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一段爵士樂手的精彩人生,一場紙上的無聲哀傷演奏besame, besame mucho, como si fuera esta noche la ultima vez……故事在「besame mucho」的樂聲中揭開序幕,這是一段薩克斯風手的傳奇人生……巴尼威倫(Barney Wilen,1937-1996)與其他知名爵士樂手不大一樣,他成長於法國南部尼斯的蔚藍海岸,而非美國南方的棉花田,他演出的地點是巴黎聖傑曼的溫柔氛圍,而非紐約哈林區的冷冽肅殺。成名後,他從巴黎轉戰爵士之都紐約,並於五○年代竄起,成為樂界最被看好的樂手,更與史坦蓋茲(Stan Getz)齊名。六○年代,他開創自己的演奏風格,在非洲居住的經驗擴充了他的音樂領域,許多作品對七○及八○年代的搖滾樂,有著深遠的影響。漫畫家路斯塔以濃烈沉鬱的水彩筆觸,將巴尼精彩卻哀傷的一生,暈染地更加到味。帶我們看見巴尼對音樂的投入、墜入愛河的狂野激情、以及他與邁爾士‧戴維斯(Miles Davis)和亞特.布雷基(Art Blakey)演奏時的意氣風發,到後來他沈溺於毒品……當你翻頁,流洩出的是1957年戴維斯為法國導演路易馬盧(Louis Malle)的《死刑台與電梯》(Ascenseur pour l'echafaud)所作的電影原聲帶配樂,戴維斯的小喇叭與巴尼的薩克斯風,共同吹奏出巴黎香榭麗舍的夜色(Nuit Sur Les Champs-Elysees)……■作者簡介賈克‧路斯塔(Jacques de Loustal)1956年生生於法國,為當代最受歡迎的漫畫家之一,他的作品色彩鮮豔濃郁,帶著強烈的普普藝術風格。曾旅居非洲的那段時間,深深影響他後來的創作。從他還在建築系就讀的時期,就已陸續在《Cyclone》、《狂嘯金屬》(Metal Hurlant)、《飛行員》(Pilote)、《A suivre》等漫畫雜誌發表短篇作品。代表作有《巴尼藍調》、《沙之心》(Coeurs de Sable)、《剛果男孩》(Kid Congo)、《島嶼與她們的故事》(iles et elles),以及《旅遊圖文手記》系列(Carnets de voyage)、《Voyage:跟著漫畫家去旅行》(大辣)。■編劇簡介菲力普‧巴希果(Philippe Paringaux)記者出身的他,原為《Rock'n'folk.》音樂雜誌主筆,但對編劇有更濃烈的興趣,後來與路斯塔長期合作多部作品,包括《島嶼與她們的故事》(iles et elles)、《夜晚的太陽》(Soleils de nuit)、《白晝》(Lumieres du jour)、《剛果男孩》(Kid Congo)……等。■譯者簡介藍漢傑1967年生,國立藝術學院戲劇學系畢業,巴黎第三大學表演藝術預備博士。曾任職於媒體、教學、劇場和翻譯工作。譯有《丈夫不見了》、《三個陌生女子》、《莉拉說》、《狗的神話》、《必然的瘋狂》(皇冠),以及《消逝邊境I、II》、《巴尼藍調》(大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