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基督十架: 在21世紀重回救贖的原點 (35週年紀念版) | 誠品線上

The Cross of Christ

作者 John Stott
出版社 財團法人台北市基督教校園福音團契附屬校園書房出版社
商品描述 當代基督十架: 在21世紀重回救贖的原點 (35週年紀念版):為信仰扎下穩固根基,基督徒必讀的不朽經典!曾有人問斯托得,在他一生五十多本著作中,最看重哪一本?他說:「《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為信仰扎下穩固根基,基督徒必讀的不朽經典! 曾有人問斯托得,在他一生五十多本著作中,最看重哪一本?他說:「《當代基督十架》。比起我寫過的其他任何東西,我花最多心血在這本書。」這位二十世紀福音派最具代表性的領袖,將他畢生為之而活的信仰內涵寫成了《當代基督十架》,本書可說就是斯托得一生所宣揚的福音! 我們可能在基督教圈子已久,卻仍然無法完全掌握十字架的意義,或感受不到十字架在我們身上的力量。這本書是為每一個基督徒寫的,將基督信仰的心臟——十字架,做最全面、動人的剖析。究竟,十字架為何成了基督教最重要的標記?神到底透過十字架達成了哪些我們沒想過的事?祂是如何做成的?人要如何將十字架活在群體、暴政、苦難、21世紀每一天的生活當中? 讓一代大師帶著我們從不同角度來觀看、經歷十架的豐富,重回那開啟神一切奧妙、與你我生命息息相關的救贖原點。本書自初版以來,即廣獲各方讚譽,本版加入牛津大學教授麥葛福之新版序、張楷弦博士之導讀;另包含每一章的研讀指引,適合小組分享討論。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聯名推薦: 何世莉 中華福音神學院舊約副教授 莊信德 播種國際事工台灣分會執行長 張聖佳 中華福音神學院歷史神學副教授 張楷弦 中華福音神學院新約助理教授 董家驊 世界華福中心候任總幹事 魏連嶽 衛理神學研究院專任副教授 (按姓氏筆畫排列)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斯托得 (John Stott)作者斯托得(John Stott,1921~2011)二十世紀福音派重要領袖,於2005年獲《時代雜誌》選為「世界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一生主要時間於英國萬靈堂擔任牧職,也以此為起點,開展他在全球的服事。他在萬靈堂的牧養工作,影響了二次大戰後英國福音派教會的復興運動。此外,亦擔任1974《洛桑信約》(Lausanne Covenant)起草委員會主席,該信約為福音派奠下了傳福音和社會關懷並行的基調,對全球福音派發展影響深遠。斯托得一生的事奉皆奠基於他對基督十字架的認識與回應,對他來說,沒有什麼比闡明十字架的信息,來得更重要或更具挑戰性的了。譯者劉良淑資深文字工作者,曾任校園書房出版社總編輯。譯有《新約聖經背景註釋》、《21世紀舊約導論》、《C型觀點》等書,對華人基督教文字工作有重要影響。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英文20 週年紀念版序 ╱ 麥葛福 ╱ i 導讀:照亮時代的十字架 ╱ 張楷弦 ╱ vii 簡寫一覽 ╱ xiii 前言 ╱ 001 第一部 靠近十架 ╱ 009 第一章 十字架的中心性 ╱ 011 第二章 基督為何死 ╱ 047 第三章 探明就裡 ╱ 067 第二部 十架的核心 ╱ 093 第四章 赦免的問題 ╱ 095 第五章 償付罪債 ╱ 123 第六章 神親身代替 ╱ 149 第三部 十架的成就 ╱ 185 第七章 拯救罪人 ╱ 187 第八章 啟示神 ╱ 229 第九章 勝過罪惡 ╱ 257 第四部 十架的生活 ╱ 285 第十章 歡頌的群體 ╱ 287 第十一章 了解自我與捨己 ╱ 309 第十二章 愛我們的仇敵 ╱ 335 第十三章 苦難與榮耀 ╱ 355 結論:十架無所不及的影響 ╱ 389 附註 ╱ 409 參考書目 ╱ 431 經文索引 ╱ 441 人名索引 ╱ 453 主題索引 ╱ 458 *研讀指引 ╱ 大衛.史東 ╱ 465

商品規格

書名 / 當代基督十架: 在21世紀重回救贖的原點 (35週年紀念版)
作者 / John Stott
簡介 / 當代基督十架: 在21世紀重回救贖的原點 (35週年紀念版):為信仰扎下穩固根基,基督徒必讀的不朽經典!曾有人問斯托得,在他一生五十多本著作中,最看重哪一本?他說:「《
出版社 / 財團法人台北市基督教校園福音團契附屬校園書房出版社
ISBN13 / 9789861987958
ISBN10 / 9861987959
EAN / 9789861987958
誠品26碼 / 2682016368008
頁數 / 512
注音版 /
裝訂 / H:精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2X16X3.5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獲1988年ECPA金牌獎
☆被譽為「斯托得最好的作品」
☆福音派對十字架的意義最好、最具說服力的詮釋

試閱文字

導讀 : 照亮時代的十字架
十字架是福音信仰的中心。也正因為它是中心,在十字架所傳遞的偉大真理中,匯聚了整個新約的主要信息,以及基督教神學的各個基本面向:神的啟示、神的本性與榮耀、人的墮落與罪惡、白白的恩典、聖靈更新的生活以及教會群體的本質。作為凝聚點的十字架真理,簡單直接卻又無比豐富。在十字架的光照之下,早期教會得以建立,神學思想得以發展和成熟。也是在十字架的光照之下,教會在漫長的歷史中面對每一個時代的挑戰,回應當代的種種議題,並堅守福音的真義。
甫逝世十年的福音派巨擘斯托得牧師,在這本當代經典之作中,正是要論證並闡明十字架的真理。斯托得牧師堅信「歷史的信仰與聖經的信仰之中心皆在乎此」。然而,並非所有人都清楚明白這個信念。在每一個時代中,以及在當今學術界裡,許多對十字架的誤解,不但模糊了十字架本身的信息、使人無法辨認出十字架的中心性,也連帶衝擊了所有緊繫於十字架的各種神學思想,因而削弱了教會向每個時代見證福音信仰的能力。因此,這本書從根本著手,嚴謹且細緻地擦亮十字架的真理,以至於能夠呈現出十字架如何支撐了整個基督教神學,並且持續地向每一個時代發出挑戰。

福音的核心:神以自己代替我們,而能滿足神自己
本書論理嚴謹,議題全面,邏輯環環相扣,讀者若是掌握整體的論述結構,便能看見整本書的關鍵論述建立於「代替」(substitution)與「贖罪」(expiation)這兩個觀念:藉著耶穌基督釘十字架,神以自己代替了我們,為我們承受了因罪而有的刑罰,因此償付了罪債,使我們重得神的喜悅並進入滿有恩典的新生命當中。簡單地說,十字架上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呢?就是神「透過代替來償付」。斯托得牧師在本書中先全面性地剖析「代替論」與「贖罪論」的概念,再從聖經研究和神學思考等不同角度,解明這教義的每一個環節,同時為此教義辯護。「代贖」這個基本的信仰概念在歷史中,其實不斷地受到質疑與批判。一方面,許多人難以接受慈愛的神會在憤怒中追討罪債,要求以死償還;另一方面,許多人又認為神以無罪的兒子代替有罪的世人,是殘忍而不公義的。然而,斯托得牧師堅持十字架的「代贖」完美彰顯了神的公義與慈愛。唯有神能夠償付、滿足全然聖潔公義的要求,也唯有全然慈愛的神在基督裡自我犧牲,就在十字架上代替了必須償付罪債的罪人。因此,十字架真理的核心就是「透過代替來償付」,這是神公義與慈愛的完美結合。
在「代贖完美彰顯了神的本性」這基礎上,本書也梳理了歷史上不同的贖罪理論。許多神學家追問:神透過代替所償付的對象是誰?索求罪債的到底是誰?是要吞吃人的魔鬼、是讓人無力滿足的律法、是神自己的公義與榮耀、還是神在宇宙所設立的道德秩序?本書一方面透過詳細審視聖經經文,深入各種贖罪理論,指出不同理論的貢獻、限制與誤導;另一方面則清楚明白地指出,任何除了「神自己」以外的索求罪債者,都會無可避免地將神描述為向某個對象臣服的次等存在。也就是說,贖罪乃是出於神自己裡面全然公義與慈愛的要求,是神要「自我滿足」,也唯有神的親身代替才能自我滿足。本書以大篇幅論證、闡述「代贖」的主題,是因為斯托得牧師認為只有先確立這個核心概念,從而發展其他思想,十字架的中心性與相關神學議題才不會模糊。

十字架的拯救、啟示、得勝與群體生命
確立了十字架的本質,本書再以「透過代替來償付」為基礎,繼續建構十字架的神學,這包括了四大部分:救恩的成就、神的自我啟示、全然的得勝、以及教會群體的生命樣貌。透過這樣的架構,本書回應了許多歷史上或學術界的錯誤,指出許多人錯將這些建構在「代贖」之上的神學思想,視為福音信息的核心,而反過頭來淡化甚至反對「代贖」這最根本的思想。斯托得牧師逐一解釋,這些神學思想如何建構在「代贖」的概念上。例如,過去百多年來的新約研究經歷了多次的研究方法更新與典範轉移,學者們從不同角度理解新約作者要傳遞的信息核心。在這些新進的研究裡,新約的信仰主軸可以是對以色列所信獨一神的全新認識,可以是宇宙中善與惡兩股力量的天啟戰爭,可以是因著恩典參與在基督的生命裡、神秘地與基督聯合,也可以是如同哲學家一般,勸導人重新認識自己和自身價值觀,並仿效基督的道德模範,因此透過倫理教導建立一支在末世屬神
的子民。然而,斯托得牧師堅持,正是因為神在十字架上代替了我們,祂才完全啟示了祂自己,魔鬼從罪而有的暫時權勢才被永久剝奪,宇宙的秩序才在神的勝利中被恢復。又正是因為神自己的代替償付了我們的罪債,我們才能與神和好並參與在基督裡,我們也才能仿效神在基督裡的彰顯,學像基督,建立以基督的心為心、且滿有基督樣式的群體生活。這樣看來,本書雖然從最傳統的「代贖」觀念出發,卻沒有迴避種種不同架構的挑戰,也沒有漠視其他理論的貢獻,而是深入每一個邏輯環節,一方面捍衛傳統信仰,一方面也在清晰的脈絡下吸納其他架構的可取之處,而能扎實地擴展傳統思想的厚度。

回應時代:聖經神學與歷史神學
本書的整體論述大致採用了系統神學的主題,以代贖觀念為基礎,發展十字架的神學和救恩論,包括「贖罪」與「挽回」等不同面向的救恩觀念,再將神論、啟示論、基督論以及教會論都放置在十字架神學的脈絡下來討論。然而,對這些系統神學主題的討論,本書其實也大幅採用聖經神學和歷史神學的方法。面對所有的議題,本書總是從詳盡的相關經文之解經工作開始,經常涉及原文字義、句法結構以及舊約引用等等的細節討論,循序漸進地描繪出新約在某一特定議題上的思想圖畫。同時,本書也交織著歷史神學的討論,在各議題中呈現不同時代的神學家和思想,以聖經神學為基礎分析他們的優劣,再逐步建構完整的論述。
透過聖經神學的研究,斯托得牧師回應了他自己時代的學術進程,也呈現出新約書信如何以十字架為根基,回應了新約時代的各種思想,包括猶太思想與希臘羅馬風俗。透過豐富的歷史神學研究,斯托得牧師在教會歷史中漫長的神學討論中汲取教訓,也呈現出十字架的信息如何光照歷史中的教會,使教會能回應所屬的時代。最後,儘管上述的研究方法都非常具有技術性,本書的筆法並不艱澀難懂,並且常在聖經或歷史神學的討論中,帶往頌讚的結論。讀者若用心閱讀,不但不容易迷失在過於艱深的學術討論中,反而會在十字架的信息中自然地走向默想與敬拜。

當代十架群體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本書最叫人驚豔之處,可能是最後一部分整整用了四章的篇幅,討論十字架的信息所建立的生活與群體。在這重視主觀經驗的世代,以及強調群體的學術氛圍下,許多人對十字架的理解,是側重於它傳達了基督自我犧牲的思想範式,以及一種主觀經歷的轉化力量使人能效法這思想範式,並因此能建立一個遵循此範式的群體。這個面向的理解確實有幫助,也是傳統思想常常忽略的。但是斯托得牧師不但沒有忽略這個面向,反而精準地將這種偏向主觀與群體的理解,重新建基於客觀的代贖事實。盼望本書能幫助讀者重新回到古舊的十字架,重拾代贖的信息,而能夠在十字架的光照之中回應當代,成為當代十架群體。


張楷弦
中華福音神學院新約助理教授

試閱文字

自序 : 前言
我感到極其榮幸,承蒙英國校園出版社(InterVarsity Press)之邀,要我寫一本論基督的十字架之書,這是最偉大、最榮耀的一項課題。經過幾年的寫作,我自己的靈性獲益良多,信念更行清晰、堅定,並且立定心志,要以在地上的餘下日子(我知道所有蒙贖的同道都將在天上度永恆)來盡心盡意地服事釘十字架的基督。

所有基督徒讀者都從英國校園出版社深深受益(印奇理〔Ronald Inchley〕和英推索〔Frank Entwistle〕為其盡獻一生的領導人),而該社以一本論十字架的書,作為其週年慶的一部分,甚為合宜,因為十字架是福音信仰的中心。正如我在本書中所辯證的,歷史的信仰與聖經的信仰之中心皆在乎此,但這一點並非人盡皆曉的事實,這足以表明,確有必要存留一份獨具特色的福音見證。福音派基督徒相信,藉著基督釘十字架,神以自己代替了我們,背負我們的罪,替我們承受我們當受之死,使我們能重新得祂的喜悅,蒙接納進入祂的家中。巴刻(J. I. Packer)所寫極是,他說,這個信念「乃是普世福音派團體的辨識標記」(雖然「常為批評者誤解、諷刺」);它「領我們直入基督福音的心臟」。
對英國大專校園團契(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Christian Fellowship)以及其所隸屬的世界性組織,即國際福音學生團契(International Fellowship of Evangelical Student)而言,十字架的中心性無疑為其歷史中舉足輕重的要素。於二十世紀初期發生的兩件事,尤見其重要性。

第一件是一九一○年CICCU(Cambridge Inter-CollegiateChristian Union,劍橋校際基督徒聯會,成立於一八七七年)退出SCM(Student Christian Movement,基督徒學生運動,成立於一八九五年)之事。CICCU 的會員很清楚,他們乃是承襲劍橋改革時期的偉大人物比爾尼(Bilney)、丁道爾(Tyndale)、雷蒂姆(Latimer)、萊利(Ridley)、克藍麥(Cranmer)等人的傳統。他們也懷著愛慕的心追念沈美恩(Charles Simeon),以他為榮,這位聖三一教會的牧者,五十四年(1782-1836)之久忠心耿耿地宣講聖經,正如他的墓碑上之言:「他定意不知別事,只知道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這是他盼望的根基,也是他一切事奉的主題」。因此毫不意外地,當SCM漸趨自由派之時,CICCU的會員對其日益失望,尤其不贊同其對聖經、十字架、甚至耶穌之神性所持的軟弱教義。於是,當一九一○年三月,CICCU的會員與SCM的總
幹事塔特洛(Tissington Tatlow)會商之時,他們便投票脫離該組織。次年,摩爾(Howard Mowll,後來擔任雪梨的大主教及澳洲的總主教)成為CICCU的主席,協助奠定其穩固的福音派立場,此後未曾有些微偏離。

一九一八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許多退伍軍人到劍橋就讀。當時CICCU比SCM規模小得多,SCM的領袖(最著名的
為瑞勳〔Charles Raven〕,伊曼紐爾學院的教務長)向CICCU 示好,盼望他們能重新加入,以補該組織所欠缺的奉獻熱忱和佈道努力。為解決此事,迪克(DanieI Dick)與葛拉柏(NormanGrubb)(CICCU 的主席及祕書)和SCM的委員會見面,在他們的祕書長佩利(Rollo Pelly)的辦公室開會。以下是葛拉柏對此關鍵性事件所做的記錄:經過一小時的討論,我一針見血地問佩利:「SCM是否以耶穌基督的救贖寶血為中心?」他略為猶疑,然後說:「嗯,我們承認這點,但不一定以它為中心。」迪克和我便說,對CICCU的人而言,這就可以做決定了。我們絕不會加入一個不以耶穌基督的寶血為中心的組織;我們就此分道揚鑣。
這個決定不僅確認了戰前脫離該組織的投票,而且「成為IVF(InterVarsity Fellowship,大專校園團契)的真正根基,因為幾個月之後,我們便醒悟,若創橋必須有CICCU,世界上每一個大學也必須有同一類的組織」。第一屆大專校園會議(InterVarsity Conference)便於一九一九年十二月在倫敦召開。

在這段期間,葛拉柏引用哥林多前書十五章3∼4節,作為他們思想的鑰節:「我當日所領受又傳給你們的,第一,就是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這與基督徒學生運動於一九一九年所發表的「目標與根基」實在很難協調,該文獻對十字架如此宣告:「我們唯有在加略山上,看見神親自為一切人的罪每日所付的痛苦代價,才可能進入真正懺悔與赦免的經歷中,而這經歷釋放了我們,得以開創一全新的生活方式⋯⋯這便是贖罪的意義。」5 但我們必須恭敬地回應說,贖罪的意義不是在於我們注目於加略山而產生的懺悔,乃在於神所做的,就是祂藉基督在十字架上代替了我們,承擔了我們的罪。

在每一個世代,都必須清楚界定贖罪的「客觀性」與「主觀性」之區別。據IVF第一任總幹事約翰森(Douglas Johnson)之言,這個發現乃是鍾馬田(Martyn Lloyd-Jones)事奉的轉捩點,他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數十年,成為福音派公認的領袖。他向幾位朋友透露,「在一九二九年,他的觀點與講道有了極其根本的轉變」。當然,從一開始,他的事奉便強調重生的必要性。但是,有一晚他在南威爾斯的布里真德市(Bridgend)講道之後,當地牧師向他提到,似乎「十字架與基督的工作」在他的講道中沒有多少地位。他「立刻到他最喜歡的舊書店,向老闆打聽兩本論贖罪的好書。老闆⋯⋯推薦了戴爾(R. W. Dale)所著《贖罪》(Atonement, 1875),以及鄧尼(James Denney)所著《基督之死》(The Death of Chuist, 1903)。他回家之後,便致力潛心閱讀,不吃中餐也不要下午茶,他的太太非常擔心,甚至打電話給他哥哥,討論是否要請醫生來。但是,當他讀畢出來,他宣稱已找到『福音的真正中心,以及基督徒信仰奧義之鑰』。於是他講道的內
容改變了,影響力亦隨之而來。正如他自己所言,根本問題不在於安瑟倫(Anselm)的『為何神要成為人?』而在於『為何基督要死?』」正因為贖罪如此重要,也因為對它正確的了解能重拾「代替論」(substitution)、「償付論」(satisfaction)、以及「挽回論」(propitiation)等易被錯用的偉大聖經觀念,有兩件事情令我十分驚訝。第一是這項教義何等不流行。有些神學家雖然明白其聖經基礎,卻似乎不情願提及,頗令人費解。舉例而言,我想到那位著名的衛理宗新約學者戴樂(Vincent Taylor)。他審慎淵博的為學風範,可以其所著三本論十字架的書為例:《耶穌與祂的犧牲》
(Jesus and His Sacrifice, 1937)、《新約中的贖罪》(The Atonementin New Testament Teaching, 1940)、《赦免與和好》(Forgivenessand Reconciliation, 1946)。他用了許多形容詞來刻畫基督的死,諸如「代贖」(vicarious),「救贖」(redemptive),「和好」(reconciling),「補贖」(expiatory),「犧牲」(sacrificial),尤其是「代表」(representative)。但是他不願稱之為「代替」(substitutionary)。他詳細查考初代基督徒的講道與信仰,鑽研保羅書信、希伯來書與約翰書信,對基督的工作寫下這樣的話:「在我們所查考的經文中,沒有一段形容這是一種代替⋯⋯我們找不著任何一處可支援這類觀點。」7 基督的工作是「一項為了我們而做的事,而不是代替我們而做的事」(270頁)。但是,雖然戴樂發表如此驚人之論,他本人顯然在做此聲明時並不心安理得。這些話的強度讓我們對他後來覺得必須補充的話,感到十分突兀。他寫道:「新約中對基督代表性工作的教導,最搶眼的特色,恐怕是它非常接近代替性教義的事實,雖然它尚未跨越界線。特別是保羅的教義,與代替論可說只有一線之隔」(288頁)。他甚至承認,不少新約學者「常只滿足於否定代替論,而未找著可取代之說」(289頁),這現象顯示「我們或許只急著要拒絕,並未認真檢討」(301頁)。而我想在本書中指明的,便是聖經對贖罪的教義徹頭徹尾便是代替論。戴樂要躲避的並不是這教義本身,而是提倡代替論之士在思想與表達上常出現的那種粗糙生硬。

第二件令我驚訝的,是基督的十字架儘管身居中心地位,近半世紀以來,卻沒有一位福音派作者為肯深思的讀者寫過以此為題的書(直到近兩、三年才有)。不錯,有幾本小書,也有一些學術性的專論出版。我特別推崇澳洲墨爾本的莫理斯(Leon Morris)在這方面的努力,他所著《使徒對十架的宣講》(Apostolic Preaching of the Cross, 1955)一書,讓我們都受益匪淺。我更高興的是,他將該書的內容簡易化,出成《贖罪》(Atonement, 1983)一書,使平信徒都能了解。他已成為歷代以來論這主題無數著作中的佼佼者,而他所著《新約中的十字架》(The Cross in the Nes Testamen, 1965)一書,其探討之深入廣博,可能仍屬首屈一指。我願以赤忱引述他在該書中所說:「十字架主宰著新約」(365 頁)。

然而,直到晚近才有華樂思(Ronald Wallace)所著《基督贖罪之死》(The Atoning Death of Christ, 198l),以及邁可.格林(Michael Green)的《耶穌復活十架》(The Empty Cross of Jesus,1984)等書,在這之前,除了最早期IVF 所出版貴樂保(H. E.Guillebaud)的《為何是十字架?》(Why the Cross?, 1937)之外,我不知道還有哪一本書是為我心目中的讀者而寫。當時那本書是極大膽的著作,向反對代替論者迎頭痛擊。書中提出三個問題:(1)「它是否合乎基督?」(即,與耶穌和使徒的教訓是否相符);(2)「它是否不道德?」(即,與公平是否相符);(3)「它是否不可思議?」(即,在時間與罪的移轉等問題上是否講得通)。我所關心的範圍更廣泛,因為本書不是單談贖罪,而是探討十字架。在第一部分三章導論之後,第二部分論及我在前面所謂「十架的心臟」,辯明聖經的「償付論」與「代替論」之真義。第三部分繼續談到十字架的三項偉大成就,即拯救罪人、啟示神,與勝過罪。第四部分探討的,鮮為一般論十字架的書所提及,就是對基督信眾而言,「活在十架之下」是何意義。我想要說明,十字架改變了一切事,它讓我們與神建立一種新的崇拜關係,使我們對自己有了新而平衡的認識,對宣教產生新的獻身動機,對敵人興起新的愛,面對受苦的難題也萌發新的勇氣。

我在發揮主題之時,心中存有聖經、傳統與現代世界組成的三角架構。我第一重視的是要忠於神的話,讓它說出它的意思,
而不是要它說我可能期望它說的話。沒有一事可以取代審慎的解經工夫。第二方面,我竭力分享自己閱讀的成果。若要了解十字架,便不可忽略過去的偉大著作。不尊重傳統與歷史神學,便是不尊重在每一世紀中積極光照教會的聖靈。最後,第三方面,我嘗試不僅從聖經本身與傳統的亮光來了解經文,也從現代世界的觀點來了解它。我探討了基督的十架對二十世紀末葉的我們要說什麼。若要放膽去寫(與讀)一本論十架的書,其中必定有臆測推斷的危險。一方面是因為當「神在基督裡叫世人與自己和好」之時,真正所發生的事是一項奧祕,其深度我們需窮盡永恆來探討;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們在默想基督的十字架之時,絕無可能持冷靜、旁觀、疏離的態度。因為不管願意與否,我們總脫不了干係。是我們的罪把祂釘在那兒。因此,十字架不會奉承我們,反倒會貶抑我們的自以為義。我們站在它面前,只能垂首痛悔;唯有等到主耶穌向我們的心說話時,這樣的態度才會改變;祂的話滿含饒恕與接納,我們深受祂的愛激勵,感恩之情洋溢,便出到世界,終生服事祂。

我感謝Roger Beckwith和David Turner閱讀部分初稿,提出了寶貴的意見,也謝謝我最近四位研究助理,Mark Labberton、Steve Ingraham、Bob Wismer,及Steve Andrews在閱讀原稿,做書目與索引,查資料與校對上,尤其一絲不苟。我最後要衷心感謝的,是茀蘭絲.懷海德(Frances Whitehead),她作我的祕書到一九八六年已滿三十年。本書是由她打字無以計數的資料之一。我對她的效率、幫助、忠心,與毫不衰減的事主熱忱,讚賞備至。謹以最深的感激,將此書獻給她。
斯托得
一九八五年聖誕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