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基隆系列 5: 從唐山吃到基隆 | 誠品線上

誰來基隆系列 5: 從唐山吃到基隆

作者 蔡沛鈴
出版社 白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誰來基隆系列 5: 從唐山吃到基隆:《從唐山吃到基隆》是「誰來基隆」系列繪本的第五冊。漢人是當今基隆主要的人口組成,其中河洛人佔7成、客家人佔1成、隨國民政府遷臺的外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從唐山吃到基隆》是「誰來基隆」系列繪本的第五冊。漢人是當今基隆主要的人口組成,其中河洛人佔7 成、客家人佔1 成、隨國民政府遷臺的外省人佔2 成。《從唐山吃到基隆》透過七個不同漢人族群的基隆孩子陳述,從長輩口中得知祖先來自何方?為何而來?並介紹一道祖先帶來的特色食物。孩子們介紹的食物,如同來自各方的人,在基隆共生共榮,創造了基隆豐富的飲食文化。 本書文字作者蔡沛鈴是基隆的媳婦,為了故事的真確性,走訪基隆大街小巷,實地訪察並品嚐。透過插畫家謝璧卉的繪筆,讓故事及美食以生動活潑的畫面展現,也讓我們日後品嚐基隆美食時,腦中會浮現基隆的故事。 《從唐山吃到基隆》是以基隆歷史為背景的繪本故事,是「誰來基隆」系列繪本之一,也是「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的一塊小拼圖。希望能藉此讓讀者對基隆有多一分的認識,也多一份愛。 基隆市文化局長 陳靜萍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蔡沛鈴、謝璧卉文字作者/蔡沛鈴臺中人,基隆媳婦,全職媽媽,兼職文字工作者。作品:《野丫頭》、《媽媽不懂我的心》、《我的越南媽媽》、《山上的孩子》、《震不碎的愛》。插畫作者/謝璧卉高雄鼓山人,愛丁堡藝術學院碩士,主修插畫,現為平面影像獨立工作者。繪本作品有《說好不要哭》、《阿公草》、《海風吹過港仔墘》、《水光鳥影三塊厝》。謝璧卉插畫作者/謝璧卉 高雄鼓山人,愛丁堡藝術學院碩士,主修插畫,現為平面影像獨立工作者。繪本作品有《說好不要哭》、《阿公草》、《海風吹過港仔墘》、《水光鳥影三塊厝》。

商品規格

書名 / 誰來基隆系列 5: 從唐山吃到基隆
作者 / 蔡沛鈴
簡介 / 誰來基隆系列 5: 從唐山吃到基隆:《從唐山吃到基隆》是「誰來基隆」系列繪本的第五冊。漢人是當今基隆主要的人口組成,其中河洛人佔7成、客家人佔1成、隨國民政府遷臺的外
出版社 / 白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5417123
ISBN10 / 986541712X
EAN / 9789865417123
誠品26碼 / 2681936909001
頁數 / 38
注音版 /
裝訂 / H:精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5X25X1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誰來基隆?漢人來基隆。
一千多年來,漢人在不同的時期,因不同的理由來到基隆。
現今,融合共處於基隆。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基隆市長 林右昌

2016年,基隆市啟動「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以全市為格局開展這個計畫,以城市為尺度的布局讓基隆從縣市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獲得文化部高度肯定。

基隆是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希望以文化治理來帶動城市再生。基隆是臺灣的國門,是與世界緊密連結的重要通道,累積了許多時代關於土地與人民的記憶。透過這個結合各種專業的跨部會大計畫,讓我們了解,幾千年前這塊土地的人們,是如何過日子?歷史是如何發展?隨著時間推移,誰來過基隆?又為何而來?人們留下什麼?帶走什麼?對現在的我們來說,過去的發展與變化,又產生了什麼影響?

「誰來基隆」這一套系列繪本,以圖畫與文字,描寫在不同歷史時空下,關於人與這片土地的故事。繪本以「巴賽人」、「西班牙人」、「法國人」、「日本人」、「漢人」五種人為故事主軸,以史料為基礎,透過揣摩與想像,建構當時可能發生的故事,讓讀者更貼近這片土地,期待因著了解過去,才能知道自己是誰,也才知道未來要往哪裡去。

試閱文字

內文 : 《從唐山吃到基隆》導讀/蔡沛鈴

本書是一本以食物為媒介,介紹漢人遷居基隆歷史的繪本。

他鄉變故鄉
漢人移居臺灣的過程中,為了在新環境中求生存、在異族群之間爭取最大利益,這些依原鄉地域、語言、文化而劃分的族群,會在內部產生緊密度更甚於原鄉的連結。
漳州與泉州是基隆最大的漢族群。雍正年間,漳州人越過八里坌,沿著北海岸進入基隆,佔據環港區域;乾隆年間,泉州人沿基隆河上溯,散居基隆河谷。兩大族群在勢力交界處相互爭搶,大小械鬥不斷,最後以獅球嶺為界,以北的基隆港水系屬漳州,以南的基隆河水系屬泉州。
漳、泉之外的漢族群在基隆是絕對少數,不像漳、泉形成兩強之勢,這些族群各自發展出相異其趣的生存策略。都說「福州過臺灣,身揹三支刀──剪刀、菜刀、剃頭刀」,這說明了福州族群多以技藝為生,而免於涉入地盤之爭。
日治時期,基隆港完成初步現代化,運輸模式改變,進而產生新的勞力需求,溫州人在此時移居基隆,在現今中山二路西八碼頭對面的半山腰上建立一個單一且集中的聚落──溫州寮。
同樣的,隨著國民政府遷臺,基隆開始出現的眷村也是集中聚落;和其他漢族群不同的是,眷村的組成是以軍種畫分。眷村裡的人來自大江南北,口操南腔北調,在基隆這個以漳、泉為主的環境中,自成一方天地。
戰後,兩岸鐵幕相隔,但仍有少數漢人因為各種機緣來到基隆,因為人數少、時間晚,只能散落在漳、泉形成的社會結構中夾縫求生。
客家人渡海來臺的時間不晚於閩語族群,但基隆的客家人多是民國五十年代起從竹、苗來的二次移民。根據客委會的調查,客家族群約佔基隆人口一成四,僅次於漳、泉,但是因其在「福佬」社會裡大隱於市的生存策略,使得基隆幾乎感受不到客家族群的存在。因為大隱於市,客家族群散居基隆各地,八堵火車站旁已消失的八中社區,成為基隆客家族群集中聚落的絕響。雖然基隆的客家族群不群居,但他們卻將移民社會裡特有的族群團結展現在生計奮鬥上,透過鄉親的職業介紹,基隆的港務局、鐵路局、中船公司都有客家族群的身影;透過師徒制開枝散葉,基隆「永」字輩店招的西藥房和「東」字輩的中藥房都是客家族群的天下。
這是基隆漢人主要的移民時序與脈絡,但宏觀的集體歷史是由微觀的個體記憶所建構,這樣的時序與脈絡有其代表性,卻不是漢人移民基隆的全部樣態。在將近四百年的時間長流裡,每一個來到基隆、停駐基隆的移民都有一段故事,一段他鄉變故鄉的故事。

舌尖上的族群共榮、共融
《從唐山吃到基隆》是以漢人為主題,相對於非漢人,「漢人」是一個單一概念,事實上在這個概念之下的是許多不同的族群。我們這座島嶼上的兩千三百萬人,除了漢人之外,還有更多不同的族群,眾多族群形成一個臺灣共同體。做為共同體並不是要消弭多元間的差異,歸趨一元,而是在一個共同體之下,各族群保有其主體性,在深化自己族群文化的同時,也理解、欣賞其他族群的文化,使得異族群文化間產生涵化、激盪、創新的可能,展現共同體內的多元價值。
共同體就好比一場盛宴,盛宴裡紛陳的菜餚就是眾多的族群。各色菜餚必須各顯其味之外,菜餚之間還要能相互搭配、相互張顯,才能成其盛宴。
多元族群的共同體並不是不可企及的空中樓閣,文化也不是象牙塔裡的學術文章,常民飲食就是實實在在的文化。在一個族群內部,飲食是最直接的文化傳承;在異族群之間,飲食是也是最鮮明的文化櫥窗。走一趟基隆廟口,我們吃得到福州紅糟鰻、漳州雞卷、泉州豆簽羮、外省酒釀、原住民烤山豬肉、越南河粉等等,多元族群的文化早已在我們的舌尖綻放、融合,我們只是不自知而已。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