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男孩: 無法倒帶的配角人生 | 誠品線上

Life, Animated: A Story of Sidekicks, Heroes, and Autism

作者 Ron Suskind
出版社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消失的男孩: 無法倒帶的配角人生:由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短片得主拍成電影現實人生不像迪士尼卡通,夢想只有一部分能成真!普立茲新聞獎得主寫的不是新聞,是他們全家與生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由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短片得主拍成電影現實人生不像迪士尼卡通,夢想只有一部分能成真!普立茲新聞獎得主寫的不是新聞,是他們全家與生命奮鬥的真實故事!一個家庭面對世界顛覆後展現的適應力,這是關於韌性、希望和愛的故事!《紐約時報》、《今日美國》、《讀者文摘》、《聖路易郵訊報》、《波士頓環球報》等大篇幅報導想像一下,如果你的小孩只會模仿迪士尼動畫中人物的動作、情感和對白來跟大家互動,會是什麼景況?是奇幻故事?還是惡夢一場?這是自閉兒歐文.蘇斯金的真實人生,他是普立茲獎記者榮恩.蘇斯金與自信的妻子柯妮莉亞的兒子。美國有兩百萬名自閉症患者,他們各異其趣,各有各的天賦和障礙,當中許多潛在能力遭到忽視。歐文和家人踏上不可逆轉的旅程,在黑暗中他們需仰賴故事才能生存下去。求生故事的開端是,在歐文將滿3歲之際,外表看似正常且多話的孩子,突然變得沉默,不吃、不睡又哭個不停;唯一慰藉是發病前喜歡的迪士尼動畫。歐文憑藉聲音,將幾十部動畫牢記於腦海。故事接下來出現連串驚人突破,父母開始運用動畫對白來與消失的兒子溝通。只要你說出一句台詞,歐文會看著你唸出下一句對白;但他理解對白的意涵嗎?如一位自閉症專家形容,歐文的雙親「為了拯救孩子」,一頭栽進「愛麗絲夢遊仙境的兔子洞」;但過沒多久,究竟是誰救誰已搞不清楚了。因為他們全家不得不化身為動畫角色,被迫沉思動畫對白的深層意義——這是為了跟上歐文的腳步。歷經瘋狂、痛苦、喧鬧的十年,故事逐漸明朗:在幻想的國度裡,一名不斷低聲咕噥「被丟下」的男孩,竟是國王、世界的造物主。歐文發明了一套語言來表達愛和失落、兄弟情誼、美麗的本質和內心的想法。這個父親執筆,經由妻兒形塑的動人故事,核心思想不在自閉症或迪士尼動畫,故事是關於一個家庭面對他們的世界遭顛覆後展現的適應力,是關於韌性、希望和愛的故事。一名孩子被困惑、沮喪、沉默所吞噬,在他身處黑暗洞穴的深處,和家人開始挖掘鑽石,年復一年不斷嘗試一項不可能的任務:找出一個每個人都能學會的方式,為生命注入活力,並擁抱最狂熱的夢想,無論那是多麼意想不到的夢想。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聯合推薦萬芳醫院小兒科醫師/王聖儒 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丘彥南電影《一首搖滾上月球》主角之一、《一生罕見的幸福》作者/巫爸(巫錦輝)天使心家族執行長/林照程《當H花媽遇到AS孩子》作者/花媽(卓惠珠)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創辦人暨董事長/柴松林兒童職能治療師/張旭鎧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陳藹玲台大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謝正宜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榮恩‧蘇斯金(Ron Suskind)作品四度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並著有深獲佳評的《A Hope in the Unseen: An American Odyssey from the Inner City to the Ivy League》;他的其他著作包括《Confidence Men》、《The Way of the World》、《The One Percent Doctrine》《The Price of Loyalty》等。蘇斯金曾任《華爾街日報》資深國內新聞記者,並獲頒普立茲獎,現任哈佛大學艾德蒙.薩夫拉倫理中心資深研究員。他和妻子柯妮莉亞.甘迺迪現居麻州劍橋;他們的長子華特現居華府;而歐文在鱈魚角獨立生活。■譯者簡介李昇達彰師大翻譯研究所畢業,現為兼職譯者。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作者的話 出版者的話 1 倒帶 2 撞牆 3 角色扮演 4 大風吹 5 配角守護者 6 旅途之歌 7 神奇妙方 8 不幸中的大幸 9 是福,非禍 10 電影之神 11 自我意志 12 活力人生 附錄:配角人生 致謝辭

商品規格

書名 / 消失的男孩: 無法倒帶的配角人生
作者 / Ron Suskind
簡介 / 消失的男孩: 無法倒帶的配角人生:由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短片得主拍成電影現實人生不像迪士尼卡通,夢想只有一部分能成真!普立茲新聞獎得主寫的不是新聞,是他們全家與生
出版社 / 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223027
ISBN10 / 9869223028
EAN / 9789869223027
誠品26碼 / 2681260349009
頁數 / 448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1 倒帶


有捲錄影帶內容令我百思不解。
畫面中,一名蹣跚學步的孩子拿著玩具劍跑過落葉。影片顯示的時間為一九九三年十月。男孩跑起來就和一般兩歲半孩童一樣,橫衝直撞又搖搖晃晃,但這模樣很快就會消失了。因為身處二十世紀末影像充斥的年代,我們清楚事物應有的樣貌,能從千變萬化的世界得出各種結論,且多半準確無誤。男孩模樣天真,有著捲髮,身穿綠色燈芯絨褲和鮮艷的冬季外套;從樹的種類和地形可以推斷影片拍攝於美國東北;草木茂盛的庭院座落在略小的房子後頭,不過嶄新的鞦韆倒是精心打造,給人一種年輕父母刻意營造的氣象。男孩後頭追著一名稚氣的黑髮男子,男子手持短樹枝,笑著跪滑進落葉叢中,逼得男孩笑吟吟地轉身準備應戰。兩人劍棍相接,男子開口:「他才不是男孩,他是個會飛的惡魔!」他模仿的是迪士尼《小飛俠》(Peter Pan)裡的虎克船長,還算像樣。
男子和男孩高聲說著一部一九五三年動畫的台詞,透露了錄影機的普及。那是愛迪生發明電影攝影機一世紀以來,當時捕捉影音最新的電子技術。人們不必千里迢迢到電影院,只須放入錄影帶便能一看再看。當時迪士尼開始以錄影帶發行《小飛象》(Dumbo)、《森林王子》(The Jungle Book)、《小飛俠》等經典動畫;嬰兒潮世代的父母可以買下曾經喜愛的電影,和孩子一同重新回味。此商機說明了為何會有這項人為產物:一捲錄影帶記錄著兩人高聲說著另一捲錄影帶的台詞。
現在從這些細節來談談普世的面向吧。這影片說到底似乎就只是父子在打鬧遊戲,然而這過程往往巧妙蘊含豐沛的情感:男孩一步步成為他天馬行空下的英雄;另一方面,爸爸思忖各種創意的死法,他內心深處明白,男孩有一天會長大,繼承他的一切。最後自然是男孩祭出他最厲害最優雅的突刺,男子應聲倒地,如同被壓碎的枯葉般一命嗚呼,隨後把咯咯笑的孩子攬在身上。

‧‧‧

這段平淡無奇但美好的影片裡,爸爸就是我,男孩則是我兒子。帶子我已看了上百遍,我的妻子也是,直到我們看不下去才作罷。
這是他最後的身影,無情地永遠記錄在磁帶上。
一個月後,畫面中的男孩消失了。

‧‧‧

她在嫁給我之前本名為柯妮莉亞.甘迺迪(Cornelia Kennedy),來自康乃狄克州一個愛爾蘭天主教的大家族。現在她姓蘇斯金(Suskind)。我是她的丈夫榮恩(Ron),來自德拉瓦州的猶太人。我們有兩個兒子,長子叫華特(Walt),今年五歲,是以在我還小便過世的父親命名的;我們的老么,也就是拿著泡棉玩具劍的男孩,名叫歐文(Owen)。片中有著茂盛花草庭院的房子是我們第一個家,位於麻薩諸塞州的戴德姆。我在《華爾街日報》波士頓分社工作了三年,接下來要搬到華府負責為該報報導國內新聞。那捲錄影帶是搬家卡車來的前一天拍的,那時我們仍安逸地生活在正常的國度。我從未多加思索「正常」這個詞,它是那種要以反義來解釋的詞,「不正常」更能突顯其義,如同圓圈是以圈外的東西來界定圓的輪廓。

‧‧‧

我們搬到華府幾個禮拜後,柯妮莉亞最先察覺到異狀,因為她天天陪著歐文。
有些事變得非常不對勁。
歐文情緒失控了。他會哭泣、到處亂跑、停下來後又繼續哭。停下喘口氣時,雙眼便呆滯地向前凝視。
除此之外,他就是直愣愣地看著柯妮莉亞。柯妮莉亞捧著他哭紅的臉頰問他怎麼了,但他似乎無法訴說。他從來不像哥哥那麼多話,但還算正常,總能隨口從已知的幾百個字彙湊成三個字來傳達需求和愛意,甚至是說則短笑話和故事。
我們搬進華府喬治城的租屋處後便處於忙亂的氛圍中:開箱、華特上新學校、身為父親的我則到嘈雜的大新聞社任職。因此,直到歐文會說的話只剩幾個字,大家才注意到他喪失了語言能力。自十一月搬完家後一個月,歐文變得只會說一個詞:果汁。
有時候,他卻不喝杯裡的東西,而且得用上鴨嘴訓練杯。近一年前,他原已進步到會用「大男孩杯子」了,但是搬到喬治城後,他開始會把東西灑出杯外,彷彿失去了方向感。的確是,他會不停旋轉、走路走得彎彎曲曲。因此,柯妮莉亞會坐在搖椅上儘可能摟住他,幾個月下來過得心驚膽跳。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她疏忽了什麼嗎?
這有如檢視一樁綁票案的線索。記得有一次,是去年八月,我們到麻州南安普敦旅行,歐文整天哭個不停,而他從來不是那樣的愛哭鬼。十月底又有一次,那天搬家公司要將東西搬上車,一位摯友替我照顧孩子,他把小孩送回來時告訴我們歐文一直在睡。他仍在打盹,但是大半天都在睡?柯妮莉亞開箱時發現了一捲錄搬家當天拍的錄影帶。畫面為黃昏時分,華特帶頭巡視空了一半的房子,心情很愉悅,因為這是一趟到華府的遠行。他以最好的兩個朋友命名的金魚阿提和泰勒,已待在封好的球魚缸裡準備上路:「我的金魚也要一起去!」然後看一下歐文,他短暫出現在鏡頭上,睡眼惺忪輕聲地說:「這是我的嬰兒床還有我全部的東西。」
柯妮莉亞在同一個箱子裡找到另一捲叫「小飛俠鬥劍」的帶子。那天晚上我和她看了這捲帶子。這沒有道理啊,看看那孩子的動作,言談自如的模樣。我們倒帶又看了一遍,然後再一遍,尋找蛛絲馬跡。
時值十二月中,柯妮莉亞和歐文躺在他睡的下鋪,上鋪的華特很快就入睡了。書櫃上發亮的小魚缸嗡嗡作響,阿提和泰勒悄然游走在氣泡之間。此刻為凌晨三點,歐文翻來覆去,咕噥著難以理解的話。柯妮莉亞儘可能地抱緊他、安撫他。她在絕望的黑夜中開始禱告,含著淚對著她的孩子耳語,祈求上帝能夠聽見:「請幫幫我們。不論發生什麼事我都會非常愛你,好好地愛你,我會抱著你直到這一切過去。」

‧‧‧

聖誕假期快到了,這個季節有許多要買的禮物,華府也因節慶活動熱鬧起來。
這理應是個充滿期盼的時刻。努力多年的人生規劃看似全都實現了。我和柯妮莉亞是在大學畢業後辦一場競選活動認識的。當時她坐在我的位置上看著我的法學院申請書,她說從內容看來我似乎不太想念法學院(沒錯),不過我的文筆不錯,應該考慮當個作家。那時她已是名年輕出眾的作家,而我聽完隨即愛上這個建議。我的父親四十六歲死於癌症前寫了封信給我和哥哥,懇求我們將生命用來做些「值得做的事」。新聞業似乎符合這份期待,挑戰權威、拼湊零碎真相、建立讀者群。後來我們輔選的候選人輸了,但我們倆開始交往。她在紐約的《人物》雜誌當記者,我則到了哥倫比亞新聞研究所唸書,畢業後在《紐約時報》當了兩年的新聞文書,而她則晉升為一名紐約雜誌的編輯;後來我在佛羅里達的《聖彼得堡時報》當了一年半的記者,我們就是在當地結婚的;然後我來到波士頓,當上一間小型商業雜誌社的編輯,接著一九九○年到《華爾街日報》波士頓分社任職,離公司不遠處就是波士頓老南聚會所。我還在牙牙學語時,便在布魯克林出身且極其自傲的母親督促下編撰故事了,甚至在父親過世後煎熬的歲月裡,還把這些故事編成了單口相聲橋段。不過年復一年,我一直在學習為該報招牌的頭版撰寫長篇報導。現在我被調到了華府專職撰寫報導,這是一份夢幻工作。
因此晚上時,我們將心思放在正面的事情上,談論著例如交到新朋友;替承租的三層樓聯邦式排屋買了價格理想的二手家具;也許有天會在鄰近社區買下房子等。但隨後柯妮莉亞百般不願地道出白天歐文又做了某件令人擔憂的事。「一切會好起來的。」我說道,接著試著找出合理的解釋:歐文正面臨一些苦痛,也許得了胃病,甚至是聽力受損,我們會搞清楚的。
「沒有孩子會失去已獲得的東西。人生不會倒帶。」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