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告别: 圣严法师谈生死关怀 | 誠品線上

幸福告别: 圣严法师谈生死关怀

作者 圣严法师
出版社 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文化
商品描述 幸福告别: 圣严法师谈生死关怀:生死如日出日落,虽为正常事,却不容易以平常心看待,如何能豁达呢?人生的聚散无常,让人更珍惜时光、善用生命。我们的生命不只属于自己,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我很小就有死亡经验,一次是从树上摔下, 一次是跌落河里,立刻就没气息了。 我的一生,经历过几次大灾难,曾眼见尸横遍野, 那时就想到,死亡总有一天临到我吧! 死亡是人生的必然,我们可以做的,就是随时准备死亡的到来。 ——圣严法师 生死如日出日落,虽为正常事,却不容易以平常心看待,如何能豁达呢?人生的聚散无常,让人更珍惜时光、善用生命。我们的生命不只属于自己,更与整个世界息息相关。温暖别人,即是温暖自己;关怀别人,即是关怀自己。种种生死聚散,都是丰富人生的成长。 生命一定有它的原因,也一定代表某些意义。它的目的是什么?最后会到哪儿去?又会成为什么呢? 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与父母家人相系,与同侪友人相亲,也与社会国家和天地自然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没有一个人是孤单的,也没有一个生命是无依无援的...... 佛教认为,我们的生命是无限的。在时间上,有过去无量的生生世世,以及未来无量的生生世世;我们会一生一生地轮回下去,直到最究成佛为止,也就是最终的圆满。在空间上,我们所处的地球,娑婆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之外,还有无量十方世界...... 生命与死亡是一体的两面,所以生存与死亡,都是无限时空中的必然现象...... 我们要知道,死亡本身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死后还有另一个新的未来在等待着。就像白天工作太累,晚上非睡觉不可一样,补充睡眠以后,第二天早上起床,又是崭新的一天。 圣严法师以佛法的智慧,与你分享面对生死的自安安人妙法,心安就有平安。面对生死大事,可以祝福代替悲伤,生命有限,愿力无限!死后不是一无所有,能幸福告别,乘愿再来!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圣严法师(1930~2009年)1930年生于江苏南通,1943年于狼山出家,后因战乱投身军旅,十年后再次披剃出家。曾于高雄美浓闭关六年,随后留学日本,获立正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75年应邀赴美弘法。1989年创建法鼓山,并于2005年开创继起汉传禅佛教的「中华禅法鼓宗」。圣严法师是一位思想家、作家暨国际知名禅师,曾获台湾《天下》杂志遴选为「四百年来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著作丰富,中、英、日文著作达百余种,先后获颁中山文艺奖、中山学术奖、总统文化奖及社会各界的诸多奖项。圣严法师提出「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的理念,主张以大学院、大普化、大关怀三大教育推动全面教育,相继创办中华佛学研究所、法鼓文理学院、僧伽大学等院校,也以丰富的禅修经验、正信的佛法观念和方法指导东、西方人士修行。法师着重以现代人的语言和观点普传佛法,陆续提出「心灵环保」、「四种环保」、「心五四运动」、「心六伦」等社会运动,并积极推展国际弘化工作,参与国际性会谈,促进宗教交流,提倡建立全球性伦理,致力世界和平。其宽阔胸襟与国际化视野,深获海内外肯定。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编者序 第一篇 超越生死得自在 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 生命,不只属于我们自己 生命这堂课 自由自在的人际关系 花开花谢,不执着 有聚有散才能成长 如何面对意外的生离死别 忙得快乐,累得欢喜 第二篇 佛法的临终关怀 永恒的关怀 身心灵临终疗护 临终关怀 如何告知病情? 临终病患的佛法照顾 死亡的准备工夫 放下与助念 第三篇 生死大事即佛事 人生最后一件大事 为什么要做佛事? 如何守丧 提倡环保的民俗节庆 两类超度亡与存 真正的自由 第四篇 认识佛教生死观 生命与死亡、学问与生活 死亡并不可怕 生与死的尊严 生与死 死后的世界 给自己一个希望 如何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每一个人都有用

商品規格

書名 / 幸福告别: 圣严法师谈生死关怀
作者 / 圣严法师
簡介 / 幸福告别: 圣严法师谈生死关怀:生死如日出日落,虽为正常事,却不容易以平常心看待,如何能豁达呢?人生的聚散无常,让人更珍惜时光、善用生命。我们的生命不只属于自己,
出版社 / 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文化
ISBN13 / 9789575988579
ISBN10 / 9575988574
EAN / 9789575988579
誠品26碼 / 2681927622001
頁數 / 216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2:中文 簡體
尺寸 / 21X15X1.1CM
級別 / N:無
重量(g) / 310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善终并不一定就是无痛、无病的往生,有病有痛也可以善终,只要观念正确、正念分明,临终可以很庄严也很有尊严。

有人一生繁花似锦,有人一生茫然而过;无论过程如何,在最后一刻,都希望能幸福告别!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凡走过必留下足迹,有的人在告别后留下精彩风景,有的人则是成为精神典范。圣严法师的身影不只让人怀念,〈末后偈〉也启发许多人重新思考生死:

无事忙中老,空里有哭笑,
本来没有我,生死皆可抛。

面对世事无常,不该消极等待终老,而要积极发挥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把握时光,珍惜人生,体验日日是好日。圣严法师的一生,即是最佳的现身说法,让我们看见生命有限,但愿力无限。

因此,法鼓文化编辑部特别选编圣严法师著作中关于生死的开示,希望能够藉由佛法引领读者坦然面对生死,活出自在人生。

全书分为四大篇:超越生死得自在、佛法的临终关怀、生死大事即佛事、认识佛教生死观。清楚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后,将能从聚散无常中成长;佛法的临终关怀,让我们能以佛法照顾临终者;庄严的佛事能圆满人生的最后一件大事,生死两相安;佛教生死观能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对于死亡提早规画与准备,心安平安。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精彩,是否尽心尽力、了无遗憾。如何做好准备,才能幸福告别人生呢?若能学习圣严法师发愿:「虚空有尽,我愿无穷。我今生做不完的事,愿在未来无量生中继续推动,我个人无法完成的事,劝请大家来共同推动。」一期生命的结束,也是另一个旅程的开始,死亡将不再是生命的终点,而是实践愿心的起点!(法鼓文化编辑部)

試閱文字

內文 : 【生命这堂课】

每个人都要上的一堂课

面对亲人往生,不要说是在家人,就是像我这样的出家人,也会伤心。感伤是很正常的,但最好能将这股伤痛,转化成一股更大的力量来奉献。

生死这堂课,是每个人都要上的。有人用自己的生命上课,有人从亲人身上学习,这些都是深刻的经验。当然也有人从书本找教材,但是体会不容易深刻。从我有记忆开始,我很小就有死亡的经验,一次是从树上摔下,一次是跌落河里,立刻就没气息了;还有我的一生,经历过几次大灾难,曾眼见尸横遍野,那时就想到,死亡总有一天临到我吧!死亡是人生的必然,我们可以做的,就是随时准备死亡的到来。

面对死亡的两种层次

死亡在宗教上有两种层次,一种是把死后的生命,寄望于未来的天国或佛国净土,也就是与自己的信仰相应,至于什么时候走,则不必在意。这是每个宗教都有的层次。

另一种层次,则如《金刚经》所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没有发生,就是现在也是短暂、虚幻的。

但是这么说并不是消极的,因为《金刚经》又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谓「应无所住」,就是不在乎过去、不在乎现在,也不在乎未来。至于「而生其心」的「心」是什么?指的是对人的慈悲心、对己的智慧心。只要还有一个众生仍在苦难之中,就代表自己的责任未了;只要自己还有烦恼未断,那就是自己的责任未了。

断除自己的烦恼是智慧,帮助他人解脱苦难是慈悲,至于未来会是如何,则不去在意。这是相当高的层次,需要在平时就有修行的基础,练习着将自己的罣碍、恐怖放下,如《心经》所说:「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

有罣碍就不是慈悲心,而是同情心。慈悲心是没有罣碍的,因为智慧就在其中。面对死亡,心中没有罣碍,那么无论去到哪里,处处都是天堂、净土。

佛国净土就像一层保护幔,佛菩萨的愿力会庇护每一个众生,直到众生修证解脱为止;如果尚未解脱,但是到了佛国净土,也不会有人间的种种罣碍。

一般人面对死亡,要能做到无有恐怖、没有罣碍、没有颠倒,大概很难,平时还是需要有一些修行的工夫。(摘自《生命与信仰的探究——圣严法师与龙应台的对话》)
【身心灵临终疗护】

了解死亡,毋须忧惧

避谈死亡,多半是因为恐惧,而恐惧的主要原因是不了解。中国人谈到死亡话题时,总是赋予阴森森的印象,形容活着时是在「阳间」,死了以后就到「阴间」,阴、阳两界的距离好像很远。所谓「生离死别」,死了之后再也看不见活着的人,因此不希望谈死,这是民间的说法;另外,在儒家的思想中也有「未知生,焉知死」的观念,看重的是生前而不管死后,正所谓「生死两茫茫」,这也让人产生死亡很可怕的印象。

反观西方,因为宗教信仰的支持,认为人死了以后可以跟随上帝到天国,在他们的信仰中,只要经常祷告、忏悔就可以得到神的救济、召唤。所以,西方人对于死亡就不会那么恐惧,看法也比较光明。身为宗教师,我见过许多死亡的场合,我常说:「死亡不是喜事,也不是丧事,而是庄严的佛事。」实际上,死亡是非常庄严的。对佛教徒而言,这也是很坦然、平常的事,因为活着的时候已经知道将会死亡。佛教徒相信人的一生只是短短的一个过程,死亡意谓着结束这一个过程,将进入下一个过程。

照顾最后的平安与尊严

临终关怀不只是心理、医疗层面的问题,许多时候宗教信仰更能协助病人,不一定是佛教,其他宗教也可以。例如在自然死亡的过程中,虽然已经使用麻醉或止痛药,但病人还是很痛苦,此时是否有更好的办法来协助他们?佛法就是给临终者信心,教导他们不要认为自己是在受折磨,而是面临一个新旅程的开始。在这段疼痛的时间中,一定要努力走上一个新的境界,虽然辛苦,走过以后,前面就是光明的景象,这是第一种方法。

另外一种是转移法,即观想自身的痛楚是许多众生的苦,自己正在为他们受苦;自己受了苦以后,其他众生就不用受同样的苦,因为是甘愿接受这样的苦,自然不需要挣扎,也不会认为自己是逆来顺受。其实,身体的疼痛不是最苦的,心里的挣扎才是最苦的;心情放松了,身体的苦也就不那么强了,这是一种「观想」的修行方法,对于临终时神智清楚且身体非常疼痛的人是有用的。

而在关怀临终的病人时,除了为他念佛,一方面也要讲述佛法的观念,告诉他这一生无论过程如何,他的心都是非常善良的,大家正以愿心祝祷、帮助他,未来一定会往好的方向去。请他一定要这样相信,欢欢喜喜地往生,这也就是所谓的「善终」。善终并不一定就是无痛、无病的往生,有病有痛也可以善终,只要观念正确、正念分明,临终可以很庄严也很有尊严。

一般人以为临终关怀是请人家来关怀我,其实应该是自己先要有能力关怀自己。生命是随时都可能结束的,人出生时就已经注定死亡。因此,最健康的生死观,应该是父母在生下孩子时就对孩子说,他的出生跟死亡连接在一起,生与死只是一线之隔,是同时存在的。所谓临终的准备工作,应该是出生时就准备好的。在大家都看重宗教力量的同时,宗教当然不会置身其外,这么好的信念,我们一定会努力倡导,更期待大家携手合作,共同推广。(摘自《不一样的生死观点》)
【如何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做为一个佛教徒、三宝弟子,必须要有正确的人生观。所谓人生观,就是在探究我们来到世界的原因。就佛教而言,它有两个原因:第一、我们是来受报的;第二、我们是来还愿的-不是还债,还债的心里是痛苦的。

接受果报,是因为我们相信,在这生之前,我们已经有过很多很多过去生;无量生死以来,对人对己,造了种种的善业、恶业,然后这一生才来受报。但有人会怀疑:为什么在现实人生中,常有好人受恶报、坏人受善报的情形呢?其实,我们常常不晓得自己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动了什么念头;有时则是没有察觉、忘了,或是刻意不去想它;而我们对这一生都不清楚了,更何况是对过去生呢?

报有两种:一种是福报,一种是苦报。人人都希望金玉满堂,鸿福齐天,但就是没有想到,自己真有这么大的福报吗?福报就是我们过去做的种种善事、好事,对人、对众生有意义的事,而现在一点一点地回收。苦报和福报是相对的-有苦、有乐,乐就是福报,苦则是因过去所做不善的事而得的罪报,像是我们所遇到的种种折磨、冲击、阻碍和不顺利。

人遇到苦难或问题时,通常会认为是别人的错,而让你痛苦,或是环境让你痛苦,但这是真的吗?我们应该先反省、检讨一下,是不是因为最近自己的身体不好、心情很苦闷,因此见到什么事、遇到什么人,都觉得心里很厌烦。如果反省检讨后,觉得不是自己的问题,则要以还愿的心态来接受它,当以还愿心态面对,心中就不觉得苦,也就不是苦报了。

我想大家都曾有过这样的经验:家人在外面受了气,回家后将气出在你身上,结果你可能又把气再出在别人身上。其实迁怒并不能消气,只是把自己的问题变成他人的问题,然后一个迁怒一个。所以,当我们被迁怒而受到冲击的时候,要先想到自己是来受报的,然后再想既然自己已受了报,还能够让别人消消气,真是一举两得。能够这样,你就是个有菩萨心肠的人。

我们到人间是来受报的,这个观念一定要建立起来。因为是来受报,所以碰到问题,就不必生气、不必痛苦,反正也已经没有其他的道路走;但受报不是接受了就算了,我们还要想办法解决对方的问题。如果自己心里难过,就用佛法来化解自己的烦恼;如果对方有问题,就用智慧来帮助他处理,而不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如果能这样面对事实,我们就是菩萨行者;否则,不仅自己痛苦,还影响对方也跟着痛苦;烦恼自己也烦恼别人,这是损人不利己的!

再者,我们的生命是来还愿的。从小到大,有没有发过什么愿呢?所谓发愿,也就是希望做什么。譬如:我将来长大以后,一定要对妈妈好;现在这个社会很乱,假如我有力量的话,就要贡献社会,使社会安定;这些人真可怜,假如我有能力的话,我愿意帮助他们。像是这类的愿心,我想大家应该都发过,在我们的一生中都曾发过很多愿,我相信大家在过去生都是菩萨,曾经一生一生地发过菩提心,希望能帮助人。现在皈依三宝的人,都要发〈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因为所有的菩萨要成佛,都需要发这个愿,所以我们叫它通愿。

至于如何兑现?就是要奉献自己、成就大众。奉献自己、成就大众是没有条件的,不是为了求回馈的,而是因为你发的愿。发愿不是为自己,发愿是希望别人好,希望自己能努力付出,让其他人得到利益、好处与恩惠。如果我们过去从来没有发过愿,现在发愿也不迟;如果不肯发愿,我们的人品将没办法提升,坚固的自私心,就好像一根尖硬的刺,不时伤害着跟你接触的人,这样不仅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他人。所以,要把心量放开,必须要发愿,发愿奉献自己、成就他人。

受报是责任,还愿是义务。义务是在我们本分的责任之外,奉献自己、利益众生,这是还愿。受苦受难是受报,救苦救难则是还愿。能够在受苦受难中,还能够救苦救难,那就是菩萨。

我们都是带着不完美的身心在人间活动,而以不完美的身心来看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绝对是不完美的。虽然如此,我们可以受报的心态接受我们的现实人生,以还愿的心态、观念改善我们的生命,这就是正确的佛教人生观。(选自《带着禅心去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