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 It Is
作者 | 祖古.烏金仁波切 |
---|---|
出版社 |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如是 下: 實修問答篇:詠給.明就(Mingyur)仁波切:我們應該竭盡所能地把自己的心和仁波切的心融合為一,並且安住在平等捨之中。老實說,上師的覺悟狀態已經和我們的本初 |
作者 | 祖古.烏金仁波切 |
---|---|
出版社 |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如是 下: 實修問答篇:詠給.明就(Mingyur)仁波切:我們應該竭盡所能地把自己的心和仁波切的心融合為一,並且安住在平等捨之中。老實說,上師的覺悟狀態已經和我們的本初 |
內容簡介 詠給.明就(Mingyur)仁波切:我們應該竭盡所能地把自己的心和仁波切的心融合為一,並且安住在平等捨之中。老實說,上師的覺悟狀態已經和我們的本初自性無二無別。大圓滿瑜伽士 祖古‧烏金仁波切關於見地、禪修的問與答,幫你撥開層層迷霧,照見內心真正的困惑!【本書簡介】《如是》分為上冊【心要口訣篇】、下冊【實修問答篇】。在這兩本書中,祖古.烏金仁波切為了傳授諸佛證悟最迅捷的道路,在他生命中最後的兩年(1994年和1995年),將他一生實際應證佛法的經驗與靈修成就,直接引領禪修者認識自己的心。祖古.烏金仁波切的直接口耳教導,讓那些遇見他的人由衷敬慕、喜於修行,並且對教法產生深刻的信任與信心。在教導修行方法時,祖古.烏金仁波切把最重要的重點放在如何安住於正見的定靜之中。他一再地教導所有人從事不同層次的修行的重要性,也強調共與不共的前行法。他說在究竟上,教法和修行法門應該要讓我們直接認識心性。他總是教導三大傳統之無別見地:大圓滿的本淨見、大手印的心無為見,以及中觀的心無造作見。他說:請仔細觀見你的心性,這是所有大圓滿教法的精髓。只認識心性是不夠的,我們必須發展這種認識的強度,然後獲得穩定的認識。就是這樣!透過不斷不斷地認識它、熟悉它,直到你瞥見它為止。因為這將使你邁向勝者的迅捷之道。當修行者透過上師的指點而認識自性時,這就是了知什麼是「如是」,即修持沒有受到二元執著染污的本初覺醒狀態,它代表所有顯現和存在的事物,都已經是遍在的清淨──勝者們的壇城,這蘊含著了悟自身真正力量的關鍵。我們的心性不可思議地殊勝,它是我們此時此刻所擁有的本然傳承。領受如何認識心性的教法,並且如實地應用教法,即所謂的「佛陀被放在你自己的手掌中。」詠給.明就(Mingyur)仁波切請利用你們對祖古.烏金仁波切生平與死亡的鮮明記憶,提醒自己他所給予的觀見心性的教導。我們應該竭盡所能地把自己的心和仁波切的心融合為一,並且安住在平等捨之中。老實說,上師的覺悟狀態已經和我們的本初自性無二無別。確吉.尼瑪(Chökyi Nyima)仁波切祖古.烏金仁波切一再地教導我們所有人從事不同層次的修行的重要性,也強調共與不共的前行法。他說在究竟上,教法和修行法門應該要讓我們直接認識心性。 慈克.秋林(Tsikey Chokling)仁波切任何從祖古.烏金仁波切那裡領受到直指教導的人,都極為幸運。它有如把傳承的黃金寶鬘的一端放在你的手中,如果能夠透過修行而把這個教導帶入覺受之中,那麼你們的上師將會繼續從無相法界看顧你們。真正的上師將會從你們的內心覺醒。措尼(Tsoknyi)仁波切祖古.烏金仁波切了證的心有如清淨的虛空,我們應該把這種如天空般的了證狀態帶入自己的修行之中。
各界推薦 「我們的心性不可思議地殊勝,它是我們此時此刻所擁有的本然傳承。領受如何認識心性的教法,並且如實地應用教法,即所謂的『佛陀被放在你自己的手掌中。』」--詠給.明就(Mingyur)仁波切 「請利用你們對祖古.烏金仁波切生平與死亡的鮮明記憶,提醒自己他所給予的觀見心性的教導。我們應該竭盡所能地把自己的心和仁波切的心融合為一,並且安住在平等捨之中。老實說,上師的覺悟狀態已經和我們的本初自性無二無別。」--確吉.尼瑪(Chökyi Nyima)仁波切 「祖古.烏金仁波切一再地教導我們所有人從事不同層次的修行的重要性,也強調共與不共的前行法。他說在究竟上,教法和修行法門應該要讓我們直接認識心性。」--慈克.秋林(Tsikey Chokling)仁波切 「任何從祖古.烏金仁波切那裡領受到直指教導的人,都極為幸運。它有如把傳承的黃金寶鬘的一端放在你的手中,如果能夠透過修行而把這個教導帶入覺受之中,那麼你們的上師將會繼續從無相法界看顧你們。真正的上師將會從你們的內心覺醒。」--措尼(Tsoknyi)仁波切 「祖古.烏金仁波切了證的心有如清淨的虛空,我們應該把這種如天空般的了證狀態帶入自己的修行之中。」
作者介紹 稱謂祖古‧烏金,藏傳佛教噶舉派領袖噶瑪巴所賜予的名字,意指「一位了證大師的功德」。傳承藏傳佛教噶瑪噶舉派大圓滿瑜伽士。祖母貢秋.巴炯(Könchok Paldrön)為大伏藏師秋吉‧林巴之女,婚配給倉薩家族的烏金.確波(Orgyen Chöpel)。祖古.烏金仁波切也終其一生,全心全意地修持、護持這些教法。許多已經了證的大師都選擇從他那裡領受《新伏藏》灌頂。轉世祖古.烏金仁波切在蓮花生大師時代,是蓮師二十五成就弟子中,以神通著稱的桑給.耶喜(努青巴)。目前的轉世者為涅頓.邱林仁波切(現居於印度比爾)之子,名為烏金.吉美.惹瑟(Orgyen Jigme Rabse)。成就卓越的大圓滿祕密瑜伽士。在他的荼毘大典上,天空一片晴朗,空氣完全靜止無風。大圓滿密續上說,「上方天空無雲影,下方地上無塵跡」是具有偉大了證次第的行者圓寂時的特徵。教學祖古.烏金仁波切以深邃的禪修了悟聞名,也以傳授這些根本教法時,簡潔易懂又幽默的風格而為人所稱道。他的方法是「透過個人自身經驗來指導」,不論對象是誰,他都能引領你一步步進入心的自性經驗;他會從每個可能的角度為你揭露心性,幾乎就是一再地向你灌輸,直到你瞥見它為止。由於他的話語都直接出自他的體驗與智慧心,所以他每次給予的直指心性教授,都不會有所重複。
產品目錄 【序 言】【導言一】真正的謙遜/塔立仁波切(Tarik Rinpoche)講述【導言二】真正的大圓滿瑜伽士/天噶仁波切(Tenga Rinpoche)講述【導言三】面對挑戰/塔湯祖古(Tarthang Tulku)撰【導言四】非凡的覺受與證量/創古仁波切(Thrangu Rinpoche)講述【導言五】頂嚴/烏金.托賈仁波切(Orgyen Tobgyal)講述第一章 傳承我們的心性不可思議地殊勝,它是我們此時此刻所擁有的本然傳承。領受如何認識心性的教法,並且如實地應用教法,即所謂的「佛陀被放在你自己的手掌中。」第二章 加持與證悟為了達到證悟,你需要直接體驗心的空性。「空」意指不生、不住、不滅,如同環繞在我們周圍的虛空,這虛空來自某處嗎?它停留在某一個地點嗎?它走向某個處所嗎?第三章 鐵條技巧如果你想要停止感官和念頭,那麼就用鐵條。這將幫助你達到究竟的愚痴!這是完全失去感覺的愚痴狀態的「直指教導」。第四章 止與觀「止」使心習慣於平靜,並且全神貫注於平靜,修行者老是在維持某個東西,那種狀態是一種技巧的產物,他們用大量的心力去造作一種特定的心所造的狀態。第五章 轉化煩惱當我們認識到某種煩惱的本質是空覺時,我們就不需要去轉化它。這不是說煩惱必須被轉化成為空覺,在本質上,煩惱已經是空覺,它僅僅是不自知的心所產生出來的活動。第六章 佛陀的供養法身普賢如來是老父親,老母親被稱為「法身母」,一切諸佛和有情眾生都是這對夫婦的子女,但是這對夫婦不是真正的實體,而是無礙之空覺。第七章 勝者的迅捷之道所有不同的經典和密續教法或許有許多細節,但是究竟而言,這些教法都只關乎一個要點,也就是充滿了知的無別空覺。第八章 把修行融入日常生活之中我們應該把如魔術般虛幻的想法,加諸在日常活動中所有的體驗之上,提醒自己:「這只不過是一場夢,它完全不是真實的。」第九章 疑慮疑慮純粹只是另一個念頭。如果你認識它的本質,念頭自然而然地消失。在你認識其本質時,念頭無法停駐。所有的執著消失了,這種的了無執著自然而然地揭露了當下的覺醒。第十章 修學的核心不觀修「在那裡」的某件事物,而要自在安住;不緊緊執著於「在這裡」的某件事物,而要保持遍在;不住於在「那裡」和「這裡」兩者之間的任何事物,而要保持全然的開放。第十一章 與帝釋天共餐當在清閒無為的心性狀態達到穩定時,你自動就會升到輪迴三界之上,甚至會超越天眾之王帝釋天。你會變得更加開放,更加自在無慮。第十二章 大圓滿的專門術語大圓滿的「根」、「道」、「果」和「見」、「修」、「行」,如同畫在半空中的三條線。一旦你往後看,那三條線在哪裡?這三條線之間沒有分隔,沒有區別。第十三章 了證的故事已了證的瑜珈士不執著於事物的堅實性,他們把一切事物視為「如是」──可見的空性,可聽的空性,以及本初覺醒的戲耍。第十四章 給死囚的忠告死亡只是身體的死亡,心不會死亡。當死亡的時刻來臨,你要這麼準備自己:想像你布施一切──整個宇宙、你和其他人所建立的所有因緣、你的財物,甚至自己的身體。第十五章 白晝的星辰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從事修行的有情眾生的數量,有如夜晚的星辰般不可計數;那些有興趣修持佛法的眾生,如白晝的星辰般稀有。
書名 / | 如是 下: 實修問答篇 |
---|---|
作者 / | 祖古.烏金仁波切 |
簡介 / | 如是 下: 實修問答篇:詠給.明就(Mingyur)仁波切:我們應該竭盡所能地把自己的心和仁波切的心融合為一,並且安住在平等捨之中。老實說,上師的覺悟狀態已經和我們的本初 |
出版社 / |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6362217 |
ISBN10 / | 9866362213 |
EAN / | 9789866362217 |
誠品26碼 / | 2680528184000 |
頁數 / | 304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7X22CM |
級別 / | N: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