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動物園百年史 | 誠品線上

A Century of Taipei Zoo: 1914-2014

作者 徐聖凱/撰述
出版社 五楠圖書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臺北市立動物園百年史:動物園原本是帝王、貴族或富豪豢養珍奇動物,以滿足其好奇心或展示權力財富的地方,西方在17、18世紀開始將動物園開放給一般民眾參觀,動物園逐漸成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動物園原本是帝王、貴族或富豪豢養珍奇動物,以滿足其好奇心或展示權力財富的地方,西方在17、18世紀開始將動物園開放給一般民眾參觀,動物園逐漸成為民眾觀賞野生動物的地方設施。而日本在19世紀文明開化的過程中,向西方學習模仿而設立了象徵近代化與文明化的動物園,並隨著日本統治臺灣,在臺灣引進成立了臺灣第一座大型動物園「圓山動物園」。 圓山動物園是日治時期延續至戰後最久遠的首座大型動物園,她經歷了日本的統治、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衝擊、戰後初期的困頓、70年代的現代化轉折,在1986年畫下休止符,結束長達72年的圓山時期,同時開啟「木柵動物園」的篇章─一個全新的現代化動物園。本書以歷史學的方法,記錄臺北市立動物園如何從一個地方上的前近代動物園,走向一座國際級的現代化動物園,文字力求淺顯,搭配四百多幅圖片,提供民眾一個適合閱讀、認識動物園的歷史讀物。同時於書末保留學術性的引證出處,使撰述內容有據可循。 動物園不只是個觀賞動物的場所,而是跟臺灣社會密不可分的大眾公共設施。作者指出,圓山動物園在日治時期被稱為市民休憩的聖域,是最適合民眾休憩的公共空間,她也是藝文人士的想像力來源,當時的人們把參觀動物園、或動物園裡的動物當成創作題材,以動物園為主題的課文,也開始出現在官訂教科書裡。戰後二十餘年的動物表演時期,動物園儼然是個遊樂的世界,每年湧入300萬人次的遊客量,成為臺灣人非到不可的地方。木柵動物園在娛樂之外,將物種保育及生態教育當作發展目標,同時更新展示手法並提升動物福祉,引進明星動物,為社會散播溫馨和諧的訊息,或者是生態保育的觀念。於是這部動物園史,不只是動物園的歷史,她側記了臺灣社會百年的發展,敘述了動物園與社會的互動,也記錄了人類與動物關係的演變。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徐聖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主要著作:《日治時期臺北高等學校與菁英養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黃伯超先生傳:臺灣營養學研究領航人.本土醫學教育改革先驅》(前衛出版社)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歷任市長賀詞 保育夥伴賀詞 歷任園長賀詞 序 前言 第壹篇 日治時期的圓山動物園(1914-1945) 第一章 圓山動物園的誕生 動物園出現以前:圖像、標本、小型飼育場與巡迴藝人苗圃的「臺北動物園」與本土動物 日本巡迴動物園帶來珍禽異獸 誕生於圓山公園的民營圓山動物園 收購官營:整修擴張與正式開園第二章 臺灣最早的動物園 組織規制及遊客管理辦法 設施與遊園地圖 動物的繁殖、醫療、脫逃與製成標本 對外的動物交流第三章 動物離我們很近:1930年代娛樂性質的強化 夜間開園、慰靈祭與動物表演作為市民休憩的「聖域」 作為藝文創作與想像力的來源 第四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衝擊 戰爭與動物園 處死猛獸及大型動物 第貳篇 戰後的圓山動物園(1945-1986) 第五章 困境中重生:由動物表演建立人聲鼎沸的樂園 重建與動物表演 從延續中緩步更新的舊園 第六章 四大功能的萌芽:1970年代轉向制度化與現代化 老園的沉痾 現代化轉折 教育活動起步:國內最早的社教機構志工團隊 研究及保育觀念的初生 動物醫療及國際交流的發韌 第七章 搬家總動員 籌遷木柵 告別圓山 第參篇 現代化的木柵動物園(1986-2014) 第八章 走入國際 成長的十年 晉身世界級的大動物園 第九章 建立動物園的價值 以保育教育為核心的生態教育成為國際聯合保育工作網的一員 動物為人,人為動物 傳遞溫馨和諧的訊息 第十章 未來:沒有完工的一天總結:臺北市立動物園一世紀的變遷 附錄 附錄一 中日文動物名稱對照表 附錄二 機關名稱、歷任園長、主要編制 附錄三 歷年動物飼育數附錄四 歷年遊客人數與票價 附錄五 臺北市立動物園大事年表 各章註腳 徵引文獻

商品規格

書名 / 臺北市立動物園百年史
作者 / 徐聖凱 撰述
簡介 / 臺北市立動物園百年史:動物園原本是帝王、貴族或富豪豢養珍奇動物,以滿足其好奇心或展示權力財富的地方,西方在17、18世紀開始將動物園開放給一般民眾參觀,動物園逐漸成
出版社 / 五楠圖書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0424133
ISBN10 / 9860424136
EAN / 9789860424133
誠品26碼 / 2680918524003
頁數 / 398
注音版 /
裝訂 / S:軟精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30.5X23.5X3.3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2012年,臺北市立動物園為了慶祝2014年開園一百周年,委外進行園史的整理與編纂。當時的計畫承攬團隊,原先擬依約完成一萬字左右的簡史,以及歷史資料彙編、口述訪談等工作。然而,從歷史學的觀點而言,紀念一個重要機關的百周年,宜趁這樣的機會,進行史料蒐集整理的同時,也著手該機關百年史的撰寫,而不僅是「簡史」的出版。動物園方面亦欣然採納建議,改以完成記錄動物園詳實百年史為目標,並委由本人指導的臺灣師範大學博士班學生徐聖凱,負責這次園史撰著及資料彙編的重任。如今這本厚達四百頁、十餘萬字的《臺北市立動物園百年史》,便是在去(2013)年年底,以不錯的評價順利通過審查的委託計畫報告之修訂本。除了這本動物園百年史外,當時亦針對動物園的歷史文獻,蒐集編成30餘冊的園史資料彙編及其目錄,交由動物園保管收藏。

走過一世紀的里程碑,動物園出版百年史,一方面慶祝百周年生日,一方面也提供民眾一個瞭解動物園歷史的讀物,深富教育意義。從圓山到木柵,經歷日本的統治、戰後初期的困頓、1970年代的轉折,到今天現代化的大動物園,《臺北市立動物園百年史》不僅僅是動物園本身的歷史,就如同本書〈前言〉所述,它側記了臺灣社會百年的發展,敘述了動物園與社會的互動,也記錄了人類與動物關係的演變。本書文字力求淺顯,搭配適當圖片以利閱讀,同時於書末引證出處,資各界查詢,內容豐富,相當值得一讀。

本書的性質為一機構史,方向是現代化,也就是臺北市立動物園如何從一個地方上的前近代動物園,走向一家國際級的現代化動物園。作者指出:設立在日治時期的圓山動物園,就今日的歷史意義在於「開創」,現代動物園許多的規定與設計,包括它的內部組織規制,遊園規劃,遊客管理辦法等等,在這時期已經出現。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華民國政府接手臺灣,動物園因為戰爭失去許多珍貴動物,同時缺乏經費整建,動物表演成為重建動物園的曙光,且帶來三百多萬的年遊客量。但是就今日一家現代化動物園,必須兼具娛樂、教育、研究與保育之四大功能來看,無論是日本統治時期,或是1970年代以前的圓山動物園,只能說是前近代的動物園。當1974年臺北市政府決定將圓山動物園遷移至今天的木柵現址,臺北市立動物園步入「現代化的轉折期」,到1986年正式遷園的12年間,象徵現代化的四大功能開始萌芽並成為發展目標。遷園後有十年的吸收成長期,動物園因缺乏現代化的種種經驗,從學習中逐漸調整上軌道,並為了擴大現代化腳步,而加快國際化的速度。木柵開園十年後的1997年起,動物園步入「現代化的發展階段」,保育與教育內涵深化,新展示區陸續完工,以及明星動物的引進,成為今日我們所熟悉的木柵動物園。

近幾年有一些臺灣歷史故事,在藝文創作者的努力下,改編成小說、漫畫,甚至躍上了螢光幕與銀幕。霧社事件被拍成「賽德克巴萊」,更早之前還有相關的漫畫小說與電視劇「風中緋櫻」;嘉農棒球與嘉南大圳的故事被拍攝成電影「KANO」,一一呈現在民眾的眼前。我們是否想像過,以「動物園」為背景的故事,或許可能成為下一個臺灣歷史小說、漫畫、電影的題材?無論是用什麼方式呈現,在動物園史尚未被整理以前,這可能只是個想像,因為過去動物園發生了什麼事,我們並不知道,如今,在這本動物園百年史問世之後,似乎可以期待這些作品的出現。對於藝文創作者而言,也有了更多的歷史依據以及想像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