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你一定聽過「開悟」的狂喜至樂,但你可能沒有聽過開悟之後日子會怎樣?難道開悟之後的大師都不需要吃喝拉撒睡嗎?你一定也明白,狂喜之所以狂喜,就因為那不是一種持續穩定狀態,而是一種高潮,只在當下。步出靈修中心後,更大的空虛會籠罩整個人,對外面的世界猶疑卻步,不知該如何去面對充滿爭執的婚姻生活、令人疲憊的工作伙伴、快負荷不住的家庭生活? 畢竟,我們不是活在隔離的修道院或寺廟中的僧人。這些令人不悅的瑣事,才是我們凡夫俗子生活中時時刻刻存在的真實。這也正是作者所言,靈修生活不在他方,而是在你的恐懼、憤怒、愛欲之中,這些苦痛才是你靈修的最佳處所。全書可以隨著作者親賭不同宗教如佛教、基督教、印度教和回教蘇菲的靈修傳統,但不知不覺就發現這些故事其實都不是別人的故事,而是每個人在生活中的挫折、掙扎與迷惑。原來靈修不是逃避至森林中崇拜上師,而是跟自己的仇恨與傷痛和平共處!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書中以一段引言(一些具開悟經驗的禪師或修行經驗者的話)一段釋文的方式交叉進行,作者所問的是:「當一個西方人置身瞬息萬變的複雜社會裡,他的靈修之旅看起來是何種樣貌?而那些二、三十年來,甚至四十年潛心於靈修的人如何學習過一般人的生活?」在此書中讀者可以讀到各宗教修行人最老實的回答。開悟的「狂喜後」接著「是否有某種智慧,既含藏悟道的狂喜又能指引我們面對日常生活?」在明法比丘的跋「取下開悟的神祕面紗」中提到:「佛陀表示證悟的法是甚深、難見、難解、寂靜、美妙、超越辨證理論、微妙。」狂喜是「美妙」的,接下來的是「超越辨證理論、微妙」的步驟,「到了最後階段,人的精神由獅子轉為孩童,回到原初的天真無邪…我們若能返璞歸真,就會發現所有生命都具有神聖性。」英文書名「After the ecstasy,the laundry」,如果直譯應為「狂喜與清洗之後」,譯者省去「清洗」兩字其實很可惜,因為這本書分為四部:狂喜之前、覺醒之門、黑暗的修行所、在清洗中覺醒,「清洗」在佛教中一直具有深遠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