十年內,全球獨居人口增加了33%。‧美國有七分之一的人獨居,大多集中於都市。‧全球獨居比例最高的四個國家:瑞典、挪威、芬蘭、丹麥。(有40%至45%的家庭為獨居)‧傳統社交生活仰賴家庭為基礎的國家如日本,約有30%的家庭獨居。‧德國、法國、英國獨居比例高於美國。‧獨居家庭增加最快的國家:中國、印度、巴西。為什麼我要獨居?‧年輕人的成年禮。‧(年輕專業人士付更高房租)追求自由與隱私:追求第二青春期。‧(三、四十歲的單身貴族)拒絕為不盡理想的伴侶犧牲自己的事業或生活方式。‧(離婚男女)不再相信婚姻是快樂或安定的可靠來源。‧(長者)多半喜歡一個人住,勝於與友人或子女同住。(最重要的是)獨居,因為我有能力‧經濟發展累積的財富,以及福利國家提供的社會安全。‧世界歷史文化的變化:個體崇拜,我比「團體」更神聖。(如:女性主義)我們不了解的獨居‧獨居與年齡無關。‧獨居不等於孤獨寂寞。‧相較於已婚者,獨居者更熱衷於社交和公民生活,朋友更多。‧獨居者的心理健康優於與他人同住的未婚人口。我們可以從獨居學習到什麼?‧在這個媒介與超連結不虞匱乏的世界,獨居可以幫助我們發現自己,並體會陪伴的樂趣。‧獨居現象帶給世界文化、商業和政治的震撼。‧憑藉著令人大開眼界的數據、原始資料,以及對於諸多獨居人士的生動描繪,克林南柏格顛覆了傳統,進而針對獨居的興起如何改變現代人的生活體驗,提出了深入的見解。‧對於這個前所未見的社會變遷,《獨居時代》融合了扎實的社會科學研究與真實案例。獨居不僅僅是個人的生活選擇,更需要整個社會的研究與全體設計。包括:一、都市設計;二、居住設計;三、生活物件的設計;四、社會福利的設計。本書並非推廣獨居,也無意忽視獨居所必須具備社交與經濟上的條件,才能維持獨立。但透過書中人物不同的遭遇、不同的獨居經驗,你可以不必害怕獨居,更進一步在有機會獨居時,也可以擁抱幸福。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艾瑞克.克林南柏格的《獨居時代》是一部精心傑作──一本饒富意義、引人入勝又有深刻見解的書。有愈來愈多美國人一個人住,從二十多歲到八十好幾皆然。克林南柏格破除了有關獨居的迷思,創作出一幅微妙的圖畫,既頌揚獨居的好處,也詳盡探討獨居的挑戰。這是一部令人著迷,融合了嚴肅的社會科學研究與精采真人實事的巨著。」──愛德華.格雷瑟(Edward Glaeser),《城市的勝利》(Triumph of the City)作者;哈佛大學經濟學弗瑞德與艾琳娜.葛林普(Fred and Eleanor Glimp)教授「艾瑞克.克林南柏格寫了一本徹底剖析獨居的書。他深刻呈現了現代社會的獨居體驗,它的豐富與它的苦處。《獨居時代》以嶄新的觀點探討城市的組織,並闡明了理解孤獨所需的哲學。克林南柏格寫這本書是為了溝通,而非感動。這是一本必不可少的書。」──理查.桑內特(Richard Sennett),著有《在一起:合作的儀式、樂趣與政治學》(Together: The Rituals, Pleasures, and Politics of Cooperation)「《獨居時代》是一部極具啟發性的作品,也是重要的提醒:城市和社區的設計必須超越建築與環境,反映人們想要或需要的生活方式。每一個關心城市的人,都應該拜讀艾瑞克.克林南柏格這部探討獨居如何改變現代大都會的紀錄。」──凱特.艾舍(Kate Ascher),著有《高度:摩天大樓解剖學》(The Heights: Anatomy of a Skyscraper)及《作品:城市解剖學》(Anatomy of a City)「一部迷人而公正,探討獨居崛起的紀錄,既分析獨居對個人的報酬和挑戰,也檢視它對社會無遠弗屆的影響。極具啟發意義。」──史蒂芬妮.庫恩茲(Stephanie Coontz),著有《婚姻歷史:愛情如何征服婚姻》(Marriage, A History: How Love Conquered Marriage)「《獨居時代》出色地探討了一個常遭忽略而有重大意涵的現象,並揭穿了長久以來阻止我們了解獨居之崛起的文化迷思。克林南柏格非但沒有哀悼社區的衰微,反倒要我們關注那些讓我們得以一面與他人聯繫,一面營造反省與個人成長空間的創新方式。他誘使我們重新思考家庭、人際關係與社群的本質。如果你對當代社交生活感到好奇──尤其如果你正在煩惱科技正使人們愈來愈孤寂的話──本書絕對是你的必讀佳作。」──丹納.波伊德(Danah Boyd),微軟研究中心(Microsoft Research)高級研究員,合著有:《閒晃、鬼混、聊3C:孩子與新媒體的生活和學習》(Hanging Out, Messing Around, and Geeking Out: Kids Living and Learning with New Media)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艾瑞克.克林南柏格(Eric Klinenberg)紐約大學社會學教授及《大眾文化》(Public Culture)期刊編輯。第一本著作《熱浪來襲》(Heat Wave)贏得數項學術及文學獎,並獲《芝加哥論壇報》(The Chicago Tribute)評選為「最愛書籍」。他的研究已獲《紐約人》(The New Yorker)和CNN及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報導。他的故事則出現在《紐約時報雜誌》(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滾石》(Rolling Stone)和廣播節目《美國生活》(This American Life)。■譯者簡介洪世民台灣大學 外國語文學系畢,曾任職棒球團翻譯及教學雜誌編輯,現為專職翻譯及家庭主夫,譯有《一件T恤的全球經濟之旅》、《告別施捨──世界經濟簡史》等非文學書籍,以及 《靈魂的代價》等小說,育有一女一子。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 序論︱獨身社會 獨居時代崛起,但是,我們還在學習一個人生活,並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創造新的生活方式。1 對獨居的傳統觀點2 獨居時代崛起︰人類史上最新的社會實驗3 獨居時代的來臨是因為個人主義的召喚嗎? 4 獨居崛起的真正原因 5 個體崇拜背後的社會動力 6 為什麼獨居這麼吸引人? 7 為什麼要寫這本書,以及這本書如何研究獨居時代 ▲ 第一章:一個人生活︱我比「團體」更神聖 「去,回你的小房間坐,你的小房間什麼都會教給你。」西元四世紀的隱士阿巴‧摩西(Abba Moses)1 現代年輕人生活型態的最大變化 2 大都會:獨立生活的搖籃 3 格林威治村:城市中的「自由人的搖籃」 ▲ 第二章:獨居的能力︱一個人住需要學習 「一個人生活最糟的部分是你一天得工作二十四小時。最好的部分是你可以選擇哪二十四小時。」《自由工作者的國度》丹尼爾‧品克(Daniel Pink)1 想要一個人住也過得好,就必須從頭學起 2 獨居者的時間投資︰少了另一半,時間多了一半 3 獨居者面對的社會壓力 ▲第三章:分手吧︱兩個人在一起更孤寂 為了避免獨處,卻引來大災難。因為沒有比跟錯的人在一起更寂寞的事1 離婚革命 2 婚姻還是有些好處,可是,吸引力夠嗎? 3 獨居的好處 4 選擇獨居等於選擇寂寞嗎? 5 老來誰為伴 ▲第四章:獨居︱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回到家裡,我們可以享受那種不必跟誰互動的平靜,這也給了自己一個可以與外界緩衝的空間,解除龐大的社交壓力。1 我們都染上了社交媒體的癮 2 一個人住,可以緩衝社交生活的壓力 3 獨居是必要之惡︰弱勢獨居者的自我防衛 4 一個真正與世隔絕的獨居者,一段無從瞭解的孤獨 ▲第五章:一起孤獨︱獨自一人的練習是投入健康關係的先決條件獨身者人數激增,這些「單數」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複數」。但是,眾多「一個人」如何變成一個族群?單身者該如何自我界定?1 單身族群崛起︰共同尋找獨居者的共同利益與身分認同 2 單身者的政治影響力 3 消費市場的新興目標 4 單身者起義 5 但是,當人生不如意時▲第六章:一個人獨自老去︱長壽革命帶來的社會趨勢 為了保有獨立自主的尊嚴,很多老年人只想跟子女保持有距離的親密感,「住得近,但不要住一起」。至於朋友或是伴侶,則「在一起,分開住」,為彼此保留空間。1 世界在變老 2 為什麼長者選擇獨居? 3 害怕失去自主權的困擾,大過陪伴的需求 4 社交孤立的現象,其實兩性有別 5 貧窮︰獨居長者社交孤立的風險中影響最大的因素 ▲第七章:Re-Design—獨居生活需要社會的全面設計 人類有將近二十萬年的群居經驗,卻只經歷了五、六十年的獨居生活,我們的生活日常、政治經濟政策、與居住的空間,都需要全面的設計。1獨居現象需要更多公共論述與社會的全面回應 2 Re-Design︰獨居的空間 3 Re-Design︰日常生活中的物件 4 Re-Design:輔助生活中心 5 Re-Design:獨居者的城市 ▲結論︱獨居,因為我們可以 瑞典的首都,斯德哥爾摩,號稱是「全球獨居首府」。「你知道我們為什麼有那麼多人獨居嗎?因為我們可以。」—瑞典人如是說。1 獨居是個人的選擇 2 世界各種潮流的先驅︰瑞典 3 北歐福利國家為獨居社會立下的典範 4 政府與民間該做些甚麼? 5 擁有屬於自己的天地,讓我們「一起」活得更好 附錄:研究與分析方法 注釋 謝詞

商品規格

書名 / 獨居時代: 一個人住, 因為我可以
作者 / Eric Klinenberg
簡介 / 獨居時代: 一個人住, 因為我可以:獨居不再等於孤獨,而是我們的生活新選擇!全球崛起的新風潮:獨居。獨居帶來新的生活方式,獨居正在改變我們的世界,我們要學習一個人住
出版社 / 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5956578
ISBN10 / 9865956578
EAN / 9789865956578
誠品26碼 / 2680807120002
頁數 / 336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5X21CM
級別 / N:無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