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中西哲學的智慧
作者 | 龔耘/ 彭克慧/ 陸杰峰 |
---|---|
出版社 | 創智文化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圖解中西哲學的智慧:用哲學鍛造思維、灌溉心靈,超越自我,將生活過成一門藝術人生即是哲學的實踐薈萃中西哲學家精粹,探討人生智慧的思辨˙細說哲學史:詳盡介紹泰勒斯、 |
作者 | 龔耘/ 彭克慧/ 陸杰峰 |
---|---|
出版社 | 創智文化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圖解中西哲學的智慧:用哲學鍛造思維、灌溉心靈,超越自我,將生活過成一門藝術人生即是哲學的實踐薈萃中西哲學家精粹,探討人生智慧的思辨˙細說哲學史:詳盡介紹泰勒斯、 |
內容簡介 用哲學鍛造思維、灌溉心靈,超越自我,將生活過成一門藝術人生即是哲學的實踐薈萃中西哲學家精粹,探討人生智慧的思辨˙細說哲學史:詳盡介紹泰勒斯、畢達哥拉斯、希臘三哲、培根、迪卡兒、叔本華、孔孟、老莊等多位中西知名哲學家,藉由他們的故事輕鬆領略重要哲學思潮的意義和內含。˙生活中的哲學:透過提問,激發讀者思考、審視自我,並透過歷史事件或有趣的故事輔助,重整思維,用更有智慧的方式待人處事與過生活。˙圖表解說:透過圖畫、照片與哲學家小傳,讓你對哲學家事蹟與學說有更深一層的認識;輔以哲學辭典,讓你對哲學思想的認識更全面。「我思,故我在」,思考為人生開拓新視野哲學並非一門學問,而是一種生活。並非那些深奧的義理才可以是哲學,哲學無所不在,當你思考「為什麼……」時,就是哲學的表現。人的一生可說是由哲學構成,從孩提時天天追著大人問東問西,到求學時對知識的追求,以至於在職場立下的目標;從宇宙、知識、倫理、價值、邏輯等,到心靈、宗教、語言、科學、政治、法律……都是更深、更廣地從主觀到客觀的質疑與反思,進而碰撞、重整出更清醒的思考,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本書分為兩個部份介紹哲學。上篇《哲學的故事》從哲學的萌芽至二十世紀,介紹各時期重要的哲學家以及他們的故事,讓讀者從中認識哲學。下篇《生活中的哲學》主要從人生方向、學習態度、待人處事、解決問題等方面,已故事或名人事蹟探討哲學思辨,讓讀者能從中激盪出不同的思考,對自己的人生有一番新的體悟。˙哲學對我的人生有什麼樣的幫助?˙如何掌控命運,而不是命中註定?˙待人接物有什麼哲學,讓人際關係更上一層?˙該如何找回對工作失去的熱情?˙生活平凡到令人空虛嗎?該如何才能過得更充實?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龔耘彭克慧陸杰峰
產品目錄 上篇 哲學的故事第一章 萌芽的時代-早期希臘及中國哲學「賺錢」的哲學家-泰勒斯活火-赫拉克利特數目與和諧-畢達哥拉斯原子和虛空-德謨克利特道生萬物-老子樂天知命-孔子文王之囿-孟子魚樂不樂-莊子第二章 繁榮的時代-古典時期的希臘哲學精神助產士-蘇格拉底不懂幾何者不得入內-柏拉圖吾愛吾師,更愛真理-亞里斯多德犬儒-第歐根尼快樂清單-伊比鳩魯第三章 信仰的時代-中世紀與文藝復興哲學聖者的懺悔錄-奧古斯丁一切為了上帝-湯瑪斯.阿奎那君主們的老師-馬基雅維利自然科學的「獨立宣言」-哥白尼神親自挑選的宗教改革者-馬丁.路德烈火中永生-布魯諾第四章 理性的時代-十七世紀哲學掃除幻象-培根訂立契約-霍布斯我思故我在-笛卡兒孤獨地幸福一生-斯賓諾莎心靈的白板-洛克發明微積分的哲學家-萊布尼茲第五章 啟蒙的時代-十八世紀哲學最後,也是第一-貝克萊氣候決定法律-孟德斯鳩笑著:從囚犯到領袖-伏爾泰做哲學家和做人-休謨浪漫主義的年少時光-盧梭編纂《百科全書》的哲學家-狄德羅第六章 思想體系的時代-十九世紀哲學世界有開端嗎-康德歷史之河-黑格爾意志的悲苦-叔本華在困頓中熱情地批判宗教-費爾巴哈問題在於改變世界-馬克思「酒神」的陶醉-尼采第七章 分析的時代-二十世紀以來的哲學学一個「僕人」侍候三個「暴君」-佛洛伊德生命的流動-柏格森「還原」胡塞爾-胡塞爾婚姻的革命-羅素規則之後無一物-維特根斯坦人的存在是自由的-薩特下篇 生活中的哲學第一章 誰需要哲學?哲學有用嗎?-哲學烤不出麵包,但能讓麵包更加香甜Philosophy:找到一切智慧的「根」哲學烤不出麵包,但能使麵包更加香甜洞穴隱喻:走出黑暗洞穴,尋找理性之光密涅瓦的貓頭鷹:用冷峻的眼光審視一切哲學的藥櫃:哲學是心靈的一劑良藥第二章 我是誰?我迷失自己了嗎?-向自己學習,你是你此生最大的奇蹟「忒修斯之船」:什麼使你成為你認識自己是離苦得樂的唯一途徑在我的生活中,我就是主角你真正的對手只有你自己不要把生命浪費在思考別人上最聰明的人,是明白自己無知的人第三章 我自信嗎?我應該自信嗎?-我,就是價值的決定者和創造者會思考的蘆葦:人的脆弱與偉大我就是價值的決定者和創造者不服從自己,就只能服從別人學會期待,但只能期待自己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放大心界,看到自己的價值一切權威,都將在神的嬉笑中垮臺第四章 已經到達極限,我無能為力了?-超越,活出不設限的生命體驗「來,我來教你們什麼是超人」尼采精神三變:重構自我價值是水太深,還是沒有能力潛到底要體驗生命,必須站在生命之上人的無限潛能:喚起心中的巨人完美的標準,就是沒有標準第五章 這一切都是命中註定的嗎?-命運是偏袒強者的力量我命在我,不在天生命在命運的悲劇中昇華命運是偏袒強者的力量命運無非是考驗、懲罰或補償不想改變性格,你就無權拒絕命運人事已盡,而後知命愛你的命運,這是對生活的擁抱被命運領著走,或被命運拖著走第六章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生命的價值,只能用深度來衡量止於至善:人生的終極目標生命有所堅持,生存隨遇而安人生的價值,只能用深度去衡量人生沒有意義,只能自己活出意義來第七章 我想要自由飛翔,我想要無拘無束!-渴望自由,可一旦失去束縛又會感到困惑不能承受的自由之重消極自由和積極自由人,應該為自己立法選擇面前,人註定要受自由之苦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中心靈自由的至境:逍遙無所待第八章 其實事情並不總像它看上去那樣-最大的問題,在於不知道如何看待問題最大的問題,在於不知道如何看待問題放不下是因為看不清,看不清是因為站得低老子的辯證法:反者道之動,反眼看世界品質互變規律:在量變中促成質的飛躍特洛伊木馬計:透過表象看本質懂得居安思危,才不會被淘汰第九章 怎麼辦?怎麼解決?-每個問題的背後,你都能找到方法方法不行換方法,此路不通換條路逆向思維:挑出爛蘋果,不如先把籃清空釜底抽薪:把握因果關係,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讓整體功能最大化抓住主要矛盾,別顧此失彼學會選擇,別做「布里丹的毛驢」第十章 誰對誰錯?-判斷是非容易,難的是明辨是非「道理」真的有道理嗎?熟知並非真知撇開自己,才能明辨是非沒有理性,眼睛就是最壞的證人沒有永恆的理性和絕對的真理第十一章 摸清與他人交往的「黃金定律」-處世的哲學,哲學地處世正確地給予比正確地接受更難懂得適當模糊才是人生真境界蘇格拉底的「三個篩子」水的哲學:柔弱是被保留的力量中庸之道:執其兩端用其中凡事太盡,緣分勢必早盡生活的意義存在於人的交往中輕信別人是道暗礁不和的金蘋果第十二章 提不起勁,沒有工作激情?-在工作中登頂「馬斯洛金字塔」世上沒有不用負責任的工作爬上金字塔頂端-自我實現的幸福感把工作當作快樂的遊戲第十三章 我有很多計畫,但總無法付諸行動-如果沒有梯子,那就必須善於攀爬每個人都是自己行動的結果沒有梯子,就必須善於攀爬行動的成本永遠小於等待的成本依靠謹慎,比依靠魯莽更能制勝沒有行動,夢想就是鏡中花水中月拒絕拖延,逃避是得不到甜美果實的第十四章 生活空虛嗎?如何才能過得更充實?-用生活豐富每一天,而非用每一天填充生活用生活去豐富每一天,而非用每一天填充生活靈魂先於身體早衰是令人羞愧的事生活沒有夢想,精力就會枯竭只有你自己才會讓自己覺得無聊無所事事是魔鬼設下的陷阱活出真性情的人生是最充實的第十五章 如果當初……多好,等到明天我再……-我們擁有的和唯一可能失去的只有現在回憶使生活更美好,但遺忘使生活更容易承受再美好的明天,也彌補不了被錯過的今天懊悔並不能改變過去,更不能創造未來人生不過是旅途,別忘了看風景
書名 / | 圖解中西哲學的智慧 |
---|---|
作者 / | 龔耘 彭克慧 陸杰峰 |
簡介 / | 圖解中西哲學的智慧:用哲學鍛造思維、灌溉心靈,超越自我,將生活過成一門藝術人生即是哲學的實踐薈萃中西哲學家精粹,探討人生智慧的思辨˙細說哲學史:詳盡介紹泰勒斯、 |
出版社 / | 創智文化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5942939 |
ISBN10 / | 9865942933 |
EAN / | 9789865942939 |
誠品26碼 / | 2681050249007 |
頁數 / | 312 |
開數 / | 18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級別 / | N:無 |
內文 : 【內容摘要】
懂得居安思危,才不會被淘汰
《永某氏之鼠》是唐代散文家柳宗元的散文名篇,全文是這樣的:
永州有某人,怕犯日忌,拘執禁忌特別過分。認為自己出生的年分正當子年,而老鼠又是子年的生肖,因此愛護老鼠,家中不養貓狗,也不准僕人傷害牠們。他家的糧倉和廚房,都任憑老鼠橫行,從不過問。
因此,老鼠就相互轉告,都跑到某人家裡,既能吃飽肚子,又很安全。某人家中沒有一件完好無損的器物,籠筐箱架中沒有一件完整的衣服,吃的大都是老鼠吃剩下的東西。白天老鼠成群結隊地與人同行,夜裡則偷咬東西,爭鬥打鬧,各式各樣的叫聲,吵得人無法睡覺。但某人始終不覺得老鼠討厭。
過了幾年,某人搬到了別的地方。後面的人住進來後,老鼠仍和過去一樣猖獗。那人就說:「老鼠是在陰暗角落活動的可惡動物,這裡的老鼠偷咬吵鬧又特別厲害,為什麼會達到這樣嚴重的程度呢?」於是借來了五、六隻貓,關上屋門,翻開瓦片,用水灌洞,獎勵僕人四面圍捕。捕殺到的老鼠,堆得像座小山。都丟棄在隱蔽無人的地方,臭氣散發了數月才停止。
唉!那些老鼠以為吃得飽飽的而又沒有災禍,那是可以長久的嗎?
《永某氏之鼠》與《黔之驢》、《臨江之麋》並為《三戒》。《三戒》是柳宗元被貶永州時所寫的一組寓言,作者借麋、驢、鼠三種動物的可悲結局,對社會上那些倚仗人勢、色厲內荏、作威作福之人進行了辛辣的諷刺。仔細研讀這三則寓言,我們可以發現,麋、驢、鼠之所以落得個可悲的結局,有一個共同的原因就是三者都缺乏發展的眼光,都是固步自封,夜郎自大、安於現狀。
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事物是在不斷發展的,發展就是事物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複雜的新陳代謝過程,是一個舊事物死亡、新事物產生的過程。因此,即使是在最安逸的時候,我們也不能忘了要看到將來不可能永遠安逸下去。早在先秦時期,《左傳》便提出為政要「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周易》主張「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孟子也提醒人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先哲的這些警世名言,包含著社會中「安危」、「存亡」、「憂患」、「安樂」等對立面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的辯證思想,是從當時社會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重要經驗: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不要安於現狀,要居安思危。
我們總是很容易被美好的幻想迷住眼睛,尤其是當自己感到勝券在握的時候,就放鬆了神經守株待兔。但是,萬一沒有自投羅網的兔子,家人等著吃兔肉,我們怎麼辦呢?真正萬無一失的計畫,就是要在萬一失敗的時候,也能夠應對,這是一種憂患意識和危機意識,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輝煌的一個朝代,尤其是在唐太宗時期,「貞觀之治」讓中國的文化影響力達到了高潮。推動這一盛世的眾多人當中,有太宗的「鏡臣」魏徵。魏徵才華出眾,主張「居安思危,善始克終」。他常以隋朝滅亡作為教訓,規勸唐太宗要有危機意識,要看到唐朝將來的發展和重重困境。魏徵多次在奏章中寫到自古失國之主、亡國之君都是因為縱情安逸,不思考危亡才導致滅國的。
魏徵成為輔佐唐太宗治理國家的功臣,是靠他的憂患意識。
也許你認為只要你努力,就可以維持現在安全穩定的生活;但是沒有人能預測明天會不會風雲變色,有些默默在發展的事也許就在不久後暴發;可能你早上還和同事一起打卡上班,下午就接到公司面臨倒閉危機的消息。因此,我們要懂得充實自己的能力,知道好日子不會永遠是好日子,因此,一定要樹立起危機感。