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生活中的美學
作者 | 常宏/ 朱珂葦 |
---|---|
出版社 | 創智文化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圖解生活中的美學:開啟美學心視野,細嚐令人怦然心動的人事物,活出美麗人生!提升審美觀,為自己打造藝術人生品味美學的內涵與創意,讓藝術昇華你的心靈感受˙細說美學史 |
作者 | 常宏/ 朱珂葦 |
---|---|
出版社 | 創智文化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圖解生活中的美學:開啟美學心視野,細嚐令人怦然心動的人事物,活出美麗人生!提升審美觀,為自己打造藝術人生品味美學的內涵與創意,讓藝術昇華你的心靈感受˙細說美學史 |
內容簡介 開啟美學心視野,細嚐令人怦然心動的人事物,活出美麗人生!提升審美觀,為自己打造藝術人生品味美學的內涵與創意,讓藝術昇華你的心靈感受˙細說美學史:詳盡介紹古希臘羅馬、中古世紀、文藝復興到近代哲學家的美學思維,藉由他們的故事輕鬆掌握美學的意義和精髓。˙生活中的美學:透過簡潔的標題引出有關於審美的各種觀點,並列舉實例,讓讀者從中體會、重整對於美與生活藝術的思維,並開創屬於自己的生活美學。˙圖表解說:透過圖畫、照片與名畫,讓你對哲學家的美學理論有更深一層的認識;輔以美學辭典,讓你對美學思想的認識更全面。理性與感性交織出的美學美學並不僅是一門學問,就像是陽光、空氣、水對植物的重要性一般,美學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培養美的眼光、審美的觀念以及了解美這個學問,就成為人生重要的課題之一。掌握美學的本質,探索藝術的奧妙,用心去認識、感受這門獨具魅力的學問。從中汲取美的養分,灌溉品味與各人風格,在食衣住行育樂中,用心去品嚐「美」所帶來的一切。 本書分為兩個部分介紹美學。上篇《美學的故事》從古希臘羅馬的萌芽時期至二十世紀,介紹各時期重要的哲學家的美學理念以及有關美學的一些小常識,讓讀者從中認識美學。下篇《生活中的哲學》主要從人生方向、學習態度、審美角度、各類藝術美學等方面,以實例故事和客觀的觀點探討美學,讓讀者從中激發出新思維,提升審美觀和開創、啟發對美的新視野。˙人為何不能沒有美學?˙如何培養自己的品味,創造屬於個人的風格?˙美學是一種心靈感受,也可以用理性來思考嗎?˙美學的範疇究竟包含了哪些?˙如何學會欣賞萬事萬物的美?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常宏朱珂葦
產品目錄 上篇 美學的故事第一章 古希臘、古羅馬美學美在和諧-畢達哥拉斯西方古典理性主義美學始祖-蘇格拉底構建美學體系的柏拉圖古希臘美學的集大成者-亞里斯多德神才是美的來源《詩藝》與《論崇高》第二章 中世紀美學基督教美學的創立者-奧古斯丁中世紀美學的集大成者-湯瑪斯.阿奎那第三章 文藝復興美學與中國明代美學但丁美學中的人文主義萌芽達文西的畫論第四章 文理性精神的十七世紀美學笛卡兒為理性主義美學奠基英國經驗主義美學的興起夏夫茲博里的美學貢獻休謨論審美趣味「論崇高與美」的問世第五章 十八世紀啟蒙主義美學啟蒙主義美學的興起盧梭提出美與審美力學說狄德羅現實主義美學的勝利形象思維規律的提出者維柯美學學科的正式創立《古代藝術史》的出版不朽名著《拉奧孔》第六章 德國古典美學德國古典主義美學奠基人-康德複雜多變的歌德美學席勒承上啟下德國古典美學的高峰第七章 十九世紀美學叔本華的非理性美學尼采與《悲劇的誕生》一個天才的發現-美是生活實驗美學和移情美學的創立和發展丹納創立特徵說第八章 二十世紀以來的美學表現主義美學-克羅齊的美學思想美是客觀化的情感-自然主義美學学盛行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形式主義美學佛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美學分析美學現象學美學符號論美學存在主義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社會批判美學結構主義美學下篇 生活中的哲學第一章 美是一種看不見的競爭力-每天了解一點美感知識為什麼有人無法感受《蒙娜麗莎》的美?人類的美感力來源於什麼?第二章 擦亮發現美的眼-每天提升一點美的發現力學會發現身邊的美昇華審美情趣,多多發現事物的內涵之美體諒,發現和創造行為之美的媒介聯想,讓美感力變得更豐富理解,讓美感力有章可循第三章 讓美成為一種本能-每天提升一點美的表現力經常地談論藝術隨時把美的感受表達出來善於與他人分享美的感覺忠於自己的內心只要能享受美感即可平凡+平凡=美舊物改造:化腐朽為神奇的樂趣之美讓自己不再平凡第四章 讓美感更上一層樓-每天提升一點美的鑑賞力具體形象還是完全抽象-繪畫藝術鑑賞瞬間的靜態與永恆的凝固-雕塑藝術鑑賞生活需要一點詩意-詩詞藝術鑑賞不確定的藝術,流動的時間-音樂藝術鑑賞身與靈的最美結合-舞蹈藝術鑑賞綜合藝術美的享受之旅-戲劇藝術鑑賞讓心靈休息的美麗殿堂-園林藝術鑑賞筆架墨韻中的性格與情操-書法藝術鑑賞不只是純粹的記錄-攝影藝術鑑賞第五章 完美世界最簡單的敘述方式-每天學些點線知識點線是人類最簡單的敘述方式嗎?為什麼「嫩綠枝頭紅一點」能給人美感?為什麼可以用線條來表達情緒?圓形為何備受人們歡迎傾斜的物體為什麼使人沒有安全感?寬螢幕電視為什麼更受歡迎?第六章 造就繽紛世界-每天學點色彩知識沒有色彩的世界會是什麼樣?色彩僅僅是太陽的彩衣那麼簡單嗎?為什麼人們冬天愛穿深色的衣服?深顏色比淺顏色更重嗎?商店裡的衣服色彩為何比拿回家後較鮮豔?為什麼紅藍色成為企業標誌的首選色?生活中怎樣搭配色彩才好看?顏色也有性格嗎?第七章 人類不斷追求世界本真-每天學點空間知識為什麼人和很多動物都有兩隻眼睛?為什麼孩子天生就是立體派畫家?為何《天鵝湖》舞者要在獨特的燈光下表演?第八章 人類不能沒有的「樂」-每天學點聲音知識聲音是女人的第二張臉聲音可以畫出美麗的畫嗎?為什麼有人能欣賞音樂,有人卻不能?為什麼有的音樂讓人喜悅或感傷?為何有人擁有甜美的嗓音,有人卻五音不全?第九章 吃,不僅是嘴巴的事-每天學點飲食美學飲食僅僅是嘴巴的事嗎?為什麼餐廳裡的菜看起來比家裡的好吃?為什麼生活中的美好回憶大多與吃有關?第十章 家居擺飾那些事-每天學點家居裝飾美學為什麼要美化你的居室?什麼風格的家居裝飾才是美的?居室陳設裝飾要不要統一格局?物品的擺放應該注重平衡嗎?如何選擇最合適的裝飾品?如何運用光學打造舒適的環境?什麼樣的家具才適合自己?如何讓家居裝飾不斷有新意?第十一章 由實用到城市雕塑-每天學點建築美學為什麼城市建設需要雕塑?現代建築為什麼被稱為「城市的雕塑」?為什麼建築會使人有時空感?為什麼要為建築命名?為何古希臘建築能影響全歐洲的建築模式?歌德式建築具有什麼風格?中式建築為何大多數講究對稱美?第十二章 你也可以有張明星臉-每天學點化妝造型知識為什麼人們都喜歡瓜子臉?臉形有缺陷可以改變嗎?為什麼妝容以立體為美?為什麼中國人以杏仁眼和丹鳳眼為美?如何打造完美眼形?如何打造完美的鼻形?為什麼女人要擁有的第一件化妝品是口紅?第十三章 針對身形穿對衣-每天學點著裝知識世上有完美的身材嗎?橫條和直條到底哪種更顯瘦?顯瘦和顯高能同時兼得嗎?黑色真的較瘦嗎?歐洲人為什麼發明低胸晚禮服?胸部愈豐滿愈好嗎?為什麼夏天是有人歡喜也有人憂的季節?為什麼低腰褲和露臍裝能夠風行?第十四章 你也能像明星一樣耀眼-每天學點內在知識誰都可以像明星一樣光芒四射嗎?生來就不美就沒有美的資格了嗎?如何讓自己成為一件藝術品?穿衣打扮是為了什麼?第十五章 完美形象是「搭」出來的-每天學點搭配知識混搭為什麼成為一種流行時尚為什麼穿著會讓人留下刻板的印象?混搭有標準嗎?平價的物品也能搭配出時尚感嗎?便宜和貴的服飾可以混搭在一起嗎?飾品和個人形象一致嗎?品味是著裝的終極目標嗎?
書名 / | 圖解生活中的美學 |
---|---|
作者 / | 常宏 朱珂葦 |
簡介 / | 圖解生活中的美學:開啟美學心視野,細嚐令人怦然心動的人事物,活出美麗人生!提升審美觀,為自己打造藝術人生品味美學的內涵與創意,讓藝術昇華你的心靈感受˙細說美學史 |
出版社 / | 創智文化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5942984 |
ISBN10 / | 9865942984 |
EAN / | 9789865942984 |
誠品26碼 / | 2681095482001 |
頁數 / | 352 |
開數 / | 18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級別 / | N:無 |
內文 : 昇華審美情趣,多多發現事物的內涵之美
曾有一篇新聞報導說,寒暑假裡,很多學生加入了整型行列,這些學生中大半是即將進入職場的大學應屆畢業生,「有個好容貌,找個好工作」。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利用假期做整型美容,成了很多學生獲取求職籌碼的最佳選擇。還有一群準畢業生,則選擇長假裡修習「內功」:向成功就業的親朋好友「取經」,豐富知識、增長才能、全面提高自身素質。
那麼,大學生為就業不惜重金「變臉」,作用到底有多大?從幾個人力資源交流市場上可以了解,其實除了特別注重形象的工作可能看重外貌,人事單位其實更重視大學畢業生的個人素養和工作經驗。
畢竟外表是膚淺的,內涵才能體現出一個人的價值,長相是否會在應聘時發揮作用,主要和應聘者所從事的工作性質有關。如果工作需要,應徵者完全可以透過化妝和服飾搭配的修飾,使自己在舉手投足間展示個人的魅力和風采。美麗不是『整』出來的,而是靠內在的修養和學識『修練』出來的。就算一個人憑藉姣好面容而僥倖應聘成功,若無真才實學,也很難在事業上有發展前途。
因此,內涵的美才是人們真正看重的。不僅僅是在人類社會中,其實世間萬物都是這樣,華而不實是不會長久存在,只有具有內涵之美的事物才能得以永存。
陕 真正的美在於內涵
內涵是一個模糊的概念,既是個性特徵又是一種抽象的感覺,是對他人或某件事的認知感覺。內涵不是表面上的東西,而是內在的,隱藏在事物深處,透過探索、挖掘才會顯現出來。科學界的定義是:主體裡的隱魂、氣質、個性、精神,以情感創作一切屬性之和。
對於人來說,內涵是內在的涵養,內涵與氣質頗為相似,可以是平凡和高雅,也可以是樸素和低調。對物來說,事物的特有屬性是客觀存在的,它本身並不是內涵,只有當它反映到思想內容時,才是內涵。內涵美是內存且能使人體會的內心實在之美。
陕 大自然的內涵之美
內涵之美存在於人們心中,區別於外表之美。蒼松的內涵之美在於屹立峰頂,不管風雨霜雪,勇敢地抵擋寒冬。蒼松沒有芳香的花朵,也沒有魁梧的身姿,卻有王者風範。「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這就是青松的內涵之美。小草雖然渺小,但是有著頑強的生命力,任何艱困的環境都能生長。「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就是小草的內涵之美。
真正的內涵之美是一種自然之美、真實之美,美就是真的表現,然而殘缺有時也是一種內涵之美。殘缺存在於美的整體中、折射出美的內涵,局部的缺陷恰好襯托出整體的美,由此構成的殘缺之美,卻可給人以獨特的審美享受,這就是美的真正內涵。殘缺的景觀、文物等,予人自然美感,以特殊的美存在於我們的生活當中,有一段裂紋或者雜質的古董,具有瑕疵的名畫,它們呈現出的都是內涵之美。
陕 人類的內涵之美
對人來說,真正的美不在外表,而在於一個人的涵養。人的內涵之美是充滿內部修養的愛與善。人性真正美的內涵是真善美,它們存在於人類的思想領域和行為領域,同時也是一切哲學的基礎和出發點。我們均是生活在這世界的平凡人,能夠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和醜,即便醜的東西未必真的醜,在很大程度上,它們具有內涵之美。
人類真正內涵之美是理念、靈魂、精神之美,以及自然之美、樸實之美,良好品格的內涵就是誠實、公正、勇敢、善良。具有內涵的人是有智慧的,智慧教人們如何正確辨別事物,並用正確的方式面對生活,具有智慧的人是最美麗的。具有公正內涵之美的人,他們總是試圖建造一個更為公正合理的世界。具有勇敢內涵的人擁有堅忍不拔的精神,在面對困難時,他們總是能夠用驚人的毅力克服困難,迎接失敗。一個有內涵的人,同樣具有積極的人生態度,對生活充滿希望,積極地面對人生的每一次挑戰。謙遜也是內涵的一環,大衛.伊薩克說:「謙遜不但可以使我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還可以使我們認識到自己的能力所在;謙遜能督促我們去發揮才能,而不是為了吸引別人的注意或贏得他們的掌聲。」謙遜可以使人意識到自身的不足,引導人努力成為更好的人,謙遜同時給人一種高風亮節的感覺。
內涵之美還美在禮儀,禮儀是一種態度,一種修養,一顰一笑、舉手投足都是內涵之美。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賦予了禮儀內涵之美,富有魅力的禮儀、得體大方的談吐,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內涵之美不在於外表,而在於內在,其貌不揚的人未必沒有豐富的內涵,外表光鮮亮麗的人未必具有真正的內涵。只有不斷昇華自己的審美情趣,善於發現事物的內涵之美,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的美。
聯想,讓美感力變得更豐富
一件事物有它本來的外在面貌,我們對事物的認識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是要經過聯想,使原本的事物有新的解釋,如此也能有助於增加事物的美感。
陕 聯想是審美常見的心理活動
客觀事物之間的聯繫反映在人腦中,就產生了各種聯想,可以是外在簡單的、粗淺的聯想,也有內在的複雜的、深奧的聯想。聯想是指人們根據事物之間的某種聯繫,由一種事物想到另一種相關事物的心理過程。在人們的審美感受中,聯想是一種很常見的心理活動。
聯想是暫時神經聯繫的復活,也是事物之間聯繫和關係的反應。聯想可分為相似聯想、接近聯想、對比聯想、因果聯想四種方式。
蘇堤的建造就得益於蘇東坡豐富的聯想。蘇東坡當年在杭州任地方官的時候,西湖很多地段都已被泥沙淤積起來,成了當時所謂的「葑田」。蘇東坡多次巡視西湖,反覆思考如何加以疏浚,以再現西湖美景。有一天,他想到把從湖裡挖上來的淤泥堆成一條貫通南北的長堤,如此一來,既能便利來往的遊客,又能增添西湖的景點和秀美,可謂一舉兩得,於是蘇堤就誕生了。
陕 聯想可以擴大美的範圍
每個人都有豐富的想像力,能將一件事物與其他的事物進行巧妙的聯繫。聯想能讓人從一件事物的美聯想到其他事物的美,在無形中擴大美的範圍。
唐朝舉子崔護進京趕考,無奈名落孫山。心情鬱悶的他在清明時節到京城南郊春遊,走了一段時間,感到口渴難耐,便到一戶農家討水喝。崔護叩門,門一開時,映入眼簾的是一位眉清目秀的曼妙少女。她熱情地端水給崔護,然後倚在桃樹旁,眼神含情脈脈。崔護無意間抬頭一看,只見少女與桃花交相輝映,甚是美麗。少女羞澀地轉身進房去,崔護看著少女的身影,戀戀不捨地離去。隔年同時節,崔護又來到此地。叩門卻沒有人開門,無奈之下,崔護題詩一首,悻悻離去,這就是讓崔護一舉成名的《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崔護就是利用聯想,擴大美的範圍,極力渲染桃花之美和人之美。
陕 聯想可以創造美
《川上圖》是「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的作品之一,畫的是一個人牽驢過橋的情形。橋下溪流湍急,浪花翻出。橋上的小毛驢因為害怕,怎麼也不肯上橋,牽驢人為了讓牠上橋,使出渾身的力拉牠。此畫掛在一家畫鋪裡,售價一百兩銀子,可以說是價格不菲。當時,有個人打算買這幅畫,畫鋪老闆把畫取下來,仔細檢查,卻看到了瑕疵:牽驢人用力拉著毛驢,卻沒有畫出韁繩。他擔心買主因為這個瑕疵而不買這幅畫,於是就在畫上添了一條短繩。第二天買主來取畫時,卻突然說不買了,原因是畫上無端地多出了根繩子,他喜歡的就是沒有繩子帶出想像空間的感覺,而這也是畫家的本意所在。畫鋪老闆聽後,對自己的畫蛇添足後悔不已。唐伯虎就是用聯想創造美,沒有繩子正是他這幅畫的美之所在。
可見,美是透過聯想創造的,有的事物或許並不是那麼完美,可是在聯想的驅動下,本來很平凡的東西卻呈現出美的姿態,很多音樂家和畫家等都是透過聯想來創造美的。藝術品就是藝術家腦中聯想到的物體的再現。不管是文學作品《茶花女》、《欽差大臣》,還是音樂《月光》、《二泉映月》,抑或是雕塑《大衛像》、《斷臂的維納斯》,無不是聯想催生的傑出作品。聯想創造的美是無止境的,是耐人尋味的,需要人進行仔細地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